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食畜牧业: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根本出路

2012-07-07万占全甘肃省农牧厅

中国畜牧业 2012年23期
关键词:草食牛羊畜牧业

文│万占全(甘肃省农牧厅)

甘肃是一个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是全省的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也是全国新一轮优势区域布局规划确定的重点产业。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针对保增长、促增收难度加大的实际,启动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和现代农业肉牛肉羊产业发展,全力培育壮大战略性主导产业,有力地促进了牛羊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市场化特征最突出和最具活力的产业,为带动和促进农村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构建完整农业生产体系、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的根本出路。

一、强势突破,作用凸显

通过近几年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和现代农业牛羊产业的强势突破,草食畜牧业已成为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农民收入的增长源、种养结合、农牧互补循环经济的突破口。

1.草食畜牧业战略性主导产业地位基本确立。2011年,全省牛羊存栏量分别达到498.38万头和1898.59万只,与2006年相比,在全国牛羊存栏分别下降1%和0.5%的情况下,甘肃省不仅实现了牛羊存栏15.63%和20.66%的高增长,同时还各实现了1个位次的进位,分别居全国第11位和第6位,进位增效初显;牛羊肉产量达到34.5万吨,占全省肉类总产量的39%,在确保省内市场外,向省外调出牛羊肉12万吨,占总产量的35%,牛羊产业已成为西北地区和一些发达省区牛羊肉重要生产供应基地和保障社会有效供给的重要行业,对保障民族地区主要肉食品供给发挥了巨大作用。据统计,2011年全省畜牧业增加值达到143.5亿元,比2006年增长58%;草食畜牧业增加值达到76亿元,占畜牧业增加值的53%,带动畜产品加工、饲料工业、兽药企业等相关产业产值超过152亿元。20个肉牛大县牛肉产量占全省66.23%,30个肉羊大县的羊肉产量占全省的78.76%,已成为全省畜牧业发展速度最快、最具增长优势的区域,其中9个县区羊饲养量超过100万只,5个县区出栏量超过50万只,12个县区被列入全国肉羊优势区域;5个县(区)牛饲养量达到20万头以上,4个县(区)出栏超过10万头以上,9个县区被列入全国肉牛优势区域,初步形成了集政策、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高度聚集的河西、陇东肉牛产业带和中部、临夏—甘南肉羊产业带,草食畜牧业战略性主导产业地位基本确立。

2.草食畜牧业已经走上了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路子。用科学发展观谋划畜牧业,科学地配置农业资源,有效转化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产品多元增值。结合全省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技术推广,采取多种形式,坚持从设施设备完善入手抓配套、从优质牧草推广入手抓草畜对接、从建设饲草料配送基地入手抓专业化生产,进一步加快了人工牧草和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步伐,全省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54%,其中50个牛羊产业大县达到60%以上,年转化秸秆1160多万吨。同时探索出了“青贮银行、青贮合作社、代贮、揉丝打捆”等秸秆加工利用模式,草食畜牧业已从牧区资源约束型逐步走向了充分利用农区饲草秸秆资源循环发展的路子。据统计,2011年全省畜牧业中间消耗(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饲草及其他物质产品的价值)近80亿元,其中通过转化粮食和秸秆高达50亿元以上,不仅有效实现了粮食及其副产品转化增值,而且大量畜禽有机肥反哺种植,紫花苜蓿固氮增肥,既改良了土壤,又有效地实现粮食稳产高产,对拉动旱作农业区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效益起到积极作用。从甘肃省各地的实践看,“以草(秸秆)换肉”有效缓解了粮食压力,从“植物农业”向“动物农业”转变成为必然趋势。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已成为各地党委政府提升农业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成功经验。

3.草食畜牧业已成为实现农民生活宽裕的优势产业。畜牧业是农村的一个中间产业,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一头连着种植业,实现了粮食及其副产品转化增值,一头连着加工业和城镇市场,使产品变成现金,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生产水平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畜产品价格统计,2011年全省羊肉平均价格(市场零售)41.69元/千克,较2008年上涨52.32%;全省牛肉平均价格(市场零售) 38.13元/千克,比2008年上涨25.01%。总体来看,牛羊肉价格从2007年的14~16元/千克上涨至28元/千克后,2009—2011年三年间价格连续攀升,创历史新高。剔除成本上涨因素,牛羊养殖效益长期保持稳步提升态势。据畜牧部门调查,目前规模养殖场户育肥出栏1头肉牛平均纯收入1000元,育肥出栏1只肉羊平均纯收入200元。综合牛羊养殖效益,全省农牧民人均养殖牛羊收入500元左右,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20%以上,并为200多万农牧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不离土,不离乡,照样奔小康”、“家有十头牛,三年一座楼”是农牧民致富奔小康的真实写照,“联村联户燃起养殖热”同样也反映了贫困农户致富的渴望。

