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墨江县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2-07-10张晓文

中国农业信息 2012年7期
关键词:墨江茶园全县

张晓文

(云南省墨江县新安乡农业服务中心,新安 654803)

墨江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东部,北回归线从县城穿过,县域生态环境优越,气候明显,土壤、湿度适宜茶叶生长,开发有机茶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1 发展茶叶产业的现实意义

1.1 发展茶叶产业是培育农业支柱产业的重要选择

产业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没有稳定的产业就没有现代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墨江县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推进,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发生了新的变化,基本形成了果蔬、烟叶、甘蔗、茶叶和橡胶等一批特色农业产业。综合分析市场、投入、劳动强度、技能要求和利润空间等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茶叶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据资料显示:1949年,墨江县茶园66.67hm2,产量1t;1982年,茶园发展至1360hm2,产量111t;1995年,茶园发展至2033hm2,产量361.7t;2005年,茶园面积达到4706.67hm2,产量1401.2t;到 2011年,茶园面积猛增至 1.2万hm2,总产量达到5644.4t,综合产值达到2.8220亿元,占全县GDP的9.8%,其中第一产值实现1.4110亿元,占全县农业生产总值的10.1%。这些数字充分说明,在种植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全县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

1.2 发展茶叶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该县农民的经济来源中,家庭经营收入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目前,家庭经营收入主要集中在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畜牧养殖两个方面。相对水果、烟叶等经济作物,茶叶生产投入少、风险小,受益期限长,生产劳动强度小,适合分散经营,具有较高的比较效益,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几年,全县粗放管理型茶园平均每667m2收入在700元以上,精细管理型茶园收入3000元以上。2011年,全县种茶农户4.8011万户,茶农人口22万人,茶叶综合产值实现2.8220亿元,户均产值达到5878元,人均收入1282元。若进一步加强茶叶精细化管理,提高加工水平,全县茶叶产值完全可以翻几番。

1.3 发展茶产业是促进旅游消费的重大举措

墨江是 “北回归线旅游文化”和 “双胞文化”的发祥地,近几年来,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造访,但作为旅游地区,吃 (喝)、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发展参差不齐,游客在墨江县的消费主要集中在门票和吃、住、行等几个方面,吃 (喝)、购、娱仍是薄弱环节。从旅游发展历史来看,茶产业始终与吃 (喝)、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密切相关,为茶产业与旅游业对接提供了天然的优势。参观茶叶生产、体验茶文化,是农业旅游的重要内容。同时,茶叶具有价格适中、便于携带等天然优势,具备区域品牌的茶叶从来都是游客青睐的旅游商品。加快茶产业发展,让游客在游览北回归线美景的同时,品尝北回归线香茶,购买北回归线茶礼,感受北回归线上哈尼族人民的茶文化,将极大地推动墨江茶产业与旅游产业对接共赢。

2 墨江县茶叶产业发展优势

2.1 自然条件优越

墨江县气候资源丰富,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育和有机物质积累。土壤以赤红壤、红壤为主,有机质含量在1.59%~6.95%之间,pH值在5.5左右,土层厚度约为20~80cm不等,极宜茶叶生长。全县森林覆盖率43.9%,山清水秀,工业排放量几乎为零,空气清新,在这种自然条件下生长的茶叶,内含物丰富,品质超群。全县总耕地面积7万hm2,60%以上的耕地都适合茶叶种植,开发茶园具有广阔空间。

2.2 历史渊源久远

墨江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地之一和茶马古道必经之地。历史上,境内今联珠镇须立和新抚乡所产的 “须立茶”、“迷帝茶”以其独特的配方和清香深受消费者喜爱,曾列为清代贡品。据史料记载,墨江种茶历史始于清道光四年 (1824年),距今已是180多年。当然,这只是按史料记载的上限年代来推算。目前在今碧溪、景星、雅邑、文武、鱼塘、新抚等地发现和存留的上百年的古茶树、古茶园群落进一步佐证了墨江的种茶历史可能还更加久远。这种悠久的种茶历史及丰富的古茶树资源对于茶叶产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3 发展机遇难得

