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调查与耐药情况分析

2012-06-30张凯华刘双全任林王秋平尹文君张秋桂

当代医学 2012年33期
关键词:鲍曼头孢耐药性

张凯华 刘双全 任林 王秋平 尹文君 张秋桂

鲍曼不动杆菌 (Acinetobaeter baumannii,Ab)是一种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为条件致病菌,是导致院内感染的主要细菌之一[1-2]。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日趋严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出现,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一定困难[3-4]。为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我院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实验依据,笔者对各类临床送检标本中所分离出的202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2011年4月~2012年2月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各类临床送检标本,包括痰、血液、尿液、各类体液、脓液及分泌物等,共分离培养出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202株。

1.2 质控 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 25922,绿脓假单胞菌ATCC 27853。

1.3 仪器、鉴定及药敏 采用BD CRYSTAL细菌鉴定系统及配套的鉴定板和药敏板,药敏结果判定按照2010年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的规定判断,以敏感(S)、中介(I)、耐药(R)报告结果。抗菌药物包括阿米卡星、阿莫西林、阿莫西林/棒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多粘菌素E、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美洛培南、庆大霉素、替卡西林、替卡西林PYO、替卡西林+棒酸、替卡西林+棒酸PYO、头孢他定、头孢西汀、头孢呋辛、头孢吡肟、头孢噻吩、头孢噻肟、妥布霉素、亚胺培南、乙酰西梭霉素、哌拉西林PYO、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PYO。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WHO提供的细菌耐药性监测软件WHONET 5.4进行药敏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鲍曼不动杆菌标本分布 202株鲍曼不动杆菌分别来自痰液、全血、创口分泌物、尿液、脓液、胸腹水等标本,其中以痰液标本检出率最高(77.2%),其次为全血(8.9%),见表1。

表1 202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标本分布构成比

2.2 鲍曼不动杆菌科室分布 202株鲍曼不动杆菌在各病房的分布以ICU居多(40.1%),其次为神经外科(15.3%),见表2。

2.3 药敏试验 耐药率最高为头孢噻吩(100%),其次为头孢西丁、头孢呋辛(98.5%、95.5%),耐药率最低为亚胺培南(54.0%),其次为美洛培南(56.5%),见表3。

表2 202株鲍曼不动杆菌病房分布构成比

表3 202株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3 讨论

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标本分离中呈增加趋势[5]。根据美国院内感染监测数据和中国院内感染病原菌调查数据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在院内感染中,已成为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的又一个非发酵菌。甚至在部分地区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已超了过铜绿假单胞菌[6]。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逐年上升,目前已出现了多重耐药菌甚至泛耐药菌,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

本调查结果中,由表1可以看出痰液、血液、创口分泌物、尿液、胸腹水等各种临床标本中均可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其中又以痰液标本检出率最高(达77.2%),提示我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部位是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因此,必须保持病房空气的流通以及对各种医疗用品、环境的及时消毒灭菌处理,以阻断各种传播媒介,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由表2可知,我院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最高的为ICU病房(达40.1%),明显高于其他科室,这可能跟ICU病房收治的患者病情危重有关,因这些患者一般是基础疾病多、住院的次数多、抵抗力较差、既往使用过大量的抗生素,而且常需要气管插管和使用呼吸机、留置导尿管及深静脉插管等多种侵入性操作,使得感染机会增加。据相关文献报道,气管切开、导管插管及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等为引起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5]。因此该病房应采取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以降低院内感染,提高治愈率。

从表3中可以看出, 我院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对目前使用的大多数抗菌药物都有着较高的耐药率,其中对头孢噻吩、头孢西丁和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分别达100%、98.5%、95.5%,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目前仍是我院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最有效的抗菌药物,但其耐药率已分别高达54.0%和56.5%。这可能与该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以及耐药克隆株在医院内垂直传播有重要关系。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1)产生碳青霉烯酶;(2)与青霉素结合蛋白的亲和力下降;(3)外膜通道蛋白丢失;(4)外排泵活性增加。其目前主要的耐药机制是产生碳青霉烯酶[7-8]。

本研究表明,应高度重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规范使用,以避免或延缓其耐药株的产生。同时,医院相关科室应加强对院内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及各种耐药机制的研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治愈率,避免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株和泛耐药株在医院的产生和传播[9-10]。

[1]Gootz TD,Marra A.Acinetobacter baumannii:an emerging multidrug threat[J].Expert Rev Anti Infect Ther,2008,6(3):309-325.

[2]McConnell MJ,Pérez-Ordóñez A,Pérez-Romero P,et al.Carbapenem resistance in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echanisms and epidemiology[J].J Clin Microbiol,2012,doi:10.1128/JCM.06566-11.

[3]Doi Y.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testing in clinical practice[J].Nihon Rinsho,2012,70(2):272-275.

[4]Shahcheraghi F,Abbasalipour M,Feizabadi M,et al.Isolation and 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metallo-β-lactamase and carbapenamase producing strains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from patients at Tehran hosp itals[J].Iran J Microbiol,2011,3(2):68-74.

[5]刘江波,蒋萍.ICU病房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析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19(6):586-588.

[6]李苏利.医院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6):3593-3595.

[7]Perez F,HujerAM,Hujer KM,et al.Global challenge of 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7,51(10):3471-3484.

[8]Poirel L,Nordmann P.Carbapenem Resistance in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mechanisms and epidemiology[J].Clin Microbiol Infect,2006,12(9):826-836.

[9]孟秀芹,王平平.2008~2009年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32):55-56.

[10]朱欢.222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调查与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3):80-81.

猜你喜欢

鲍曼头孢耐药性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头孢吡肟与头孢呋辛治疗癫痫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比较
2014-2017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ICU内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某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
喜庆的春节
美洲大蠊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TGC,MH和PB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观察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