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主体功能区划分探讨

2012-05-09吴长铨

绿色科技 2012年8期
关键词:沙县开发区林地

吴长铨

(福建省沙县林业局,福建 沙县365500)

1 引言

沙县地处福建省西北部,闽江支流沙溪下游,于三明、南平两市之间,在闽中重要交通枢纽的位置。这里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资源丰富,自古以来作为闽西北重要商品集散地,素有“中国竹子之乡”和“中国竹席之乡”的美称。同时,沙县是全国南方48个重点林业县之一,是全国首批的福建省唯一的全国林业工作站建设示范县,全国森林资源和林政管理示范点。近年来,沙县一方面紧抓森林资源管理,一方面建设林业生态,同时落实林业扶持政策和措施,为林业的飞速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大的舞台,在资源培育、林农收入、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县域生态建设及林地保护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林地保护利用任务艰巨,且意义重大。

2 沙县林地资源现状

沙县整体地貌以丘陵为主,主要山脉属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地势由两侧向中部倾斜,东南部与西北部有部分中山,中部属低山丘陵。土壤可以分为:红壤、黄壤、紫色土、冲积土、石灰性土、山地草甸土和水稻土等,其中红壤分布最为广泛,占土地面积的75.3%。若按照植被区划,沙县隶属南岭东部山地常绿槠类照叶林区,主要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毛竹林经济林、灌丛、灌草丛等。沙县地处中亚热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5.6~19.6℃之间,而整体气温却是由中部向四周扩散,呈由高到低的趋势,年平均降雨量为1510~1840mm。沙溪河贯穿整个沙县,水资源总量可达15.5亿m3。沙县整体的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还有足够的降雨量,满足林木生长时期的光、热、水、气等条件[1]。

在林地面积中,沙县林地资源利用现状数据显示见表1。

3 沙县林地主体功能区划分概况

沙县在《福建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定位为“支持重点开发区域发展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根据《沙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沙县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沙县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沙县林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全县林地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4个主体功能区,各区域范围及开发重点分述如下。

3.1 优化开发区

其中优化开发区是以风岗街道所辖的8个村、虬江街道所辖的3个村以及高砂镇下的龙慈村为中心,占地面积6651.15hm2。优化开发区主要的林地应用见表2。

表2 优化开发区林地情况%

针对此优化开发区,依照《沙县林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其实际的林地状况,主要进行优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开发,可以发展老城区,开发新城区,并且要努力保护绿色的生态环境,同时进行林地扩张,为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2]。

3.2 重点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是以富口镇所管辖的5个村,虬江街道所管辖的7个村,高砂镇所管辖的6个村,青州所管辖的5个村等,以及金沙园开发区二期、金谷园开发区二期、金谷园后底开发区、金谷园高砂渡头开发区、金谷园高砂龙慈开发区、金谷园高砂樟墩开发区、金谷园高砂林场开发区、金谷园高砂下坑开发区、高砂硅产业园、乔丹生物产业园和夏茂镇、高桥镇乡镇周边为主。该区域主要在保障国家基础设施、公益类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规范商业性经营使用林地前提下,重点进行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并同步推进生态建设(表3)。

表3 重点开发区林地情况 %

在此重点开发区内,进行“生态立县”的战略措施,在规划林地面积和林木数量的同时,发展工业和城镇的建设,实现此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与林地面积的双重平衡。一方面,调整林地的使用情况,对林地的结构重新划分,提高林地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保证国家基础建设和公益建设的使用林地,进行绿化,扩大可利用的林地面积,同时也可在此区域内进行高科技的开发。

3.3 限制开发区

限制开发区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主,增强水源涵养、维护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等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适宜产业,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给生态环境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限制开发区是保障林产品供给安全的重要区域,是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表4)。