首先,茶叶行业既是传统行业,更是朝阳产业。一方面,茶叶作为健康饮料、文明饮料,是其他饮料所不可比拟、不可取代的,茶叶市场广阔、畅销不衰;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茶叶深加工和服务的延伸也开始成为茶叶行业新的增长点,茶叶的真正价值越来越显现出来,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其次,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普洱茶实现了从 “农业普洱”到 “文化普洱”到 “科学普洱”的新跨越,“人文普洱”的未来时代也将不久来临,为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2.4 比较优势明显

首先,生态优势超凡。墨江是北回归线上的一颗绿色明珠,环境优美,植被覆盖率较高,境内工业污染排放量少,几乎为零,这为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茶产品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在墨江发展茶产业,不仅符合现代社会绿色消费的需求变化,而且能够达到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最佳统一。其次,区位优势明显。墨江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东北部,县城距省会城市昆明和普洱市府驻地仅273km、163km,国道213线、0538线和昆曼国际高速公路贯穿县境并交汇于县城,扼守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乃至东南亚贸易往来交通要道,素有“思普门户”之称,世界规模最大的北回归线标志园就坐落于此,被誉为 “太阳转身的地方”,地理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再次,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资源丰富。墨江县境内现有古茶树群落和古茶园面积6563.7hm2,其中百年以上栽培型古茶园面积526.2hm2;50~100年的老茶园面积有 2277.5hm2;野生茶面积 3760hm2。乔木茶 3760hm2,灌木茶2803.7hm2。这么丰富的野生及古茶树资源,是其它地区所无法比拟的。

3 墨江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茶产业发展现状

截止2011年末,全县共有茶园面积1.53万hm2,其中:野生群落及古茶树0.33万hm2,现代茶园1.2万hm2(有性系面积 0.33万hm2,无性系良种面积 0.87万 hm2),投产茶园面积0.93万hm2。主要品种有:云抗10号、雪芽100号、长叶白毫、矮丰及乌龙茶。茶叶总产量5644.4t,其中:绿毛茶产量4527.2t,名优绿茶达300t,普洱茶产量达720t,红茶产量95.2t,乌龙茶产量2t。全县茶叶综合产值达2.8220亿元,占全县年生产总值(GDP)的9.8%,其中:第一产值达1.4110亿元,占全县农业生产总值的10.1%;第二产值达1.1288亿元,占全县工业生产总值的8.8%;第三产值达2822万元,占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茶农户均收入5878元,人均收入1282元。现有茶叶生产加工厂及企业140家,通过QS认证的有8家。

3.2 存在的问题

3.2.1 茶园建设滞后,产量不高

目前,墨江实有投产茶园面积0.93万hm2,年产量5644.4t,平均单产仅有40.6kg/667m2,仅是全省平均单产的80%,全国平均单产的65%、世界平均水平的32%;茶园有效灌设施严重不足,有效灌溉面积几乎为零;良种化规模化程度低,品种呈多样性混杂态势;茶园物种现状单一,生物生态性建设还有待加强;部分茶园老化,改造提质势在必行。

3.2.2 加工企业弱小散,品牌杂乱

由于茶业制作工艺简单,市场门槛相对较低,茶叶加工企业处于数量多、规模小、基地散、竞争力弱的状况,各式各样的茶叶小加工厂呈 “遍地开花”之势。全县140家茶叶生产加工企业中,初制所 (厂)占大多数。厂房简陋,设备落后,在技术改造成和产品创新上缺少资金支持,产品开发能力弱,档次不高,品牌五花八门,特色知名度高的品牌所占份额较少。

