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交响音乐会的立体声实况录音——以“2012连云港市迎新年交响音乐会”为例

2012-05-30陈连生

演艺科技 2012年7期
关键词:交响乐队传声器音量

陈连生

(连云港市广播电视总台 技术中心,江苏 连云港 222003)

谈交响音乐会的立体声实况录音
——以“2012连云港市迎新年交响音乐会”为例

陈连生

(连云港市广播电视总台 技术中心,江苏 连云港 222003)

简述交响乐队的组成、特点及在舞台上的排列形式,论述立体声交响音乐会录制工作中的传声器的选型、正确使用、合理布局、摆放位置等,介绍录制过程中的具体实践与操作经验。

交响音乐会;交响乐队;传声器;立体声录制

在电视台从事音响设计工作的同仁,经常会有录制或直播大型音乐会的机会。由于环境的不同,在舞台上录制这样的音乐会显然不同于在录音棚里的静场录制。笔者在工作中曾经录制过多台大型音乐会,其中,对大型交响音乐会的立体声录制有一些自己的体会,撰写本文,以期与同行交流。

1 交响乐队的组成及其特点

顾名思义,交响音乐会就是由交响乐队演奏的音乐会。要在实况演出中录制好交响音乐会,首先要对交响乐队的组成及其特点有一些了解。交响乐队又称管弦乐队(orchestra),其演奏乐器通常由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等不同乐器组合而成。基本上讲,一支可以演奏交响曲的管弦乐队就可以称为交响乐队。(我国的管弦乐队为增强作品的民族风格或地方色彩有时也加入一些民族乐器。)

交响乐队弦乐器组(声部)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竖琴等。弦乐器的音域宽广,其范围包括高音、中音、低音和最低音,其音色多变而优美,或优雅、柔和,或刚劲、欢快,或清晰、明亮,富于歌唱性,表现力极强,是交响乐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木管乐器组包括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等,这类乐器音色丰富而优美,在乐队中能较好地同其他乐器的声音相融合,是交响乐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铜管乐器组则有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等。除了大号,其他铜管乐器均可奏出3种不同的音色:常规音色、加带弱音器音色、强奏时的金属音色。铜管乐器常以其雄厚、威武的音响来表现弦乐器和木管乐器本身无法达到的音乐高潮。

打击乐器是现代交响乐队的第4组乐器。包括通过敲击、摩擦等方式使膜振动发声的膜鸣乐器和不需其他媒介振动体而直接受激发声的体鸣乐器。前者指各种鼓类,后者指除鼓类以外的其他各种打击乐器,如钹、三角铁、钟琴等。

大型交响乐队演出时,在舞台上的排列通常是弦乐在前,木管乐器居中,铜管乐器与打击乐器在后,也就是说,交响乐队一般是按4个声部在舞台上分开排列,如图1所示。

2 传声器的定位与摆放

要想录制好一台大型立体声交响音乐会,仅仅了解交响乐队的组成、排列及其特点是不够的,还必须对录制中所采用的各类传声器的性能熟悉。什么位置摆放立体声传声器或单声道传声器,什么乐器的拾音使用电容传声器或动圈传声器,这与录制单声道交响音乐会是有区别的。录制单声道交响音乐会一般是采用多个补点技术的方法拾音,然后混录到一个声道。而录制立体声交响音乐会时,采用多个传声器拾音,从记录到重放整个系统都要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原来的空间感(不可能完全恢复),其最终的播出效果是交响乐队演奏的原汁原味的具有空间感的立体声演奏。

传声器的具体摆放位置和方法如下:

(1)主传声器摆放在指挥前面舞台中轴线上3 m处左右,主要拾取整个乐队的声音。该传声器必须是立体声传声器,要求指向性宽,动态范围广。没有立体声传声器也可以用2支单声道传声器代用,常规的是平行摆法,2支传声器并排摆放,中间距离30 cm左右。另外还有X-Y摆法,即2支单声道传声器呈90°交叉相对摆放。

