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走转改”精神提升慈善新闻报道——以桂林广播电视报社《慈善专刊》为例

2012-07-27梁俊明

中国记者 2012年7期
关键词:专刊桂林市新闻媒体

□ 文/梁俊明

多角度、多方面的慈善新闻报道与“走转改”活动相结合,最直接体现了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在培养慈善价值观、普及慈善文化上发挥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也有效提高新闻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慈善理念在中国古已有之,源远流长。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深入人心,慈善事业逐渐被公众认可和接受,慈善新闻报道也随之升温。

桂林广播电视报社自2011年2月推出《慈善专刊》,结合贯彻落实“走转改”精神,关注困难群体,彰显社会良知,倡导全社会慈善理念,持续推出记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的报道,把版面留给基层群众,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通过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新闻报道,真正实现了“爱心奉献社会、善举温暖人生”的创刊宗旨。

走基层:救助困难群体,从宣传者到践行者

做好慈善新闻报道,媒体人的主要职责应该是恪守新闻职业道德,传播先进慈善理念,宣传国家政策法规,反映民间慈善需求,引导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习了解中国公益慈善的国情国策、法律法规,要求我们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验和感受基层群众的生活状况和思想。

早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许多新闻媒体发起了为灾区人民捐款的活动。应该说,正是从这个时候,桂林广播电视报社开始深刻了解和参与慈善新闻报道。根据我国的《公益事业捐赠法》,新闻媒体是没有资格接受捐赠的。因此,桂林广播电视报社《慈善专刊》创刊伊始,便选择与权威的慈善机构合作,通过强强联手的方式打造一种全新的互动模式。桂林广播电视报社与桂林市慈善事业会、桂林市仁济慈善基金会合作,自身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即不再简单地报道,而是主动介入,进而以组织者身份推动本地慈善事业的发展,从单纯的宣传者向践行者转变。

《慈善专刊》不仅在每期的版面上刊登桂林市慈善事业会的爱心捐助账户,还主动策划举办慈善活动。2011年8月,在获悉桂林资源县偏僻山村有两名女生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却因家庭贫困学费无果陷入困境的新闻线索后,《慈善专刊》派出记者深入基层,跋山涉水寻访这两名等待援助的女生。记者在最短时间内获取真实可信的第一手材料,写成《请给她们一双隐形的翅膀——寻访资源县“最美丽”的贫困女大学生》,故事感动了许多读者。文章见报后,两位贫困女生不仅每人收到了5000元爱心善款,还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爱与支持,圆了大学梦。同月底,为了帮助更多同样因家境贫苦而无力承担学费的贫困生圆大学梦,桂林广播电视报社联手桂林电视台、桂林电台,与桂林市总工会、妇联、残联合作,举办桂林市首届“公益慈善百日行”活动,并通过现场爱心义卖的方式为贫困生筹集了助学金。《慈善专刊》大篇幅全方位对此次慈善活动进行报道,社会反响强烈。桂林广播电视报社此举,既树立了自己的慈善品牌效应,又扩大了慈善活动的参与性与互动性,不仅当事人、受益人、新闻媒体、慈善组织参与,更重要的是让全社会一起参与,让慈善活动获得了影响力和持续力。

转作风:担负社会责任,注重人文关怀

求助类报道是慈善新闻报道的常规动作。对大多数新闻媒体来说,为面临困境苦无出路的受难者募集捐款,解决燃眉之急,是日常慈善新闻报道的主体。求助报道大致包括三种类型:助学、助困和助患。桂林广播电视报社《慈善专刊》的《“求你们救救我哥哥吧!”——一个无助女孩向社会发出的求援》《骆雨琪:我希望像正常孩子一样学习》《贫困山区的孩子吃上了“营养午餐”》等报道都属此类作品。这些文章的确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许多读者通过各种方式奉献了爱心,帮助受困者逐步走出困境,同时彰显了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当下慈善新闻报道中,一些媒体的报道理念或多或少存在偏差,如刻意营造的“有困难找媒体”的氛围,常使媒体扶弱救助功能被放大,使人们把媒体误认为慈善组织,这就歪曲滥用了媒体的功能和权力。不少都市报和网站的类似报道,出现了如“卖身救母”“为救亲人卖器官”等火爆猛料,这些报道的重心多是宣扬受难者的种种不幸,突出受难者个人的悲惨遭遇。这类仅具个案意义的报道泛滥,易引起“同情心乏力”的现象。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一些媒体的慈善新闻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对少数企业家、明星等社会公众人物慈善行为的渲染和炒作上,这些名为“慈善”实为“作秀”的所谓慈善新闻,很容易让人们得出“慈善仅是那些有钱人的事”的观点,从而导致慈善精神被扭曲,违背了慈善的人文精神。还有一些媒体慈善报道理念与慈善本质有悖,把捐款当做是慈善的唯一形式,把捐款多少当作衡量捐款者爱心的标准。其实,慈善行为中,捐一元和捐一亿元本质上没有差别,普通民众才是慈善事业的主体,桂林广播电视报社《慈善专刊》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平凡人的慈善行为进行报道,引导人们自发自觉地参与慈善,让受众逐渐接受这样一种观念:慈善体现在人们的各种行为中,善举不是富人才能参与的“游戏”,社会更需要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点滴善举。