3.2.3 销售网络不健全,市场监管有待加强

当前,墨江县茶叶产品在省内外大中城市还没有完善的直销网络,更缺乏专业的交易市场,市场占有率还不高;即使是目前相对产销两旺的普洱茶品牌,也只是在云南、广州、上海、北京等地有一定影响,在其它省份和国外的市场份额亟待提高;多数厂家现代营销知识匮乏,营销方式单一。同时,有的企业和商家投机取巧,滥用古树茶、茶王茶、乔木茶、野生茶等概念,谎称20年、50年、100年等 “陈年普洱”,甚至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驱动,掺杂使假,胡乱编造生产年份,严重扰乱营销市场,影响了普洱茶形象,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3.2.4 品牌意识淡薄,产品标识标注不够规范

全县140家茶叶生产加工及企业中,目前通过QS认证的有8家,仅占5.7%。这说明企业在执行相关质量标准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但仍有一些企业对执行标准的认识不到位,不按标准正确标注生茶、熟茶、等级、生产日期等相关内容,许多企业仍在沿用宫廷普洱、古树茶、马背沱茶、千年珍稀古茶树饼等 “标准”执行前的一些不规范标识。

3.2.5 产业竞争激烈,用工矛盾突出

受市场因素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各种产业 “异军突起”,产业之间 “争地抢工”现象日益突出。特别是烤烟、松香等产业与茶叶产业争抢劳力现象尤为突出。据测算,每667m2产干茶40kg,一年需工日30个,按投产茶园0.93万hm2计算,全县一年需工日417万个。茶叶生产期以270天计算,每天所需1.5444万个劳动力。加之受劳务输出的影响,这种矛盾更加突出。一到茶季,劳力紧张,工价又高,导致采摘不及时,成本上升,效益降低,部分茶园只采一季春茶了事。

4 墨江县茶叶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茶叶产业的发展,基地是基础,良种是关键,机械是出路,创新是动力,龙头是核心,优质是保证,旅游是依托,品牌是根本,人才是支柱。为此墨江县茶叶产业的发展要做好以下工作。

4.1 提高认识,加强宣传,营造浓厚的本土茶文化氛围

墨江县具有悠久的种茶历史,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认清茶叶这一悠久而传统的产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大力营造浓厚的本土茶文化氛围,通过茶文化的打造推动茶叶产业分健康、持续发展。一是利用广播、电视、广告、培训班等方式加强茶叶宣传。从营养保健学的角度讲,茶叶具有许多保健功效,如何让大家认识喝茶健身呢?这就需要宣传。可以对全县干部分期分批进行鉴茶、品茶、泡茶、等知识培训,让他们认识本县茶,认识喝茶好处,进一步掀起全县人民种茶、爱茶新高潮。二是要通过哈尼族文化元素与茶叶的有机结合,打造优秀优质的新时期茶叶文化。三是要充分依托 “双胞节”、 “哈尼太阳节”的举办,开展一些茶事活动。如进行一些 “双胞采茶大赛”、 “双胞制茶大赛”、 “双胞品茗大赛”等茶事活动。这样既能营造浓厚的茶文化氛围,又能提升县内茶叶管理、加工等技术水平,让外界了解、认识墨江茶叶。四是要通过历史资源、地域特色、人文特色和现代养生理念融合,围绕茶叶,打造一条集生产、加工、旅游、休闲、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旅游线路,推进茶叶产业发展。

4.2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力抓好生态茶园建设

根据墨江县气候资源、生产条件、产业结构等特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把茶叶产业放在1200m以上最适宜茶叶生长的地区加于推进。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和“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加快推进生态茶园规模化建设进程。一是要从管理上现功夫,加强茶园生态系统维护,推行无公害生产管理,减少农药、化肥等化学物品进入茶园,加大农家肥、生物农药施用量,有效降低茶叶产品中的农残量,提高茶叶品质的生态性。二是要从改造提质入手,围绕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这个目标,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茶园改造提质进程,逐步提质形成标准化与生态性相互统一的高标准茶园。重点要做好园区生物多样性、品种品系优良化、生物及物理性防控体系、道路、水利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三是要强化宣传和培训。茶农是生态茶园建设的主体,也将是生态茶园建设效益的最直接受益者。要加大生态茶园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加强生态茶园建设、管理技术培训,充分调动茶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推进生态茶园建设。

