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厅影院前厅流线设计初探

2012-07-24任旭东

四川建筑 2012年3期
关键词:前厅流线商业

任旭东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当今的电影及相关产业越来越规模化、院线化,与此同时,人们的观影行为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具体表现为:观影路线由单纯的“入场-观影”向“购物-观影-餐饮”转变。因此,从观影人群行为、流线角度出发研究多厅影院前厅内各区域之间的关系,对处理好影院建筑中的集散问题与提高观影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概念综述

多厅电影院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小厅概念的延续。在当时并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多厅”概念,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出现了4个以上的多厅化影院(表1),但时至今日,多厅影院的定义并没有一个标准,根据《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58—2008)与作者调研的数据统计,可以这样定义:具有四个及以上影厅的电影院才可称为多厅电影院。

表1 90年代部分多厅影院

前厅的概念最早来源于《魏书·杨播转》:“兄弟旦则聚於厅堂,终日相对。”其定义为接待普通客人的厅堂。影院的前厅则是把“接待”的概念功能化,例如售票区、商业区、休息区、体验区。分区式的布局提高了空间指向性,同时也使得流线变得复杂。

2 前厅观影流线分析

现有的影院形式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独立的影院建筑及商业综合体内部的电影院,后者又可分为修建在商业综合体中间层及顶层的影院。即便是独立的影城建筑,其建筑内也设有相对独立的纯商业性质空间。经过实例调研发现,无论是何种形式、规模的影院,前厅的流线都包括两部分:影院与商业空间之间的流线、影院前厅内部流线。在实例中,两种流线经常转化。

2.1 流线组成

2.1.1 前厅内部流线

影院内部的流线即观影人群在前厅内各区域(售票区、休息区、商业区、文化体验区、卫生间、附属商业等)之间的流线行为。不同的影院行为路径亦不同,一方面是由于不同影院间各区域设置的位置不同;另一方面与观影人群自身的消费行为习惯有关,有较大的随机性。

2.1.2 前厅与相邻空间流线

前厅相邻空间流线包括前厅与观影厅的流线、前厅与周围商业空间的流线。在设计时要注意观众进、散场流线与前厅内人群流线的路径关系,商业空间流线与前厅内流线之间的相互转化,应本着以有利于消费群体之间的互动性与安全性进行设计。

2.2 空间模式

既然影院多是与其他空间并存于一个建筑体,那么人们的行为流线自然也是立体化的,其中影院前厅内的流线主要包括:水平观影流线、水平与垂直交通相结合的观影流线。

只具有平面流线的影院,其前厅内的区域(售票区、休息区、商业区、文化体验区、卫生间、附属商业等)都位于同一标高层,此类影院多隶属于商业体的夹层或顶层,前厅与观影厅的流线都是平面性的,但前厅的流线内会随着设置区域的增多而变得复杂。

水平、垂直流线相结合的影院,前厅内的流线是综合化的,设计的关键在于竖向交通的位置与形式。前厅内的区域可分散设置于上下层,此类流线常设置于单独建设的影城中,其中观影厅与前厅可分层设置,并通过竖向交通(如电梯、扶梯、楼梯等)空间相互连接。

2.3 流线特征

作为观影性建筑,观众的集散组织是流线设计的重点,好的观影流线应该具有以下特征:流线顺畅、路线短捷、入场及出场人流不交叉,以此来保证每位观众可以顺利、愉快地到达相应的区域并进行活动。

3 案例分析

现有影院的空间存在状态可归纳为三种形式:独立的影院建筑、商业体中间层的影院和商业体顶层的影院。针对相应的空间形式,作者以分类的方法对成都地区三家多厅影院做了流线方面的调研,三家影院分别是:正天影城、新城市影城、东方世纪影城。

