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投奔西湖农家茶楼

2012-05-18赵培诚赵宏权

茶博览 2012年11期
关键词:龙井茶茶楼龙井

■ 赵培诚 赵宏权

那茶园的景,那品茶的楼,那龙井的茶,想起来就美不胜收,去一趟就魂牵梦萦。杭州西湖景区的农家茶楼,名声与日俱增,这得益于西湖成了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得益于西湖龙井茶名扬天下。

诗意地说,杭州是人间天堂,西湖景区龙井茶园便是天堂里的花园。

一幢幢幽静别致的农家茶楼,让游客陶醉,也令政府部门青睐。浙江省财政厅发出通知,鼓励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的小型会议和培训,放在定点的10家西湖农家茶楼举行。可以说,这是一次美好的尝试,一次优美的投奔。投奔茶村茶楼,让一缕山野茶园的清新之风,吹拂起清廉会风的涟漪。

离喧嚣的城市那么近,仿佛只需一步,就跨了青山绿野之中。得闲,与二三朋友相约,去西湖景区的农家茶楼喝茶,体会让人安静的茶与茶园风光。

“清溪余韵”茶楼紧贴西湖,地处下茅家埠。古代香客,从西湖坐船去灵隐烧香,就从茶楼旁的码头上岸。一条修缮一新的上香古道,从下茅家埠贯穿上茅家埠,一路向西进山,直抵灵隐寺。二层茶楼前的一方空地,一百多平方米,铺着石板,撑着一支支遮阳伞,置靠十只圆桌。一家单位正在搞活动,坐满了整整六只桌子,在喝茶、磕瓜子、下棋、打牌。

茶楼女主人余灵忠,带着我们穿过人群,到最前沿的桌旁坐下。前面竟然有一个十来米见方水池,养着红红黄黄的一群观赏鱼。池水,通着西湖水,还算清澈。鱼是女主人养的,给客人观赏,提供一个怡人的环境。

泡了杯西湖龙井茶,又端来一盘瓜子,就与余灵忠聊起天来。她说,无论开会议事,还是打牌休闲,喝茶吃饭一天的消费,基本上每人一百元。她的经营理念是,一杯好茶,一桌好菜,一天好休闲。看似简单,但真正做到不容易。一杯好茶,就是地道的西湖龙井茶,除非客人另有所求。一桌好菜,风味别致且价廉物美的农家菜。“清溪余韵”开了整整5个年头,她始终坚持如一。因此,在整个景区的农家茶楼中,已经小有名气了。

余灵忠看上去40岁上下,圆脸,短发,显得精干热情。她是建德人,独自外出谋生,先在杭州城里的酒店打工,做到经理,然后就在景区租房开起了茶楼。她与茶有缘,奢茶好茶。开茶楼前两年,就去进修评茶师,还当了进修班的班长。现在,她是国家一级评茶师,国家二级茶艺师。正因为对茶和茶文化的钟爱,她的茶楼布置也很有韵味。名片上印着的“清溪余韵茶,琴棋书画雅”,在茶楼环境氛围上,得到了的体现。

看来,“清溪余韵”就是要做出余家茶楼的韵味。对茶的感悟、茶艺、茶德,融进茶楼经营之中,农家茶楼就有了别样的品位。这样,经营的不仅仅是一座茶楼,而是一种愿望,一个理想,成了西湖美景中的一景。

“和茶缘”茶楼一开张就不同凡响,想去探个究竟。

茶楼在梅灵南路的外大桥,与茅家埠比起来,那里是西湖景区的最西端,距西湖也相对较远,但农家茶楼的名声,可不一般。梅家坞茶文化特色街,是杭州市政府较早打造的一个品牌,十里梅坞,茶楼林立。一到双休日,杭州城里的市民,及上海等外地游客纷至,幽静的茶村热闹异常。

秋高气爽,风轻云淡。车在钱塘江边的之江路上奔驶,近宋城旅游景点,左拐入梅灵南路。两旁是青山,山坡上是连片的茶园,村落的房子嵌在其间。稍刻,就见到了“和茶缘”茶楼。茶楼、茶园,风景这边独好。

和茶缘主人祝美霞和女儿

祝美霞在用冲泡西湖龙井茶示范

清溪余韵的茶座

茶楼女主人祝美霞,见过几面,算是熟人。去年春,头次见面时,她与亲戚一起经营着“五星人家”,是景区“十佳”茶艺特色茶楼之一。留下的印象是,她热情开朗,有思想、有经营头脑、有进取心,很想经营一家属于自己的茶楼。果然,今年初,她另立门户,开出了“和茶缘”茶楼。

祝美霞是有底气的,她在梅家坞茶文化街打拼了整整10年。这之前,她还在上海开过茶店,经营过西湖龙井茶,交往接触过不少茶人名人,算是在商海中沉浮搏击过,见过世面的人,较一般农家茶楼主更有眼光与胸怀。她侃侃地说,梅家坞茶文化街是一个品牌,我们开茶楼都有责任和义务来打造和维护,共同提升农家茶楼的品位。因此,茶楼的茶艺和文化氛围,都做得相当出色。

