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航运金融服务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研究

2012-07-05郭湖斌上海金融学院上海201104

物流科技 2012年10期
关键词:国际航运航运金融服务

郭湖斌 (上海金融学院,上海 201104)

2009年3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 《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指出,将在2020年内基本形成服务优质、功能完备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作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目标,并给予政策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经过多年的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项服务功能不断加强,同时也加快了现代航运各功能要素的聚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现代航运服务业网络体系。

1 现代航运服务业构成及其发展特征

现代航运服务业并不是简单的水路运输概念,而是在国际航运物流产业价值链背景下,中游航运企业通过整合上游航运衍生服务业和下游航运辅助业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全套航运物流服务的产业集群,其产业链分工清晰明确 (见表1)。

表1 现代航运服务业产业内部分类特征

1.1 现代航运服务上游产业 (航运衍生服务业)。现代航运服务上游产业是指为现代国际航运提供的融资保险、海事规范、政策咨询、技术标准等相关服务,主要包括为航运企业提供的船舶建造或购买融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担保、船舶航行过程中的海事法律咨询与海事仲裁、国际性航运交易、航运船舶及相关设备的法定检验、海上航行技术规范制定等非航运直接经营业务的服务内容。

1.2 现代航运服务中游产业 (航运主业)。现代航运服务中游产业是指为现代航运提供的国际中转贸易运输、大型国际邮轮进出港服务、各类海上运输船舶租赁及船舶修理等相关服务,主要包括国际集装箱中转运输、依托自由港相关政策所形成的国际贸易中转、各类船舶租赁业务、国际航线船舶中途进出港维修与保养,以及为各类进出港船舶提供船舶拖带等与航运直接相关的经营业务。

1.3 现代航运服务下游产业 (航运辅助业)。现代航运服务下游产业是指为现代航运提供码头仓储、内陆运输、报关代理等相关业务,主要包括货物装卸、仓储运输、货运代理、船舶供应、船舶废油与含油污水处理,以及船员劳务外派等以码头经营为主的港航业务。

2 上海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在航运产业链中上海航运服务发展还比较滞后。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历程一般是以低端产业起步,到了成熟期则集中于高附加值的高端产业,但仍然通过转型适当地保留中低端产业,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比较上海、新加坡和伦敦三地的现代航运服务产业链可以发现:上海的航运服务业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低端;新加坡各种功能齐备,中端较强;而伦敦则在航运服务高端领域处于世界领导中心的地位,尤其是航运金融和海事服务方面 (见图1)。

2.2 上海高附加值海事服务行业发展滞后,航运金融领域规模较小。航运服务业包括低附加值的服务业和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后者主要指航运金融服务和专业海事服务等,航运金融服务主要包括航运融资、海上保险、船舶融资咨询等。目前,国际航运金融市场多由几大国际航运中心所掌控,如伦敦控制了全球船舶融资市场的18%,油船租赁业务的50%,散货租赁业务的40%;在航运保险领域,英国、日本、德国、美国等国控制了全球海上保险市场60%的份额,而伦敦占据23%的航运保险市场,且全球船东保赔协会67% 的保费基本都集中于伦敦。

当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已进入一个全新发展阶段,建立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相配套的航运金融服务产业,形成航运金融聚集区是当前紧迫需要。因此,应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航运金融服务,使航运服务功能从较低层次向高端的航运金融服务产业发展 (见图2)。

2.3 上海现代航运服务业体系还不够完善。从航运服务业聚集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上海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但尚未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航运服务体系,尤其是航运交易、航运信息、航运咨询、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商务和海事法律服务等行业还存在不足,尚未形成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相适应的航运服务软环境。其次,海事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气候和环境尚未形成。世界著名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都与政府为其创造的良好支持和保障体系密不可分,如高效的口岸服务环境、完善的自由港政策、自由的货币政策和优惠的船舶登记政策等。上海市口岸软环境和相关政策与世界知名国际航运中心相比差距很大 (见表2)。

3 上海现代航运服务业金融服务需求特征

现代航运服务业的国际化、周期性、资本密集以及涉及企业类型众多等特点决定了航运业与金融业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并且使得航运业本身出现了金融化趋势,而航运金融市场正是航运市场与金融市场相结合的产物,因此,航运金融市场也具有独特的特征与发展条件。

3.1 资金交易规模巨大,产品种类复杂。现代航运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所需投资额巨大,投资回收期较长,而且风险性高,这些特点决定了航运企业很难依靠自身力量满足其融资需求以及进行投资活动,而是需要从诸多的融资渠道中选择适合本公司的最有利的筹集资金方式。

为了满足航运企业巨大的、多样化融资需求,航运金融市场对于资金规模需求巨大,涉及到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融资租赁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投资基金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和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衍生工具市场等金融市场,融资形式包含了贷款、贸易融资、融资租赁、发行债券、吸收个人股权投资、投资基金、资金信托、私募股本、公募股本等金融产品。

