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洋记者为镜读《镜里看中国》

2012-07-12袁念琪

检察风云 2012年11期
关键词:杜邦镜子

文/袁念琪

以洋记者为镜读《镜里看中国》

文/袁念琪

这本被誉为“第一部外国新闻从业人员在华活动史”告诉我们,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少有500多名洋记者不远千万里,来到中国。若把这书当做一面镜子,它不但观照了这些“做镜子”的洋记者,还能从他们制作的那些镜子里,看到他们所关注的点以及表达的方式……

作者:(英)保罗·法兰奇

出版: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法兰奇:出生英国。记者、作家、分析师。20世纪90年代来华至今,长期生活在上海。《镜里看中国》是他新闻系列专著的第二部,首部作品是《卡尔·克劳:一个坚强的中国通》,第三部为《北京谋杀》。

说起在近代中国的洋记者,恐怕不少人是与我这个做了近30年记者的人一样,多半知道“3S”——即斯诺(Edgar Snow)、斯特朗(A.L Strong)和史沫特莱(Agnes Smedley)。在这“3S”里,最先知道的又是斯诺,知道他以《红星照耀中国》(又译《西行漫记》)成名。小学时就看过该书的节选,那时正值“文革”,读的是某单位的内部印刷品,内容讲的是毛泽东的家和身世等。之后,知道的是斯特朗,那时因背诵《毛主席语录》“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方晓得这一著名论断出自《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

“3S”在中国,基本是在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其实,那个时期在中国的洋记者,远不止这一男二女。这本被誉为“第一部外国新闻从业人员在华活动史”的《镜里看中国》告诉我们,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500多名洋记者不远千万里,来到中国。但其中到那时中国共产党大本营延安的不多,采访过毛泽东的更少。

早在1946年底,毛泽东就在同西方记者谈话中说:“现在有两种美国人,马德海、李敦白、史沫特莱都是好的美国人,在延安有个斯特朗也是好人,这样的人我们都欢迎。”那斯诺,则是更不用说了。缘此,以至于我们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只知“3S”而不知其他。就连1936年11月14日开始连载发表《西行漫记》片断的《密勒氏评论报》主持人约翰·本杰明·鲍惠尔的回忆录《在中国二十五年》,2008年我才读到大陆出版的中译本。法兰奇的这本书,意义是超越新闻范畴的,它填补了一个历史的、社会的和学术研究的空白点。

自1949年起,有三十多年的时间里,西方洋记者在中国内地的活动几乎是销声匿迹,更不用说在中国办报了。1984年夏天,我曾拍过一条新闻,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新闻的一位教授采访做服装的个体户,就在打浦桥地区瑞金二路的一条弄堂里。这也是我第一次零距离接触报道中国的洋记者。

从1827年11月8日诞生老外办的中国第一份英文报纸,到1949年洋记者退出中国内地的一百多年里;洋记者们的报道,不但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而且也影响了中国;可以说,有的甚至是参加了历史的创造。旁的不说,影响力绝不亚于“3S”的,就有《泰晤士报》乔治·厄内斯特·莫理循、威廉·亨利·端纳等洋记者。

前者名气大到北京的一条主干道就以这位莫理循博士的名字命名,这就是今天的王府井大街。《纽约时代周刊》说这位袁世凯的政治顾问,“实际上他是英国政府驻中国的非官方代表,比英国政府正式任命的驻中国官员影响力还大。”后者更是中国政坛的风云人物,不仅先后出任孙中山、张学良和蒋介石的顾问、起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还是宋美龄的笔杆子。大放光彩是斡旋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本书作者在弥补了这一时期洋记者队伍全貌的同时,就是对人们熟悉的“3S”,也提供了过去鲜为人知的侧面。譬如:斯诺夫妇“他们的婚后生活并不像坚定的左派那样艰苦朴素,30年代他们住在北京,整日流连于北京饭店楼顶的各种晚会及其他社交活动。他们养有一匹蒙古赛马和一只绰号‘戈壁’的白色猎犬。”此外,面对来自莫斯科的抗议,他在《西行漫记》第二版里“删除了大量引起苏联共产党不快的章节”。

倘若把《镜里看中国》这书当做一面镜子,它不但观照了这些做镜子的洋记者,还能从他们制作的那些镜子里,看他们笔下中国的不同之处以及如何的表达。

毛泽东说过:“我之所以懂一点国际知识,靠的就是每天两本《参考资料》。”他不但自己看,还数次从《参考资料》《内部参考(增刊)》中选出外国通讯社和外国报纸的报道评论印发给中央的同志,有的还批示道:“全部精读一遍,对其中几篇最重要的,要读两遍。然后,各小组认真讨论一天。讨论时中央各部长都参加。”

