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视角的我国品牌苹果的发展构想1

2012-05-16周霞束怀瑞

中国果菜 2012年5期
关键词:苹果品种信息

周霞 束怀瑞

基于信息视角的我国品牌苹果的发展构想1

周霞1束怀瑞2

(1.山东农大经管学院副教授、硕导2.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博导)

作为苹果生产大国的我国,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提升苹果竞争力,转型成为苹果强国,生产品牌苹果,就迫在眉睫。本文针对苹果生产经营的信息特征,根据不同苹果品牌的市场信号传递作用和产权特性,得出我国品牌苹果的发展构想。

苹果品牌;品牌信息;苹果品牌信息;

1.本文是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2011M501159)和山东博士后创新项目(201103094)部分研究成果。

2010年我国苹果种植面积、产量、鲜苹果出口和果汁出口,分别达到世界苹果的43.70% 、52.66%、23.97%和69.16%,四项指标均为世界第一,“世界苹果第一国”这一称号,我国当之无愧。仔细探究国际苹果市场,我国苹果生产量大质低价廉,除价格优势几乎没有其他竞争优势。苹果种植规模较小,生产效率普遍不高,苹果生产成本日益增加,2009年苹果的生产者价格指数,我国远高于世界其他四大苹果出口国(见表1),是美国生产者价格指数的1.7倍。苹果出口卖价较低,生产成本较高,我国苹果出口产业效益日益低下,国际市场的发展空间狭窄。国内苹果人均占有量27.8千克,已经达到国际发达国家消费水平,国内需求空间也很有限,然而近几年我国苹果生产供给却持续增加,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产量增加产业效益已经失效。

市场经济规律证明,在价格优势发挥殆尽的情况下,质量信息不同显示出的产品差异化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苹果市场也不例外,通过有机、绿色认证的品牌苹果,显示出苹果的安全优质信息而富有价格需求弹性,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成为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事实上,经过有机认证后的美国品牌苹果,2007年国内平均售价为0.55美圆/磅,是常规苹果0.25美圆/磅的2.2倍。除此之外,品牌苹果生产量小,耗费资源少,质量高,苹果价值增值能力强,日本青森苹果就是最好的证明。特色图案苹果,日本“招财猫”苹果,2008年12月上海市场卖到8000元一对,我国“福”“禄”“寿”字苹果,最高卖到40元一个;常规苹果,2011年1月青森苹果每只卖到78元,烟台苹果仅卖6元一只,价差高达4倍左右。就品质而言,青森苹果和烟台苹果口感相似,糖度、口感不如陕西、新疆苹果,价差大的原因,除了“世界第一苹果”这一品牌的信息传递力量,别无其他。为此,本文通过分析苹果生产经营的信息特征,根据不同类型苹果品牌的市场信号传递作用和产权特性,得出我国品牌苹果的发展构想。

一、苹果生产经营信息的隐蔽性

鲜食苹果在种植、储存、商品化处理等方面,信息不完全,表现出较强的隐蔽性。

1、苹果生产信息不完全,隐蔽性较强

苹果采收以后必须经过包装、保鲜、储运等工序才到达零售终端,进入消费领域,苹果生产质量的隐蔽性较强,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信息在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之间的不对称。

首先,苹果生产信息的不完全。苹果生产主体的分散性,苹果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苹果对生产环境的依赖、苹果生产的周期性、季节性明显,劳动形式较为多样,生产地域性较强,作业场所面积较大、生产较为分散、果园环境密闭,苹果种植时,采用的农药、化肥、生产技术很难被消费者了解,苹果生产监督较难,苹果生产信息不完全。

其次,苹果采摘后储藏技术信息不完全。采摘后的果实能延续生命活动,容易腐烂损坏,限定了苹果的销售时间范围,限制了果农的销售半径,苹果单位价值低、体积大,运输成本和费用较大,为延长苹果保质期,果农采用打蜡、保鲜等储藏技术信息不完全。

