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儿电视节目定位的成人化倾向

2012-06-21俞晓川

声屏世界 2012年1期
关键词:成人化频道电视节目

□ 俞晓川

国家广电总局自2004年下发了《关于开办少儿频道的通知》伊始,陆续批准成立了北京、上海、湖南、广东、江苏等五家动画上星频道和32个少儿频道(不含央视少儿)。少儿节目的播出平台迅速扩大,播出总量逐年攀升。但是,与偌大的播出需求相比,真正受少儿欢迎的电视节目并不是很多。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对广州、深圳、贵阳三地少年儿童的一次抽样调查结果,三地少年儿童对少儿节目的不满意度超过50%,这说明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现状和观众的期望之间有较大差距。一档受观众喜爱、有生命力的节目,定位是否准确是关键。纵观当下少儿电视节目存在的诸多问题,其节目定位的成人化倾向显得尤为突出,应该引起业内人士的注意。

少儿频道目标收视人群定位的成人化倾向

目前我国大部分少儿频道的观众定位于0~18岁之间的青少年。这种“大而全”的观众划分方式,似乎满足了所有青少年的收视需要,但实际上宽泛的节目定位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不相符合,各年龄阶段儿童的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以下是我国北方某省电视台少儿频道2011年6月6日(周一)全天的节目编排:

从以上编排可以看出,该省级电视台少儿频道有“健康少儿频道”“育儿少儿频道”“人文少儿频道”等多重定位。模糊不确切的定位如多重性格、难以捉摸的人物,缺乏真诚的受众指向,其结果只能流失收视取向明确的观众。像这样模糊的定位在我国省市电视台少儿频道中比比皆是,“女性少儿频道”“科技少儿频道”“教育少儿频道”“都市少儿频道”“民生少儿频道”,甚至“影视剧少儿频道”“经济少儿频道”等定位透视了少儿频道在残酷收视和 “创收+压力”下的浮躁突围心态。

清晰明确的定位需要科学的依据。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将15岁以下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0-2岁的感觉运动时期,2-7岁的前运算时期,7-11岁的具体运算时期,11-15岁的形式运算时期。皮亚杰研究认为儿童不具备抽象认知能力,既不会进行简单的理性思维,也不会去选择直观性之外的传媒来获取知识和进行娱乐。在前运算时期,也就是2-7岁之间,直观的动态画面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好奇,但是没有主动理解、分析和记忆的能力,这个时期的孩子称为幼儿期,幻想、游戏心理最为强烈。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色彩艳丽的直观画面,造型简单易认的人物、动物形象以及内容简单易懂不需要分析推理的故事情节最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8岁以后,儿童开始能够看懂画面和语言,并开始主动记忆和运用所接触到的印象深刻的事物。随着生活阅历的加深、心智的日益成熟,以及求知欲的加强、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益智类节目、参与互动性内容受到这个阶段儿童的欢迎。15岁之后的少年期,他们渴望独立,大部分孩子进入到心理叛逆和生理的发育期。这个时期的少年所需要的电视节目不仅要具有陪伴性,更要具备科学性和启发性。

世界上许多具有成熟运营经验的电视机构,都严格按照儿童生理发育的规律来进行目标收视人群的定位。这一点,英国BBC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BBC办有三套青少年儿童节目,分别是针对婴幼儿受众(0-6岁)的 CBEEBIES频道、少年受众(6-12岁)的CCBBC频道和针对16-34岁之间青年受众开设的BBC3频道,精确的定位为激烈的频道竞争赢得了空间。

少儿节目内容定位的成人化倾向

少儿节目内容的 “成人化”是当下少儿节目的通病之一。由于少儿的电视节目都是由成人来做策划生产的,专业背景和相关生活阅历的缺乏,使得很多节目缺少童趣、童味。即使有些节目与少年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有关,但因为编导的成人视角,往往造成节目内容缺乏应有的贴近性和针对性,没有照顾到真正的目标受众人群——少年儿童的真实感受。

