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荐性做法在投资项目前期管理中的运用

2012-07-19郑保国吴华

中国石油企业 2012年5期
关键词:推荐性海油炼化

□文/郑保国 吴华

运用推荐性做法,对投资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有助于保障投资建设,促进投资目标的实现。

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在“十二五”进入了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宏观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的工业化中期,GDP将保持7%以上的增速,能源及化工产品需求将持续加大。根据世界工业现代化建设的普遍规律,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石油化工产业,其发展速度通常高于国民经济,因此可预见我国石油化工产业仍有较快增长的强劲动力。另一方面,我国石油化工产业正面临全局性结构调整,传统石化产业因前期投资增长过快、布局不合理而引发产能落后、产能过剩等一系列突出问题,而新型化工材料和精细化学品领域的高端产品则存在“结构性短缺”,这些日趋尖锐的矛盾已不能单纯用“加减法”解决,必须下决心转型,调结构,转方式成为主旋律。在双重力量的作用下,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将迎来一个大规模密集投资建设的阶段。

行业转型发展的使命最终要由企业来完成,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尤其是几大主力企业是否具备充足的投资建设能力至为关键。投资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由于其成果是投资决策和后期建设的主要依据,与投资建设成败密切相关。投资建设管理必须走向前端。笔者认为,用推荐性做法对投资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将有助于投资目标的实现。下面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炼化与销售产业板块(下称“中国海油炼化板块”)为例,试作论述。

必要性与现实性

中国海油炼化板块由中海石油炼化公司、中海油销售分公司、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以及炼油、化工和产品销售领域的其它合资合营企业组成。根据中国海油“十二五”发展规划,炼化板块在“十二五”期间总投资达1600亿元,资金将流向新建炼油、炼油扩能、新建化工等项目以及营销网络建设等领域,力争到“十二五”末,产能规模、产品产量、销售结构、经营业绩等各项指标得到大幅增长和提升,实现“大型化、基地化、一体化、园区化”为特色的“跨越式发展”。为确保这一蓝图的实现,推荐性做法成为中国海油炼化板块必要而现实的选择。

推荐性做法是一种在独特适用领域的现代管理手段。所谓推荐性做法,是指在管理实践中对经充分评估论证的最优做法进行推荐运用,以获得重复性事件管理的最佳运行秩序和最大管理效益。它在管理的衍变过程中具有独特地位,是科学管理与经验管理相集成的产物,是标准化管理理念对经验管理的一种改造。它与标准化管理既相似又不同:一方面,两者均追求过程管理的统一性和精细化,通过对工作行为进行规范和指导促成管理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标准化管理高度强调刚性原则,一切与标准不符的行为都是不合理且需要否定的;而“推荐性”做法相对注重灵活性原则,在遵守必要原则的前提下既可以采用推荐性做法,也可采用其它解决方案。

中国海油惠州炼油厂。

推荐性做法适应石油化工产业投资建设管理的特点。作为重工业的典型代表,首先,石油化工产业“高投资、高风险、高技术”的特性使得投资建设规模大、耗资多且风险高,投资决策稍有不慎即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其次,石油化工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重要性及其“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特性又使得其投资建设成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政府审批十分谨慎,审批手续几乎涉及所有政府层级以及大部分政府职能部门;另一方面,石油化工企业为确保包括经济目标在内的投资建设目标的实现,自身也有大量咨询、评估、勘察、设计工作要做。在这种情况下,出台一部投资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推荐性做法成为现实而可行的选择。

推荐性做法的出台有利于企业自身提升投资建设管理水平。中国海油炼化板块作为国内石油化工行业的后进入者,建设之初采取“内涵式发展、外延式扩张”的模式,一面以新建高端炼油项目带动产业优质发展,一面以大规模实施股权合作为突破口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快速建成了较大规模、较完备的产业体系。正因如此,板块内各企业具有股权构成多样、管理制度多种、企业文化多元的特点。具体到投资建设管理上,由于各企业对政府和中国海油的投资建设政策、法规、制度的熟悉掌握程度不一,而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又主要依赖企业自身经验,造成投资建设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重点项目推进缓慢、报批工作效率低下,进而影响到全板块投资计划执行率的完成以及发展全局。为此,中国海油炼化板块亟需建立一套全板块的投资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推荐性做法,以期实质性地扭转这一局面。

内容设计与实际运用

投资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推荐性做法转化成为投资决策和生产建设中的效益,需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科学的内容设计,二是与全过程管理理念结合运用。科学的内容设计是前提,与全过程管理理念结合是保障,两者兼备,才能确保推荐性做法方向正确和效用最大化。

(一)科学的内容设计

科学的内容设计必须依据企业的投资管理制度,围绕企业运营管理需要和投资建设“安全、环保、进度、质量”四大管理目标,充分考虑项目推进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全面参考相关政策法规及行业惯例。据此,中国海油炼化板块投资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推荐性做法按照以“三性一化”为原则,以纵向“三个阶段”、横向“四个层面”为骨架的思路进行内容设计。

“三性一化”原则:即普适性、先进性、可操作性和精细化四项原则。普适性,指所推荐的做法对企业内投资建设项目普遍适应;先进性,指所推荐做法经科学论证,属内容最全面、流程最简短、操作最便捷、方法最有效的组合;可操作性,指内容设计简明清晰、重点突出,便于参照执行;精细化,指内容设计精耕细作,努力做到内容详尽、层次分明、脉络清晰、措施具体。

纵向“三个阶段”:即预可行性研究(立项)、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基础设计)三个阶段。横向“四个层面”:即“项目必备条件”、“政府审批手续”、“业务方工作任务”和“承包商工作任务”四个层面。项目每个阶段都必须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向前推进,这些条件就是“项目必备条件”;项目推进必须按程序办理“政府审批手续”,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单独成章;为使项目顺利推进,项目相关方都必须完成一定工作任务,项目相关方通常可分为业主方和承包商,因此对“业主方工作任务”和“承包商工作任务”进行说明。

“三个阶段”、“四个层面”组成了投资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推荐性做法的主题框架,大体而言,预可研阶段主要是从国家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以及公司战略等宏观层面出发,进行投资机会研究;可研阶段是深入分析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初设阶段是形成包括总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和建筑设计在内的项目初步设计方案。

(二)与全过程管理理念结合运用

投资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推荐性做法的运用过程,实质上是把计划管理理念引入投资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对过程管理进行优化和强化的过程。为确保推荐性做法效用的最大化,必须将推荐性做法的运用与全过程管理理念结合起来,具体说来,就是与项目里程碑计划的编报相结合,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无缝衔接式管理。其中,“事前管理 ”指项目立项之初,参照推荐性做法要求进行里程碑计划编制,下发项目相关方执行;“事中管理”指定期审查跟踪项目相关方的里程碑计划执行情况,参照推荐性做法对里程碑计划进行调整完善;“事后管理”指履行审查程序,进行投委会决策,并针对项目前期工作的优劣出具书面审查意见,要求项目相关方总结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推荐性做法既是管理部门的审查依据,也是项目相关各方开展工作的参考依据,通过与项目里程碑计划结合运用,使投资管理化“被动”为“主动”,从而保障投资运作顺畅和投资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推荐性海油炼化
炼化企业的安全管理措施
海油华南谱新篇
《智能油田/智能炼化建设》
中国海油助力乌干达首个油田建设
2021年第四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
镇海炼化一体化基地全面建成
建筑建材相关的国家强制性、推荐性标准汇编
“十三五”中国海油固井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
2019年第四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项目(2019年12月31日)(摘选)
2020年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项目(3月)(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