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腹泻病合并心肌损害38例临床分析

2012-05-08姜荣邦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轮状病毒感染性儿科

姜荣邦

(浙江省平阳县人民医院儿科,浙江平阳 325405)

儿童腹泻病合并心肌损害38例临床分析

姜荣邦

(浙江省平阳县人民医院儿科,浙江平阳 325405)

目的探讨儿童腹泻病合并心肌损害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7年3月—2010年5月儿童腹泻病合并心肌损害患儿38例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抗腹泻和心肌保护综合治疗后,患儿腹泻、心肌损害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除肌酸激酶同工酶(异常率2.63%)外均正常。结论儿童腹泻病合并心肌损害经抗腹泻和心肌保护综合治疗,预后良好。

腹泻;心肌疾病;治疗

近年来,感染性腹泻病发生率较高,已成为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大感染性疾病[1]。儿童腹泻病是儿科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其病因复杂多变,以感染为主,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和真菌等,其中轮状病毒(rotavirus,RV)感染最常见。儿童腹泻临床经过平稳,少部分可合并心肌损害、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由于患儿年龄小,表达能力差且心肌损害的症状不典型易被腹泻发烧等症状所掩盖,故常漏诊。心肌损害如不及时诊断治疗将导致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3月—2010年5月至我院就诊符合腹泻病诊断标准患儿1 742例,其中符合文献[2]所述心肌损害标准38例。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3个月~5岁,平均12.5个月。临床表现主要有大便次数>5次,水样便或蛋花样便,无便血,大便常规WBC≤5个/HP;肌钙蛋白I阳性;心肌酶谱检查见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及其同工酶(MBisoenzymeofcreatinekinase,CK-MB)、乳酸脱氢酶(1actate dehydrogenase,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升高;并有心电图检查异常,听诊心律不齐或心音低顿。

1.2 治疗方法:在抗病毒及纠正脱水、水电解质失衡等常规治疗儿童腹泻病的基础上,加用果糖、辅酶Q、维生素C等营养心肌并用复方丹参改善心肌血供。

1.3 观察指标:每日观察患儿的大便次数及性状,记录大便正常(大便次数<2次/d,大便成形,性状、常规正常)时间及出院时间(出院标准,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常规、血常规、水电解质正常,心肌酶谱、心电图正常);隔日检查患儿肌钙蛋白I、心肌酶水平及心电图。

2 结 果

经抗腹泻和心肌保护综合治疗后,患儿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平均大便正常时间为(5.6± 1.8)d。平均出院时间为(6.8±2.1)d。大部分患儿各实验室检查指标在第5~7天转为正常,少数病例在第7~9天转为正常,见表1。

表1 各实验室检查指标在各时间点的异常情况(例数,%)

3 讨 论

儿童腹泻病包括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常见于饮食不当,环境变化和过敏等情况,症状一般较轻,无发热,一般见于1岁以下的婴幼儿,纠正诱因即可缓解,多无肠道外症状。儿童腹泻病以感染性腹泻为主,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和真菌,而病毒感染最多见,尤其是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在我国,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儿童腹泻占社区腹泻患儿的10%,门诊腹泻患儿的29%,住院腹泻患儿的46%[3];而诺如病毒在儿童腹泻大便标本中的检出率高达27.5%[4]。病毒感染性腹泻临床症状较严重,有明显的发热呕吐,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轮状病毒感染合并其他系统损害的发生率高达81%[5],心肌损害较常见。

小儿腹泻病出现的心肌损害,可能是病毒感染致病毒血症直接感染心脏,引起炎性细胞浸润和心肌细胞的水肿、坏死;也可能是由于感染后的免疫反应与延续或加重心肌损伤[6]。另外,患儿腹泻时严重脱水导致循环血量不足,血压降低,冠状动脉流量不足,组织缺血缺氧,氧自由基生成增多,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也可能损伤心肌细胞。腹泻脱水患儿一般需要大量快速补液,这无疑将加重心脏的负担,尤其是对心肌损伤患儿快速大量补液可能引起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腹泻患儿发热、呕吐、腹泻及水电解质紊乱等常导致患儿面色苍白,食欲精神不济,头昏、虚软无力等,这正好掩盖了心肌损伤的症状从而造成漏诊。因此,准确而快速地诊断出腹泻病患儿是否合并心肌炎极为重要。CK-MB是一种心肌损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指标,几乎只存在于心脏,正常情况下血中含量极微,心肌损伤时活性快速升高。心电图检查对腹泻患儿的心肌损害无特殊意义。故而临床工作中应常规对儿童腹泻病者行心肌酶谱检查,并可用于监测心肌损伤患儿恢复去情况。据报道[7]热毒宁注射液和果糖二磷酸钠片治疗腹泻合并心肌损害均有较好效果。我们对患儿行抗腹泻、保护心肌综合治疗后,80%患儿1周后血清心肌酶谱恢复正常,无1例死亡。

[1] STEINER TS,SAMIE A,GUERRANT RL.Infectious diarrhea:New pathogens and new cha11enges in deve1oped and deve1oping areas[J].C1in Infect Dis,2006,43(4):408-410.

[2] 全国小儿心肌炎心肌病学术会议.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2):75-76.

[3] 张丽杰,方安.中国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研究进展[J].中国计划免疫,2007,13(2):186-191.

[4] 陈冬梅,张又,邓莉,等.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北京地区婴幼儿腹泻标本中的Noro病毒[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6,1(3):199-203.

[5] 吴萍,若敏,宋冬梅.轮状病毒肠道外损害[J].新疆医学,2008,38(1):61-62.

[6] 章国忠,潘继豹,李晓菊.肌钙蛋白测定在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损害的意义[J].急救医学,2004,11(6):400.

[7] 高彬昌,刘晓萍,薛咏酶,等.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合并心肌损害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12):1136.

(本文编辑:赵丽洁)

R725.7

B

1007-3205(2012)04-0468-02

2011-12-26;

2012-02-23

姜荣邦(1977-),男,浙江平阳人,浙江省平阳县人民医院主治医师,医学学士,从事儿内科疾病诊治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2.04.039

猜你喜欢

轮状病毒感染性儿科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思考心电图之177》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圆梦儿科大联合
犊牛轮状病毒腹泻的防治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中医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