(2)第一小提琴声部,采用1支或2支单声道传声器,主要用于拾取该声部的细节,位于指挥左前方与第一小提琴之间。该传声器要求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并且灵敏度高,最好是电容传声器,可以调节灵敏度。

(3)小提琴、竖琴、木管等主乐手处的拾音传声器,一般距离乐手0.5 m~1 m,位于乐手前方偏一点,根据乐器的发声点定位。该传声器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指向性,小提琴的拾音传声器指向性要求较高。

(4)其他补点传声器,均为单声道传声器,根据录音师的需求放到适当的位置上, 例如三角铁、大鼓、长短笛、单簧管、大提琴等,这类传声器一般都是低灵敏度、强指向性的动圈传声器。

(5)此外,根据不同传声器的特性,在具体摆法上也有讲究,例如吊挂、撑架等等,这些都要反复调试才能确定。

3 录制过程中的具体实践与操作

振动是一切声音产生的根本,任何振动的物体都可以发出声音。但是由于人耳掩蔽效应的存在,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可以感受得到。例如交响乐队中的弦乐器、木管乐器发声较弱,如果不加以扩声,距离较远的现场观众有时是听不到其声音的,录制的效果也不好。所以,在录制扩声中,音响师要仔细聆听乐队的现场演奏,对各种乐器的发声进行加工和修饰。具体操作就是上文所述的在乐队各个声部的前面放置1支或几支传声器,通过调音台控制调节其音量、音色、声像等,使交响乐团中每件乐器的发声都能达到最高的清晰度,将各种乐器的声音特色真实地反映出来,使乐队各声部达到令人满意的响度平衡,让观众欣赏到高度还原的立体声演奏效果。

笔者在录制“2012连云港市迎新年交响音乐会”(由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队演出,双管编制,阵容70人,著名青年指挥家于学峰担任指挥)时,就采用了此方法。主传声器为SONY ECM 969立体声传声器;另外,在交响乐团各个声部的传声器配置是:弦乐声部6支AKG c 3000b电容传声器,木管乐声部5支铁三角ATM33a电容传声器,铜管乐声部和打击乐声部共用5支铁三角ATM25动圈式传声器。共计17支传声器。

弦乐声部的拾音传声器摆放要注意靠近弦乐发声的共鸣器位置(f孔),而不是弦乐器的弦本身。在首席小提琴的右前方要单独放置1支传声器,使合奏时输入增益减小,保持乐队响度平衡。到领奏、独奏的乐章和乐曲时,再适当提高传声器增益,将小提琴音色的清纯、明亮、华丽、甜美逼真地表现出来,充分展示小提琴音色的个性。如在录制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其中有大段的小提琴独奏乐章,在此曲中要注意调节首席小提琴的音质、音色和响度,在保证其主音突出的前提下,使之与整个交响乐队的混合响度平衡在一起,也就是要将小提琴和交响乐团的协同演奏特色和小提琴自己音色的特色及完美个性都充分展示出来。这就要求音响师对音色的泛音结构和对音色频率的处理能力都要有较深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将音色修饰得更加完美。

录制木管乐声部时,因木管乐器的声音大部分是从指孔中发出的,所以,传声器一般摆放在演奏者肩膀的前上方,这样才能获得满意的拾音效果。如演奏中出现长笛和单簧管领奏的乐章时,因领奏的木管乐音量不突出,这时可适当提升木管乐声部领奏乐器的传声器增益,保证领奏乐器主音突出,使木管乐音色的清澈、明亮、柔和的特色表现无余。

铜管乐器的主要特性是大功率和高频率,它发出的高谐音音响,声音比其他乐器大得多。传声器一般不直接对铜管乐器拾音,除非乐章里有特别要求时才对准它们,但要特别注意信号幅度不要太大,以免失真。