▲ 2011年8月30日,“公益慈善百日行”活动为贫困大学生募集善款。(李卫/摄)

新闻媒体做慈善报道的主旨是凭借其强大的社会宣传功能,在全社会倡导一种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人文精神。这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而人文关怀精神的弘扬,依靠的不仅仅是企业家、明星,更需要全社会所有人的参与。

慈善不能简单理解为捐钱救助,除残疾人、妇女儿童、社会底层等困难群体,范围应扩大到尊老爱幼、环保节能、义务献血等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尚。2012年4月,《慈善专刊》重点报道了《粟玉萍:用爱心演绎35年敬老传奇》,讲述了桂林阳朔县福利镇普通农妇粟玉萍35年来先后义务照顾镇上24位孤寡老人的感人故事,赢得了受众一致好评。此外,《关爱留守儿童,用温暖去呵护他们》《有一种幸福叫“社区一家亲”》《桂林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全记录——7位志愿者已实现捐髓救人》等报道,广受群众赞许。

改文风:少些苦情泪水,慈善也要励志

2011年8月30日,慈善募集现场爱心人士举牌捐助。(李卫/摄)

在以往的慈善报道中,为了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记者往往会对受助者的困难作“原生态”的报道,通过营造痛苦、不幸、无助来获取同情和怜悯,这种煽“苦情”赚“泪水”的方式的确可以制造短期轰动效应,筹集到一笔可观的善款。但同情怜悯不应成为慈善的基本理念,出于被“苦情”“泪水”感动的慈善行为有很强的随意性,从而造成另一种不公平。比如当通过宣传报道引发的社会捐助为一个罹患白血病的患者解决了高额的医疗费用,但和这个患者面临同样问题的其他病人,也许还处在等待救援无果的境地。另外,过分渲染“苦情”,其实对被救助者来说,容易在接受捐助的同时也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也容易使救助者和被救助者形成恩赐和叩谢的关系,形成两者之间地位的不平等,甚至伤害被救助者的人格和尊严。

值得欣慰的是,新闻媒体的慈善新闻报道越来越注重人文关怀。桂林广播电视报社《慈善专刊》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报道被救助者的贫困、不幸和苦难,更尊重和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和培养他们的自立意识,不仅在物质上给予救助,更注重精神上的鼓励,把人放在中心位置,体现生命的力量、人性的美好。同时注重多反映贴近生活实际、百姓情感的事例,多采用群众喜爱的朴素文风、生动语言,让新闻媒体的版面和文章跟人民群众的心贴得更近些。2012年1月,《“双拐校长”邱拥华的多样人生》一文引起广泛关注,人们认识了一个敢于与命运抗争、积极为残疾人圆梦的“双拐校长”邱拥华。3岁因小儿麻痹症失去双腿行走能力的邱拥华,自强不息,勤奋好学,从一家小裁缝店做起,逐渐成长为电脑职业技术学校的校长。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学校免费招收残疾学员进行短期电脑知识培训,帮助残疾人就业,去年底桂林市残联首家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在他的学校揭牌成立。

▲ 2011年4月8日,联合电视媒体记者采访受助者。(单勇勤/摄)

不赚取受众怜悯的泪水,不用金钱来拯救苦难,走出“苦情”误区,不只褒扬施舍和给予,同时弘扬自强不息的励志精神,桂林广播电视报社《慈善专刊》的慈善新闻报道,唤起了社会大众的真诚爱心和自强意识,不断开发人类自身的潜质,推动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专刊桂林市新闻媒体
六点一百分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桂林中学
桂林市供水管网在线水力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初探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珍稀濒危植物在桂林市市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专刊
专刊
亚运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