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儿童期精神分裂症 79例临床研究

2012-06-15马雁冰李小静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儿童期副反应喹硫平

马雁冰 李小静

儿童期精神分裂症是儿童精神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病。儿童期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较成人低。据国外报道 15岁以下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约 0.14%~0.34‰。国内文献报道儿童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为 0.05%~ 0.08‰,男女比率相差不多。起病于 10岁以前者较少;10岁以后起病者显著增多。起病年龄最小者为 3岁,一般以 12~ 14岁少年占多数。喹硫平是一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对多种神经递质受体有相互作用。临床上报道喹硫平治疗成人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依从性较多,但关于儿童期精神分裂症的报道较少,为了解喹硫平对于儿童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安全性、依从性,我们以利培酮作对照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79例患者均来自 2004年 5月-2009年 4月,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40例,其中男 22例 ,女 18例,平均年龄(11.45±2.18)岁 ,平均病程 (11.03± 6.23)月 ,BPRS评分 (61.25±5.98);对照组总计 39例,其中男 20例,女 19例,平均年龄(12.08± 1.84)岁 ,平均病程 (10.87± 6.01)月 ,BPRS评分(59.67±6.19);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情况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入组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版(CCM D-3)》[1]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病人首发精神分裂症 ,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总分> 50分 ,年龄 8~ 16岁,病程 2~ 24月。排除标准:对喹硫平、利培酮过敏者,排除躯体、脑器质性疾病及严重躯体疾病者、酒精或药物依赖,有明显的冲动攻击行为、消极言行者,近 1个月内使用过长效抗精神病药物者以及治疗前 2周无连续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者。治疗前均告知患者监护人治疗的目的,药物的相关副反应,征得患者家属同意,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治疗组 运用喹硫平口服治疗,起始量为 12.5~25mg/d,分为 2次服用 ,依据症状及副反应,在 4周内增至400~ 600mg/d,平均剂量为 (183.58± 125.79)mg。

1.2.2 对照组 运用利培酮口服治疗,起始剂量为 0.5~1.0mg/d,分为 2次服用,依据症状及副反应在 4周内增至 4~ 6mg/d,平均剂量为(3.25±0.63)mg。

两组均治疗 8周,根据治疗中症状与副反应加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和苯海索、普萘洛尔,不采用预防用药 ,并在第 16周进行电话或家访。

1.2.3 辅助检查 在治疗前及治疗第 4、8周检查血细胞分析、尿液分析+镜检,肝功能,频谱心电图,胸部正位拍片各 1次。

2 结 果

2.1 量表评定 采用双盲法进行 BPRS、TESS量表评定[2],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 2、第 4、第 8周末,由 2名精神科主治医师负责评定,经一致性培训,各量表一致性皆达到 Kappa>0.80,符合要求。以 BPRS减分率评定疗效。治疗结束时评分与治疗前基线分相比为临床痊愈≥75%,≤50%显著进步 <75%,≤25%显著进步 <50%为进步,<25%为无效,采用TESS和实验室检查监测治疗的安全性。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i2及 Ridit分析检验。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 1。

表 1 两组疗效的比较

表 2 两组治疗前后 BPRS评定()

表 2 两组治疗前后 BPRS评定()

注:**P<0.01

时 间 治疗组(n=40) 对照组(n=39)治疗前 61.25±5.98 59.67± 6.19 2周末 52.93± 6.37** 50.39± 6.31**4周末 40.62± 7.81** 41.82± 6.46**6周末 32.95± 8.53** 33.42± 7.43**8周末 25.76± 10.67** 26.38± 8.34**

治疗组显效率为 82.50%,总有效率为 95.00%,对照组:显效率为 82.05%,总有效率为 92.30%,经 Ridit分析:U=0.16,P>0.05,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2.3 两组治疗前后 BPRS评定 见表 2。

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后 BPRS量表评分均有下降,治疗前后,BPRS评分均有下降,组内比较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4 副反应、实验室检查以及第 16周随访 喹硫平组:困倦,头晕,便秘,体位性低血压 ,口干以及肝酶异常等;利培酮组失眠,焦虑,头痛,头晕,口干,嗜睡,便秘,消化不良,恶心,静坐不能,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体重增加 ,肝酶水平升高,溢乳,男子女性型乳房,月经失调 ,闭经,轻度中性粒细胞。大多数出现在治疗的第 2周及第 3周,均较为轻微,随着治疗的延长而逐步消失,仅有少数的静坐不能、肝酶异常需要处理。实验室检查,喹硫平组有 1例因在第 4周末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升高配合联苯双酯滴丸治疗,利培酮组在第 4周末及第 8周末,各有 1例肝功能异常,1例为谷丙转氨酶升高,1例为谷草转氨酶升高,未见血细胞分析、频谱心电图及肝功能的异常,且出现的副反应患者多数能够耐受,没有因副反应而致脱落的病例。