作为一个生长于上海的读者,我更感兴趣的是书中洋记者与上海相关的内容。诸如:上海最早英文报纸是英国人1856年办的《字林西报》。虽然美英两国同操英语,但“喉舌”握于谁手事关大局,美国人也在随后的1917年创办了《密勒氏评论报》。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美国记者詹姆斯·里查尔顿在上海的天华茶庄成为第一个在中国放电影的人。1923年,另一个美国记者E.G.奥斯本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无线电台。《字林西报》主编R.W.李德尔推动公共租界公部局将上海的路灯从“古怪的煤油灯换成电灯”。更叫人吃惊的是,在1850年8月3日,《北华捷报》就对开埠才七年的上海具有如此的眼光:“上海注定会成为中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永久贸易中心。我辈编辑最艰巨的任务就是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促成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

这个世界上,原本是没有镜子的,人类从最初的以水为镜到以玻璃为镜,走过了漫漫长路。人照镜子,当是为了让自己和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起来。可以为鉴的镜子,无是悲剧,少是遗憾,多是喜事。而著有《镜子的魔术》的日本人由水常雄,却叫人对镜子有了另一番的认识:“镜子意味着是通向其他世界或虚构的非现实世界的人口。”

我们知道,新闻是人写的,镜子是人做的。凡是人做的事情,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是不足为奇的。不要说是那些洋记者们了,还要加之来自不同体制、文化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当镜不如人时,万万不可光火,要想想“大世界”门口的“哈哈镜”。当你看到镜子里的你是如此扭曲和变形、远离真实;而你却是哈哈一笑,并不会升腾起把镜子砸了的念头。对于其他的镜子,是否也该抱有同样的心情和态度。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下一个十年,消费崩盘的年代

作者:松田久一(日)

译者:盛凯

出版:南方出版社

本书主要对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出现的一种奇怪的消费现象——“厌消费”进行分析与解构,其实现在的中国,也已经有了这样的苗头:年轻的一代会因为没团购就不吃大餐,会坚持租房而不买房,会因为停车位的收费和交通堵塞坚持不买车。泡沫经济破灭后的日本,出现了主力消费群体(80后群体)大面积的厌恶消费现象,并且这种现象呈现出即使收入增加,消费也没有随之增长的反常结果,使得日本的很多产业开始不景气,逐渐拖累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只能靠出口拉动这一单一模式进行经济增长,最终导致经济一直陷入低迷。同为亚洲族群的消费群体,中日之间的消费习惯与方式是很接近的,而当“厌消费”这种观念以波浪式的形式袭来时,是否我们的经济产业也会大幅度的受到影响呢?

走兽天下

作者:奥杜邦(美)

译者:蒋澈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奥杜邦是美国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博物学家之一,他生活于19世纪上半期,不但是北美洲生物观察的先驱,同时也是一位技艺精湛的画家。创作了大量北美鸟类和兽类的作品。《走兽天下》是奥杜邦在完成他誉满天下的鸟类图谱之后的又一部巨著。在这部作品里,奥杜邦发展了他的绘画风格,除了他臻于完美的水彩绘画技巧之外,他还综合了油画的其他风格,使哺乳动物更具质感,更血肉如生。但是,这本画册除了是艺术史上描绘野生动物的重要图书之外,也是残酷的丛林法则的最好写照,因为这种残酷也有奥杜邦自己的亲身参与:他的那些动物看起来姿态各异,仿佛特地停在那里做任人摆布的模特,是因为它们已没有生命……

寡头的江湖:金融大鳄如何影响世界?

作者:崔 林

出版:凤凰出版社

美国《华盛顿邮报》和日本《朝日新闻》曾同时向大众提了个问题:这个世界是谁的?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有一种叫做“金融寡头”的生物:他们依靠垄断发迹并保持长盛不衰,他们用诡异的手法操纵全球的资本,他们为财富和国家的关系重新定义,他们将政治与货币玩转于股掌之间,他们主导着世界经济乃至格局的改变,他们让不见硝烟的金融战场血肉模糊……于是我们会想:世界格局果然被金融寡头操控吗?人类的财富是如何被一小撮人攫取在手中的?货币与政治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金融产品是个地地道道的阴谋吗……

猜你喜欢

杜邦镜子
神奇的镜子
空镜子
杜邦安全文化精髓研究
调高Crastin® PBT及Hytrel®产品售价
“三面镜子”照亮初心使命
杜邦智慧型产品及实用解决方案
镜子中的我
他者的镜子
改进的杜邦分析体系及其应用分析
杜邦美国休斯敦化工厂泄漏事故致4死1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