3.2 周期性强,资本密集,风险较大。航运需求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巨大影响,航运市场与国际经济周期波动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这就决定了航运业务的高风险特征。另外,航运企业对于成本十分敏感,而且航运业的主要成本包含了重要的金融因素,在航运的成本构成中,燃油影响最大,而燃油成本随着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而波动,燃油价格的波动本身就是国际金融市场活动的结果。

表2 上海与伦敦、中国香港地区现代航运服务业比较

航运业务对于风险和成本的敏感性既决定了航运企业对于航运金融产品的需求特征,要求金融机构与市场能够提供满足航运企业风险控制和成本控制需求的产品,也决定了航运金融产品本身的高风险性,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具有较强的产品设计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3.3 对完善的航运金融市场中介机构有较大的依赖性。在航运市场包含了各种类型的辅助机构,如经纪人公司、信息研究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这些航运中介机构不仅有利于航运企业的经营活动,而且也是航运金融市场发展的基础。航运金融企业为了有效控制风险,就必须充分掌握航运企业的各种信息,从而能够对于航运金融企业的信用风险以及航运业务的市场风险做出恰当的评估,并且根据风险决定航运金融产品的均衡价格。

因此,航运市场中介机构的发展能够为金融机构提供充分可靠的信息,便于金融机构用较低的成本获取航运企业和市场的有关信息,从而为金融机构的产品设计、定价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降低航运金融产品的成本。否则,金融机构不能用合适的成本获得信息和进行风险控制,就会制约金融机构满足航运企业金融需求的能力。

3.4 航运产品本身表现出较强的金融化特征。除了航运业的发展与金融业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化浪潮下,航运市场也开始出现显著的金融化特征,而航运金融化的趋势也强化了航运金融市场的复杂性。现在船舶、运费指数甚至订单都可以被当作商品一样进行交易。例如运费指数,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大的交易市场。

目前的参与者不仅是航运商、贸易商、生产商,还包括了各种金融机构,这些机构在航运产品市场的交易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航运市场的价格波动。

4 上海现代航运服务业不同类型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分析

现代航运服务业涉及的企业类型众多,业务交叉性强,不同企业的金融需求差异较大。

4.1 船舶制造类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上游船舶企业包括船舶制造企业和配套设备制造企业,主要涵盖了船舶和船载设备、港务机械、集装箱等航运所需设备的生产制造,属于传统的装备制造企业。资本密集、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是这个行业的共同特征。总体而言,整个行业基础投入较大,资金需求主要集中在固定资产投资以及船舶融资领域,对融资依赖度高。

4.2 航运服务类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中游航运企业包括船公司、船务代理和货运代理等。航运能够直接为最终客户服务,成为链接上、下游产业的纽带。由于航运业国际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原本经营相对单一业务的公司都在向两端延伸,以现代航运物流网络的形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些企业经营活动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其金融需求的特点主要是境内外公司差异较大,应收账款较为安全等交易性金融服务需求。

4.3 港口经营及临港制造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下游企业包括港口及临港制造服务业。从近些年的发展来看,港口企业及临港制造服务业综合功能得到强化,从而决定了对于金融服务的全面需求。

表3显示了现代航运服务业不同企业对金融产品需求的共性需求和差异性需求。

5 发展航运金融服务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航运金融通常是指航运企业运作过程中发生的融资、货币保管、兑换、结算、融通等经济活动而产生的一系列与此相关业务总称。航运金融不仅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对国际航运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航运金融中的融资业务能为航运业提供巨大的资金支持;航运金融中的海上保险能使航运企业合理地规避海上运输的巨大风险。

表3 现代航运服务业不同企业对商业银行金融产品需求差异比较表

现代航运服务业的发展需要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特别是航运金融的服务,主要体现在航运融资、航运保险、资本运作与兼并收购、航运基金、船舶租赁与融资、航运金融信息服务、航运信托、航运金融期货、航运会计服务、海事仲裁与法律服务和航运教育与培训等 (见表4)。从表中可以看出,航运金融服务内容广泛,需求市场巨大,发展空间广阔。

表4 现代航运金融服务体系表

航运金融的发展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相辅相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纽约、香港、东京、伦敦、新加坡等五大国际航运中心都是著名的国际航运金融中心。统计资料显示,当前全球每年与航运相关的金融交易规模高达几千亿美元,其中,船舶贷款规模约3 000亿美元,船舶租赁交易规模约700亿美元,航运股权和债券融资规模约150亿美元,航运运费衍生品市场规模约1 500亿美元,海上保险市场的规模约250亿美元。

[1] 任声策,宋炳良.航运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机理[J].上海经济研究,2009(6):112-117.

[2] 王列辉.高端航运服务业的不同模式及对上海的启示[J].上海经济研究,2009(9):99-106.

[3] 戴勇.国际航运金融业务的发展与借鉴[J].上海经济研究,2010(1):73-81.

猜你喜欢

国际航运航运金融服务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伊斯兰金融:面向“一带一路”国际航运融资模式探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国际集装箱市场变化及带来的潜在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