APP下载

超前注浆小导管在破碎围岩地质隧道中的应用

2012-07-29冯海鹏马可理金沛先

山西建筑 2012年24期
关键词:塌方施工工艺岩体

冯海鹏 马可理 金沛先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124)

0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山区道路不断建设以及道路等级的不断提高,使得隧道工程在道路工程中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大,隧道工程中的技术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在隧道工程中,某些隧道或隧道中的某些地段的地质情况较差,围岩较为破碎、裂隙十分发育且富含各种软弱夹层,再加上地下水丰富,这一系列的问题给隧道施工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处理不慎就极易形成塌方。

近年来随着超前大管棚、

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不断发展与应用,使得破碎围岩地质情况下隧道工程得以安全施工。掌子面处打设的超前小导管,不仅起到了“管棚”作用;同时通过小导管向破碎围岩高压注入水泥—水玻璃双液浆,还起到了“固结岩体、改善围岩性质、提高围岩自稳能力”的作用;注浆管与围岩紧密粘结在一起,又起到了“锚固”作用,可以显著提高围岩的承载能力。本文结合某核电项目进场公路隧道施工的工程实例,对超前小导管的受力原理、施工工艺和现场实施的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1 工程概况

某核电厂高岭山隧道属风化剥蚀山地的低丘陵区,隧址区在区域上位于深圳大断裂、汤湖支断裂南东侧的海岸山断块部位,排牙山背斜发育于隧道以西3 km,受该背斜的影响,隧址区岩体破碎。已开挖隧道断面围岩大部分属于Ⅴ级围岩,围岩完整性很差,裂隙十分发育。隧道前期施工,出现了一些塌方,令工程建设受到较大的影响。为此业主召开了专家会,对高岭山隧道塌方事件进行了分析,会上专家建议对隧道采用超前注浆小导管的施工工艺,采用超前注浆小导管施工后,隧道内没有发生过一次塌方。

2 超前注浆小导管力学模型

超前小导管的一端作用在初支体系上,另一端固定在未开挖的岩体中,中间部分悬空,因此力学模型可简化为如图1所示的简支梁结构,上部土体荷载靠简支梁体系来承担。注浆的效果有两个:1)使B支座端承载能力得到加强;2)使中间土体荷载q由分散的不均匀荷载变为一个整体的均布荷载。

图1 超前注浆小导管力学模型

其受力原理为:1)通过小导管向围岩注浆,可以加固围岩,提高围岩的完整性系数和围岩的强度,当隧道开挖后,围岩抵御围岩周边应力的能力增强;2)超前注浆小导管可以在一定围岩范围内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加固拱”,该“加固拱”与上部围岩的“天然拱”共同来抵抗围岩压力,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加小导管的间距、长度和提高注浆量来提高“加固拱”的承载能力,从而可以减少“天然拱”所承受的荷载,来保证整个岩体的安全和稳定;3)每一榀小导管相互搭接,形成一个整体支护,同时超前小导管排列在一起也可以起到“管棚”的作用,可有效控制塌方和掉块。

3 超前注浆小导管施工工艺

3.1 超前注浆小导管施工设备及参数

1)注浆设备。采用ZYB-D(A)液压注浆泵,电控系统主要由主回路、电机控制回路、换向控制回路等组成。其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表1 产品型号及主要技术参数

2)注浆参数。a.水灰比采用1∶1单液水泥浆;b.注浆压力现场多稳定在1 MPa左右,现场注浆过程记录也基本反映了围岩较破碎的地质情况;c.注浆前先进行了现场试验,确定了上述注浆参数;d.考虑到掌子面施工安全,在上一循环开挖后马上对掌子面实行了砂浆喷护,确保后续小导管施工、支护施工等的安全性。

3)高岭山隧道超前注浆小导管设计参数。a.超前小导管采用φ42 mm,壁厚3.5 mm热轧无缝钢管,钢管前端呈尖锥状,尾部焊上φ6加劲箍,管壁四周钻8 mm压浆孔,但尾部有1 m不设注浆孔作为止浆段。承压端焊上钢箍,注浆孔沿孔壁呈梅花形布置;b.钢管长度3.5 m,钢管中心间距为20 cm ~30 cm;c.钢管沿隧道开挖轮廓线上部布置,具体详见图2,纵向近水平方向外插设置,外插角30°和60°;d.纵向小导管沿水平方向进行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20 cm。

