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拱形连续梁桥的总体设计

2012-07-24廖成强

四川建筑 2012年3期
关键词:拱形梁桥合龙

廖成强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31)

港里路桥位于莆田市妈祖城城区,靠近内海,桥梁上跨城内规划内湖,是外部进入妈祖核心区和休闲度假区的交通要道,是妈祖城人文景观片区的轴线工程和节点工程。桥梁方案有以下几个控制点:

①桥址邻近海边,地质条件较差;

②桥跨布置有通航要求;

③需要尽量压缩引道长度,避免高填土;

④桥梁景观要求高,需要形成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并与当地“妈祖”文化有效地融合。

经过多方案比选,港里路桥(跨城内规划内湖)采用(26+48+52+48+26)m五跨预应力混凝土拱形连续梁桥方案,全幅桥宽30m,拱脚与规划内湖的常水位基本齐平。该方案宛如一群翱翔于海面上的海鸥,与内湖融为一体,是构筑物与自然的一种完美的结合,亦与新兴妈祖城朝气蓬勃的城市气息相吻合,散发出激情与活力。

图1 港里路桥效果

1 拱形连续梁桥特点

1.1 构造形式

拱形连续梁,其本质是属于连续梁体系,它是借鉴拱桥的造型,通过将变截面连续梁的根部厚度进行加高,再通过调整梁底线形,使梁底面形成一个拱形结构,其受力特性与V形支撑连续梁一致,梁底面曲线可以是悬链线、抛物线,小跨结构还可以设计为圆曲线。拱形连续梁体同普通连续梁一样,大都是按预应力混凝土设计。

拱形连续梁的矢跨比可根据构造需要调整,但一般维持在1/6~1/10之间。

连续梁支点位置可以根据造型需要设计成实腹、空腹型式。空腹式又可分为全空腹、空腹立柱式等两种,其中,空腹立柱式更具有拱桥的特征,造型稍差。根据是否设置支座,拱形连续梁的结构体系又可分为支撑体系和刚构体系。常见的拱形连续梁构造如图1~图4。

图2 实腹式拱形连续梁

图3 空腹式拱形连续梁

图4 空腹立柱式拱形连续梁

1.2 结构受力特点

实腹式拱形连续梁桥,本质就是变截面连续梁桥。如果单纯按梁单元进行分析,梁体不存在水平推(拉)力,但如果从细部分析,墩顶区域则有很大的水平拉力,其受力模型则与空腹式拱形连续梁桥一致。

空腹式拱形连续梁桥(在墩顶区域为空腹),由于该种构造形式已经具备拱桥的特征,桥梁在荷载作用下将产生较大水平推力或拉力,该部分水平推(拉)力除通过基础分担一部分外,大部分通过设置水平预应力钢束分担,对地基的要求并不高,在软基地区也能适用。鉴于空腹式的拱形连续梁桥的受力特点,可以将其称为自锚上承式拱桥。

1.3 施工方法

拱形连续梁桥施工方法主要有满堂支架、少支架、转体施工、悬臂拼装等施工方法,根据桥址建桥条件不同、结构形式不同选用。

2 港里路桥总体设计要点

港里路桥经过多个方案比选后采用造型美观的(26+48+52+48+26)m五跨预应力混凝土空腹式拱形连续梁桥,中跨52m,跨中矢高f=7.0米,矢跨比为1/7.4。桥墩墩身(拱座)为实心截面,基础为群桩基础;桥台采用桩帽式桥台。

全桥横向全宽30.0m,左右幅分修。

2.1 主要结构设计

2.1.1 主梁(拱圈)构造

空腹区的拱脚段与实腹区的主梁段可合称为拱圈。实腹区桥面系拱圈宜采用箱形变截面,而空腹区的拱脚,由于景观需要,尽量降低截面梁高以满足全桥线形协调,同时为了满足受力需要,所以该区域梁体采用实心截面。

中跨跨径52m,空腹区长2×9.5=19m,实腹区长33m,空腹区拱脚梁高1.2m,实腹区跨中梁高1.1m,空腹区与实腹区交接处最大梁高3.7m,拱形曲线采用圆弧线(中跨圆曲线半径40m,边跨、次中跨根据跨径变化相应调整);跨中主梁横断面根据受力需要采用单箱三室截面,箱梁顶宽14.885m,底宽12.585m,两侧悬臂1.15m。

跨中主梁断面如图5。

图5 箱梁跨中断面

空腹段主梁(拱圈)按钢筋混凝土设计,主梁截面宽12.585m,截面梁高由拱梁连接处的1.6m向拱脚1.2m截面按圆弧线变化,采用实体断面。

桥面系主梁顶面均按1.5%横坡设置,底面水平设置。

2.1.2 空腹区桥面系主梁构造

国内已建的类似桥梁,空腹区桥面系箱梁构造一般都与实腹区主梁连成整体,该方案使得整个桥面系连成一个整体结构,行车舒适性较好,但同时也有以下缺点:在衔接点位置桥面系主梁刚度变化太大,且在其顶部容易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对结构不利。所以可以将空腹区桥面系主梁与实腹区主梁设置成分离状态,即将空腹区桥面系主梁设置成简支结构(图6)。

