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方法探析

2012-05-17赵咏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13期
关键词:弱阳性丙肝丙型肝炎

赵咏梅

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四川 遂宁 629000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所引起,是通过输血或血制品、血透析、单采血浆还输血球、肾移植、静脉注射毒品、性传播、母婴传播等传染引起的[1]。患者感染病毒后多为表现为慢性病变,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容易发生误诊。因此,及时、准确的检测方法能增加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酶免疫方法和金标法是较为常见的病原学检测方法。现对本院55例意识丙型肝炎的患者以上述2种方法进行病毒抗体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9年2月~2010年2月期间本院在常规筛查中结果为抗-HCV阳性的病例55例,其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40.5岁。肝硬化9例,急性肝炎15例,肝癌3例,慢性肝炎13例,重症肝炎4例,无症状者11例。检测仪器为ELX808酶标仪,ELX50洗板机。试剂采用经国家药品监管部门检定合格的,有效期内的抗-HCV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和金标试纸条。

1.2 方法

以金标抗-HCV试纸条对所有患者空腹取常规静脉血4mL,以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对静脉血进行进行检测,阳性者以金标法复检。

1.3 结果评定标准

酶联法的检测结果以酶标仪评定,阳性为S/CO值≥1,金标法以试纸上检测线与对照线两处各出现一条紫红色线条为阳性[2]。

2 结果

55例患者中,酶联法检查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结果为阳性27例,阴性11例,金标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呈阳性者27例,阴性9例。经X2检验,2种方法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3 讨论

丙型肝炎是我国消化道高发传染病,发病率仅次于乙型肝炎,一旦感染会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患者感染HCV病毒,初期症状不明显,在2个月左右的潜伏期后,只有大约1/4的病人会出现食欲差、疲倦、黄疸等症状;而大部分的患者却没有任何感觉,被忽视的病情极易转为慢性,长期存在的慢性肝细胞坏死、再生形成的肝硬化会促使肝细胞发生癌变。目前还没有能够预防丙肝感染的疫苗,所以,丙肝防治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丙肝抗体阳性患者的血中含有丙型肝炎病毒,具有传染性,我国卫生主管部门为预防丙型肝炎的传播,自90年代开始就规定了对丙型肝炎的诊断需进行病毒抗体检测。金标法和酶联法是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的两种基本方法,两者对病毒的敏感性都很高,主要用于检查急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可能性。金标法又叫“胶体金法”,是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灵敏、特异、快速、简便、准确率高的丙型肝炎抗体的检测方法[3]。测定结果仅凭特制的检验盒在10分钟内即可获得;酶联法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简称,是从免疫学角度对丙型肝炎进行检验的主要技术手段。它利用酶的放大作用和高效催化作用与特异性抗体反应相结合进行检测和诊断。与金标法一样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特异性强的优点。

表1 2种检测方法对照表[n(%)]

本研究结果表明,酶联法检查结果符合率较高,当金标法检测结果呈极弱阳性时,酶联法检测结果为阳性。两者相比较虽然无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但结果提示,金标法检测的灵敏度稍低于酶联法,因此,金标法更适用于偶尔或较为紧急的情况。在以酶联法和金标法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因一些人为的和环境的因素影响会导致抗-HCV呈弱阳性反应,本研究以酶联法检测中出现了4例(57.14%)弱阳性反应,3例(55.56%)及弱阳性反应,以金标法检测中出现了5例(71.43%)弱阳性反应,8例(88.89%)及弱阳性反应。提示当金标法检测结果呈弱阳性时,酶联法检测结果与其一致,当酶联法检测呈弱阳性时,金标法检测结果也为弱阳性。抗-HCV呈现弱阳性反应的原因与标本中的SOD的干扰有关,标本中的SOD升高会抗-HCV出现弱阳性反应。此外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及患有类风湿的患者,在检测过程中会因IgG影响而形成弱阳性反应。

当前,丙型肝炎的确诊依据仍是以试验室检测为主,且多需以病毒抗体的阳性反应证实丙肝病毒的感染。酶联法需要大批量的血液标本才能产生较为准确的检测结果,而金标法则适用于标本较少的检验。相信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会有准确性更强、特异性更强的、受环境影响更少的丙肝病毒检测方法出现,这也是所有检验人员期待和为之努力的方向。

[1]蒋树海,杨发青,LEE Tony,等.运用免疫胶体金技术快速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9(1).

[2]尚锦青,张俊玲,董效兰.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测定方法学性能验证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09(32).

猜你喜欢

弱阳性丙肝丙型肝炎
ER弱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弱阳性的检测分析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丙型肝炎的最新传播途径与预防研究进展
78%的国人不知它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
丙型肝炎发病率上升
胶体金法检测梅毒抗体价值及弱阳性影响因素分析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