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清照朱淑真词风比较

2012-07-09方蔚

文学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词风小女儿李清照

内容摘要:李清照朱淑真两位宋代女词人,在文坛上常被相提并论,然二者词风差异颇大,在细腻之中,李词清爽新奇,朱词柔美娇媚;于哀婉之间,李词内敛深切,朱词坦率激越;而比较重要的是,李词是作文人之思,朱词则展女儿之态。这种差异源于两人不同的身世背景,不一样的人生境遇,从而所形成的不同性格特点,李清照表现出来的是大家风范,文士傲骨,而朱淑真展示的是小家碧玉,女儿娇态。虽成就有高下,然两人皆为词坛留下了各具魅力的华美篇章。

关键词:李清照朱淑真词风

陈廷焯在《词坛丛话》中言“宋妇人能诗词者不少,易安为冠,次则朱淑真”,对李清照、朱淑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词为“一代之胜”的宋朝,此二位女性以自己不凡的文学成绩在词坛站住一席之地,也必然引来了后世诸多研究者的关注。作为同一朝代的两位最具影响力的女性词人,似乎因为她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才引得我们将此二人相提并论,但其实深究下来,纵然有女性共有的诸多特质,但其实两个人从词作风格到文坛地位、生平经历、个性风格差异颇大。

一.漱玉词与断肠词的词风差异。

1.细腻之中,李词清爽新奇,朱词柔美娇媚。

作为女性词人,两人词作固然都细腻婉曲,但李清照的细腻之中,透着大家闺秀的通脱与灵气,文字自然新奇,有一股清爽之气。朱淑真词在种种细腻曲折中,表达出来的是闺房绣户间极具女性色彩的文字,柔美娇媚。

以李清照的代表作《如梦令》为例: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无一字奇峭,全词字字自然,在毫不用力间,却出语新颖奇特,反映出李清照的聪慧,女性轻巧之间,又显示出某种深致,透出了清爽俊朗之气,不粘不滞。

再看看朱淑真的一首《清平乐》: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缱绻临歧嘱付,来年早到梅梢。

读下来,首先便会感受到朱淑真别样的情思,这惜春的情怀竟然会令词人嘱咐春花来年要早些缀上枝头。如若想起辛弃疾说“惜春常怕花开早”,便会对这女子竟然因为惜春所以嘱咐即将离别的春天快快来到产生某种疑惑,不知早开的花早谢么?可也正是如此,这女子才是如此可爱,惜春的深情以及这有些娇蛮的嘱咐,如此趣味盎然。朱淑真词,也便鲜明地反映出其女性的特质:柔美娇媚。

2.哀婉之间,李词内敛深切,朱词坦率激越。

作为“婉约”词的代表,李清照与朱淑真都有大量表达感伤痛楚意绪的词作,而在种种哀婉之中,李清照在内敛中透着文人式的理性,于伤离死别的痛楚中,将情感处理得沉静深切。朱淑真在反复吟唱的歌词中,文字处理上虽曲折婉转,然情感却是坦率激越的,透着女性的率直执著。

李清照的名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枝摘得,天上人间,没个人堪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明白晓畅的文字,真挚细腻的情思之下,李清照的情感是内敛的,自我倾诉与抚慰,于文字的沉静处理中,表达着因分离因死别而经受的内心痛楚与感悟。

朱淑真面对愁苦,写下的是“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天易见,见伊难”、“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朱淑真的情感表达是直率的,于女性的柔弱里,透着孤独无奈与不平渴求。

3.李词作文人之思,朱词展女儿之态。

李清照、朱淑真如今虽常被相提并论,但两人在文坛上的地位,其实甚为悬殊。根据王兆鹏、刘尊明两位先生的定量分析,李清照以21种版本、182次评点、120次历代词选高居全部宋代词人综合榜排名第8位,而朱淑真则远不在排行榜之列,如若除开将李清照与朱淑真对比而作的论文、评点,估计朱淑真则更是默默无闻了。

文学的成就,除却文字表达的技巧之外,根本上而言,还是文字所蕴含的精神、情感力量,是不是可以足够打动读者。“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李清照与朱淑真词的高下,应该更在于二人境界上的不同。

李清照可以在词坛“直欲压倒须眉”,是源于李清照于女性细腻温婉情思之外,兼有文人俊拔超脱之思。她的词作里看得到家国之痛,“中州盛日”、“如今憔悴”……看得见理性沉淀后的情绪,“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看得到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与肯定,“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李清照在一定意义上,不止是女性词人,她是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的文人形象。

