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子宫内膜小细胞癌2例

2012-05-08牛书怀樊晓妹宋藏珠李魁秀房朝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组织化学肌层宫颈

牛书怀,樊晓妹,宋藏珠,李魁秀,房朝辉,刘 红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瘤科,河北石家庄,050011)

·病例报告·

原发子宫内膜小细胞癌2例

牛书怀,樊晓妹,宋藏珠,李魁秀,房朝辉,刘 红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瘤科,河北石家庄,050011)

子宫内膜肿瘤;诊断;治疗

例1,患者,58岁,因绝经8年阴道不规则出血1年、下腹痛2个月于2006年11月14日入院。妇科检查,老年外阴,阴道通畅,黏膜光滑;宫颈正常大小,光滑;宫颈口流出水样物,血性;子宫增大如孕3个月大小,质较硬,无明显压痛。诊断性刮宫病理:宫颈管坏死组织,可见少许异型细胞,宫内膜腺癌Ⅲ级。患者于2006年11月18日全麻下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可见子宫增大如孕3个月大小,浆肌层表面近破溃,双侧卵巢输卵管正常;左闭孔淋巴结3cm×3cm×3cm,靠近髂血管处片状增厚淋巴结,被切除;骶前淋巴结固定与血管紧密未能切除。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突触素(synaptophysin)( +),嗜 铬 颗 粒 蛋 白 A(chromogranin-A)( +),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euron-specific eno1ase,NSE)( -);子宫内膜小细胞癌侵透肌层(图1),宫颈管内口未受侵;淋巴结,左腹股沟0/2,左闭孔0/2,左髂组0/2,右腹股沟0/2,左淋巴结1/2,右髂组0/2转移。术后诊断子宫内膜小细胞癌Ⅲc期,术后行放疗,盆腔60Co外照射,肿瘤照射量52Gy/26次/6周。阴道残端192Ir腔内照射,黏膜膜下5mm 24Gy/3次/3周。放射治疗同时行化疗,静脉滴依托泊苷100mg,连用5d;顺铂40mg,连用3d。28d重复,共6个疗程。于2007年5月结束治疗,患者定期门诊复查,现已无瘤生存63个月。

例2,患者,57岁,因绝经4年阴道不规则出血半年于2007年8月18日入院。妇科检查:老年外阴,阴道通畅,黏膜光滑;宫颈正常大小,光滑;子宫增大如孕2个月大小,质中等,无明显压痛,活动度良好。诊断性刮宫病理:黏液性平滑肌肉瘤。患者于2007年8月18日全麻下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可见子宫增大如孕40d大小,不平,软,有肌瘤结节。左宫角紫色结节约2cm,侵入肌层。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突触素(synaptophysin)( +),嗜 铬 颗 粒 蛋 白 A(chromogranin-A)(+),NSE(-)(图2);子宫内膜小细胞癌侵及浅肌层,慢性宫内膜炎,子宫肌间质瘤,慢性宫颈炎及宫颈内膜炎,双附件(-)。术后诊断子宫内膜小细胞癌Ⅰb期。术后行放疗,盆腔60Co外照射,肿瘤照射量52Gy/26次/6周。阴道残端192Ir腔内照射,黏膜下5mm 24Gy/3次/3周。放射治疗同时行化疗,静脉滴注依托泊苷100mg,连用5d;顺铂40mg,连用3d。28d重复,共6个疗程。于2008年3月结束治疗,患者定期门诊复查,现患者已无瘤生存54个月。

图1 子宫内膜小细胞癌侵及肌层(HE×200)

图2 子宫内膜小细胞癌侵及浅肌层(HE×200)

讨 论 小细胞癌是近年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方法开展而提出的,是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的恶性肿瘤,小细胞癌常见于肺,在女性生殖系统小细胞癌会发生于宫颈、卵巢和阴道。但是原发性子宫内膜小细胞癌极为罕见。子宫内膜小细胞癌是子宫内膜癌的特殊组织类型,仅占子宫内膜癌的1%以下。子宫内膜小细胞癌的诊断必须依靠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疗检查。van Hoeven等[1]提出了子宫内膜小细胞癌的诊断标准:①肿瘤由单一的小型至中间型肿瘤细胞组成,致密、成片生长,可合并或不合并其他肿瘤亚型成分;②免疫组织化学在此单一细胞成分中须有至少1种神经内分泌标记阳性;③须有明确的原发于子宫内膜的证据,如部位局限于子宫内膜。以上病例完全符合此诊断标准。

小细胞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初始认为来自神经脊的胚胎分化或内胚层。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有学者[2]提出,可能来源于子宫内膜未被检测出来的罕见的神经内分泌上皮细胞,由子宫内膜癌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杂交形成,常见子宫内膜癌细胞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化或内胚层的多能干细胞分化。子宫内膜小细胞癌主要发生于绝经后妇女,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绝经后阴道出血、月经不规则,可出现转移性肿瘤引起的慢性腹痛。子宫内膜小细胞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化疗方案以EP(VP-16依托泊苷+顺铂)最常用。血清NSE水平用来监测治疗反应。子宫内膜小细胞癌恶性程度高,远处转移发生早,预后极差,术后平均生存期小于1年。

本文报道2例,经手术、放疗、化疗后,定期到我科复查,现均已存活54个月以上。作者认为手术、放疗、化疗综合治疗,可提高子宫内膜小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期。

[1] VAN HOEVEN KH,HUDOCK JA,WOODRUFF JM,et a1.Sma11 ce11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of the endometrium[J].Int J Gyneco1 Patho1,1995,14(1):21-29.

[2] KRISTENSEN PB,PAULSEN SM.Sinu1taneous presentation of a sma11 ce11 carcinoma invo1ving the ovary and the ute nine endometrium[J].J Submicrosc Cyto,1985,17(1):97-103.

(本文编辑:赵丽洁)

R737.33

C

1007-3205(2012)04-0418-03

2011-05-18;

2012-02-15

牛书怀(1963-),男,河北鹿泉人,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主任医师,医学学士,从事妇科肿瘤诊治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2.04.016

猜你喜欢

组织化学肌层宫颈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FOXC2、E-cadherin和vimentin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拟态的关系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大口黑鲈鳃黏液细胞的组织化学特征及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分布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在肾活检组织石蜡切片磷脂酶A2受体检测中的应用
HX-610-135L型钛夹在经尿道2μm激光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