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四库全书》研究成果数字化的思考——甘肃省图书馆创建“《四库全书》研究资源数据库”的理论与实践

2012-07-14李芬林甘肃省图书馆兰州730000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2年8期
关键词:四库总目四库全书

●李芬林(甘肃省图书馆,兰州 730000)

《四库全书》的编纂,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和学术研究价值,在世界文化宝库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0多年来,有关《四库全书》的研究始终没有间断过,涌现出了一大批研究学者,出版了大量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为后世《四库全书》的研究及四库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本文就《四库全书》的研究成果、研究内容和建立《四库全书研究资源数据库建设》做如下论述。

1 《四库全书》研究成果

1.1 《四库全书》研究著作

《四库全书》成书之后,产生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重要著作,这些著作包括《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荟要》《四库全书荟要总目》《四库全书荟要提要》《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标注、《四库全书考证》《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禁毁书目》《禁书目合刻》《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四库未收书目提要》《四库全书答问》《四库全书纂修考》《四库全书学典》《〈四库全书总目〉研究》等一系列纂修《四库全书》的副产品。[1]

1.2 《四库全书》影印著作

20世纪20年代起,随着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和西方先进印刷技术在中国的引进,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在围绕着对《四库全书》的使用和保护问题上,提出了许多建议,7次提出关于影印出版的事宜。经过多方努力,1935年商务印书馆开始影印《〈四库全书〉珍本》(12集),后世又陆续出版了一些四库影印本、选印本、集印本以及补撰、续修之作;1983年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20世纪80年代启动编纂的《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禁毁书丛刊》《四库未收书辑刊》等文化工程,更是引发了《四库全书》的续修热、影印热、选编热;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新出版《文渊阁四库全书》,1997年5月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乾隆御览《四库全书荟要》(100册),200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文渊阁四库全书》,2004年鹭江出版社出版《文渊阁四库全书》线装影印本,2004年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2006年杭州出版社的影印《文澜阁四库全书》以及《四库全书》精粹、《〈四库全书〉精华》《四库全书》精品文存、《四库类书丛刊》《四库全书》国医文库、《四库释家集成》《四库全书》子部精要、《〈四库全书〉名物珍奇大图典》等相继出版。这些著作的出版,组成了庞大的“四库典籍系统”。[2]

1.3 《四库全书》电子出版物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四库全书》电子版开始出现,1994年同心出版社出版的电子版《四库释家集成》,1999年6月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和上海人民出版社以180张光盘的新型文献载体形式,出版发行了《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武汉大学出版社与济南汇文科技开发中心共同开发了《文渊阁四库全书原文电子版》,之后湖南华天集团、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及岳麓书社共同开发了《四库全书全文电子版》。在开发《四库全书》电子版的同时,又陆续开发出了几种与四库相关的图书的电子版。如《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全书存目补编》《四库未收书辑刊》《四库禁毁书丛刊》《续修四库全书》等。它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以特有的内容补充和完善着中华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典籍系统,不但极大地便利了学人对“四库学”的研究,同时也为学者们构建了一个巨大的研究空间和平台,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论题。

1.4 《四库全书》研究论著

有关《四库全书》及相关论著,据我们统计,自1908年—1949年,发表的文章(也包括部分通讯报道) 700余篇,1950—1979年的文章250余篇,1980—1990年 773篇,1991—2000年 1050篇,2001—2009年2118篇。从2000以后,研究论文逐渐增多,仅2005年就有论文300多篇。在这些论文中,涌现出来了一批著名学者,如陈垣、余嘉锡、胡玉缙、郭伯恭、张舜徽、王重民、杨家骆、崔富章、李裕民、周积明、黄爱平、杨晋龙、昌彼得、吴哲夫、刘兆佑、林庆彰、陈晓华等。他们分别从四库全书的纂修研究、分类著录、总目提要、校勘与考证、七阁四库成书、文字狱与禁毁书、续修与影印、文献数字化、文化价值评估等方面进行研究论述。[3]