4.3 出台政策,加大投入,着力解决投资融资难问题

近年来,墨江茶叶产业在当地政府的帮助和扶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外地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建议政府部门继续出台促进茶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推动茶叶产业发展。一是要持续加大专项资金对茶叶产业的发展力度,逐年加大投入标准;二是要放宽对茶叶产业的贷款优惠政策和贷款额度,实行茶园担保抵押和财政贴息制度;三是要有效整合扶贫、农业、林业等部门的相关产业发展资金,加大对茶叶产业投入;四是要鼓励多方引进县外资和社会资金,通过合作、合营、租赁、合资、入股等多种形式开发,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资融资渠道。

4.4 创新模式,整合资源,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针对目前存的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弱小散的问题,政府要加强调研,制定灵活多样的企业扶持政策,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集中连片、专业化发展的总体要求,通过 “公司+农户 (专业合作社)+市场”的紧密合作模式,整合现有资源,积极稳妥地推进茶叶生产加工企业重组改革,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一是要整合基地。基地整合可以按照区域性集中连片原则通过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方式进行;二是要整合设备。就是要把茶叶小加工厂的生产设备,通过入股、转卖、寻租等方式加于集中整合;三是技术整合。就是要把各小加工厂的先进实用的加工技术、工艺,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整合改进,增强技术实力。

4.5 引进人才,创新科技,着力打造特色知名品牌

茶叶品牌杂乱、无特色王牌产品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强。人才是第一资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茶叶产业的发展,特色知名品牌的打造需要人才和科技支撑。政府以及企业自身要高度重视茶叶专业技术、产品开发与包装、市场营销与策划等整个茶叶产业链上关键环节的重点人才建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着力打造好具有该县特色的茶叶知名品牌产品。要加强与有关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战略性合作,采取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加强生产、科研、营销和管理4方面人才培养。

4.6 完善机制,加强监管,着力解决交易市场突出问题

茶叶是一种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特殊商品,茶叶产品质量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农业、卫生、工商、城建、食品安全、发改、财政、税务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完善工作协调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加强茶叶交易市场的监管工作,确保茶叶交易市场安全、规范、高效、有序运行。一是要尽快建立一个集批发、零售、交易、检测、培训、茶文化展示、信息发布、办公等功能为一体的茶叶综合交易市场,彻底解决场地突出问题。二是要建立健全茶叶质量标准体系,积极开展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着力解决市场准入问题。三是要健全和完善市场巡查制度,认查开展茶叶市场巡查工作,重点解决产品标识不清、不规范以及产品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突出问题。

4.7 调整结构,优化品质,着力扩大普洱茶生产

许多研究证明,普洱茶对人体具有降脂减肥、防癌抗癌、抑菌消炎等诸多保健功效,被誉为是 “21世纪的抗癌保健饮料”,发展前景广阔。政府以及企业自身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抓住盛世兴普洱的历史机遇,引进、培育加工龙头企业,在保持优秀传统生产工艺的同时,积极推进茶叶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科学调整茶叶产品结构,扩大普洱茶生产,逐步形成 “以普洱茶为主体,其它品系并存”的产品开发格局。

4.8 着力做好野生及古茶树资源开发与保护工作

野生及古茶树资源有着丰富的生物遗传基因,对茶树新良种的培育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墨江种茶历史悠久,在今碧溪、景星、雅邑、文武、鱼塘、新抚等地陆续发现的大量野生及古茶树说明,墨江这块土地上蕴藏着古老的茶树生物群落。要继续做好县内野生及古茶树资源的普查工作,搞清楚数量、种群、年代、分布等情况。并针对实际情况,科学制定相应法规,加强对野生及古茶树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工作。

猜你喜欢

墨江茶园全县
茶园飘香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
墨江县总工会:举办职工乒乓球比赛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