在第 16周后的随访中,喹硫平组有 1例因经常血压低,利培酮组有 4例因月经异常紊乱、闭经,2例男子女性型乳房,1例因肥胖,家长担心影响生长发育而致停药,换用其他药物;喹硫平组有 1例头晕、困倦,利培酮组有 1例经常静坐不能,因为副反应,家长担心影响学习而致停药,换用其他药物。主要副反应:治疗组失眠、焦虑 1例,对照组 3例 ,经检验:i2=0.25,P> 0.05;治疗组困倦、嗜睡 9例,对照组 1例,i2=5.56,P<0.01;治疗组头晕、头痛 4例 ,对照组 3例,i2=0.11,P> 0.05;治疗组便秘、胃肠道症状 3例,对照组 4例,i2=0.16,P>0.05;治疗组体位性低血压 7例,对照组 0例,i2=4.61,P<0.01;治疗组口干 2例,对照组 3例,i2=0.21,P> 0.05;治疗组肝酶异常 2例,对照组 1例,i2=0.29,P>0.05;治疗组白细胞计数改变 1例,对照组 2例,i2=0.35,P>0.05;治疗组溢乳、男子女性型乳房、月经失调、闭经 0例,对照组 8例,i2=5.78,P<0.01;治疗组便秘、消化不良 1例,对照组 2例,i2=0.34,P> 0.05;治疗组静坐不能 0例,对照组 3例,i2=1.35,P> 0.05;治疗组心动过速 1例,对照组:2例,i2=0.35,P>0.05;治疗组:因家长担心影响生长发育(16周)1例,对照组 7例,i2=4.24,P<0.01;治疗组:副反应影响学习停药(16周)1例,对照组 3例,i2=1.00,P> 0.05。

3 讨 论

对儿童期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历来都是精神科医生感到很棘手的问题,传统的抗精神病药因副作用较多,致患儿难以耐受,服药依从性差,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等运用于临床,使儿童期精神分裂症治疗重新见到了曙光。利培酮[3]为苯并异恶唑衍生物,是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利培酮是强有力的 D2拮抗剂,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但它引起的运动功能抑制,以及强直性昏厥都要比经典的抗精神病药少。对中枢系统的 5-羟色胺和多巴胺拮抗作用的平衡可以减少发生锥体外系副作用的可能,可以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和情感症状。喹硫平[4-5]是一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对多种神经递质受体有相互作用。在脑中,喹硫平对五羟色胺(5HT-2)受体具有高度亲和力,且大于对脑中多巴胺 D1和多巴胺 D2受体的亲和力。喹硫平对组织胺受体和肾上腺素能α 1受体同样有高亲和力,对肾上腺素能 α 1受体亲和力低,但对胆碱能毒受体或苯二氮卓受体基本没有亲和力。喹硫平片不产生持久的催乳素升高现象。临床试验显示,喹硫平片对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效。一项与氯丙嗪,两项与氟哌啶醇对照的试验显示,喹硫平片的短期疗效与对照药物相当。

本研究显示,喹硫平作为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能有效地治疗儿童期精神分裂症的阳性、阴性及一般精神病性症状,疗效与利培酮相当,安全性高、EPS、镇静作用、体重增加等副作用轻,患儿服药依从性好,具有疗效肯定 ,安全性高,服用依从性好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荐应用。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5-112

[2]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 [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5-38,81-94

[3]华芳,顾牛范.新型抗精神药物:利培酮 [J].上海精神医学,1997,新9(1):47-50

[4]姚辉,侯钢,王筱兰,等.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3,13(5):273-274

[5]喻东山,葛茂宏.精神疾病临床治疗手册 [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8-36

猜你喜欢

儿童期副反应喹硫平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喹硫平用于失眠治疗的研究进展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用于晚发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在儿童期逆境对中老年健康影响间的中介效应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喹硫平浓度的影响因素及浓度与药物不良反应间的关系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究
动物免疫副反应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引导妈妈调整情绪,促进孩子积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