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麻、硬膜外麻醉及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比较

2012-06-06何军民雷亨发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18期
关键词:肌松腰麻硬膜外

何军民 雷亨发

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湖北荆门 448000

近年来剖宫产率在我国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麻醉是剖宫产的主要组成部分,腰麻(CS)、硬膜外麻醉(EA)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是剖宫产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三者均可满足手术的要求[2]。剖宫产术对麻醉的要求是不影响产妇生理功能的前提下起到较好的镇痛作用,并且不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3],因此剖宫术对麻醉的要求较高。本文通过对我科室临床剖宫产病例进行分析,比较CS、EA和CSEA三种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以期寻找更佳的剖宫产麻醉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50例病例全部是2008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科室行剖宫产手术的均为足月妊娠的初产妇,无严重心、肺、肝肾功能异常疾患。年龄20~36岁,体质量51~105 kg,平均78 kg。150例产妇随机分为CS组、EA组和CSEA组各50例,三组产妇平均年龄、身高、体重及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麻醉方法

CS、EA、CSEA三组待产妇的术前准备相同,进入手术室后对血压、心率、脉搏、心电图等进行监测,并进行常规的吸氧。CS组:经L2~3穿刺(采用B-D型腰麻-硬膜外联合穿刺针),蛛网膜下腔头端注入2%利多卡因2 mL,注药时间为8~10 s,仰卧位后,使痛觉阻滞平面达T8水平。EA组:经L1~2穿刺(16号硬膜外穿刺针),硬膜外头端置管3 cm,硬膜外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5 mL,5 min后加注8~11 mL,仰卧位后,使痛觉阻滞平面达T8水平。CSEA组:经L2~3穿刺(采用B-D型腰麻-硬膜外联合穿刺针),穿刺确认成功后以针内针行腰穿,针尖达蛛网膜下腔后,抽出针芯,见脑脊液回流后缓慢注入0.5%的布比卡因8~10 mg,注药时间为20~30 s,注药完毕拔出腰穿针,置入硬膜外导管3 cm,转为仰卧位后,使痛觉阻滞平面达T8水平。三组患者,若术中痛觉阻滞平面偏低不能满足手术需要时,经硬膜外导管追加2%利多卡因提高阻滞平面至T8水平,并根据情况追加局麻药维持阻滞平面。

1.3 观察项目及疗效判定标准

用针刺法测定痛觉消失平面,镇痛的情况由产妇评价分为无痛、轻微痛、中等痛、剧痛;由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共同评价腹壁肌肉松弛情况,并分为很满意、满意、不满意3种;麻醉开始,连续监测血压、脉搏、心率、动态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记录从给药到手术野针刺无痛时间即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记录新生儿娩出1、5 min的Apgar评分,若新生儿评分低于7分,立即给于相应的处理;观察并记录低血压、恶心、呕吐、寒战、头痛等麻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效果

三组麻醉方式的镇痛及肌松效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得,CS组镇痛、肌松效果明显优于EA组,两组麻醉方式镇痛效果和肌松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组与CSEA组相比,CSEA组在镇痛和肌松效果上略优于CS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A组与CSEA组相比,CSEA组在镇痛和肌松效果上明显优于EA组(P<0.05)。

表1 三种麻醉方式的镇痛情况与肌松情况对比(例)

2.2 术中观察结果

三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三种麻醉方式的麻醉起效时间以及麻醉至分娩时间如表2所示。CS组与CSEA组在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至分娩时间大致相当,两组均低于EA 组(P < 0.05)。

表2 三组麻醉方式麻醉时间比较(x±s,min)

2.3 不良反应

研究期间部分孕妇出现低血压现象,但给与相应治疗后均能耐受,三组孕妇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剖宫术不仅涉及产妇本身,而且还关系到胎儿健康,麻醉是剖宫术时所必需的部分[4]。剖宫术对麻醉的要求为镇痛完全、肌肉松弛、骶神经阻滞完善。CS操作简单易行,神经阻滞完善,起效时间快,对胎儿影响较小[5];EA给药存在诱导时间长、阻滞范围受限、不能有效抑制取胎前后的牵拉反应等缺点,给产妇带来较大痛苦[6];CSEA兼具CS和EA的特点,具有起效迅速、镇痛效果好、肌松满意率高、术后便于硬膜外镇痛等优点[7-8]。

本文通过临床150例剖宫产患者采用三种麻醉方式的对比研究,得出CS和CSEA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EA组;在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至分娩时间上,CS和CSEA均明显短于EA组,因此,本实验得出临床剖宫产采用CS和CSEA麻醉要优于采用EA方式麻醉的结论。但EA具有不受时间限制、便于术后镇痛的优点,因此CSEA兼具CS的麻醉效果好、起效快和EA的术后镇痛特点,应为临床剖宫产术的首选麻醉方案。

总之,对于剖宫产手术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具有镇痛效果好、肌松满意率高、起效快并兼具术后镇痛等优点,应作为一种临床常用的麻醉方式进行推广。

[1]李敬.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手术麻醉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6):3358-3359.

[2]张成敏,高俊奇,李华锋.腰麻、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6):15-16.

[3]李芝一.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0,30(1):26-27.

[4]刘天斌.两种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比较[J].临床研究,2010,7(8): 27-28.

[5]阳世光,哀爱武,郭锡素.腰麻与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比较[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6):655-657.

[6]陈良英,阳世光,邹传惠,等.剖宫产中腰麻与硬膜外麻醉的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05,12(6):681-682.

[7]许伯林,杜祯祥,王庆安,等.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09,21(8):1323-1324.

[8]陈奇涵.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5):97-98.

猜你喜欢

肌松腰麻硬膜外
深肌松在腹腔镜手术中的研究进展
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恢复室肌松残余的观察研究
保留自主呼吸浅全麻复合腰麻在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治疗体会
术后肌松残余的临床研究进展
妇科患者腰麻术后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镇痛的应用效果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双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
微创腰麻联合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64例临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