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氏庄园:繁华落尽的寂寥

2012-05-22杜放光

河南电力 2012年11期
关键词:珠宝商门楼叶氏

/_刘 杰 杜放光

我最先看到了一条水,河水呈淡淡的绿色,有时还会深邃一些,悠然流淌,是那种让人一看就神迷心醉的水。水边草儿漫漫,柳飞舟弋,构成一条诗意的画廊。

水的名字方圆百里的人们耳熟能详——沙河。

一个地方有水,总是特显灵气。沙河在古镇邓城蜿蜒曲折,轻轻转了个弯,历史的河流也在这儿缓缓流过,泊进了一处古雅清幽的去处——邓城叶氏庄园。这是一个有着“中原小故宫”美称的庄园,一个和巩义康家、开封刘家齐名的庄园,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建筑规模最大的清代民间庄园之一。

庄园的建筑极具特色。正如第一眼看到西建筑群门楼,你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北京故宫的午门。叶宅虽不及其高,但丝毫不逊于现在的三层楼房。门楼下为高大的砖石墩台,墩台正中有两个门,一为正门,呈长方形;一为仪门,为券形,皆现出不同凡响的气势。

走入院内,可以看到整个院落布置讲究。它分前、中、后3个院落,前院为会客议事处,华丽庄重;中院为过渡厅,小巧玲珑;后院为住宿处,稳重优雅。院内房屋错落有致,前后高,中间低,而又以后面正房堂楼为最高。堂楼大门与中院大门、门楼大门在一个中轴线上,两侧房屋对称排列。周围为转厢楼房,故没有院墙。整个布局既有北方四合院的组合形式,又有深宅大院的建筑风格。

更有意思的是,堂楼院的形状像一把硕大的太师椅。太师椅寓意“大一统”,清朝经过了康乾盛世、平三藩、收台湾,国家实现统一,百姓稳坐太平,这些在建筑上也都反映了出来。

图:叶氏庄园

综观叶宅房间,阔大轩敞,二楼整个楼层房房相通。站在堂楼窗口,整个古镇与蜿蜒曲折的沙河尽收眼底。

叶宅,在不动声色中已生出磅礴气势。

可不知道为什么,置身曲折的回廊,四周矗立的高墙、空荡荡的宅院、斑驳的石砖竟透出莫名的神秘和寂寥,让人生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慨。一时间时空倒转,让人瞬间跌入历史的深处。遥想当年,豪宅里的主人是如何意气风发,运筹帷幄?倜傥公子是否在张琴鼓瑟,吟诗作赋?养尊处优的小姐们也在裹着小脚做女红吗?当他们心情不好时,可以推窗眺望外面的风景吗?从前的大院,该是何等的繁华与喧闹呢?

人未至,已早有耳闻:叶宅并不适合走马观花,而适合细细品味。因为叶宅之美,更美在细节,其建筑工艺让人叹为观止。

迈上台阶,院中室内房外雕梁画栋,“雕甍画栋吐龙光,凤阁斜张朱网”,从前只在电影、书籍中有缘一见的精美砖雕、木雕俯首皆是,门楼上、山墙上、梁架上、屋脊上,大大小小,数以万计,或花鸟,或人物,无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丹青酣洒,色泽艳丽。

中院门上砖雕可谓蔚为壮观、令人称奇。图案共由3部分组成,上部雕狮子滚绣球,寓欢乐喜庆之意;中部有佛、鹿、麒麟等,寓福禄寿喜之意;下部镂刻有4个花瓶,分别插有菊、梅、月季等花卉,寓四季平安之意。前后楼顶皆用花脊,所雕牡丹枝叶肥硕、雍容华贵。所有雕刻采取浮雕、透雕、镂雕等多种技法,工艺精湛,手法细腻,堪称一绝。

走进西建筑群,处处闪现的徽雕风格的雕刻更让人叹赏不已:门楣之上,砖雕丰富多彩,形式千变万化,牡丹、蝙蝠、鹿(象征富、福、禄、寿)等,栩栩如生;房子屋脊处,缠枝花卉或莲纹,各展百姿,且多为连续的花纹;而正脊、脊头、樨头处又间砌奔马、水牛、云龙等走兽。最值得称道的是门楼之上的木雕,名为“百龙竞翔图”,是用名贵的楠木透雕、圆雕而成。遒劲的刀法在楠木上凸出浑圆而富于肉质感的龙身,伫立在大门之上,瓦檐之下,卷舒出没于云朵之中。百龙或昂首向上,似欲翱翔苍穹;或怒目奋爪而下,似欲吞噬一切;或屈身弓背,似欲腾身而去。

很难想象,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一个开饭店的小生意人,怎么能成为良田万顷、家财万贯的豫东首富?又怎么能建起这么一个令人叹为观止、气势恢宏的庄园?

