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铁企业厂内运输方式经济性模糊分析

2012-07-24杨秋侠左精力

四川建筑 2012年3期
关键词:钢铁企业运输矩阵

杨秋侠,左精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钢铁企业往往是拥有多个生产单元的综合体,生产规模大,运输复杂,涉及的运输方式趋于多样化。有数据显示联合钢铁厂的经济规模在850×104t以上[1],而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生产规模达1 000×104t以上。按照厂内吨钢运输比4.5计算[2],企业内部运输量将达到 4 500×104t,再按照年运营成本汽车0.6元/(t·km)、铁路0.15元/(t·km)、皮带0.05元/(t·km),三种运输方式平分总量,则厂内物流的年运营成本分别为道路900×104元/km、铁路225×104元/km、皮带75×104元/km。厂内运输距离一般在数千米左右,可以看出不同的运输方式年运营成本可达数千万的差异,因此对钢铁企业运输方式选择的进一步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对于厂内运输方式的选择,需要在总图初步设计时予以考虑,传统的方法是根据设计规模、工艺、总平面、可行性、经济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对于经济性分析,一般只计算建设总成本和年运输费用,而缺少进一步的数据分析,也没有分析计算误差大小。因此可以针对钢铁企业厂内运输,分析成本组成和其选择特点,建立带有时间和偏差因素的经济性分析模型,进行多方案的模糊比选。

1 钢铁企业厂内运输方式构成及特点

厂内运输指厂区范围以内的运输,还包括由企业建设运营的厂外部分[3]。钢铁企业厂内经常采用的运输方式有铁路、汽车、带式、管道等。不同的运输方式有不同的构成,且同种运输方式会因具体条件的不同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下边分析其构成和特点。

1.1 铁路运输

钢铁企业厂内铁路可以分为运入运出线、铁水线、码头线、渣线等,这些子系统各自内部的运输频繁,相互之间的运输较少。主要作为大量运输的手段,当运量和运距较小时不经济。铁路系统固定成本包括土石方量、铁路站场、线路、车辆、装卸设备、附属设备,运营成本可参照当地铁路货运单位运输成本。其土石方量因方案不同而不同,差异比较大且存在较大的误差;铁路站场和运输量、种类有关;线路指铺轨长度,还区分窄轨、标准轨、线路等级等;车辆数量与运输量、生产工艺相关。

1.2 道路运输

厂内道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辅助道路、车间引道、人行道,其中主干道和次干道为车辆通行道路,一般厂内采用城市道路类型,厂外采用公路型。道路的设置以保证生产运输为前提,根据重要程度确定宽度,根据荷载确定路面结构,根据运量和货物确定车辆类型、装卸设备等。在厂内运输中几乎所有的物品都可以用道路来运输,是最为灵活的运输方式。道路系统的固定成本包括道路路基、路面、车辆、装卸设备、附属设施,运营成本可参照当地单位运输成本。

1.3 带式运输

带式运输是厂内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用于散状物料的输送,是连续生产的重要保障。其线路灵活,长度从几米到几十千米以上均可实现,也可以架设在地面交通混乱和危险地区的上空,但是在转弯时需要设置转运站。输送能力一般为200~8000 t/h,形式多样,现在越来越多的设计采用圆筒式皮带运输。带式运输系统的固定成本包括建筑安装、设备(皮带、转运站)、工程建设,运营成本包括工资、动力、备品备件折算,也可折算成单位运输成本。

1.4 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是厂内运输网中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用于输送液体和气体,也可以将固体转化为固液混合状态,或通过气动管输送粉体或小颗粒固体。在钢铁厂内,管道运输很大一部分都是工艺管,一般架设在地面管架上,只有很少一部可以被其他运输方式取代。其速度和流量根据压力和管径,差距比较大。管道运输系统的固定成本包括安装、管材(规格和长度)、其他设备,运营费用包括人工、能源消耗、管理维护等,也可折算成单位运输成本。

