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利率市场化取向的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探讨

2012-06-27李超

商业经济研究 2012年18期
关键词:经营风险利率市场化利率

李超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多层资本市场体系的初步建立,利率作为调节资本市场货币供求关系的重要杠杆,其形成机制和发挥作用以及向着市场化导向转变的各项条件也日趋成熟,这必然会对长期处于行政干预下的利率形成机制的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诸多的风险。本文在阐述利率及利率市场化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着重指出了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取向下主要面临着信用风险、盈利风险和利率风险,并就每一种风险产生的机制及其规避策略进行研究,着重从表外业务金融创新、发展中间业务、建立科学的风险识别防范机制以及加强提高现代金融衍生工具组合的使用等来改善目前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管理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利率 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经营风险

利率和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内涵

利率作为现代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中的一种重要参数和杠杆,是衡量货币资本价值和价格的重要标志,它同时也是现代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和干预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利率可以被视为资本市场的灵魂和核心。而利率市场化是利率形成机制的问题,它是指资本市场中货币资本的供求双方根据供求关系而自主决定利率的高低和大小,从而以这种更加灵活的方式真正地体现货币资本的价值并处理参与各方的利益关系。

相对于利率市场化机制而言,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利率形成机制基本上还属于政府管制的利率形成机制,这种机制下政府通过行政命令和法规对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之间的货币供求采用统一的存贷款利率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同原则上采用贷款利率大于存款利率的方法来保证银行的盈利水平。然而在加入WTO后,随着世贸体系下统一惯例规则的适用和相关的金融政策过渡期的结束,按照国际标准和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的向市场形成利率机制的转变已经急迫地提上了议事日程。

利率市场化取向下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及规避策略

利率的市场化机制对于现代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健全发展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它可以有效地、低成本地实现货币资本在供求双方之间的高效率配置和高效益使用,并能充分地体现出公平性和公正性,这对于调整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转型升级等都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有利于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成长。但对于长期依赖政府管制利率进行经营的商业银行来说将会带来诸多风险,同时由于金融银行业的风险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和扩展性,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整个金融体制的动荡或崩溃,具体到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水平和其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利率市场化取向中其面临的风险类型主要包括信用风险、盈利风险和利率风险,本文就每一种风险产生的机制和防范策略进行分析。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机制及其规避策略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并不是由于利率市场化才出现的新事物,但其程度在市场利率化取向下得到很大的提升,这主要是由于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货币需求方的逆向选择行为和道德风险的发生几率加剧,从而使得处于不利地位的贷款者不能按期偿还贷款,从而造成商业银行经济损失。其产生的具体机制和过程为:在利率上升的情况下,那些信用较好、经济实力较强、相对优质的货币需求者会因为贷款成本上升而暂时不进行信贷行为,而相反那些潜在的违约者贷款方对于利率的敏感程度较低仍会积极地寻求贷款,因此资本市场中产生信用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逆向选择。由于利率的上升会加大贷款者的负债并冲减其资产的净现值甚至出现资不抵债,在这种情况下,贷款者的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冲动会明显提升其道德风险,从而加剧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

基于利率市场化取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程度提升的基本机制和原因,其防范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是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同时对贷款人采取限制性的规避措施来降低信用风险的程度。为此商业银行需要就贷款人的资产负债情况、主营业务收入情况、贷款的使用用途以及计划投资项目的行业竞争状况等做出准确的把握和谙熟,以减少或杜绝隐藏着较大风险的逆向选择行为的发生,在贷款合约的执行过程中,商业银行也可以对贷款人从事风险活动投资的行为进行监督,必要时可以要求贷款人提供对称的资产抵押或第三方担保,还可以通过建立与贷款人的互惠激励机制来刺激优质客户的成长。实践表明在欧美等利率市场化已经成熟的国家,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通常在1.5%以下,这表明利率市场化取向下的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是可以控制的。

(二)我国商业银行盈利风险产生机制及其规避策略

商业银行从其本质上来说是属于经营货币和信用业务的企业,其经营的根本目标是为股东创造最大利益。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总体上来源于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两大部分,表内业务属于传统银行业务,2010年其占商业银行总收入比重的90%以上,表外业务属于创新型业务,目前还不成熟,所占比重也较小。表内业务收入部分又主要包括利息收入、同业拆借收入和证券收入,而这三种收入形式从其本质上来说都属于利率差收入。在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不发达、金融服务创新核心能力还没形成的情况下向市场形成利率机制转变,利率的波动势必会对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产生直接性影响。另外也会诱发商业银行提高存款利率并降低贷款利率的博弈,从而导致金融市场秩序的紊乱。通过综合的研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减轻利率市场化对于商业银行盈利风险的担忧:

一是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机制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商业银行作为利润最大化的经营主体,其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的冲动也十分有限。利率市场化改革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目前在除了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浮动领域还没有放宽之外,商业银行之间的拆借市场、债券市场、各种形式的贴现市场以及外币存贷款市场等都已经实现了利率的市场化,从商业银行表内业务收入的结构上来看,其中的两个部分已经受到了冲击,但对商业银行的营销收入的影响幅度却有限。另外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业已完成,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限制了其相关的博弈冲动,在我国目前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差只有约3.04%的幅度下,存贷款利率的上升和下调空间均有限。