另外,苹果商品化经营处理的信息不完全。苹果生产周期长,成熟果树一般为一年,有很强的季节性,商品苹果生产与消费的时空分割性,让苹果生产和销售分离;苹果收购商、果品企业为确保整年的销售,为避免苹果在运输、仓储和加工中受损,对苹果所进行的各种商品化处理、销售苹果采摘后的储存时间以及苹果的营养价值等质量特征信息,消费者都不知情。

2、苹果质量消费的后验性,造成信息隐蔽性较强

搜寻性商品是消费者在购买决策前就知道它的特性,经验性商品只有使用后才能意识到它的特性。苹果兼具经验性商品和搜寻性商品的特性,苹果外观着色、大小、重量等,要求消费者借助苹果品种品牌或者地域性品牌,来把握苹果总体的种植文化信息,而在购买决策前就知道它的部分特性,显现出搜寻性商品的一些特性。但苹果具体的酸甜度、脆绵、口感、储存好坏等,消费者必须品尝,才能真正感知鲜食苹果的口感、水份等信息,显现出经验性商品的一些特性。苹果消费的后验性特征,兼具经验性商品和搜寻性商品的特性,造成信息隐蔽性较强。

3、苹果消费即时性的独特信息特征,造成信息隐蔽性较强

苹果消费区别于其他工业品多次使用的特征,具有特征极为明显和强烈的一次性使用特征,只有消费后才可以确切了解苹果的具体品质特征,判断其质量的高低。但是,消费者对于苹果生产过程、生产技术、微量元素含量高低、储存方式等信息,无论购买决策前还是具体品尝后,都无法在短期内获得全部直观性信息,表现出信息独特性,而造成信息隐蔽性较强。

二、苹果隐性信息的市场信号:品牌

“品牌”意为“烙印”,是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David Ogilvy,1955)。对于在信息不对称的苹果产业而言,品牌的信息特征非常明显,传递的信号可信、清晰、敏感、直接,弱化苹果生产质量特征的隐蔽性。

首先,品牌信息能够弱化苹果生产质量特征的隐蔽性。苹果生产品质、特点、功能等特征的隐蔽性,造成了苹果质量在生产者和购买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将具有隐性特点的苹果质量特征外显化,需要借助某种“信号显示”机制,而苹果品牌作为苹果生产品质、特点、功能等特征的标志、名称或者符号,能弱化苹果生产质量特征的隐蔽性,显示苹果竞争优势。

其次,品牌信息可信,确保消费者选购价值折现。苹果生产在食品安全质量受到挑战的今天,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的消费者,要想消费真正有机、无公害或者绿色苹果,需要花费较高的信息搜寻和鉴定成本。品牌苹果与目标顾客达成长期利益均衡,降低其选择成本的排他性品类符号(孙曰瑶,2007),长期、多次重复博弈的品牌特征,使其所传递质量信号可信,降低消费者质量信息搜寻成本,将未来顾客选购价值折现,确保消费者的正确选购。

第三,品牌信号直接清晰,消费选择成本低。苹果品牌能够直接从信号发送方的果农、经营商到达消费者,即使是中间产品的品牌,也可以通过品牌的终点策略缩短信息传播链条,克服信号传播中的“噪音”到达消费者。同时,苹果品牌具备品类单一特性,信号传递清晰,质量高,利于消费者理解和接收,使消费者选择成本降至最低,改进无品牌情况下的消费者福利状况,使消费者达到毫不犹豫选择该品牌的目的,对消费者有效。

第四,品牌信号敏感,增强消费者关注度。信号的质量取决于消费者对信号的敏感性,越敏感的信号对消费者越有效。品牌是质量信号传递更为有效的途径(曹琳,2010)。苹果品牌的建设,真实反映消费者的需求真相,增加消费者对信息成本的感知性,改善了苹果内部质量信息有效性,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信赖程度,消费者通过购买高价格的名牌产品,提高消费者对品牌单一利益点需求的真实性、迫切性和替代性。