打击乐声部的传声器要兼顾定音鼓、大鼓和锣、铙、钹、三角铁等乐器的音量拾取。

4 总结

采用多传声器技术来录制交响乐队的演出是比较复杂的。因为交响乐队演奏的乐曲音量有强有弱,动态范围较大,音量差有时达50 dB以上。比如在《“雷电”波尔卡》这首乐曲中,定音鼓、大鼓、大钹、大锣等打击乐器,利用其奏法上的音色特点,发出磅礴音响,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电闪雷鸣的效果。录制这首乐曲时,要特别注意各传声器的电平增益,打击乐声部、铜管乐声部传声器音量不要过大,以免过载失真;其他声部乐器弱音时,还要注意提升增益,这样才能保持交响乐队各声部音量平衡、比例合适,使交响乐队在演奏此曲时的整体声音既豪迈热烈,又清晰、明亮、不刺耳,提供给观众优美的艺术享受。

在录制交响音乐会时,为了使各声部的拾音达到理想的效果和优质的音色,最好采用二级调音的方式。即在音乐会现场设置一个调音台,所有的拾音传声器进此调音台,按照舞台上乐队的排列,中轴线左边的传声器信号进左声道,中轴线右边的传声器信号进右声道,左右声道分轨后进行立体声录音制作合成。另送一路信号经转接盒和音频综合电缆送至转播车上调音台,再次调制后分配给其他工作区。这种现场调音的方式,能直观可靠地掌握现场情况,还能通过转接盒上视频信号输出口,监看到转播车上导演切出的画面,随时配合电视画面调节调音台上各均衡旋钮、音量推子,使音质达到最满意的响度效果。最后需要指出的,在音乐会节目录制中,要严格按照国家广电总局《关于电视声音制作技术质量评定办法》中的标准执行。即音乐类声音的平均电平标准值为:-7 VU~0 VU,瞬间最大值允许达到+3 VU,峰值电平不超过+5 PPV(数字信号格式时为-5D6dBFS)。严格按照这个标准录制的声音就不会产生音量忽大忽小和失真的现象。

总之,录制一台优质的电视交响音乐会,相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音响设计者对乐队的组成、排列、各种乐器的特点、传声器的性能、布点等都要了然于心;同时,各种录音、录像设备的安装到位、正常使用是录制音乐会的重要技术保障基础。当然,灵活、果断处理现场的各种变化,对乐器的音色进行加工处理;对交响乐队的各个声部响度进行平衡调节;以及对不同风格的乐曲进行不同手段的处理,使整台音乐会达到满意的效果等,就不能仅仅依靠技术处理,艺术性也占了很大比重。这就要求广大电视音响技术工作者不但要精通技术,能熟练操作各种技术设备,还要能理解和驾驭艺术,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制作出更多艺术表现力强的优秀作品,为繁荣荧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出贡献。

A Talk about 3D Live Recording of Symphony Concert-The New Year Symphony Concert of Lian Yun Gang City, 2012

CHEN Lian-sheng
(Technology Center, Lianyungang Radio and Television Stations, Lianyungang Jiangsu 222003, China)

The composition, features and arrangement of symphony orchestra on stage are briefly discussed, the choice of microphone, its correct use and rational lay-out are expounded in the recording 3d symphony concert, and the specific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during the recording are introduced as well.

symphony concert; symphony orchestra; microphone; stereo recording

10.3969/j.issn.1674-8239.2012.07.004

(编辑 潘 浪)

猜你喜欢

交响乐队传声器音量
正确选择传声器的响应类型
测测你的“音量值”
融合的光彩——谈大提琴在民族交响乐队中的功能与价值
表面传声器校准技术研究
解放手机的音量键
请放心地扭大音量看电影听音乐吧!Mclntosh Sonus Faber家庭影院套装
管弦声声诉乡思——叶国辉为女高音与交响乐队而作《望大陆》的当代性表述
论长笛在交响乐队中的地位与作用
试论交响乐队中双簧管演奏的位置与重要性
细火慢炖增加音量调节级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