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鲁木齐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的调查分析

2012-05-02赵雪艳闻素霞

考试周刊 2012年18期
关键词:乌鲁木齐市性别差异适应性

赵雪艳 闻素霞

摘要: 运用学习适应性测验(AAT)对新疆乌鲁木齐六所初级中学的流动儿童进行调查。发现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总体水平低于全国水平,有47.7%的学生学习适应不良;在学习态度和身心健康两个分量表上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存在差异显著;在四个分量表和全量表上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学习热情和听课方法两维度上,初三学生的平均得分显著低于初一初二,在身心健康维度上初二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初一初三两个年级。由此可见,加强对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其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学习适应性测验(AAT)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工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生力军,但同时带来了流动儿童这一新的城市弱势群体。流动儿童是指未满18周岁,跟随外出打工的父母到城市居住、生活的儿童。由于户籍地和居住地不一致,流动性成为他们接受教育的主要障碍之一。频繁的流动极易导致学生学习断层,出现学习适应性的问题。学习适应性系指克服种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学习适应能力[1]。鉴于此,了解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性,有助于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比较全面和科学的认识,继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学习适应性不良的学生摆脱学习困境。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居住在乌市不超过半年,户籍不在现居住地为标准选取乌鲁木齐市不同城区六所中学的学生共779名作为被试对象,有效数据694人,男生355名,女生339名,初一248名,初二271名,初三174名。

1.2研究工具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步成教授修订的《学习适应性测验(AAT)》中学版(含全国常模),对全体被试对象进行检查。该量表共150道题,分为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环境和身心健康4个分量表,其中每个分量表各包括3个内容量表,共计12个内容量表。量表原始分依据年级常模转换成标准分,再由标准分换算成等级,共分为5级,1级为差等,2级为中下,3级为中等,4级为中上,5级为优等。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其折半信度为0.71—0.86,重测信度为0.75—0.88。

1.3施测程序以班级为单位,按统一指导语进行集体施测,施测时间40分钟,问卷当场收回。

1.4统计分析首先将试卷原始分依据年级常模转换成标准分,再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2.结果

2.1乌鲁木齐市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的总体分布对乌鲁木齐市流动儿童的AAT测验结果表明,其学习适应性水平总体分布为:差等(7.9%)、中下(39.5%)、中等(35.3%)、中上(14.6%)、优等(2.7%),与全国常模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呈现出比常模较低的趋势,有47.7%的学生学习适应不良(处于中下或差等水平),平均等级为2.63,经卡方检验,显著低于全国理论水平。

2.2乌鲁木齐市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的性别差异比较在12个内容量表上,除“学校环境”、“独立性”、“身心健康”三个方面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外,其他各项均差异显著。四个分量表和全量表均存在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得分均低于女生,见表2-2。

2.3乌鲁木齐市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年级差异比较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年级的流动儿童在学习热情、听课方法和身心健康三个内容量表上差异显著,平均数的多重比较表明,在学习热情和听课方法两个维度上,初三学生的平均得分显著低于初一初二,而初二学生的分数也低于初一。在身心健康维度的分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状态,即初二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最低,见表2-3、表2-4。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市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总体等级分布状况显著低于全国分布,平均等级为2.65,低于中等水平3级。有47.7%的学生学习适应不良。正如有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有重要影响。而流动儿童由于父母工作变迁,家庭环境不太稳定、缺乏父母的关注教育,以及社会援助缺失,容易受到歧视,在心理上产生标签效应,缺乏自我认可。因此,加强对他们的有效引导,给予鼓励赏识和认可,有助于唤起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在四个分量表和全量表上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这和既往的研究相一致[2],[3],[4]。这可能是由于中学阶段,女生相对男生成熟得早一些,另外,与性别有关的社会规范也使中学阶段的女生相对男生做事较认真细致、情绪较稳定、责任感较强、有较高的学习自觉性等。这些心理特点有可能使女生更能适应学习的要求。该结果与正常班级后进生中女生占的比例小的事实是一致的。因此,教师应特别关注对男生学习适应性的培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如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对学习的自控能力、稳定的学习情绪、良好的学习计划性、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等。

在学习热情和听课方法两维度上,初三学生的平均得分显著低于初一初二,而初二学生的分数也低于初一,这与“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发展水平具有随年级升高而明显下降的趋势”的结论相吻合。但在身心健康维度上则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状态,即初二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最低,这是因为初二学生生理心理剧烈变化,内心的幼稚性和成熟性不断碰撞,他们往往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变化,一直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加强对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指导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教师在开展学习适应性指导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学生之间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和个别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步成.学习适应性测验(AAT)手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1991.

[2]聂衍刚,郑雪等.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状况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1):23-28.

[3]隋光远,李晶.初中优生和差生学习适应性的比较研究.心理科学,2004,27,(3):643-646.

[4]曾守锤,李其维.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问题及解决办法.心理科学,2007,30,(6):1426-1428.

[5]何光峰.流动人口子女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教育科学研究,2002,(11):53.

[6]彭晓伟.影响“流动儿童”学习的制约因素浅析——基于成都市红花学校的调查.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9):4-12.

本研究得到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乌鲁木齐流动儿童学习适应不良的干预模式研究》的资助。批准号:071003。

通讯作者:闻素霞

猜你喜欢

乌鲁木齐市性别差异适应性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乌鲁木齐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近5年乌鲁木齐市PM2.5变化分析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乌鲁木齐市土地征收与融资问题探讨
乌鲁木齐市将建立报废汽车管理长效机制
性别差异对TWA的影响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45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