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药效试验报告

2012-06-02刘佳李易初

中国林副特产 2012年1期
关键词:十字花科小菜蛾苯甲酸

刘佳,李易初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所,哈尔滨 150086)

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鳞翅目菜蛾科。世 界性迁飞害虫,主要为害甘蓝、芥菜、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危害特点:初龄幼虫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透明的斑,“开天窗”,3~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1]。在苗期常集中心叶为害,影响包心。在留种株上,危害嫩茎、幼荚和籽粒。近几年来,小菜蛾危害逐年加重,本文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明确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对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菜花的安全性[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作物:菜花,品种为雪山。

试验药剂: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陕西鑫瑞德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对照药剂:2.5%溴氰菊酯乳油,哈尔滨瑞丰农化有限公司。防治对象:小菜蛾。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农科院试验地,年降雨量平均530mm,年积温平均2750℃,无霜期平均135天。试验地前茬为洋葱,试验采用垄作,秋翻地秋起垄,垄距0.7m,菜花移栽期为5月中旬,株距40cm,根据土壤墒情进行灌溉,其它除草、中耕均为人工和机械作业,按常规进行。于6月18日小菜蛾发生期一次施药,药液用量为450kg/hm2,根据各处理浓度计算出小区用药液量,均匀喷洒在菜花上,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1.3 试验设计

表1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1.4 试验实施

于6月18日小菜蛾发生期一次施药,药液用量为450kg/hm2,根据各处理浓度计算出小区用药液量,均匀喷洒在菜花上,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1.5 调查内容及药效计算方法

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2天、7天各调查1次活虫数。

每小区定10株,调查整个植株的活虫数[3]。

式中:PT0——药剂处理区药前虫数

PT1——药剂处理区药后虫数

CK0——空白对照区药前虫数

CK1——空白对照区药后虫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效

试验结果见表2。对施药后2天和7天的防效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间及与对照药剂其防效有显著差异。其中试验药剂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低剂量56.8g/hm2、65.0g/hm2处理的防效显著低于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高剂量73.1 g/hm2和对照药剂2.5%溴氰菊酯乳油450m L/hm2的防效。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高剂量73.1g/hm2与对照药剂2.5%溴氰菊酯乳油450m L/hm2的防效无显著差异。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低剂量 56.8g/hm2、65.0 g/hm2处理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效果不好。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杀虫的速效性较慢,持效性较好。

表2 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试验结果

2.2 安全性

在试验期间对菜花植株观察,植株生长正常,无药害发生。

3 结论与讨论

在生产中,以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73.1g/hm2,于小菜蛾发生期防治,1周后视发生情况再次施药。

[1]薛超文,王海迎,孙强,等.五种杀虫剂对小菜蛾的室内生物活性研究[J].农药研究与应用,2006(5):25-28.

[2]刘峰.小菜蛾的发生及其防治措施[J].上海蔬菜,2006(6):61.

[3]王香萍,李传仁.高山地区十字花科蔬菜田主要害虫种群生态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57,459.

猜你喜欢

十字花科小菜蛾苯甲酸
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与半闭弯尾姬蜂种群动态研究
武汉地区春甘蓝小菜蛾发生动态与气象因子关系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揭示十字花科植物PTI免疫反应的进化机制
油菜补钙 紫甘蓝抗衰 老西兰花有营养 十字花科蔬菜有多神奇?
小菜蛾半闭弯尾姬蜂简化扩繁技术
十字花科蔬菜有益心血管健康
宝鸡地区春甘蓝小菜蛾种群动态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醋中的苯甲酸、山梨酸和纽甜
含有苯甲酸的红枣不能吃?
红枣检出“防腐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