空腹区简支箱梁与跨中箱梁保持一致,也采用单箱三室断面形式,梁高1.1m,箱梁顶宽14.885m,底宽12.585m,悬臂1.15m。简支梁跨径分别为12m(1、4号墩顶)和16m(2、3 号墩顶)。

图6 空腹区局部构造

2.1.3 预应力体系

上部结构主梁最大跨径达到52m,全桥桥面系区域主梁均按A类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设计。桥梁地处人工湖,地质条件较差,通过设置体外预应力索来平衡拱形结构产生的水平力,而不能全部依靠下部结构基础来承担。

箱内纵向预应力体内钢束设置了顶板束、底板束以及腹板束。体内束和体外索索体均采用s15.2钢绞线,标准强度=1 860MPa。体内束采用塑料波纹管成孔,锚具采用相应成品锚具。体外索索体采用环氧喷涂无粘结钢绞线,外套HDPE套管,锚具为可调性锚具,并配置相应的成品减震器、成品转向器等(图7)。

图7 中跨跨中钢束断面

2.1.4 下部结构设计

如前所述,梁体与桥墩之间,可以通过支座连接,也可以采用固结体系。本桥由于有通航及浪溅、耐久性要求等原因,梁体与桥墩之间不宜采用支座而采用固结体系。

桥墩处拱座采用实体钢筋混凝土拱座,拱座顶面宽70cm,底面宽310cm。拱座通过承台下接16根1.5m钻孔灌注桩基础。

桥台为桩帽式桥台,桩基同桥墩采用1.5m钻孔灌注桩基础。

2.2 施工方法

对于本桥而言,施工方法和加载顺序决定着成桥的受力状态,研究确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法是本桥设计的又一重点。

港里路桥由于其所跨越为规划的人工湖,现阶段有条件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主梁。但对于这种多次超静定的刚构体系拱形连续梁,不宜一次性整体现浇,而需要在其跨中设置一定长度后浇合龙段,主要原因有以下二方面:

(1)通过设置后浇合龙段,以降低由于收缩徐变产生的二次内力,有效地改善结构受力;

(2)先浇段主梁浇筑完成后,形成悬臂体系,在合龙段浇筑之前,通过体外索或者其它措施对每个悬臂体系顶部施加一对体外预应力,以减少单悬臂根部区域的负弯矩,大大改善结构受力。

以上两个原因中,后是主要的,对成桥内力的影响也最明显。国内目前已建的类似桥梁,一般都是通过施加预应力改善悬臂梁的负弯矩,形成纯自锚结构,而本桥采用另外一种更为便捷的方法(对向顶推施工技术)实现了该目标。即在中跨、次中跨合龙段浇筑之前,在合龙段位置对两侧梁体施加一对相等的顶推力,同时仅在边跨通过一对体外索来平衡次中跨靠边跨侧的顶推力,达到每个桥墩位置悬臂梁受力情况均能够得到有效改善的目的。对向顶推施工不仅能够节约大量预应力钢材,降低工程造价,施工控制也非常简单,优势明显,在其它类似桥梁设计中值得推荐。

图8 全桥主要施工步骤

本桥采用满堂支架,分段浇筑,顶推施工,主要施工流程如下:

(1)下部结构施工完后采用满堂支梁现浇主梁梁体,预留中间2m左右后浇合龙段;再同时在中跨及次中跨合龙段位置施加一对合理顶推力(本桥为9 000kN),同时张拉全桥通长平衡体外索;

(2)选择合理温度浇筑后浇合龙段,张拉主梁体内预应力钢束;

(3)支架现浇空腹区桥面系主梁,张拉相应体力预应力钢束;

(4)调整全桥通长体外索内力,施工桥面系及附属设施,全桥施工完毕。

3 结束语

(1)拱形连续梁桥相对于一般连续梁,拱形连续梁桥从桥梁景观上更具优势,特别是对于城市桥梁,拱形连续梁桥更适合区域标志性建筑及城市文化的载体;但其缺点是造价较一般连续梁稍高。

(2)通过选择先进、优越的技术手段及合理的施工方案,能够改善拱形连续梁等复杂结构的受力情况,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序上节约工程材料,降低工程造价。

(3)由于拱形连续梁的结构体系特性,特别是如本文所述的墩梁固接体系的拱形连续梁,拱脚区域结构对混凝土收缩徐变、温度等效应非常敏感,内力幅较大,在设计时必须对该区域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并对结构进行加强处理。

[1]金成棣.预应力混凝土梁拱组合桥梁——设计研究与实现[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2]丁立新,陈海泳.连续拱形梁桥的探索[J].桥梁建设,2007(1)

[3]尹书军.自锚上承式拱桥方案设计[J].交通科技,2010(4)

猜你喜欢

拱形梁桥合龙
深埋直墙拱形隧道稳定性研究
侧墙开洞拱形地铁车站结构三维地震响应分析
建筑中的数学美奇妙的拱形
拼宽后空心板梁桥收缩徐变分析及验算
拱形下的无限空间——TARA MATA设计师买手店
某跨海连续梁桥隔震研究
π型钢板应用于板梁桥加固的非线性研究
多跨连续梁桥合龙方案研究
基于摄动法的梁桥开裂后模态分析
武汉第八座长江大桥主跨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