图2 超前注浆小导管布置图

3.2 超前注浆小导管的施工工艺

1)小导管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制作小导管,现场确定孔位并进行钻孔施工,钻孔完成并进行检查后即可开始小导管的安装;2)注浆施工:小导管安装完成后,进行堵孔,堵孔后先进行压水试验,通过压水试验来寻找并扩充浆液的通路,进而确保浆液能够注入需加固的松散体。压水试验后,把配置好的浆液加入注浆机,由下至上的顺序进行注浆施工,如遇串浆或跑浆则隔孔灌压。注浆快结束时一般采用终压和注浆量双控制,单根管压力达到终压标准(注浆量不少于80%)或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量无漏浆现象。注浆时,对每根小导管应有序地一次注浆到位,否则每根管的注浆液互相干扰,易形成堵管,影响注浆效果;3)注浆后检查:注浆完成后,必须待浆液达到固结时间后,方可进行下一循环的开挖施工,在开挖过程中注意检查浆液渗透和上部破碎围岩的固结情况。

4 现场实施效果

高岭山隧道在开挖初期是采用超前锚杆的支护方式,但由于隧道的地质条件较差,围岩非常破碎,岩体遇水后强度降低,超前锚杆的支护效果不太理想,施工期间前后共发生过大小11次塌方事故,严重影响了隧道工程的施工安全,经过召开专家评审会,针对岩体的特点,提出采用超前注浆小导管的支护方式,通过注浆先对围岩进行加固,提高围岩的整体性,同时由于小导管管径大,布置同样数量的小导管比锚杆更容易防止施工期间小的“掉块”问题,可以有效的控制施工期间的安全。通过采用上述工艺,现场实施效果非常显著,实施超前注浆小导管施工工艺后,现场没有发生1次塌方事故,有效确保了现场的施工安全(见图3,图4)。

图3 实施超前注浆小导管前

图4 实施超前注浆小导管后

5 结语

超前注浆小导管和新奥法超前锚杆施工是一脉相承的,是对超前锚杆施工工艺的丰富和进一步发展。通过对某核电厂Ⅴ级围岩高岭山隧道的施工,采用超前注浆小导管施工工艺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采用超前注浆小导管前共发生大小塌方11次,采用超前注浆小导管后无1次塌方事故,因此证明对于破碎的岩体、塌方体、裂隙发育岩体、断裂破碎带等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地下洞室开挖,超前注浆小导管有很好的适用性。

1)相对于超前锚杆、超前小导管,超前注浆小导管无疑费用要高,因此为节约成本,现场应根据地质情况对支护方式进行动态调整,围岩相对较好的可以采用超前小导管不注浆、超前锚杆等;2)通过在破碎围岩地质情况下实施超前注浆小导管,可以有效预防塌方和掉块,从而保证施工安全。

[1] 李传书.长大管棚在隧道浅埋穿越高速公路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6(11):139-141.

[2] 林希鹤,卢清国,马艳春.超前管棚支护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J].铁道建筑,2006(8):58-60.

[3] 胡彩虹.偏压隧道施工技术[J].企业技术开发,2005,24(6):46-51.

[4] 石 磊,石 犇.管棚注浆在坍方处理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论坛,2006(8):67-68.

[5] 陈海峰.地表深孔预注浆的初步设计与施工[J].西部探矿工程,2006,119(3):154-155.

猜你喜欢

塌方施工工艺岩体
高层建筑CFG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探讨
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塌方治理技术应用
公路隧道塌方的预防和处理分析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岩体结构面粗糙度获取
挖淤换填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的应用
高埋深隧洞断层破碎带塌方处理及开挖支护方案设计
平泉县下营坊杂岩体分异演化及其成岩成矿
单一层状岩体和软硬复合岩体单轴压缩破损特征试验研究
基于断裂构造遥感影像特征对比分析的花山岩体与姑婆山岩体成因关联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