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相关研究

2012-06-30黄建中

当代医学 2012年33期
关键词:病患进展缺血性

黄建中

当今社会,脑血管疾病已跃居成为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据统计我国现有脑卒中病患700万余,并且每年以200万左右的速度攀升。而在所有脑卒中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到全部脑卒中的85%,尤以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死率与致瘫率最高[1]。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progressive ischemic stroke)指卒中发生后神经功能损伤状况仍在逐渐呈阶梯式加重,其预后由于个体差异大,存在着难以预知性。本研究统计分析近来收治的PIS患者和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NPI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相关危险因素、可能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并为临床的判断和诊治选择提供有力佐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实验病患为2004年3月~2010年12月符合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180例。其中PIS60例,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62~83岁;NPIS120例,男性79例,女性41例,年龄59~84岁。PIS组高血压32例,糖尿病23例,冠心病12例;NPIS组高血压31例,糖尿病21例,冠心病22例。脑CT和MRI显示排除出血性脑梗死,临床表现为嗜睡、眩晕、昏迷及意识模糊。组间性别、年龄、病患数、危险因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病患伴随病史及预后继发感染和发热的比较(例)

表2 治疗效率和预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患入院后即每日行疏血通(商品名:水蛭地龙针)4~6mL,胞二磷胆碱0.7 5g合并250mL葡萄糖或0.9%氯化钠静滴,辅以奥扎格雷钠和肝素钙等抗凝血剂。对于PIS病患,在原基本治疗上追加3000U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每日10U降纤酶合并250mL葡萄糖或0.9%NaCl静滴,250mL低分子右旋糖苷静滴,连用3天。

1.3 疗效评定[2]对病患病情入院时和病情稳定后(4周后)进行评估对比,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参照1995年心脑血管会议标准):(1)痊愈:神经功能缺损减少<10%;(2)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减少10%~54%;(3)有效:神经功能缺损减少55%~82%;(4)无效:神经功能缺损减少>82%左右;(5)恶化退变:继发大片脑梗死和神经坏死;(6)死亡。

2 结果

2.1 统计对比两组病患的相关病史及预后继发感染和发热病例数,进行t检验。PIS组伴随病:糖尿病率53.3%,高血压38.3%,酸碱平衡紊乱30%,继发发热15%,感染43.3%;NPIS组伴随病:糖尿病率25.8%,高血压17.5%,酸碱平衡紊乱4.2%,继发发热15.8%,感染41.7%。两组糖尿病、高血压、酸碱平衡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三者与PIS有相关因素;两组冠心病、继发发热和感染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 预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3]及治疗有效率的评定 结果显示,PIS组痊愈28例,基本痊愈12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恶化1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为66.7%,预后改善神经损伤度为30.8%;NPIS组痊愈68例,基本痊愈37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恶化1例,无死亡病例,总有效率为88%,预后神经改善9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S组疗效低于NPIS组,预后神经改善低于NPIS组。结果见表2。

2.3 预后并发症 两组均出现预后发热及感染,表现为白细胞计数上升、高热、抽搐、癫痫,及时保守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

3 讨论

脑部组织的缺血缺氧耐受力是最为敏感的,所以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对于病患的神经功能的损伤是巨大而又不可逆性的。其临床主要因素是脑血栓持续的形成,造成脑血管的阻塞,继发脑水肿和脑梗死,严重影响病患的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研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治疗的预后效果,能为临床诊治提供选择依据,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PIS伴随病症较多,好发者多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而正是这些病症的影响,进一步影响了PIS的预后疗效。有研究表明,白细胞的聚集、变形和黏附强作用于红细胞,在引起微血管循环障碍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并同时可伴随产生自由基爆发、水解酶释放等,引起血管内皮的损伤和血小板的聚集,从而造成PIS。糖尿病患者脑血管本身存在弥散性改变,脑动脉弹性低,脑血管血流灌注少,并且高血糖症可改变血浆的粘稠度,增加纤维蛋白元,是红细胞变形能力减退等,这些都是影响脑微循环灌注的重要因素,促使脑梗死加重。另外,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感受敏感度下降[4],长期高血压易造成动脉血管的硬化,明显的动脉硬化者对血压的耐受力常常成反比。本研究表明,高血压和糖尿病与PIS病患数有一定关系,并且影响其预后。

此外,PIS的预后并发症较多。其中,对预后影响较大、发生率较高的有继发性感染、发热、癫痫、器官功能衰竭等,所以临床上早期防治尤为重要。因此,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来说,发现和防治是防止脑卒中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对病患预后转归极为重要。国外研究表明[5],体温升高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资料表明[6],每升高1℃体温,神经功能损伤恶化的相对危险机率就增加8.5倍。故对病患的体温变化应实时监测,对有发热的病患,不应轻视,应及时采取正当有效的降温措施,并治疗其病症所在的病根。

综上所述,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伴随高血压、糖尿病及酸碱平衡紊乱等病情比例明显高于非进展性,其预后也较差。所以对于早期诊治和改善机体功能可能是治疗和缓解PIS发展演变的关键所在。

[1]王新成.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9(13):57.

[2]殷玲,王玉明.脑梗死复发因素探讨[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3,10(2):100-111.

[3]陈清棠.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4]尹琳,王丹.进展性脑梗死的形成机制与防治策略[J].医学与哲学,2010,7(31):19-20.

[5]李红文,李新,允海雁.中青年脑卒中112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2(17):37-38.

[6]姬恒梅,贾艳辉.进展性脑卒中36例病因分析[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5):58.

猜你喜欢

病患进展缺血性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高血压脑出血CT 影像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