3.1 单独的影院建筑

正天影城位于华侨城欢乐谷商业区,属于独立的影院建筑,共有10个影厅,座位数2 170个,影城共两层,一层包含售票区两个、商业区、休息区、小商业、储物柜等(图1);二层为观影厅(包含一个巨幕厅)、电影相关产品、咖啡屋、卫生间等(图2)。强调影城内部的竖向交通(表2)。人群流线以通过性为主,很少停留于厅内(图3)。

图1 正天影城一层前厅平面

图2 正天影城二层前厅

表2 正天影城前厅调研结果

3.2 商业体中间层的影院

新城市电影城位于西大街1号新城市广场A栋二楼,附属于商业综合体中间层,拥有7个国际标准的电影放映厅,座位数915个。其中商业综合体的一层为餐饮,三至五层为商业娱乐,五层以上为住宅。二层是影城层,内含售票区、商业区、小商业、储物区、卫生间、相邻商业(图4)。强调前厅内外部流线的相互转换(表3)。人群流线在前厅内部的穿越性强(图5)。

图3 正天影城一层前厅一小时内主要区域人群分布数值统计

图4 新城市影城前厅平面

图5 新城市影城前厅一小时内主要区域人群分布数值统计

表3 新城市影城前厅调研结果

3.3 商业体顶层的影院

东方世纪电影城位于成都市一环路南三段东方世纪广场,属于商业体的顶层。东方世纪广场三层及以下均为商业层,四层是影城和其他商业空间。影城分12个厅,座位数2 000个,前厅内含售票区、商业区、卫生间、相邻商业(图6)。位于顶层的前厅有一定的开放性,可兼做此层的休憩节点空间(表4)。影城外部竖向交通的位置、数量影响着前厅的流线组织(图7)。

从调研分析可以总结出影响前厅流线的主要因素:前厅内的柱子过多过密;交通空间狭长且能见度低;各区域面积没有按需分配。

图6 东方世纪影城前厅平面

表4 东方世纪影城前厅调研结果

图7 东方世纪影城前厅一小时内主要区域人群分布数值统计

4 对流线设计的建议

前厅内的合理有效流线,应极力避免不同区域流线的交叉,根据《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58-2008和以上调研分析,现对多厅影院前厅流线设计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高效性

强调前厅内各区域间的流线转换设计,增加空间的指向性。不同类别的人群在前厅内的行为方式是不同的,为了避免各区域间流线的过渡交叉,在设计之初应对其进行合理的布局,使区域间范围界定更明显,并避免区域间的功能重合。

4.2 舒适性

舒适度主要包括前厅面积尺度、前厅观影氛围营造。由于消费行为的差异,人们在前厅内的路径是随机性的。消费路径、进出场路径、工作人员路径等,在前厅空间里纵横交错。所以,合理的前厅尺度是不同行为路径发生的前提,也是满足舒适度的关键。除此之外,还应通过适当的设计手法,营造出高质量的观影氛围,达到人与影院互动的效果。

4.3 安全性

主要指防火、疏散通道、室内坡道、照度等的相关要求。其中规范规定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 m,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厅内疏散路线不能被陈设物中断;室内设台阶时,必须有明显标示和采光照明;室内坡道不大于1∶8等。同时必须避免出现过长的竖向交通,以减少其带来的不安心理及安全隐患。

5 结束语

在给定空间区域内,布局十分重要。不同规模、等级的影院,其内在的功能与进出场流线是不同的,在流线的组织设计上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环境心理的角度出发,设计出高效、舒适、安全的视听环境。

(注:本文在导师王晓南教授悉心指导下完成,以示感谢)

[1]周忠人.电影院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14

[2]JGJ 58—2008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S]

[3][美]程大锦(Francis D.K.Ching).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二版)[M].刘丛红,译.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88-225

[4]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16-19

[5]吴德基.观演建筑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599-623

猜你喜欢

前厅流线商业
麦蒙服饰办公前厅
《前厅服务心理分析与待客策略》教学设计
几何映射
商业前沿
任意夹角交叉封闭边界内平面流线计算及应用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好难理解
酒店前厅管理问题与对策探究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