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2-06-30徐土荣

当代医学 2012年33期
关键词:万古霉素鲍曼球菌

徐土荣

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临床上存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现象,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临床抗感染治疗面临新的考验,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显得尤为重要。为定期观察抗生素使用与细菌耐药性的相关性,本研究对2012年1月~2012年6月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以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姜堰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从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304菌株。

1.2 仪器与试剂 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2细菌监定仪,试剂由法国梅里埃公司提供。鉴定和药敏试验均按操作说明进行。

1.3 质控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TCC25923、大肠埃希菌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TCC27853均购自江苏省临床检验中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推荐的WHONET5.6软件进行结果分析。

2 结果

2.1 标本分布 分离的304株菌株中痰液标本为119株,占39.1%;尿液72株,占23.7%;脓液17株,占5.6%;分泌物22株,占7.2%;血液59株,占19.4%;其他标本15株,占5.0%。

2.2 主要病原菌分布 304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88株,占29%,革兰阴性菌216株,占71%。革兰阴性菌居前5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产吲哚金黄杆菌。革兰阳性菌中居前5位的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主要细菌构成比及排序见表1。

2.3 细菌耐药分析

2.3.1 主要革兰阴性菌耐药性 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敏感率在93.4%以上,对呋喃妥因敏感率为86.3%。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敏感率为79.1%。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为47.1%;对其他检测的抗生素耐药率在85.3%~91.2%之间。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81.2%,产吲哚黄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见表2、表3。

2.3.2 主要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 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的敏感率分别为94.7%、100%,溶血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8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85.7%。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66.6%,对呋喃妥因敏感率高达100%,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达100%,对苯唑西林耐药。见表4、表5。

表1 主要临床分离病原菌的种类及构成比

3 讨论

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的种类和耐药性不断变化,因此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显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采用临床分离的304菌种主要来源于痰液,占39.1%,其次尿液,占23.7%,血液占19.4%。304菌株中革兰氏阳性球菌88株(29%),以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为主,与文细毛等[1]报道的结果相符。304菌株中革兰阴性杆菌216株(71%),居前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产吲哚金黄杆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在3.3%,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5.3%、13.3%、14.3%。

革兰阳性菌中所有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在5.3%~14.3%之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63.2%,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占60.4%。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均有较高耐药性,表皮葡萄球菌对呋喃妥因敏感率达100%。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66.6%,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

在革兰阴性细菌中,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分别是95.6%、93.4%,对呋喃妥因敏感率86.3%。在非发酵菌中,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鲍曼不动杆菌是近年来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2-3],由于细胞膜的通透障碍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和获得性耐药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4]。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引起肺部感染,且近年来感染率明显增多,因其耐药机制复杂,多重耐药菌现象十分严重,本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为47.1%,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耐药率在88%以上,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因此,临床上应当合理使用抗生素,要合理使用第三、四代头孢类抗生素,利用药敏结果指导抗菌药物的选用,减少用药的盲目性。

表2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中介、耐药率(%)

表3 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产吲哚黄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中介、耐药率(%)

表4 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中介、耐药率(%)

表5 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中介、耐药率(%)

由于抗菌药物的预防、过量使用,高档抗生素的滥用和长期使用抗生素等不合理用药现象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5]。为了降低细菌的抗药性和减少耐药菌出现,临床应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及时掌握致病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动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1]文细毛,任南,徐秀华,等.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4):212-245.

[2]Huang X,Xu XH.Study on the antimicriobial resistance of pse udomonas aeruginosa and acinetobacter baumanniisolated frompatients in ICU[J].J Clin Res,2004,21(12):1361-1363.

[3]张远超,喻莉,何贵元.ICU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156-157.

[4]张景艳,荣幸,郑宏图.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与耐药性统计[J].当代医学,2011,17(13):67-68.

[5]崔自慧.细菌耐药性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7):116-117.

猜你喜欢

万古霉素鲍曼球菌
基于个体化给药软件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析
2014-2017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ICU内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结节病合并隐球菌病的研究进展
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的质量浓度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一株副球菌对邻苯二甲酸酯的降解特性研究
某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
喜庆的春节
应用多重PCR鉴定不同来源肠球菌
TGC,MH和PB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