1.5 《四库全书》研究机构及出版成果

近20年来,成立了一批四库全书专门研究机构:1993年12月成立“海南大学《四库全书》研究中心,1999年天津图书馆成立“四库文献中心”,2003年9月首都师范大学“《四库全书》学术研究中心”成立,2005年“甘肃省四库全书研究会”成立,2005年武汉大学“四库学研究所”成立。这些机构开展了一系列学术研讨活动:1993年海南大学举办“中国首届《四库全书》学术研讨会”,出版了《四库全书研究》论文集两部;1998年台湾淡江大学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了“两岸四库学第一届中国文献学术研讨会”,出版了《两岸四库学第一届中国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开辟“四库学研究”专栏,甘肃省四库研究会出版了2部《四库全书研究文集》(2005年)。这些研究机构大多把工作重点放在《四库全书》及相关文献的研究工作和相关文献信息资源的搜集整理工作上。[4]

2 《四库全书》研究成果中主要的研究内容

2.1 四库全书的纂修研究及档案辑录

《四库全书》作为一部大型官修丛书,其纂修过程中有关的谕旨、奏折、信函、咨呈、清单在私家文献中绝少记载,清史资料浩如烟海,有许多档案文献还散存于各种史料中,研究者通过这些对档案资料的研究和整理,从不同侧面研究《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代表著作有陈垣所辑《办理四库全书档案》《编纂四库全书始末》和金梁先生的《四库全书纂修考》、张釜的《七阁四库成书之次第及其异同》等。[5]

2.2 四库全书的分类著录研究

分类著录研究主要包括《四库全书》著录图书之论述及其选录标准、疏谬、补正、订误、考证、辑佚等有关研究内容。主要著作如《〈书目答问〉并非对〈四库〉分类法的突破与创新》《四部分类法简论》《从〈四库全书〉小说著录情况看乾嘉史学对清代小说目录学的影响》《〈四库全书总目〉分类方法之研究》《<四库全书>子部小说类图书著录之评议》等。[6]

2.3 四库目录及提要研究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我国最大的官修图书目录,著录了清以前包括哲学、史学、文学以及科学技术等领域的文化典籍一万多种,是我国古代收书最多的目录。自《四库全书》问世以来,关于《总目》的研究便占据了主要的位置,学者对于各种古籍或论述,或根据新的发现给以正确的见解,或对具体问题提出正面的意见,为《四库提要》做了不少匡谬、补缺和对总目得失、纠谬及各提要异同的研究工作。有关的研究著作有余嘉锡的《四库提要辨证》、胡玉缙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等。[7]

2.4 《四库全书》的校勘与考证

自《四库全书》编纂至今,历代学者对其中各书的校勘考证一直没有停止过,这也成为近20多年来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有关这些问题的考证研究很多,主要有邵懿辰、邵章这的《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莫友芝的《亭知见传本书目》、陈垣的《四库全书考异》、叶德辉的《四库全书总目版本考》、叶启勋的《四库全书目录版本考》等。

2.5 《四库全书》的人物研究

人物研究主要包括《四库全书》的编纂者、献书者、所收书籍的作者、清代以来的研究者、收藏者、影印的倡导者等方面的人物研究、人物及著述。如程磊著《从〈四库全书〉看焦竑》(《四川图书馆学报》1989年第4期)、《〈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北京籍献书人传略》(《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张学良倡导影印〈四库全书〉》(《中国档案》1995年第10期)、《毛泽东收藏过〈四库全书〉吗?》(《毛泽东思想研究》1996年第4期) 等。

2.6 关于七阁四库的研究

《四库全书》纂修过程复杂,时间跨度18年,中间又经历了撤毁、增补,成书时间不一,对《四库全书》的庋藏及七阁的历史变迁、流传利用研究也颇为重要。有关这方面的主要著作有《中国藏书楼》《〈四库全书〉的坎坷命运》《七阁四库成书之次第及其异同》《文澜阁与〈四库全书〉》等。