房子是三层小楼,白墙黛瓦。楼前场地上,是半圈亭式茶坐,一亭一桌。走近茶楼大门,两边是一副对联,右边是“一杯清露暂留客”,左边是“两腋清风几欲仙”,门楣是“和茶缘”三个大字。进门的左侧,两个房间一间是茶座,一间是西湖龙井茶陈列室。茶座的墙上悬挂着几幅书画,其中一幅是个大大的茶字。柜架上放在茶罐、茶壶、茶具等,其布置与装饰,将整个茶楼的韵味大大提升了。祝美霞是用了心思的,她说她注意做到三点:一是客人进来有个好环境,二是坐下来喝茶有个好氛围,再是喝上一杯好的西湖龙井茶。

坐下来喝茶,祝美霞叫来女儿,给我们作西湖龙井茶沏泡示范。她说,一杯好的龙井茶,不但要采摘好、炒制好、保管好,还要冲泡好。用圆形玻璃杯,可观叶形与汤色,开水90度为宜,这样能将西湖龙井茶的色绿、香郁、味甘、形美,体现得淋漓尽致。一道来的农家茶楼协会秘书长骆菊梅说,近年来,协会每年要组织一次茶艺师的培训,倡导茶艺进农家茶楼,以此来彰显茶楼的特色。茶楼示范户,须有一间能接待贵宾、外宾的茶室。毕竟是西湖景区的农家茶楼,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都应该是一流的。对此,祝美霞充满信心。她应该是一个真正的茶人,是景区茶楼中为数不多的高级茶艺师和评茶师。她说,我最终的理想和目标,是在西湖茶区开一个一流的纯茶楼。

悠然地品品茶,聊聊天,说说事,望望窗外山坡上的茶园,整个身心沉浸在恬静之中。隔一日,又去龙井村的“加鹏茶楼”。

从西湖边一路向西,沿着龙井路进山,树木葱郁。山脚是路,路两旁是屋,屋后山坡是茶园,山顶是树木。树木淹没在云雾缭绕之中,亦真亦幻,犹如进入仙境一般。龙井村是西湖龙井茶的核心产地,四面环山,茶园相拥。村中有龙井寺,俗称老龙井,创建于五代后汉乾祐二 年(949年)。有龙井泉,原名龙泓,是一个圆形的泉池,大旱不涸,古人以为与海相通,泉中有龙,故称龙井。这真是一块龙居之地,难怪所产龙井茶成了绿茶中的皇后。

“加鹏茶楼”的主人叫缪雅琴,快言快语,很好客。西湖景区注册的农家茶楼,共有640多家,女茶楼主居多。或许与男人以打理茶园为主,女人以经营茶楼为主有关,符合农家传统。缪雅琴带着我们参观茶楼,二层三间木结构小楼,上上下下建筑和装修得十分精致。

然后在二楼前廊的长形茶桌旁坐下。茶楼对面是一幢御茶室,是为纪念当年乾隆帝来龙井喝茶而建。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三月,乾隆帝第三次到杭州,来老龙井品茶,作《坐龙井上烹茶偶成》诗,并封了十八棵御茶。三年后,乾隆第四次下江南,再次上龙井游玩品茶,又作了《再游龙井作》。他对龙井茶情有独钟,把龙井茶推上了至尊的地位,也成了龙井村人的荣耀。

缪雅琴给我们泡上一杯龙井茶后,就开始介绍起经营茶楼的历史来。1984年,她家4人分得4亩茶园,开始了自主经营。她到西湖拉客卖茶叶,不好卖,但慢慢交上了一些朋友。于是朋友到家里喝茶,一律不收钱,免费招待。20多年来,从几十斤卖到上千斤,免费喝茶一如既往,成了规矩。她说,我开茶楼卖茶叶做生意,坚持人品好,讲信誉,朋友第一。我的朋友,从中央部长、将军、企业老总到平民百姓都有,一律对待。来了,都请喝上一杯正宗的西湖龙井茶。

这是一个茶农的经营之道,也是一个茶农的为人之道。

缪雅琴又讲了一件一生中值得记忆的事。她指指我们坐的桌子说,世界遗产组织对西湖申遗现场考核专家韩国朴素贤女士,来到“加鹏茶楼”喝茶就坐这个桌子。她详细询问了龙井茶的产地、茶园,问原住民的生活,问了龙井茶的炒制和冲泡。她踏进茶楼就很开心,我给她边冲泡边解说,原定20分钟,却坐了近1个小时,告别时与我合影留念。我作为一个普通茶农,赠了她半斤自家茶园的明前西湖龙井茶,并邀请她今后来中国时再来作客喝茶。后来,在西湖申遗文本中,就有这样的描述:杭州西湖群山中的龙井茶园,沿丘陵坡地修筑成的梯田,成为一种含有文化意味的特色植物景观,与分布其间的茶文化史迹共同构成西湖文化景观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茶园、茶村、茶楼、茶人,都为西湖申遗作出了贡献,都成了西湖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一部分。经营着这样的农家茶楼,缪雅琴尤为自豪。

龙井村是西湖龙井茶的朝圣之地,采茶季节和双休日游人如织。生为龙井村人,是一种福份。在龙井村开茶楼,是可以作为人生的事业来奋斗的。

小楼宜茶,龙井堪醉。无论公事还是休闲,投奔农家茶楼,享受喝茶赏景之美,应该是一种美好的选择。

猜你喜欢

龙井茶茶楼龙井
崔水良《龙井方向》
茶楼包厢外为什么排起长龙
杭州龙井茶园
龙井问茶
西湖龙井虾仁
张婧红室内设计作品
西湖龙井茶地现状分布图
任素梅作品选
湖畔品龙井 人在天上行
千岛玉叶龙井茶的生产实践与品牌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