1.5 其他运输

钢铁企业生产还包括其他运输方式,如辊道、索道、链条、特种运输等。其费用的估算和上边主要运输方式的估算方法类似。

2 问题分析

通过上边的分析,发现成本由建设和运营两部分组成,建设成本是一次性的投入,而运营成本是分每年的投入,需要计算多年的累积就必须考虑资金的折算问题;另外大部分数据是估算或者参考同类设计的结果,是带有偏差的,如果每一个小项都有偏差,就会形成累积偏差,这个偏差到底是多大,对比选结果影响怎样分析,成为讨论的重点。

对于带有时间和偏差的多种运输方式经济性比选,可以看成是多个数值取小的模糊选择问题,具体做法如下。首先,确定备选的运输形式和基本组成,以估算各项的投资数目和对应的偏差量。对于每一项具体内容,往往存在多种选择,且费用是变化的,但大部分都有一定的变化范围,如设备的购置费用、人工费用等。其次,考虑时间和贷款利率。每年的运营成本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多年的总和往往比固定部分投资大;多年的资金叠加需要考虑利率,将资金流折算为现值。再次,计算固定投资总成本、年运营费用、不同投资年的总成本及对应的累计偏差。最后,计算每年最小成本与其他运输方式成本的比例关系、计算方案的被选概率,并进行数据分析,得到比选结果。

3 运输方式的选择

3.1 建立数学模型

设:(1)起终点之间物料可以被多种方式运输;(2)各种费用可知,但是存在误差;(3)运输长度和线路长度已知;(4)建设的基础条件相同且已知。

3.1.1 运输成本公式

式中:C为单位线路造价(万元)(误差为ρ1);L为运输线路长度(km);P1为车辆、加压站、转运站等费用总和(万元)(误差为ρ2);P2为附属设施费用、建构筑无安装费用总和(万元)(误差为ρ3);P3为其他费用,包括特殊地质处理费用(万元)(误差为ρ4);A为单位运输成本(误差为ρ5)(万元);为利率为i、年限为n的折现公式。

3.1.2 运输成本计算

假设所有条件已知,根据不同的时间,可得到成本矩阵F和对应的累计误差ρ矩阵

式中:

Fij代表i年、第j种运输方式的综合成本;ρij代表i年、第j种运输方式的综合成本累计误差

图1 成本和时间关系

以时间为横轴,以费用为纵轴,以(Fij,2i)为主要点,以[Fij×(1+ρij),2i]为上限,以[Fij×(1-ρij),2i]为下限,可以得到带有误差的“成本和时间关系图”。如图1为以铁路、道路、皮带三种运输式的成本-时间关系图。

3.1.3 运输方式选择

从上边得到的成本和时间关系图可以看出,每种成本由成本曲线、误差上限和误差下限三条曲线构成,且都以变化的曲率随时间逐渐增大,每两种成本都有一个交叉区域,在区域外部,运输方式的比较十分明确,但在交叉区域内部,区分变得模糊。对于企业的建设,关注的是建设成本,规划投资年的总成本(5年、10年、15年),因此就需要对这几个关键时间进行分析。

每种综合运输成本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值,差值越大则越容易做出比较,当两个数值接近时就可能有同等的备选可能,这种状态通过模糊选择的方法能很好的解决。已知成本F、误差下限F(1-ρ)误差上限 F·(1+ρ)。对同一时间找出最小值和次小值,如第n个规划年中最小值min(Fni)、次小值min次(Fni)。如图2所示,在两种方式的交叉区域内,A点位于方式2误差上限和方式1下限的交叉点,定义此点处方式2的被选择概率为1.0,方式1的被选择概率为0;B点位于方式1和方式2的交叉点,被选择概率均为0.5,且最小值与次小值转换位置;C点位于方式1误差上限和方式2误差下限交叉点,方式1的被选概率为1.0,方式2的被选概率为0。则在交叉范围内时间点n处。

