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00位干部晒家底

2012-06-22

决策 2012年9期
关键词:贾汪区徐州市申报

推行财产申报并非要“治”干部,而在于培养干部的“两个习惯”,即习惯在监督的环境下工作、习惯在法制的轨道上用权,最终让勤廉成为贾汪的一种执政形象。

——贾汪区委书记吴新福

我们晒得确实还不够彻底。比如房子,只有一个副局长填了有3套,所以下一步可能还会建立一个诚信系统。目前来说贾汪的公示可能还不解渴,但是毕竟迈出了第一步,下面的配套措施,还需要逐步完善。贾汪肯定不会止步于此。我们还是希望媒体不要给贾汪太大的压力,基层做点事情不容易。

——徐州市纪委常委、宣教室主任马涛

与内部公开不同,网络公开后,就有社会监督举报、查处反馈的过程。不知贾汪区准备好了没有?

——中国人民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毛昭辉

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群众对干部财产公开呼声最高。如实申报固然好,但现实是,除了贾汪,至今未听说全国还有成建制官员进行申报的,哪能苛求一下子就准确无误?贾汪600名干部家庭财产自我公开,先公开、再规范,思路本身就是一种突破、进步和创新。要看到,干部家庭财产自我申报和公示过程,也是廉洁自律的内化过程,更是把自己树为监督靶子的过程。当务之急是公开,早公开、多公开,不能坐而论道,不能等配套机制健全了再公开——这正是贾汪的可贵之处。

——北京大学廉洁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梁根林

公示600科级干部家产有瑕疵也可贵。首先,这是中国政坛的第一次。这种勇气值得钦佩,也是向前跨出了一大步。其次,贾汪区不是孤立公开财产,而是建立了一个互动的“勤廉评价系统”,这就提高了财产公开的科学性。第三,此次公开的不仅是财产,公开的内容包括领导干部住房、收入、配偶及子女上学、从业等。这些在老百姓看来是隐私,在官员身上就不是隐私了。不仅要公开,还要一笔一笔说清楚。这种公开的意义,是可以全力遏制“升官发财”的恶习。希望徐州市贾汪区这个可贵的“第一次”不是中国的“最后一次”。中国太需要官员个人信息公开了。

猜你喜欢

贾汪区徐州市申报
徐州市深入开展“拆牌、破网、清通道”专项行动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徐州贾汪区开展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业务培训
徐州贾汪区走出“院子”多跑“厂子” 用“辛苦指数”换“安全指数”
徐州贾汪区 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立体矩阵”
徐州市超前研判 做好春节安全防范
徐州贾汪区 动真格 实打实 开展专项整治三年攻坚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申报》与上海民国时期禁戏
徐州市工程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