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应对网络时代

2012-07-19赵增和

中国石油企业 2012年5期
关键词:政治工作者网络时代政治

□文/赵增和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毛泽东同志讲过,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在当下这个信息自由穿梭的网络时代,人们的思想早已被e化得自由而开放,文化思想阵地正面的不去占领,反面的就一定会去占领;科学的不去占领,非科学的和伪科学的就一定会去占领;主流的不去占领,非主流的就必然会去占领。因此,网络产业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遇

互联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20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生活和信息传播的变革,使世界变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其结果不仅强烈地冲击着社会的经济形态,而且猛烈地冲击着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因此,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思想政治工作是一柄“双刃剑”,它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网络的发展使思想政治工作突破局限,更具影响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就是要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按照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紧紧围绕部门中心工作,引导和发动全体员工树立起正确的思想意识,团结一致,增强信心,为实现企业党委和行政工作目标而努力。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是深入细致沟通交流,在网络时代以前,这种交流只能靠面对面的形式来开展,通过促膝谈心可以很好地解决个人的思想问题。但这种交谈的内容无法广为传播,这必然导致工作面存在局限性。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技术和交流工具,传输快捷,信息海量,交流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为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手段,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兆金/摄

网络的发展使思想政治工作手段丰富,更具吸引力。思想政治工作往往要结合离群众最近、最鲜活的时事、动向和现象进行才能达到引人注意、触人灵魂、发人深思的最佳效果。传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载体是会议、文件报刊、电视、电台等等,思想政治工作纳入科学管理体系不深、不紧、不实,形成了“皮毛”关系;企业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也存在认识偏差,导致员工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存在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思想。甚至一部分员工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抵触情绪,感觉思想政治工作说的、做的都是虚的,看不见摸不着。而网络的交互性和匿名性特点,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展更加广泛及时的社会调查和与员工的沟通、对话,提供了快捷通畅的网络快车,员工不再担心因为表达了真实想法而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同时,网络的形象化、趣味性的特点,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趣味性,科学建立企业信息门户网页,充分利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各种网络信息技术和手段,创建用户友好型的宣传界面,通过各种生动形象的软件表现严肃的宣传主题,进一步激发员工的求知欲和想象力。丰富的共享信息资源和多姿多彩的信息形式,拉近了员工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距离,为员工搭建了广谏良策、表现自我、展示才智的创新平台,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网络对员工的言行合理引导,坚持以诚为主,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思想政治工作自然会更具吸引力。

网络的发展使思想政治工作效能提升,更具感召力。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团结力量、化解矛盾,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是我们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能,提升感召力,是达到这一目的根本保证。因此,要将网络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和广泛触角,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潜能,满足人们实现自身价值的合理需求。只要是群众关心的话题,只要是群众中存在的思想困惑,都在网上进行讨论交流,思想政治工作者正面引导、悉心疏导,让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网络入脑贴心,鼓舞人心;借助网络信息承载量大、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时空更具灵活性的特点,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和谐网络环境,让每一个网络主体都自觉担负起自己的一份责任,使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先进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得以传播。还可以邀请企业领导、专家学者、典型人物,通过个人博客、在线访谈等方式与员工进行个人化的交流增强互动效果,从而达到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的宣传效果,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

思想政治工作应对网络时代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网络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在不断地延伸、拓宽和强化。近两年,网络微博逐渐成为大众传媒的主体,微博成为许多大企业营销的主阵地,甚至成为政府亲民、近民的重要渠道。显然,微博也已经成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战场。

诞生于2006年的微博,凭借手机传播的即时性、随身性和拥有人群的广泛性,已成为最快捷的信息传播渠道和舆论发生器。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年初发布的《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党政机构微博已达32358个,备受关注的“官微”,怎样才能变成提高治国理政质量、加强官民互动、推进民主决策的“威博”?又怎样避免变成引发负面影响和风险的“危博”?等等话题广为热议。相对于政务微博的风生水起,企业微博的发展相对缓慢。为此,作为生产经营以及其他一切工作生命线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网络时代充分利用企业局域网,通过领导信箱、员工BBS等形式,广开言路,及时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及时为员工排忧解难的同时,一定要重视企业微博平台的利用和发展,通过微博营销,开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天地。

积极进驻微博,加强与员工的互动。

面对微博这个新兴的舆论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积极主动进驻,加强与员工的互动。这就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知识,能够将人脑的思维和电脑的“思维”联结起来,以强烈的开拓创新精神和持续的学习能力,不断掌握新技术、解决新问题,精心运作微博,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严格遵守信息发布的3T原则:快速(tell it fast)、全面(tell it all)、以我为中心(tell you own tale),对企业热点事件和容易引起员工疑惑的信息,及时披露,迅速形成正面引导舆论场。同时,微博发布的内容尽量丰富化和有针对性,语言特征适时契合微博信息高度碎片化的需要,运用员工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来发布信息,尽量淡化官方和说教色彩,增加亲和力,拉近与员工的距离。

精心培养意见领袖。微博是广受青年员工拥趸的自媒体,其用户年龄普遍比较年轻,他们一方面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另一方面也很乐于与他人分享信息和思想观点,但对社会的认识程度不深和生活体验不够丰富,常常在信息的海洋里难辨真假、无所适从,有时甚至会陷入迷茫。如果此时“意见领袖”能够及时体察到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的关注点和迷茫点,积极参与互动,就可以起到“及时雨”的作用。因此,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意见领袖这一微博舆论的中心节点的作用,团结微博上的意见领袖,加强与微博意见领袖的交流沟通和及时互动,特别是在企业重大事件、热点问题和影响员工思想动态等方面,及时向意见领袖提供有用信息,通过意见领袖的转发来进行更好的引导。同时,企业也要培养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意见领袖,比如让党委书记、总经理、模范人物和员工代表积极进驻微博,通过这些意见领袖发布积极正面和权威性的言论,澄清员工的模糊认识、化解思想疙瘩,最终促成舆论环境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健康和谐。

充分发挥传统网络工具的作用。利用企业信息门户网页改善思想政治学习教育的方式方法,将重要的政策、法规、政治教育学习材料发布在网络上,使员工可以有较大的自由度,充分利用工余时间来选择学习,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并使员工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吸取知识。同时在企业信息门户网页上创建BBS(电子公告栏),方便员工发表现实中不愿说、不敢说的意见。对BBS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绪,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以一种宽松的态度、柔和的手段来进行交流,平心静气地分析其间存在的问题,选准工作切入点,抓住着力点,让思想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政治工作者网络时代政治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工作者的选拔与培养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政工人员综合素质的调查及对策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网络时代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素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