4.突破关键环节有效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随着城乡一体化和农业机械化速度加快,草食畜牧业面临着母畜养殖比例下降、产业链条不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的重大问题,特别是畜牧业生产主体(散养户)的大量流失,迫切要求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省委、省政府按照扶强扶大的思路,确定重点区域,着力从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青贮设施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等9个方面予以扶持。

特别是2011年,利用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在良种繁育和标准化养殖两个关键环节支持肉牛肉羊发展,强化养殖基础,着力培育现代新型农民和市场主体,增强了产业设施设备更新力度,完善了污物处理设施,改善了生产管理工作条件,提高了现代牛羊产业生产管理水平,成为带动全省现代草食畜牧业发展的标准化示范场。

通过三年集中扶持,从澳大利亚进口优秀种公牛20头,建立早胜牛、藏羊、兰州大尾羊等6个地方良种保种核心群,组建“陇东(平凉)红牛”、“河西肉牛”、“中部肉羊”育种核心群20个;黄牛冻配改良数量由2006年的60万头增加到100万头,绵羊常温人工授精工作开始普及,累计改良绵羊 200万只,推广良种肉羊1.2万只;全省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发展到5392个,其中牛羊养殖小区(场)2686个,肉牛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30%,农区肉羊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38%,创建部级标准化示范场25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50个。通过对关键环节的重点扶持,找准了产业发展突破口,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加快了产业大县建设步伐。

二、狠抓机遇,多措并举

畜牧业特别是草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在拉动种植业增值、满足市场需求、改善人民生活、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农村农业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地、各部门狠抓机遇、顺势而为,多措并举,强势突破,实现牛羊产业的大发展,不仅有效应对严峻挑战,完成增收目标,而且还赢得了今后发展的主动权。

1.加强组织领导是前提。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和中央现代农业肉牛肉羊产业实施过程中,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省农牧厅等有关部门及时下达项目建设任务和资金计划,各市州、县区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协调、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按照引进一批优良品种,推广一批实用先进技术,创建一批畜牧科技精品示范点,培训一批科技致富带头人,总结一批先进典型的总体思路,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助推了产业大县建设步伐。全省上下形成了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涉农部门全力支持、农牧部门真抓实干、农牧民积极性参与的产业发展氛围。项目县区将肉牛产业发展作为振兴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采取“接力赛”的方式,一届接着一届干,建立了以培育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长效机制。

2.加大投入力度是保证。按照政府引导、大户牵头、银行支持、农户参与等方式,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草食畜牧业发展。2009年以来,牛羊产业大县累计投入资金41.6767亿元,省级共整合专项资金7.8267亿元,其中通过财政、发改、扶贫、农牧等部门整合省级专项资金5.9617亿元,利用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1.865亿元,推进肉牛、肉羊产业发展,地方财政整合配套0.85亿元,银行融资和群众自筹33亿元,有效提升了草食畜牧业发展水平。同时,探索出了利用金融资本建设牛羊产业大县的四种发展模式。省级成立专门投资公司和担保公司,实现资金放大增量;县级成立专业担保公司,解决规模养殖企业贷款;建立县级妇女小额贷款平台,解决农户小规模贷款;成立村级扶贫基金会,解决农户小额临时性周转资金。

3.强化科技服务是动力。在产业大县建设中,坚持以设施技术为基础、良种技术为核心、饲草料技术为支撑,加大了牛羊品种改良、养殖小区与标准化生产、秸秆加工利用、污物处理、健康养殖等核心技术推广步伐。省农牧厅每年抽调30名专业技术干部包县蹲点,对大县项目建设开展技术咨询和服务工作;一些项目县区按照双向选择、定点帮助、全程服务的工作要求向规模养殖场(小区、大户)派驻科技特派员,对项目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实施、统一验收;一些县区还成立秸秆打捆队帮助养殖户揉丝打捆,装袋微贮,探索出了“秆畜互促、良性互动、循环利用”的草畜产业发展路子。通过建立全程服务工作机制,既提升了服务水平,又培养锻炼了干部,为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注入了活力,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4.狠抓任务落实是关键。各项目县将草食畜牧业发展主要指标与乡镇和有关部门分别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层层分解了建设任务,突出了六个“加强”,即加强组织协调,靠实工作责任;加强资金整合力度,扶持产业发展;加强规模养殖,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业开发水平;加强督查考核,落实建设任务;加强疫病防控,保障产业健康发展。省农牧厅每年组织召开全省草食畜牧业或现代农业牛羊产业建设工作会议、论证会议、座谈会议,认真总结交流,详细安排部署,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完善项目建设方案,每年组织6个督查组,对产业大县开展三次定期督查指导,帮助解决产业大县建设中的具体问题,确保了各项建设任务的落实。