强有力的品牌是重要的无形资产,给拥有者带来利益、产生增值(Shipley、 Hooley和Wal lase,1988),国家品牌贡献率达到29.8%(世界品牌实验室,2000),加速美国农产品品牌成长,避免价格竞争(朱丽安·西沃卡,1999)。品牌竞争是营销市场的主旋律,资源缺乏的日本农产品闻名与世的原因就在于“品种+产地”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坚守(八卷俊雄,2007),可见,苹果品牌信息的经济价值巨大。

三、不同种类苹果品牌的信息特征

苹果品牌因地域、品种和果品经营主体不同,表现在品种性的品牌、地域性的的品牌和企业组织性的品牌,所传递信号有所不同,各具特殊性,品牌建设主体和发展路径也有所区别。

1、品种性品牌苹果的信息特征

品种性苹果品牌,是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果农和果树专家,根据土壤实际和市场需求,经自然或人工科学选择培育所形成的苹果群体符号,它们的生物遗传特性相对稳定,可用一定的技术方法保持优良的品质特性,因此,品种性苹果品牌信息侧重对苹果品质信息异质性特征的显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品种性苹果品牌信息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征。世界苹果品种很多,有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早熟品种有:嘎拉、红星、珊夏、粉红女士、太平洋玫瑰和红津轻;中熟品种有新红星、首红、千秋、皇家嗄啦、北海道9号;晚熟品种有新乔纳金、红富士、秦冠、福岛短等;元帅和富士专用于鲜食,瑞林、瑞丹、上林、瑞星专用于制果汁;世界最知名品种是日本富士、美国蛇果和我国的花牛,富士是公认世界第一品种品牌。

品种性苹果品牌有较明显的地域特色,表现在不同国家的主栽品种不一样。例如,日本的主栽品种是富士、津轻和王林,新西兰的主栽品种是嘎拉、布瑞本、太平洋玫瑰和南方脆,澳大利亚主栽品种是粉红女士,美国是红星、恩派、解放、红自由、普利玛,中国是红富士、金冠、秦冠、乔纳金、嘎拉。目前,美国红星和金冠是允许进入中国的品种性苹果品牌。

品种性苹果品牌的发展与出园价和储存期有关。我国苹果出园价中,秦冠居中,新红星最低。甘肃花牛苹果因为储存果口感变化,不大受经销商欢迎,种植面积减少,发展空间变小;乔纳金、嘎拉、红富士、陆奥,市场价格高,受我国果农欢迎,发展空间最大。

我国品种性苹果品牌独具特色。红富士占绝对优势,产量占全国65 %。早、中熟品种性苹果品牌较少,晚熟品种品牌产量较多,其中早熟品种品牌产量不足5%,中熟品种品牌产量约占10%~15%,晚熟品种品牌产量占75%~80%,致使苹果成熟期过于集中,果品采后市场销售压力大;同时,我国以鲜食品种品牌为主栽品种,专门用于浓缩汁加工的苹果品种品牌,有鲁加1号至6号、引进的瑞林、瑞丹,但它们的栽培面积有限。

2、地域性品牌苹果的信息特征

特定地域的苹果生产,聚集特定的行政区域,由顾客和经销商的口碑信息,经过长期积累的市场声誉,形成公用性的区域品牌标志。地域性苹果品牌强调苹果生长的自然人文环境,侧重对苹果出身地信息异质性特征的显示。如日本青森苹果、山东烟台苹果、陕西洛川苹果、甘肃花牛苹果等。地域性苹果品牌信息的异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地域性苹果品牌显示当地的风土人情。在独特地理、气候和人文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所生产的地域性苹果,是苹果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传递了当地苹果,在果型、果色、品质风味、识别和联想方面的特定信号,反映地域环境、历史文化底蕴、自然生态、绿色时尚等信息,代表该地区苹果形象。如日本青森土壤黑云母含量高,青森苹果矿物质元素丰富。