2.7 《四库全书》专题研究

《四库全书》涉猎广泛,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研究,如四库书目,《四库全书》地方著作的关系,与图书馆图书排架的关系,四库楼的建筑特色,与文字狱、禁毁书关系,四库所收外国人著作考证,四库标注等。代表著作有《四库全书闽人著作提要》《〈四库全书—史部〉关于台湾、高山族的记述》《四库禁毁书丛刊》等。

2.8 《四库全书》的续修、影印、选印研究

四库全书在编纂之际,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和社会秩序,发生了对古籍的禁毁及改窜等毁坏古籍的行为,后世的学者为了弘扬中国文化和对古籍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影印、续修、选印等要求,对这些方面的研究也有许多成果。代表著作有《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影印四库全书的意义》《二十世纪〈四库全书〉的出版与研究》等。

2.9 《四库全书》的数字化研究

自《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的出版以及《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四库大辞典》等四库副产品的电子化之后,近几十年有关学者对四库全书数字化有着不同态度,研究论著逐步增多。代表著作有张轴材的《〈四库全书〉电子版工程与中文信息技术》(《电子出版》1999年第3-5期)、《中华古籍的数字化——〈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中国电子出版》1999年第4期)、《〈四库全书〉电子版的四大功能》(《中华读书报》1998年5月6日第2版)、朱岩的《〈四库全书〉电子版问世的启迪》(《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99年第5期),这些著作针对学术界对四库电子版的不同看法,对四库电子版对古籍文献的保护利用、数据库功能、全文检索功能、学术分析功能和开放扩充功能,对中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等予以论述,对《四库全书》书目数字化带来的好处及重要意义都做了详细科学的论述。[8]

2.10 文化价值评估、意义及知识积累的研究

《四库全书》被看成是中国最大的“知识积累”工程,通过它的编纂,中国的学术基础得到进一步加强,在收集、整理、保存古籍和人类文化的传承方面具有广泛的文化意义和价值。文化价值评估包括对《四库全书》的评价、意义、影响、贡献等的研究。代表著作有黄云眉《从主编者意图上估计四库全书之价值》、周积明的《文化视野下的〈四库全书总目〉》、吴哲夫的《四库全书所表现的传统文化特色考探》、计文德的《从四库全书探究明清间输入之西学》等。

3 “《四库全书》研究资源数据库”建设

3.1 “《四库全书》研究资源数据库”建设的缘起

《四库全书》大量研究成果的出现,丰富了《四库全书》的研究内容,但由于这些论著分散在各个不同的文献里,给科研人员查询资料带来了不便。如何科学地把这些研究成果整理分类并提供给研究人员参考,便成为学者和图书馆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

《四库全书》原有正本七部。经长期战乱,现在仅存三部半。经国家指令,文溯阁《四库全书》1966年10月移藏甘肃。2005年7月8日,新建成的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正式开馆。这是全国第一个《四库全书》保护管理专业机构,它的建立为《文溯阁四库全书》收藏保护、科学管理及合理利用奠定了基础,推动了甘肃学术界对《四库全书》及相关领域进行探索和研究。

2005年7月1日,由甘肃省图书馆牵头,联合省内大学及文史研究单位,成立了甘肃省《四库全书》研究会。研究会的成立,为促进和加强《四库全书》学术研究、保护利用,构筑了一个学术研究阵地及组织工作平台。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甘肃的广大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积极开展了对四库全书编纂、四库全书评价、四库全书保护、四库七阁比较等问题的研究,出版有《影印文溯阁四库全书》(4种)、《四库全书研究文集》(2册),编有甘肃省《四库全书》研究会通讯,办有文溯阁《四库全书》展等。甘肃部分高校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以翔实的文献资料,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缜密的考证分析,就四库全书的纂修以及西北文献、四库全书总目的史学与考据学,特别是对文溯阁《四库全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讨论,提出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涌现出了一批卓有成就的青年学者和学科带头人,他们在国内外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关四库研究、探索类学术文章40余篇。