2010年,大连广播电视台曾委托央视市场研究·媒介专项研究部进行了第一季度观众满意度调查。在最终形成的《观众满意度调查报告》中显示,在大连地区能收看到的21个少儿栏目中,大连广播电视台少儿频道名牌节目《小螺号》在4-14岁青少年观众中的知名度排名第3,仅次于CCTV少儿频道的《智慧树》和《大风车》。观众规模方面,《小螺号》为53.4%,与《大风车》并列第一。

《小螺号》是大连广播电视台1987年创设的一档老牌少儿节目。栏目的历史并不是栏目制胜的关键,其在大连少年儿童中广受欢迎的法宝是其明确的定位(小学生)、鲜明的地域特色(海滨城市)和其具备专业知识背景(熟悉儿童教育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制作团队。节目的LOGO是一个戴着头盔的小海螺,一会儿遨游天空,一会儿畅游大海,犹如一个神奇的时空宝贝,带领孩子们遨游奇妙的大千世界。《小螺号》的主持人是两名可爱的船长姐姐——雅男和思源。她们一个定位心灵手巧,凡事都要动手实践;一个定位好奇好玩,凡事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小螺号》栏目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是“了解孩子、尊重孩子、俯下身来平视孩子!”力倡“节目大于天”理念,坚守“纯正、简明、活泼”的风格。栏目组成员有的一辈子都从事儿童电视节目创作,他们不仅是媒体工作者,更是儿童教育研究专家。丰富的专业知识为少儿节目的专业化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纵观上述大连地区少儿节目排名,那些受到欢迎的电视节目无一不是观众定位细分、节目内容专业的少儿节目。儿童电视节目一定要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以儿童的心灵去体验、以儿童的语言去表达、以儿童的思维去把握并最终能被儿童观众理解和接受,这已经成为业界共识。

少儿节目形态定位的成人化倾向

时下各种选秀节目异常火爆,以选秀为节目形态的儿童节目也不例外。孩子们和成人一样通过海选,经过评委的严苛点评走上最终的选秀舞台进行PK。他们在众目睽睽之下激烈竞争,非胜即败,常常看到失败的孩子泪流满面,在家长和指导老师的教授下,不断地迎合评委和观众,嘴里说着成人的语言,身上穿着暴露的服饰,表演的也是成人世界情情爱爱的歌舞。荧幕上孩子们说话越来越圆滑,舞台上孩子们表现越来越老成,着装的低俗、表演的庸俗、言语的媚俗泯灭了孩子们应有的童真。在一味追求收视率的今天,媒体从业者充当了怎样的角色?我们是否跨越了应该坚守的职业操守和底线?作为儿童精神食粮的播种者、心灵纯净的守护者,少儿媒体从业者是否应该在镜头后面认真地反思?

2010年底火爆网络的“失控姐”视频,源于某省少儿频道《我爱饭米粒》节目的“开心煲仔饭”环节,环节主题是职业体验,让儿童体验大人的职业。在这一过程中一群成人电视制作者,用成人真人秀的节目形态,将儿童非正常地绑架于成人社会环境中进行陌生的情景体验,使得儿童最宝贵的童真和童趣沦为大人玩赏的对象。此外,某卫视台的少儿节目则直接定位为是“以宝宝语言为笑源,力捧另类思维,彰显童言无忌”的大型娱乐节目。在电视的公然诱导下,我们试图或正在突破成人与儿童世界的界限。这样做的危险与后果,应该为全社会所警惕。

在节目形态的表现上,东森幼幼台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其品牌栏目《YOYO点点名》将音乐与律动结合起来,特别将时下最受青少年喜爱的街舞,设计成活泼可爱适合小朋友跳的舞蹈,让小朋友在听到各种不同风格的歌曲时,可以很自在地摆动自己的身体,从而训练儿童对节奏的敏感度和身体的协调能力,受到许多孩子及家长的喜爱。

要制作出优秀的少儿电视节目,一定要了解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充分尊重孩子,并以孩子的视角发掘、展现孩子们自己的世界,以儿童喜欢并且能够接受的方式传播节目内容。

猜你喜欢

成人化频道电视节目
4K频道开播,你准备好了吗
寒假快乐频道
幼儿舞蹈成人化教育之弊端及对策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频道
少儿出版物过度成人化现象分析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
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