地域性苹果品牌价值高,烟台苹果协会会长赵培策(2009)认为:一个驰名的产地证明商标可使农产品增值60%以上。但使用中容易出现“逆向选择”效应。地域性品牌苹果鉴别不到位,消费者选购苹果时,因为苹果的果个、外观、颜色、果重、品种都类似的情况下,很难准确分清出是否是该地域品牌苹果,本地低质苹果和外地苹果假冒品牌,以次充好、低价热销,真正的品牌苹果销售困难,无法体现市场价值,出现“逆向选择”效应,造成地域性品牌苹果的美誉度和忠诚度大幅度降低,造成品牌资产受损,出现“公地悲剧”。

另外,地域性苹果品牌各自为战,互不合作,品牌缺乏有效整合,分散经济效应。例如烟台苹果,是中国著名的地域性苹果品牌。但目前仅烟台地区除了“烟台苹果”这个大地域性苹果品牌外,还有“龙口苹果”、“栖霞苹果”和“蓬莱苹果”几大“小”地理品牌,龙口、蓬莱和栖霞均属于烟台地区,却放弃声誉度更高的“烟台苹果”这一品牌资产,拒绝合作,花费大量经费打造各自的小品牌,分散地域性苹果品牌的整体经济效应,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组织性品牌苹果的信息特征

为降低农产品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满足消费者对苹果在激素、抗生素、沙门氏菌和农药残留等信息的关注需求,便于消费者快速甄别优质苹果,企业将苹果生产、收购、包装、储藏、保鲜和运输环节的复杂多样的信息,以组织性苹果品牌这一信号,显示出来。先明确苹果所通过的、具有国际公信力的食品认证级别:绿色、有机还是无公害?再辅助于富有个性的、规范的质量安全、营养含量、包装广告等说明,较全面的反映苹果的各种隐性信息,这种由企业组织设计发布所显示的苹果品牌信息,侧重对苹果企业组织竞争优势信息特征的显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我国组织性品牌苹果快速发展,数目众多。我国注册的组织性苹果品牌已多达119个,其中知名的企业苹果品牌不少,山东有合众公司“合众”牌红富士——广东大润发超市的当家品牌,龙口“三D”苹果、栖霞“天宇”苹果、蓬莱的“金创”苹果、“天赐福”苹果,陕西省有 “女皇牌”苹果、“华圣”苹果、“老崔苹果”、“泉牌”红富士和“白水牌”秦冠、“土山”牌苹果,甘肃“葫芦河”苹果、河北富岗苹果;云南的“高原苹果”和“昭通苹果”等。

相对于鲜食苹果品牌,我国苹果深加工多集中于果汁产品,果汁企业发展最好,组织性品牌曾经最多。果汁以出口为主,鉴于2008年以来果汁出口量下降,引发国内果汁业兼并重组,目前我国苹果加工企业品牌,分别是国投中鲁、安得利、恒通果汁和海升果汁。

四、不同种类苹果品牌的发展路径

通过侧重对苹果信息的显示,塑造差异化的认知理念,强化愉悦使用经验,建立良好的信赖关系,品牌苹果才建立起来的。高质量苹果品牌信息的显示,需要果农、果树专家、果品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侧重苹果品质信息显示的品种性品牌,强调苹果的出身地信息显示的区域性品牌,反应苹果总体信息显示的组织性品牌苹果,因为品牌的具体申报者、使用者、收益者主体不同,品牌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各有特色,发展路径有所不同。