为加强对该领域的学术研究与保护利用工作,甘肃省图书馆自2007年开始筹建“四库全书研究资源数据库”(以下简称“数据库”)。此项工作是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全面搜集《四库全书》及相关图书的研究资源(包括相关人员的研究),加工整理并以数据库形式发布出来,这项工作在西北乃至全国尚属首次,填补了四库研究型数据库建设的一项空白,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四库全书》及相关图书研究交流平台,成为教学、科研人员获取四库研究资源最快捷、最方便的途径,此项建设于2009年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项目,预计将在2012年建设完成。

3.2 “数据库”内容的分类

“数据库”定位于为科研、教学服务的具有较高科研性、学术性的专题特色资源数据库,主要反映《四库全书》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我们多年来对《四库全书》研究相关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对《四库全书》及研究信息加以甄别、筛选,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有研究参考价值的资源,借助于清华同方TPI软件平台,利用数据库形式在网上发布。数据库设有导航系统,用户可据此查询相关信息,实现《四库全书》研究资源的充分共享。

我们将“数据库”信息收录范围及重点大致规范为:《四库全书》研究的重要成果;各种形式的《四库全书》出版物;随着四库学的发展,不断衍生出的一些新学科、新成果;各种现代化技术在《四库全书》研究中的运用;大批围绕《四库全书》的编辑、保护、研究而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研究资料,皆为数据库收录的范围及重点。

“数据库”的类目设置必然要研究《四库全书》本身的类目归属,研究当代分类法之形成与发展,梳理《四库全书》研究的发展脉络。我们参考了一些学者的观点,对1900年以来的“四库学”研究内容做了梳理。通过归纳整理,我们将《数据库》类目设置了纂修概况、分类著录、书目提要、版本辑佚、文献研究、档案续修、文化专制、人物论著、庋藏利用、学术研究、影印出版、相关专题、工具词条、相关图片、研究列表等15大类50子类,随着《四库全书》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入,类目将不断调整。

“数据库”的建设具体分为构建数据库框架,创建导航体系(提供题名、作者、关键词、出版时间、出版物等检索字段),类目设置,信息搜集,信息审核及部分载体数字化转换,数据录入、标引,最后利用数据平台发布上网等几个步骤。

目前“数据库”初具规模,已搜集加工了海内外四库研究论文5000余篇,工具词条1030条,图片405幅。内容包括论文(学位论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等)、专著(书目)、研究列表、研究学者简介、著作书影、图片、工具书(相关词条)等部分。

文溯阁《四库全书》在甘肃保存了40余年,甘肃省图书馆不仅在古籍文献保存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而且对《四库全书》研究也投入了很多的精力。我们相信,“四库全书研究资源数据库”的建成,将是国内外研究《四库全书》内容文献之集大成,它从论文、论著、图片、词条、列表等各个方面为国内外学者提供文献资源,是研究《四库全书》的综合性电子版的大型工具书,也是甘肃省图书馆为《四库全书》这部宏伟的文化典籍所作的一份贡献。

[1]钟情四库 共襄盛举——天津图书馆“四库文献中心”与首都师范大学《四库全书》学术研究中心同仁关于四库学问题的一次座谈会侧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5):53-54.

[2]汪受宽,刘凤强.《四库全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史学史研究,2005(1):62-66.

[3]康尔琴.建国以来《四库全书》研究论文概述[J].图书馆学刊,2002(6):63-64.

[4]林庆彰.乾嘉学术研究论著目录[M].台北:台湾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4.

[5]李常庆.《四库全书》出版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6]王世伟.关于近年来《四库全书》研究的若干问题[M].兰州:甘肃敦煌文艺出版社,2005.

[7]杨晋龙.四库学研究的反思[M].兰州:甘肃敦煌文艺出版社,2005.

[8]周积明.四库学历史与思考[M].兰州:甘肃敦煌文艺出版社,2005:13-27.

猜你喜欢

四库总目四库全书
“四库学研究”栏目主持人语
《四库全书考证》新近出版
总目次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辨证五则
《皇帝的四库——乾隆朝晚期的学者和国家》简介
第36 卷总目次
于敏中与《四库全书荟要》纂修
四库学研究专辑
2014年第1—6期总目次
文斓阁《四库全书》两种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