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皖北六市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2012-05-26

铜陵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皖江皖北贡献率

刘 超

一、引言

随着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不断深入,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机遇空前。2010年1月,中国第一个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得了国家批准,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成分;同年,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安徽省试点工作也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展开;2012年“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得国家“先行先试”的批准。皖江城市带加上原本已经形成的合肥经济圈,为一直占据安徽经济主体的皖南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保证了安徽经济发展的活力。但安徽作为一个中部大省,其省内各区域间经济的和谐发展意义重大,在皖南的经济发展大踏步前进的同时,皖北经济发展的历史难题一直在困扰着省委省政府。如果皖北经济不能够迅速的发展起来,安徽省整体的经济崛起就会受到影响。为此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十二五”期间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将皖北地区的振兴作为一个重要抓手,与皖江示范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并列为“三大抓手”。为了全面的分析皖北经济发展情况,本文拟在构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并借助SPSS V17.0,分析评价皖北的六个城市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并依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近些年来,对于安徽省省内区域经济问题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如王三兴,孙耀(2012)就利用安徽省2011年统计年鉴中的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比较了皖江示范区各市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开放水平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的优劣,并提出各个城市应该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谋求共同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徐英,卜刚(2011)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七个方面构建了马鞍山 (皖江城市带成员城市)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比较分析。吴方(2006)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的方法使用了29项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对安徽省的17个地级市的综合实力进行计算和排序。陈金勇,贾相如(2010)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部六省会城市2009年的11个指标进行分析,对各个省会城市经济发展情况作了综合评价。

虽然近年来对于安徽省经济发展的研究很多,但是专门关于皖北经济发展的文章不多,本文从主成分分析以及因子分析方法入手,通过构建的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皖北的六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各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指标排名,并依此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三、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及步骤

(一)基本原理

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是两种利用高维变量空间降维的思想把变量维数降低以便于描述、理解和分析的方法。在保证数据的信息丢失最少的原则上,把多个变量转化成为几个互不相关的综合变量(主成分)以达到简化分析流程、提高分析效率目的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1]

该方法的核心是构造出原始变量数据的适当的线性组合,以产生出一系列互不相关的新的变量 (主成分),从中提取出若干个主成分使其尽可能多地涵盖原有变量的信息,再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结合主成分得分构造综合评价函数,然后按照得分高低对样本进行排序。主成分分析以信息量为权重,能消除指标赋权的主观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不仅能综合反映各指标的优劣,而且能够克服原指标间反映的信息重叠的问题。[2]

(二)分析步骤

设有n个样本,每个样本由p个指标X1,X2,…,Xp描述,可得原始数据矩阵:X=(Xij)n×p。

1.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为消除量纲和数量级的不同,使各指标数据具有可比性,需对原始数据进行同向化、标准化处理,即 Zij=(Xij-Xj)/Sj(i=1,2,…p)。 其中

得到标准化矩阵为 Z=(Zij)n×p。

2.建立相关系数矩阵。 根据标准化数据(Zij)n×p建立相关系数矩阵 R=(rij)p×p。 其中,rij是指标 Xi和 Xj之间的相关系数。

3.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并求得各主成分得分与主成分载荷。 由 R-λi=0计算特征值 λ1≥λ2≥…≥λp>0,及其对应的单位特征向量 ei(i=1,2,…,p)。

4.计算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主成分F1的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分别为85%时,即描述原变量的信息达到85%以上,可以认为前m个主成分基本保留了原变量所有信息,故提取m个主成分。

5.以各主成分贡献率为权数构造综合评价函数,即综合得分值:

四、皖北六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一)指标的选择

对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是一个系统的复杂问题,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都对此做过研究,王三兴,孙耀(2012)提出的指标体系根据的是《安徽统计年鉴2010》中首次发布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各地市主要指标建立的,将各个单独的指标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产业结构比较分别进行比较分析。[2]徐英,卜刚(2011)提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以城市竞争力体系来衡量城市的发展是更加全面的一个整体描述。本文以这些较权威的指标体系为基础,结合研究的区域的具体情况,并按照指标选取的客观性、全面性、可比性、简洁性和代表性等原则,为了科学、客观、准确地衡量城市经济实力,选取如表1的指标,同时为了便于分析,给皖北六市进行了编号如表2。