表4 限制开发区实际林地情况 %

该区域主要进行发展集约商品林、笋竹两用丰产林、木本油料林、森林药材林、茶叶等基地,适度开展林下非木质资源利用,开发森林旅游等;引导城乡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节约集约使用林地,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并保障区域生态用地需求。适度支持环境友好型的特色产业、服务业、公益性建设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中心城镇建设使用林地;禁止可能威胁生态系统稳定、生态功能正常发挥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各类林地利用方式和资源开发活动;禁止城、镇、村建设,控制线型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逐步减少城市建设、工矿建设和农村建设占用林地数量,形成点状开发、面上保护的空间格局,使开发强度控制在规划目标之内。

3.4 禁止开发区

该区域范围包括富口镇所辖荷山、堆积坑、郭墩、山氽、盖竹等5个村,凤岗街道所辖际岩、垅坑、三姑、灵元等4个村,以罗卜岩省级自然保护区、大佑山省级森林公园、洞天岩水源保护区为主,既要考虑到它们的资源优势也要考虑劣势,在此区域内建设自然保护区,提供一个舒适的生长和生活环境,让野生动植物能够更好的生长、栖息繁衍。不能忘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保证水资源的安全,不能够进行工业和城镇的开发[3](表5)。

表5 禁止开发区的林地情况 %

4 沙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主体功能区划分时应注意的问题

林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森林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在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主体功能区划分这一项目工程上,沙县林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但在工作当中我们还要注意其他一些方面。

(1)积极保护并扩展优化开发区绿色生态空间。该区域以县城老城区、金沙园开发区、金谷园开发区一期、海西物流开发区和三明沙县机场为主,主要进行优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因此,在该区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应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循环经济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节约集约使用林地。同时,对建设用地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对那些占地多、消耗高的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各类开发区使用林地要进行限制。

(2)支持重点开发区发展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重点开发区主要是在保障国家基础设施、公益类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规范商业性经营使用林地前提下,重点进行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并同步推进生态建设。对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占用林地进行限制,鼓励高标准森林公园、郊野公园的建设,积极支持城镇化、工业化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支持主导产业及配套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占用林地,尽力保障中心城市建设对林地的需求。

(3)保障限制开发区生态用地需求。禁止可能威胁生态系统稳定、生态功能正常发挥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各类林地利用方式和资源开发活动,适度支持环境友好型的特色产业、服务业、公益性建设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中心城镇建设使用林地,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并保障区域生态用地需求。

(4)严格保护禁止开发区的林地资源。该区域主要以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保护为目的,应严禁任何有悖于保护目的的各项林地利用活动,禁止开发区内各类建设项目,确需占用林地的,要组织论证评估,尽量缩小使用林地规模,禁止各类项目占用Ⅰ级保护林地,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禁止开发区自然生态的干扰,禁止进行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对区域的林地资源要实行严格保护。

(5)做好各项保障措施。加强组织管理,落实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专项工作经费,搞好协调指导,项目组的具体工作要明确分工,各项任务落实到人,项目组各项任务承担者要定期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妥善处理,确保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加强质量管理,重视技术支撑。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技术性强,要求标准高。项目组成员要认真学习有关材料,适时组织成员进行技术培训,使项目成员明确抓获质量管理对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工作的重要意义,强化质量意识。严格工作部署,确保规划进度。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准备工作复杂多样,涉及面广,要注意与县属各有关单位和部门的工作协调,争取他们的大力支持。按照《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要点》安排规划进度,确保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

5 结语

加强林地保护、提高林地利用效率,对于发展现代林业、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沙县林业正处于高效的发展时期,针对其进行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与初探,要注意它的现实状况和实际问题,考虑其森林资源的潜力,在注重经济效益的时候,关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到“三不误”,切实利用每一个区域的优势和弊端,依照上述合理的方法,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可持续利用的方针,统筹协调林地的保护与利用,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万 青.金沙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封山育林区调查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0(1):67 ~68.

[2]牛宗岭.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的合作林场研究——以福建沙县L村林场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3]王洪帅.济南市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与评价[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7.

猜你喜欢

沙县开发区林地
松木岛化工产业开发区
松木岛化工产业开发区
沙县人民笑开颜
寻找真正的沙县小吃
Summer Is Coming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沙县小吃 深耕本土
沙县小吃亮相韩国冬奥会美食展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