而朱淑真则是非常典型的小女儿情态,且不说其词作题材内容始终局限在闺阁情怀之中,其情绪也多是在哀怨中反复纠缠,无法获得解脱。朱淑真是感性的,她会为爱而不顾流言蜚语,“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她亦会为所适非偶而沉溺于孤独伤感中难以自拔,“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朱淑真更在爱而不得里哭诉“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朱淑真的魅力在于充分地展现了一个小女儿的情怀与姿态,娇媚的、柔美的、感性的、细腻的、直率的……而其词的弱点也正在于此,摆脱不了小女儿的狭窄天地,挣脱不掉小女儿的感性纠结。

李清照与朱淑真词在词坛的声名悬殊,有其文学成绩高低的因素,当然也包含其他非文学因素,而造成其文学地位差异,词风不同的根源,源于二者文学素养、思想境界的差异,也或者可以说二者个性的不同。

二.李清照与朱淑真之个性迥异

1.李清照具大家风范,朱淑真属小家碧玉。

李清照的父亲是宋代文坛很有名气的人物,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南宋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评价“高雅条鬯,有义味,在晁(补之)秦(观)之上”,韩淲在《涧泉日记》更说他的文章是“自太史公之后,一人而已”。其夫家也属名门,公公赵挺之熙宁三年进士,后官至吏部尚书拜右丞,进左丞、中书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等职位,而丈夫赵明诚则是金石学家、文物收藏鉴赏大家及古文字研究家。在这样的家庭文化氛围中,天资聪明的李清照有非常的见识与气度也就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了。

相形之下,朱淑真的身世则无法比拟了。其父是官是民无法考证,其丈夫也是不知姓名,显然不是什么特别的名门望族。从《断肠集》序言以及朱淑真自己的诗词作品中了解到,其生活也应当尚为富裕,然“父母失审,不能择伉俪,乃嫁市井民家妻,一生抑郁不得志”。朱淑真显然受过文化教育,聪慧过人,颇具才情,然家世境遇的不同,朱淑真词表现出来的显然是小家碧玉似的柔媚。

2.李清照具文士傲骨,朱淑真显女儿娇态。

李清照十五六岁的来到京城,在其父的推介下,《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获得众多文人赞誉,名满京师。在婚后,“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混在赵明诚数篇诗词中,被挑出来誉“仅此三句绝佳”。而在归来堂,“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面对山河破碎,李清照慨然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李清照的内心深处,她有着一种凌云之志,自信独立,显示出文士的傲骨。所以李清照也便有着这样一种从容,对晚唐五代以来诸多词坛家一一评点,道“词别是一家”。

朱淑真在少女时期,应过得丰衣足食的,接受诗词绘画等教育,父母万般宠爱,朱淑真在这样的氛围里,尽得小女儿的天真率直,娇柔任性,然婚后的朱淑真则坠入没有文化氛围、缺少精神交流的市井家庭,在这种死寂里孤独地挣扎着。朱淑真的任性使得她做不到逆来顺受,其个性中自然天真,变为激越之词,但透过文字的不平表象,反映出来的是朱淑真骨子里小女儿的浪漫、多情、娇宠个性。若无对生活多情的期盼,又怎么会对死寂日子的无尽烦怨?若无个性里的直率娇纵,又怎会没节制地哀怨悲鸣?若不是这样一个多情浪漫的天资聪慧又娇媚任性的小女人,怎会对丈夫夫出言相讽“轻圆绝胜鸡头肉,滑腻偏宜蟹眼汤”?又怎么对自己心仪的情人大胆写下“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从正统文学价值观而言,《漱玉词》在艺术技巧与思想境界上都胜于《断肠词》一筹,李清照才华出众,见识不凡,更兼万千柔情一身傲骨,感党争之险伤,历爱恋之离愁,饮间疏之伤痛,经家国之亡恨……种种情感都注入文字中,终卓然一家。然《断肠词》纵然不若《漱玉词》开阔大气,可朱淑真这个聪慧的女子令人同情的境遇、文字间的小女儿情思尽展的姿态,亦是文坛上具有独特魅力的篇章。

参考文献:

[1]陈廷焯.词坛丛话.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王兆鹏.刘尊明.宋代词人历史地位的定量分析[J].文学遗产,1995,(4).

[3]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朱淑真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5]刘克庄.后村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韩淲.陈鹄.涧泉日记·西搪集耆旧续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7]索洁.“闺阁气”与“丈夫气”[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6).

[8]王兆鹏.古代作家成名及影响的非文学因素[J].社会科学,2006,(3).

方蔚,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中文系讲师,主攻唐宋文学方向。

猜你喜欢

词风小女儿李清照
谈李清照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点绛唇
如梦令
家有小松鼠
探索姜夔词的幽冷词风
浅析李后主词成就
张鎡词论
马医生的女儿
远方的远
股市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