回溯历史,能激发我们情感和兴趣的,往往是一个经久不息的故事,叶氏庄园亦是如此。据说,叶氏先祖叶绍颐,明末移民时从山西洪洞县迁居此地。当时沙河航运发达,邓城镇与沙河毗邻,行旅商贾多在此留宿中转。叶绍颐夫妇二人便在沙河码头边开小饭店维持生计。一天晚上,有一陕西珠宝商乘船来到邓城,宿于此店。第二天早晨珠宝商仓促开船西去,遗忘一包裹于店内。叶绍颐发现后遂把包裹放置起来,以待客商来取。第二年该珠宝商又宿于此店,叶绍颐将包裹取出归还珠宝商。珠宝商呆望着叶绍颐,异常惊讶地说:“此包裹遗失何处,我已忘怀,不想遗失在你店,真是天大的幸运。”商人将包裹打开,光芒四射,满室生辉,珠宝玉器,无一遗损。珠宝商深为叶绍颐的忠厚诚实感动,遂与叶结为异姓兄弟,从此常来常往,情同手足,亲密无间。后屡赠巨款为叶氏置田建宅,并资助其他经营。加之叶绍颐夫妇勤劳持家,善于经营,遂成当地巨富。可见“诚信”二字的分量。但凡忠肝义胆之士,必能青史留名,世为称颂。

叶绍颐后世子孙,继承祖上勤俭遗风,日富一日。至清乾隆年间,叶氏家族已是家财万贯,良田千顷,楼房林立。据传,为了建造这组建筑,叶家显然费尽心机。乾隆六十年,叶家第八代后人叶敷梓亲自带着儿子叶含文去北京参观了故宫。他们不仅看了故宫午门的样式,还通过贿赂太监从宫内偷出了故宫布局图纸,回来后按照故宫样式设计自己房屋的建造图纸。但为免杀头之祸,叶家在建造房屋时做了改动,在子午线上设置了5个门,西建筑群采用暗“五门照”,东建筑群为明“五门照”,以示与皇家有区别,风水不如皇家。

至嘉庆年间,叶家已经盖成五六座庄园,成为一个长达200米、宽100米的庞大建筑群,总共有楼房400多间,占地100亩,均系灰色砖瓦硬山式建筑。整个庄园建筑宏伟,规模壮观,实有“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之感。

可惜,新中国成立前后叶宅陆续遭到破坏,至今只剩下3处。其中西建筑群相对比较完整,共有瓦房17间,楼房70间;中建筑群只剩下一个门楼和西厢房;东建筑群只剩下一个高大的门楼。房内的家具,房子上的砖雕,门前的石狮和马蹄铁等,也渐渐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是破败的景象。

繁花开尽,倏忽至冬。眼前的叶氏住宅,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洗礼仍旧矗立在历史的尘埃里,看漫漫年华匆匆流逝,一边聆听着时代的喧嚣,一边小心翼翼地珍藏着内心的宁静。其巍峨的建筑与凋零的景象对比,精致与破败、繁茂与空荡,给人以莫名的震撼——“繁华落尽,一身憔悴在风里”的意境瞬间在眼前展现。

猜你喜欢

珠宝商门楼叶氏
太谷明清民居门楼类型特征浅析
A New Leaf Litter Toad of Leptobrachella Smith,1925 (Anura,Megophryidae) from Sichuan Province,China with Supplementary Description of L.oshanensis
求婚
鸣鹤叶氏诗人与白湖诗社
前门楼子九丈九
珠宝商和抢劫犯
乐东古门楼
他的来世值钱吗?
坐拥金山却穷死的袁世凯六姨太
做人要逗,才华要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