三、提质增效,任重道远

甘肃草食畜牧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与转型的关键时期,根据经济发达地区畜牧业经验,结合省内大农业生产实际现状,未来畜牧业的发展趋势将呈现加速发展、种养结合、农牧互补、规模养殖和生态绿色有机畜产品需求不断增长的有利局面。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要站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和保障市场有效供给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培育战略性主导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筹兼顾畜产品数量安全、质量安全、产业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建立国家重要牛羊产品生产与供给基地为己任,实现现代农业为根本目标,努力提升牛羊产业的发展层次和水平,着力构建饲料、良种和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现代产业体系。

1.必须要把草食畜牧业发展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从现实情况看,要想突破当前甘肃省农业保增长、促增收难度加大的瓶颈问题,就必须高度重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协调发展。在种植业发展越来越受到耕地和市场约束的前提下,畜牧业在第一产业中作为承上启下的“中轴”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而草食畜牧业又被公认为可以改变单一种植农业且耗粮较少的高效密集型产业,农民迫切改变单一种粮模式是畜牧产业升华的群众基础;种植业结构调整、人工牧草种植、草原补偿等政策措施又为草食畜牧业提供大量秸秆和牧草,既保护生态良好,又加大了优质粗饲料和蛋白饲草的供给数量,成为草食畜牧业的物质基础。按照全国城镇人口比例过半的实际,一方面,城市的发展与人民膳食习惯的转变,对畜产品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生产者变为消费者,有效增加土地流转的可能性,且新型农民和市场主体不断增加,农民人均种养规模提高,都迫切要求把畜牧业发展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认识畜牧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畜牧业成为国家食物安全战略的重要产业,畜产品成为城乡居民食品结构中的重要成分。

2.加快种养协调发展是甘肃省未来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种植业与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历来密不可分。近年来,我们坚持良种与良法相结合,大力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旱作农业集成技术,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面积达到1370万亩。按照每亩1000千克秸秆测算,可满足4000万个羊单位的饲料需要。在牛羊大县,其中农区县和半农半牧县有34个,属于扶持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县27个。目前,甘肃省秸秆资源还存在利用不足和利用不科学的问题。把玉米和秸秆转化为肉蛋奶,把玉米重点种植区变为畜产品重点产区将是甘肃省未来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种养两业必将以更加成熟和协调的步伐,更加延长的生物链和产业链条,显示其生机勃勃的活力。

一方面,要在着力抓好青贮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秸秆饲料、玉米饲料的开发力度,把饲料业作为一大产业来培育,大面积推广普及青贮饲料,大力发展饲料加工业,逐步实现饲料品种系列化、多样化,满足不同畜种、不同养殖方式对饲料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要鼓励饲料加工企业到牧区扩销青贮饲料,要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推广草地改良、人工种草和草田轮作方式,要在广大农区推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草三元种植结构,推进饲料产业的发展。从当前和长远来看,玉米等饲用粮、优质牧草和玉米秸秆等资源价格将呈刚性上涨趋势。如果我们把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产重点县同时建设成为牛羊生产重点县和饲料加工基地,就一定能够大幅度提高甘肃省旱作农业区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水平,并随着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和产业链条的延伸,必将有效促进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既可以反哺农业,减轻粮食压力,又能形成种、养、加有机结合,粮、草、畜全面增长的良好局面。

3.着力培育新型市场主体是提升现代牛羊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环节。产业化经营,是草食畜牧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提高集约化程度、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培育畜牧业新型农民和新型市场主体,大力发展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加速生产方式转变,创新经营管理制度,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用先进技术和现代设施装备提升畜牧业生产水平将是建立现代农业长期面临的艰巨任务。一方面,要改进扶持办法,注重通过与银行共同筛选项目和商定贴息的办法,放大资金投入,高起点地扶持牛羊产业提升加工水平。尤其要注重引进和培育一批有品牌、有实力、市场占有率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养殖企业和精深加工企业来提高牛羊产业化经营水平,从事专业化的良种繁育、集中饲养、育肥和畜产品加工;另一方面,要坚持以开放促开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善于用产业引项目,千方百计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参与甘肃省产业化经营,努力扩大甘肃省牛羊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各级政府要引导和规范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加快推进畜牧业组织方式转变。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通过依托畜禽专业大户、基层畜牧兽医站、批发市场等优势,大力发展服务型、流通型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拓展和规范畜牧专业合作组织的功能。

草食畜牧业之所以称之为战略性主导产业,就是充分发挥其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独特地位、优势和作用,必将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行业、国家食物安全的重要支柱、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和突破口、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根本出路、农村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繁荣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地区稳定的重要力量。提质增效,任重道远,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配合和服务。全省各行各业和各有关方面,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唱加快牛羊产业发展的“同一首歌”,全力构建草食畜牧业战略性主导产业,为全省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再建新功。

猜你喜欢

草食牛羊畜牧业
牛羊各几头
映像畜牧业
“旅月”归来出苗 牛羊有望吃上“太空草”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粮改饲与草食畜牧业发展初探
辽宁绒山羊春季放牧植物中毒防治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草原的牛羊
偏偏爱上草食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