图2 交叉区分析

min(Fnj)的被选概率为:

其中,p1对应min(Fnj)的方式和时间,p2对 min次(Fnj)中的方式和时间,F交指两种方式交点处的值(B点),有F交=F1=F2。

当出现多个范围交叉时,进行多次运算,最终得到一个被选概率矩阵。对于概率矩阵δ,0表示不可能是最小,0~0.4表示有比较小的可能是最小,0.4~0.6表示有可能是最小,0.6~1.0表示很可能是最小,1.0表示肯定是最小。

计算成本矩阵F中每年最小值与其他值的对比矩阵,即:

对于对比矩阵K,0表示数值最小,0~0.2表示与最小值很接近,0.2~0.5表示与最小值比较接近,>0.5表示与最小值偏离较大。

3.2 结果分析

选取n为0、5、10、15共4个时间,计算得到比矩阵和概率矩阵δ。

当一种运输方式在δ中数值均大于0.4时,则此方式最优;

当一种运输方式在δ中数值均小于0.4时,则此方式不是最优;

当一种运输方式在δ中前5年小于0.4,其他大于0.4时,此方案最优;

当一种运输方式在δ中前10年小于0.4,其他大于0.4时,放弃此方案;

当通过以上方式存在多种方案时,如果k中对应方案的差值在0.2以内的大于等于两处,则对应时间的方案无法区分,反之,则选小的方案最优。

4 案例分析

一个钢铁企业从矿场到工厂的距离大概为2.0 km,运量为500×104(t/a),可能存在4种运输方式,已知技术条件见表1.(固定投资误差均为0.2,单位运价误差均为0.1,利率取0.065,资金全部转化为现值。)

表1 经济投资估算表

根据运输方式计算公式得到0、5、10、15四个关键年的成本和对应累计误差,并绘成本和时间关系,如图3。

图3 成本和时间关系

计算各种方式等价的交叉点

结果分析:在δ中,第一列:铁路全部小于0.4,则非最优;第二列:道路前五年大于0.4,则非最优;第三列:皮带前五年小于0.4,以后大于0.4,则皮带运输为最优;第四列:管线全部小于0.4,则非最优。

通过比较,得到一个最优结果为皮带运输方式,其各年总成本为(2800、3314、3878、4210)万元,固定投资比铁路多700万元,15年动态成本节省711万元;比道路固定投资多2200万元,15年动态成本节省2032万元;比管线固定投资多1100万元,15年动态成本节省2191万元。

5 总结

针对运输方式的经济比选,现状做法是估算比选的数值直接比较,没有引入误差量,更没有带有误差的比较方案,忽视了估算误差对结果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是在运输方式的经济比选时引入时间和误差,通过计算最优方案和次优方案在带有累计误差时的被选概率,进行数据分析和模糊选择,来确定最优方案。从一定程度上消减了估算误差对最优方案的影响,且当误差较大或数据较为接近时效果更为显著。因此,此方法相对于一般的比选方法更具有可靠性,且可以提高比选精度。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怎样对基础数据估算时取合适的误差量,一般没有确定的数值或方法,多为假定量;模糊选择时的区间划分还不是很合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里给出的只作为参考,另外针对企业内部车辆、设备的数量与运输量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具体的研究;这些问题都给厂内运输方式的选择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对这方面还需要开展大量的研究。

[1]金琳.关于钢铁厂规模经济性的一些看法[J].冶金经济与管理,1990(21)

[2]马建华.钢铁企业吨钢运输量分析及其控制策略[D].上海海事大学,2005

[3]杨秋侠.企业联合运输方式的选择[J].公路与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7,12:157-159

猜你喜欢

钢铁企业运输矩阵
长流程钢铁企业废水零排放实践与探讨
初等行变换与初等列变换并用求逆矩阵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矩阵
矩阵
矩阵
钢铁企业设备环保发展趋势探讨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1~5月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扭亏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