二是利率市场化一方面会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带来冲击的同时,另一方面也会带来商业银行存贷款数量双增的局面,从而有利于优化调整商业银行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结构,这主要来自于存款利率的变化所带来的收入和替代效应。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在收入效应的影响下,利率上升,存款数量减少,反之,替代效应发生作用会使得商业银行的存款数量增加,研究同时也证明在社会收入水平偏低的情况下,替代效应的作用大于收入效应。在我国目前阶段的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状况下,存款利率的提高,替代效应的作用会明显增强,从而可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存款数量,使得商业银行在一定的贷款准备金率下可以有更多的款项用于信贷。这对于目前融资成本相对较大的中小企业来说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和优势。

三是利率市场化取向也是商业银行应对其他金融主体和资本市场的激烈竞争的需要。随着我国多层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居民和结构的投资渠道日益得到拓宽,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和其他增值市场对于商业银行的存款具有很强的分流作用,甚至在2009年一度出现负增长的局面。在贷款方面商业银行同样面临着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分流,在商业银行的利率与市场利率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优质贷款企业可能会选择借助资本市场发行债券的方式向社会进行IPO。而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就具备了参照资本市场、证券市场、借贷市场以及其他货币市场的权力和自由,这样就可以自主决定利率水平以便获得更加灵活的经营机制和竞争决策机制。这也是在目前大力发展资本债券市场的情况下为商业银行具有更强的竞争活力和更高的竞争水平而采取的关键性策略。

四是利率市场化可以驱动和激励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发展和金融创新行为,从而增加表外业务收入并提高其经营管理的质量和水平。这是因为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的部分中间业务收入会逐步显现出来,商业银行可以利用价格的手段对原有的业务结构进行调整,从而增加中间业务的收入来源,另外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利率的市场化,商业银行将有更多的资源资金来进行表外业务的投入和开发,利率市场化使得存贷款利率差变小,这就会造成表内业务的边际投入收益率小于表外业务的边际投入收益率,在利润最大化经营目标的刺激下,商业银行会投入更多的资源发展边际收益率更高的表外业务,从而可以优化调整目前的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结构和收入结构。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收入已经平均占其总收入比重的70%左右,这也是商业银行改革和业务拓展的基本趋势。

总之,盈利风险是利率市场化取向下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利率差的缩小对于其表内业务收入特别是利息收入的影响至关重大,但从上述分析来看,其不利方面可以通过相关的策略进行规避和化解,商业银行要认识到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业务创新调整和优化的机遇。

(三)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产生机制及其规避策略

市场化下的利率形成机制与传统的管理当局严格控制下的整齐划一的利率水平相比表现出更大波动性和变化性,利率上下波动的幅度和频率都会明显增加,由于利率的杠杆作用,这种变化会迅速地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存款、贷款、投资以及其他货币交易等敏感性业务领域,并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净收益、现金流以及市盈率等,这就是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取向下所面临的利率风险。其对于商业银行损益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指标的对比,即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在商业银行处于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的情况下,它会从利率上升中获益,否则商业银行会蒙受损失;反之,则结果亦反之。所以商业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在不均衡状态的情况下所带来的风险就相对较大。就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的比例结构上来看,在利率发生较大波动的情况下,其带来的损失将是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重要风险之一,另外从其他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商业银行所遭遇的情况上来看,与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的状态有某种类似。

根据欧美等实行利率市场化较早的发达国家的运行实践和经验上来看,商业银行应对利率风险的主要举措和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可供参考:预先留存一定比例的利率敏感性缺口以控制利率变化动荡所造成的结果调控的空间,制定一定的利率上下限当作采取某种行动的警戒线,根据对于利率的变化趋势预测进行利率期货和利率期权的卖卖以进行风险的冲抵,另外还可以在货币供求双方之间进行利率的互换。商业银行一般具有人力资源上的优势,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风险规避的策略和金融衍生工具进行相应的风险管控,甚至还可以利用这种利率的波动来增加商业银行自身的表外业务收入。

结论

从目前国外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国内资本市场和银行业体制改革的实践等方面来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取向已经十分明朗。而利率形成机制的转变过程中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带来诸多风险,本文认为,利率市场化取向给商业银行的经营所带来的风险主要有盈利、信用和利率风险,要从几个方面加强和改善风险管理水平的策略,即调整优化和进行业务结构的金融创新,大力发展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运用现代金融衍生工具和手段的组合取得风险收益的均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相应的风险识别防范机制和体制,这对于目前大部分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造且具备了现代企业管理架构雏形的商业银行来说显得至关重要。希望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利率市场化取向下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余正萍. 利率市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1(35)

2.肖燕,邹勇.利率市场化与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J].江淮论坛,2006(3)

3.周国浩然.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及对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2)

4.张蓓佳.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及对策研究[J].华北金融,2010(2)

5.刘博.从利率市场化改革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J].经营管理者,2009(1)

6.张蓓佳.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及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猜你喜欢

经营风险利率市场化利率
为何会有负利率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负利率:现在、过去与未来
创业投资企业的经营风险管理机制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随机利率下变保费的复合二项模型
国际地面工程项目经营风险之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