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新编日语1(修订本)》看日语精读教材的编写理念

2012-05-02何慈毅张俊跃张晓瑜武晓黎

考试周刊 2012年18期

何慈毅 张俊跃 张晓瑜 武晓黎

摘要: 精读课是日语专业核心课程中的“重头戏”,精读教材的编写与使用是重中之重。一本好的日语教材对于日语教学与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使用度较高的《新编日语1(修订本)》为范例,通过对其编写依据、编写体例、编写内容的综合分析,归纳总结出在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日语精读教材编写理念中的一些共通之处。

关键词: 精读教材《新编日语》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

精读课是日语专业核心课程中最为关键的“重头戏”,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所占的课时多。一般来说,高校日语专业的精读课程在一、二年级的基础阶段,会达到每周8—10个课时之多。其次,持续时间长。一般会连续开设3—4个学年,可以说基本贯穿了整个大学的教学、学习阶段。最后,它是训练日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体。精读课不仅仅学习语言知识,听力、会话、阅读、写作、翻译乃至日本文化、风土人情等内容都会有所涉及。“教材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要依据,选用或编写适当的教材是搞好教学的根本保证”。①因此,一本好的精读教材对于日语学习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目前,随着中日两国交往的日益密切与深入,以及中国日语人才需求的增长,培养应用型日语专业人才已成为很多高校的共识。我国高校日语专业的学生大多为“零起点”,也就是说在升入大学之前大部分学生基本没有接触过日语,所以精读课,特别是一年级的精读课承担着日语入门启蒙的重要职责。以金陵学院为例,一年级上学期的专业核心课程就只开设了《日语精读》一门。类似情况在国内高校中恐不在少数。这种情形的出现应该说是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因为对于对日语一无所知的初学者而言,一开始就开设会话、翻译、写作等课程未必符合日语教育的规律。这种情形更加凸显了基础阶段日语精读教材的重要性。这也是我们对日语专业的教材建设与教学理念进行探索的初衷。本文以在国内被众多高校采用、拥有良好口碑的《新编日语1(修订本)》(周平、陈小芬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以下简称《新编1》)为范例,通过对其的系统分析,力图总结出日语精读教材编写理念中的共通之处,并运用到包括独立学院在内的日语专业课程与教材建设的教学实践中。

一、编写依据

在《新编1》的《编写说明》中,编者开明宗义地写道:“本书参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入日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句型、功能意念等方面的内容。”②《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教学目的要求:“引导学生扎实学习,掌握日语基础知识;训练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为高年级阶段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③此外,《大纲》还对词汇、语法等具体内容作了详细的规定,这理所应当成为我们编写日语精读教材的基本依据。

二、编写体例

《新编1》共20课,分为4个单元,其中第1单元为语音阶段,但从第2课开始就增加了语法、句型、会话等内容。其余三个单元除每单元的最后一课为复习内容外,都由前文、会话、单词、功能用语、语法解说、读解文及单词、练习等部分构成,每单元最后还介绍了一些日本家喻户晓的歌曲;教材采用日本书籍通常采用的竖版排版,采用黑白印刷,无彩页,附有少量插图;在目录中比较详细地列举的每课的具体内容,特别是在“解说”中列举出了每课中出现的语法现象,便于使用者进行复习、整理、归纳;在教材的最后附有按照五十音图排序的“单词索引”,并且标注了单词出现的课数。应该说,这种编写体例为使用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还是基本符合使用者的要求的。

但是,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出生、成长于一个信息极大丰富的时代,他们接触的新鲜事物比起上一代的人要多得多,因此如何在教材编写中适应他们的口味,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修订本《新编1》与旧版④相比,在版式上几乎未作任何改动,格调稍显沉闷,似可改进,比如可增加一些趣味插图,以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

三、编写内容

《新编1》遵循听说为主、读写为辅的原则。教材的编写不同于一般的书籍,一方面,要求遵循难易适中、循序渐进的原则,能够切合中国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另一方面,要考虑到教师的教学实际,就是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方便使用。如果这两者不能兼顾,就称不上是部好的教材。

