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从源头化解社会矛盾

2012-06-22■杭

决策 2012年9期
关键词:建立健全源头矛盾

■杭 军

当今中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加速的利益分化与频繁的社会流动,使社会趋于更加复杂化、多元化,社会进入了“矛盾多发期”。及时化解这些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已成为党和政府无法回避的社会现象和应着力解决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当前社会矛盾新特点及分析

当前社会矛盾本质上属于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发生的具体矛盾。但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社会矛盾表现出以往不曾有或很少有的新特点:

(一)利益的主导性:当前社会矛盾涉及的范围更具广泛性,利益矛盾凸现为社会矛盾的根源性矛盾。人民群众在资源分配、市场占有、生产经营、劳务关系、分配收入等方面的利益矛盾逐步凸现。利益矛盾成为社会矛盾的根源性矛盾和主导性矛盾。

(二)当前社会矛盾主体的外延具有群体性和阶层性,借助互联网表现出迅速扩张的特征,且对抗性渐趋增强。

当前社会矛盾主体的外延具有群体性,还表现出极强的阶层性。近年来中国社会阶层分层极其严重,且成固化趋势。“身份标签”成了不少民众价值判断的主要依据,事实真相以及对错反而成了次要问题。这种看似非理性的社会心理背后,其实是民众对于阶层的分化和固化焦虑与愤恨,尤其是对社会底层人群向上流动日趋困难的不满。

此外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借助互联网往往表现出一种迅速扩张性和矛盾的对抗性的特征:个案问题容易演化成整体化的矛盾的现象。不少人认为“找企业不如找政府,找政府不如堵公路”,动辄封桥堵路,冲击党政机关,要挟党委和政府,甚至出现打、砸、抢、烧等违法犯罪行为,意在把矛盾推向社会,扩大事态,以引起上层关注。

(三)当前社会矛盾还表现出矛头直指党委政府,干群矛盾、官民矛盾表现十分突出。地方党委、政府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

社会矛盾源头治理之策

社会秩序的稳定并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不能仅限于传统充当“消防员”角色,必须从根本着手,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要更加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从源头上积极探索建立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长效机制。

第一,宏观化解对策: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化解三大系统。

当前社会矛盾的关键是利益表达和利益均衡机制的失衡,源头上减少矛盾的关键是利益均衡的形成,实现从“利益失衡”到“利益共享”转变。

(一)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减少社会对抗,要在宏观上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均衡“安全阀”系统。包括建立以下三大机制:

1.建立社会利益整合机制。通过协调整合矛盾各方利益关系,积极引导和控制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整合,使之达到合理有序、良性循环的状态。

2.建立利益诉求表达机制。要把公众对政府不满情绪的表达纳入合法化的轨道:一要真正发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与群众定期沟通联系的制度,同时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广泛联系群众的优势,通过它们反映诉求,收集民意;二要创新社会利益表达机制,发挥社会组织自身优势;三要建立开放性的、社会化的公共政策议程,扩大决策的社会参与,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3.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应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标准和保障水平的同时,注意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减少由于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相差过大而引发社会矛盾。

(二)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减少社会对抗,基层组织应建立“防火墙”系统,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行政观。考虑问题必须以群众利益为第一原则,更加注重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更加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二要树立公平公正的施政理念。三要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

(三)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减少社会对抗,要在社会领域建立社会“自解压”矛盾释放系统,发挥社会组织对矛盾的整合功能。

加快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组织发展的良性互动。将适宜于社会组织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尽快转移出去,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管和服务,引导和规范其健康发展。同时,要积极引导和培育农民工、外来人口成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社会组织,在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建立良好的伙伴协作关系,提高政府对其管理和服务的组织化程度。

第二,微观化解对策:建立健全五大机制。

1、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制定、重要项目审批、重大工程立项、重大举措出台,事先都要进行社会风险评估,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预先制定防范化解措施,落实责任,把负面因素减到最少。

2、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要建立一套可操作的预警预测体系,跟踪社会各个群体对某些问题的态度,重点搜寻有关初露端倪、今后可能酿成大害的社会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防微杜渐,使有些问题在萌芽状态就得到有效遏制,掌握矛盾调处的主动权。

3、建立有效的虚拟社会管理机制。要把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积极探索虚拟社会综合管理机制,着力提高网上发现、控制、处置社会矛盾的能力。

4、建立健全社会矛盾调节机制,充分挖掘民间资源,充分利用村规民约,充分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化解调处矛盾纠纷,坚持把“调解优先”原则贯彻到执法办案工作中,积极探索建立大调解工作机制,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5、健全社会心理调节机制。需加强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营造健康的、积极的社会心理氛围;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精神慰藉和心理帮助,强化对社会矛盾事件的处置效率,确保社会矛盾调节的长期功效。■

猜你喜欢

建立健全源头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深化改革创新 强化源头治理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建立健全帮扶机制 全力推进脱贫攻坚
常回源头看看
建立健全四项机制 发挥审议意见作用
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
推进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建立健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