表1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表2 皖北六市及其编号

(二)数据的处理

本文选取的12项指标是通过所研究各城市的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 《安徽统计年鉴2011》获取的,将各数据通过spss17.0进行标准化处理后采用主成分分析以及因子分析的方法,得到各主成分的特征根以及各自的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表 3)。

表3 各个主成分的特征根、方差贡献率及累计方差贡献率

(三)评价结果分析

将各指标的标准化数据带入各主成分解析表达式中,分别计算出主成分的得分,再以各主成分的贡献率为权数对主成分得分进行加权平均,即:求解主成分综合得分。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各城市的主成分得分及排名

为了更直观地看出皖北六市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状况,将表4中各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得分用柱形图表示(如图 1)。

图1 :皖北六市2011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柱形图

由图1可知,综合因子得分大于0,意味着该城市本年度经济发展水平排名在中上水平;小于0则意味着能力相对较弱。从图中可以看出,皖北六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从强到弱依次为蚌埠市、淮南市、宿州市、阜阳市、淮北市、亳州市。六座城市中蚌埠的领先优势明显,其次是淮南,而亳州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

五、经济发展对策

由上文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皖北的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是存在较大的地区内差异的,为了实现皖北经济迅速发展,需要全方位、多管齐下的政策支持。

(一)加强宏观调控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实力。安徽省应加大对皖北地区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鼓励其积极发展。具体来说,首先应该加大对于皖北的财政补助,在相应的重大工程建设中给予大力帮助。如重点支持皖北地区煤电项目建设,加大对于皖北“三市七县”的坑口电站、煤化工、农产品加工、劳动力密集型和优势旅游等重点项目的政策帮助力度,对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可以给予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其次,也应加快皖北地区的所有制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其经济活力。在对文章的原始数据的梳理过程中我们发现,淮南市的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64.3%,蚌埠达到47.2%,而亳州的这一数据只有37.4%。这一点虽然要考虑到亳州的中草药市场的影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亳州的工业化程度不够是制约其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优化其产业结构,加强第二和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是加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缩小区域差异,加强地区合作,提高城市建设质量。各市之间应该互相取长补短,缩小彼此之间的差异,使差异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3]在皖北乃至全省范围内建立起高效互补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快速、均衡、全面发展。蚌埠已经抓住了“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获得了很多的政策优惠。而且从文中的比较结果可以看出,蚌埠和淮南两市在淮北经济发展中居于领头羊的地位。皖北的其余各市县应该主动融入这两个市的发展中去,建立以蚌埠和淮南为中心的皖北经济圈,以点带面,促进皖北经济的整体发展。淮南淮北两市应该积极主动的进行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在工业强市的战略下要进一步的推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也要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完备的产业体系。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好国家推进中部崛起、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和皖北振兴政策的大好时机,吸引更多的优质外商投资,引进符合自身发展规划的外省投资。而要做到这些除了当地政府要积极寻求相关投资外,作为城市的规划者也要从城市本身的大环境出发,加强城市自身的基础建设尤其是交通设施。另外要塑造城市的良好形象,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建设城市,构建城市的未来,争取实现皖北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1]陈金勇,贾相如.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中部六省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评价[J].科技广场,2011,(6):162-165.

[2]王三兴,孙耀.皖江城市带各城市承接产业转移比较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2,(2):34-38.

[3]徐英,卜刚.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马鞍山市城市竞争力评价[J].时代经贸,2011,(18):52-53.

猜你喜欢

皖江皖北贡献率
摄影·美好安徽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皖北小麦病虫害防治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皖江头上第一桥——记望东长江公路大桥精品工程打造过程
淮北市在皖北六市中经济增长质量实证分析
“小鲟”过皖江
В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2016 года вклад потребления в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достиг 73,4 процента
城市连绵区和皖江城市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