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科门诊抗菌药使用情况分析

2012-05-06容仲琴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使用率儿科处方

容仲琴

儿科门诊抗菌药使用情况分析

容仲琴

目的分析探讨我院儿科门诊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对我院儿科门诊处方,抽取其中的9136张,对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3502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占38.33%。其中,单联使用率口服占68.70%,注射占24.84%;二联使用率占6.45%,不合理用药占6.45%。结论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基本符合卫生部规定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控制在50%以下的标准[1]。但也存在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儿科门诊;合理使用;抗菌药

抗生素在临床上的使用,虽然使多种感染性疾病的病死率有了显著下降,但是,也带来了诸如滥用抗生素的现象等不少棘手的问题。滥用抗生素的后果,既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可导致菌群失调、脏器功能损害,使患者出现细菌耐药性并导致药源性疾病。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随机选择我院儿科门诊2012年1~6月份处方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小儿消化性疾病、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有益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2年1~6月份儿科门诊的处方,并在每月的处方中连续抽取10天的儿科门诊的处方共9136张,对其中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小儿消化性疾病、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处方共计3502张,统计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药品名称、治疗例数、给药途径、使用频率、联合用药情况,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处方有3502张,占总处方的38.33%。使用频次最多的是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克林霉素类等4类10种,其中,单联使用率口服占68.70%,静脉注射占24.84%,二联使用率占6.45%。无三联及以上用药情况。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相关数据详见表1。

表1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数据分析表

2.1给药途径由表1可见,我院使用抗菌药的处方以口服给药为主,其中口服比例75.16%,静脉注射比例24.84%。这是因为干混悬剂、颗粒等剂型的口味更适合小儿患者,且服用时比一般片剂、胶囊剂方便,而静脉给药后药物相对强烈和难以逆转,同时又受载体溶媒、药物稀释浓度、药物配伍等因素的影响,可能给患儿带来过敏反应,静脉炎等不良反应。肌肉注射后局部会有硬结形成,人体吸收药物状况较差,而且注射部位的肌肉可能出现疼痛。因此口服给药比注射给药更易为小儿接受,倍受医生和患儿家长欢迎。

2.2用法不合理大环内酯类的阿奇霉素在儿科应用为首选药,我院口服阿奇霉素有肠溶片剂、干混悬剂二种剂型,但临床小剂量使用时有时选择片剂而不是干混悬剂,需要掰碎后重新分剂量,这样不仅剂量不好掌握,患者的依从性也差。且肠溶片有在胃中不溶肠中溶的特点因此为不影响其疗效要整粒吞服,不可掰碎服用。

2.3药物间相互拮抗如对肠道腹泻的患儿采取抗菌药联合微生态活菌制剂这一联合用药方案。因为抗菌药物对酪酸杆菌活菌、促菌生等微生态活菌制剂有抑制和灭活的作用,而后者的存在又使抗菌药物的药效降低,因此两药宜间隔1~2h服用,以利于发挥各自疗效,达到治疗目的。应嘱咐患儿家属注意活菌制剂与抗生素分开服用。

由表1可见,大环内酯类与青霉素类联合应用共226例,二者会产生拮抗作用而降低疗效,不合理用药占6.45%。若需使用应先用杀菌剂再用抑菌剂而避免二者同时使用,或改用大环内酯类和头孢类联用。

3 讨论与建议

3.1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具应用抗生素的指征。由表 1可见,使用频率最多的是第三代头孢。而据调查 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2]。应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感染的患者方可应用抗菌药物。

3.2尽早查明感染源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开展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确定给药方案,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针对性,防止药物的滥用。

3.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各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和人体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特点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临床适应症。临床医师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特点,按临床适应症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3.4严格遵循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选择抗菌药物应首选疗效好的普通抗生素,严格控制局部用药和预防性用药[3]。一般情况下不联合用药,确实需要联合时,一定要有正确依据;一种抗生素可治疗时不联用多种药物,最好按药敏试验结果用药;用窄谱抗生素时,不用广谱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剂量要足,不宜少量长时间应用或频繁更换。

4 结论

随着社会上越来越多耐药菌的出现,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每个医院都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强临床医生药学知识的教育培训,使其全面掌握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知识,严格按药物的适应症、药代动力学、体外药敏试验等合理选择抗生素。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S].卫医发2000,431号.

[2]夏国俊.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48-49.

[3]徐秀华.临床医院感染学[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05.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药剂科,广东江门 529100

猜你喜欢

使用率儿科处方
如何预防磁盘使用率过高?
人间处方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圆梦儿科大联合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
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