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咸阳地区妇女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2012-07-21冯艳红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2年3期
关键词:内瘤性伴侣阴道镜

李 勤,冯艳红,张 静

(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陕西 咸阳 712000)

宫颈癌居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首,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和生命。宫颈上皮内瘤变(简称CIN)是一组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癌前期病变的统称,反映了宫颈癌发生中连续发展的病理变化过程[1]。为探讨咸阳地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危险因素,我们对近三年来在我院门诊和住院部的225例CIN及宫颈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相关危险因素,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09~2012-03在我院门诊和住院部经病理确诊的CIN及宫颈癌患者共225例。其中CIN患者187例,宫颈癌38例,并选取同时期门诊治疗的正常宫颈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患者年龄22~65岁,平均43.37士8.31岁。

1.2 方法

对门诊就诊的患者通过三阶梯诊断程序(液基细胞学检查+HPV检测——电子阴道镜检查——电子阴道镜下取活检)进行宫颈癌前筛查,收集资料完整的患者。

1.2.1 液基细胞学检查 采用液基细胞专用取材刷插入宫颈,顺时针方向旋转5~8圈,收集宫颈外口及宫颈管的脱落细胞,标本取出后立即放入保存液中。标本经Thin-Prep2000系统程序化处理,病理科专业人员制片、固定、染色、阅片,并采用2001改良版TBS分类标准诊断。检查前3d嘱患者禁阴道冲洗及上药,24 h内禁同房,避免月经期,取材时擦净宫颈表面及阴道分泌物。

1.2.2 电子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可将宫颈放大16~40倍,能更仔细地观察宫颈上皮的改变,并可看见鳞-柱上皮交界处。在阴道镜下取活检,可提高活检的阳性率和诊断的准确率。检查的重点区域是宫颈转化区,观察其上皮和血管的变化。阴道镜检查及镜下取病理活检时应尽量避开月经期、宫颈急性炎症等。先拭净宫颈表面分泌物作初步观察,再用5%醋酸棉球均匀湿敷宫颈,1 min后仔细观察转化区,最后涂复方碘液,观察有无碘不着色区。局部异常处取活检,如镜下无异常发现,可常规在转化区3、6、9、12 点活检送病理。

1.2.3 HPV检测 使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检测13种高危型HPV。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相关危险因素,求危险度比值比(OR),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年龄分布情况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年龄多集中在性生活活跃的阶段,即21~49岁之间,其最高峰在30~39岁之间;宫颈癌患者的年龄集中在30~55岁,最年轻的为25岁,最年长的为66岁。宫颈癌随年龄的增长有一定的趋势性增加。见表1。

表1 年龄分布表

CIN患者年龄多集中在30~39岁之间,40~49岁次之,所占比例共为64.2%。宫颈癌患者年龄多50岁以上,其次为 40~49岁,所占比例共为71.0%。

2.2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本研究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初次性生活年龄、流产次数、性伴侣个数、HPV感染为CIN的显著相关因素。初次性生活年龄小于等于20岁OR值1.23;分娩次数大于等于两次者OR值为6.35,流产次数大于等于三次者OR值为1.28;性伴侣个数大于等于两个OR值为1.97,HPV感染阳性者OR值为13.54者OR值为1.27。宫颈癌与初次性生活年龄、流产次数、性伴侣个数、HPV感染、口服避孕药为CC的显著相关因素。初次性生活年龄小于等于20岁OR值1.71;分娩次数大于等于两次者OR值为7.36,流产次数大于等于三次者OR值为2.12;性伴侣个数大于等于两个OR值为3.89,HPV感染阳性者OR值为43.51,口服避孕药者OR值为1.32(见表2)。

表2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相关危险因素

由上表可知:CIN和宫颈癌患者中分娩大于等于2次共149例,占66.2%,比例明显高于分娩次数小于等于1次者(占33.8%)。本组患者中怀孕共218例,占96.9%,远远大于未怀孕者(7例,3.1%),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相关因素分析本研究结果提示性生活过早、过频、多个性伴侣等是导致CIN和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初次性生活年龄小于20岁以前开始性生活者宫颈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20岁以后开始性生活者。因为性交引入了多种致癌因素,包括:精子、精液组蛋白、滴虫、衣原体、单纯疱疹病毒及HPV病毒。另外,过早性生活导致CIN及宫颈癌可能与宫颈不成熟,处于鳞状上皮化生时期,而且对致癌物质、细菌、病毒较为敏感有关。怀孕对CIN的影响可能与妊娠期间激素作用于宫颈组织以及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易受HPV病毒感染有关。多个性伴侣增加了性传播疾病的概率,单纯疱疹病毒-Ⅱ、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机会大大增加,此类性传播疾病与HPV感染可能也有很强的相关性,可能是高危型HPV感染导致宫颈恶性肿瘤发病的协同因素。研究表明[2],HSV-Ⅱ与HPV之间能起到协同作用,同时感染可能加速宫颈病变,从而增加了CIN的发生率。多孕多产影响妇女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增加了宫颈损伤的机率,使移行带经常暴露在宫颈阴道部,这样就容易重复受到致癌因子的影响;同时,妊娠免疫功能低下,延迟机体对HPV感染的免疫应答,对HPV感染非常敏感,HPV的活性增加,HPV感染时间也比未经产者 更持久,导致 HPV持续感染或宫颈病变的进展[3-4]。因此要做好妇女生殖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对预防CIN和宫颈癌的发生有很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了解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能够发现高危人群并对其进行定期筛查和随诊;同时,从中医“治未病”理论出发,我们要普及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防治知识,并开展生殖保健教育活动和性卫生指导,对相关危险因素大力宣传,定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降低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1-268.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012 -2028.

[3]Remmink AJ,Walboomers MM,Helmerhorst TJM,et al.The presence of highrisk HPV genotypes in dysplastic cervical lesions is associated with progressive disease:natural history up to 36 months[J].Int J Cancer,1995,61:306 -311.

[4]Becker TM,W heeler CM,McGough NS et al.Contraceptive and reproductive risks for cervical dysplasia in southwestern Hispanic and non - Hispanic white women[J].Int J Eptderniol,1994,23:913 -922.

猜你喜欢

内瘤性伴侣阴道镜
胃镜活检对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的护理配合及健康教育
阴道镜检查规范化势在必行
LEEP刀联合rb-bFGF凝胶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治疗价值
宫颈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中P16、ki-67免疫组化检测的应用价值
阴道镜检查在异常细胞组织学中的必要性
性伴侣多 前列腺癌风险高
液基细胞学检查与阴道镜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英国1/3女性有性伴侣却无恋爱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