品种性品牌苹果的信息体现在每一个苹果植株上,生物技术和苹果品种权方面的专利法规完善,果农对每株品种苹果的使用、处分和收益方面的权利明晰。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去皮果实硬度、果形指数、着色程度、外观质量、果实整齐度、口感、农药残留、用途、成熟时间等品种信息,等到挂果,就可以验证,品牌苹果的品种属性有据可依,有证可查,容易鉴别。品种性苹果品牌的申报者——果树专家,有较强积极性根据土壤实际和市场需求,选择培育优质苹果品种品牌,研究所需要的相关技术,例如,为延长我国早中熟鲜食苹果品牌有效经营期,研究储存技术和手段;苹果品种性品牌的使用者——果农,也有动力购买市场价值较高的合适品种品牌。例如,避免苹果成熟上市销售期过于集中,增加市场销售风险,而选择早中熟苹果品牌。品种性苹果品牌的使用者——企业,在确保满足高酸度果汁的国际市场要求基础上,开辟果汁加工用高酸品种品牌的新用途,减少难以鲜食的品牌苹果的种植风险。因此,品种性苹果品牌发展路径由市场需求决定,自由发展,成长最快,也最为成熟。

地域性苹果品牌的信息,使其品牌建设除时间和市场口碑的积累,还需要巨大的维护和监管费用,2008年我国较成功的农产品区域品牌营销经费平均增长40%。地域性苹果申报者、使用者和收益者不是同一个主体,果农和销售商不愿意创建苹果地域品牌。同时,苹果品牌的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和占有权不明确,产权不清晰,具有一定公共物品的部分特性,品牌资产经济效应的外溢,造成“公地悲剧”和“逆向选择”。鉴于地域性苹果品牌创建的高投入和使用维护的高成本,超过35%的区域公用品牌不愿意设立产品检测机构,烟台苹果有90.27亿元的评估价值,却无实际市场价值,地域性苹果品牌发展因此不如苹果品种性品牌,只能是有限的几个。如何降低地域性苹果品牌的经济外效应,将外部效应内部化,就需要发挥政府公共管制作用,如牵头组织协会进行申报,监控品牌苹果质量,监管品牌苹果市场。因此,地域性苹果品牌的发展受当地政府的关注程度决定,离不开果农和经销商的配合,发展路径别具特色。

组织性苹果品牌的信息,使其品牌申报者、使用者和收益者商标注册是同一主体,企业拥有苹果品牌明确使用、收益、处分和占有权利,产权清晰,范围界定容易,相对于品种性、区域性苹果品牌,没有外部溢出效应,品牌维护费用低。企业有能力和积极性,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结合实力,显示所经营苹果的隐性信息,建立自己的苹果品牌。因此,组织性苹果品牌发展路径由企业实力和市场需求共同决定,发展较为自由,成长较快。

综上所述,侧重苹果品质信息的品种性苹果品牌,是果树专家针对自然实际、果农需要和市场需求,依据科学道理创建出来的,鉴别容易、个体产权明晰,发展自由;强调苹果出身地的地域性品牌,因为外部经济效应,产权不明晰,品牌申报主体缺乏,品牌建设和维护管理困难,发展受限;较全面反应苹果信息的组织性品牌,因为企业管理目标明确,品牌产权清晰,品牌苹果建设和维护管理容易,发展最快。苹果品牌应该首先从果品企业、合作社等市场组织品牌做起,在果品企业品牌建设较好,果农品牌意识较强,再打造苹果地域品牌,效果会更好。

?

[1]苹果产业经济研究室:2011年度苹果产业经济发展报告

[2]郭伟.河北省苹果品牌建设探讨——以富岗苹果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2009(6)

[3]孙曰瑶.品牌竞争战略是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J].《中国农资》2009(11)

[4]曹琳.品牌的质量信号特征及信息传递模型[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11)

[5]奚国泉,李岳云.中国农产品品牌战略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7(18)

[6]姚延婷.基于陕西绿色果品产业集群的“陕西苹果”区域品牌管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7:41-44.

[7]周霞.宋霞. 苹果品牌理论与策略探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1(3)

[8]尹柱平.信息化助推品牌发展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6)

[9]王彧.信息不对称的品牌信号重要性[J] .福建质量管理,2010(1)

[10]李桂华、余伟萍.信息视角的消费者-品牌关系建立过程: SCPRUC模型[J] .情报杂志20011(7)

猜你喜欢

苹果品种信息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品种选育彩版
订阅信息
收获苹果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
展会信息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