1.单词

《新编1》共收录单词大约1290个,并标有声调符号与词性。相较于旧版而言,删除了某些陈旧的单词,替换以现在的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比如增加了「聖火リレー」「マスコット」「鳥の巣」(第八课)、「デジカメ」「万博」(第九课)、「ノートパソコン」(第十六课)等当下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这体现了教材编写中“与时俱进”的理念。语言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缓慢但又毫不停息地变化着,某些词会成为基本用不到的“死语”,一些新的词汇与说法又会顺势而生。因此,在教材的单词编写中,应关注社会热点,尽可能地介绍一些热点话题中的词汇,使学生能够直接将学到的词汇运用于日常生活,增加用日语谈论热点话题的深入度,相信这也会使教材使用者学得有趣而不感觉枯燥,有利于培养并保持对日语的浓厚兴趣。

2.语法

《新编1》每课有十个左右的语法现象,语法解说较为详尽、全面、系统,使用比较规范的日本学校文法术语,可为学生今后的语法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在每个语法解说中都有例句,后面配有译文。(关于这一点,我在教学实践中感到,在例句后面配以译文似嫌多余,因为精读教材主要是用于课堂教学,有了例句的译文,反而使学生失去了一次加深理解并运用所学语法现象的机会。在教学中,完全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进行翻译,以便检验学生对本语法的掌握程度。)

比如本教材第二课关于「も」这一语法现象的解说是这样的:

提示助词「も」

これもふくです。

「も」是提示助词,接在名词、助词等后面,相当于汉语中的「也」。

これはレモンです。それもレモンです。(这是柠檬,那也是柠檬。)

これも李さんのかぎです。(这也是小李的钥匙。)⑤

这一语法解说首先介绍了「も」在日本学校文法体系中的称谓,接着标出在课文中具体出现于哪一句话,在正式的解说中还提到了其接续及相对应的汉语意思。人们在外语学习中日益重视直接用外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在究竟是用日语还是汉语进行语法解说这一问题上见仁见智,有些教师对《新编》中使用汉语解释语法现象提出不同的看法。我完全赞同培养学生直接用外语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在基础阶段,特别是一年级就直接用日语解释语法现象恐怕不太现实,在入门阶段,用母语来解释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3.前文和会话

前文和会话是《新编1》的核心内容,大部分的单词和全部的语法都出现在这一部分。前文是一篇小文章,归纳了后面会话的主要内容,供学生归纳会话大意及朗读、背诵之用。现在,外语学习更加重视学生语言运用的实际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会话在这一能力的培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新编1》在会话的编写上用了很大的篇幅,对于新单词和语法现象进行反复练习,这一部分应成为课堂进行听说训练的重点。但是,本教材从旧版开始在会话中就有一些比较生硬的表达方式,也就是说,一些表达从语法意义来说是对的,但是日本人在实际生活中并不会这么说。修订本似乎也未有大的改观。这只能依赖教师在教学中提醒学生加以注意。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在初始阶段就加以重视,否则,一旦形成思维定势,再改起来就比较困难了。语言学得再好,如果对日本的文化和国民性不了解的话,就会产生文化的冲撞,从而不能够很好地与日本人进行交流,甚至有产生误解和误会的可能。因此,在练习会话的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教材原文,而应当引导学生根据实际的场景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这就要求在编写精读教材,特别是会话部分中,一定要重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作用,能够引导使用者“活学活用”,而不是只会“死记硬背”。

4.读解文

《新编1》的读解文也是一篇比较完整的文章,里面基本没有新的语法现象。作为前文和会话的有益补充,可以在扩充词汇量、了解日本文化、提高阅读能力乃至培养写作能力方面加以运用。但是,由于所选取的文章都很短小,有时某些句子是为了单纯练习本课中所出现的语法而设的,因此对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似乎不尽如人意。我以为,可以将其编为类似泛读教材的内容,篇幅可以适当加长,难度也可略微加大,甚至可以在其后设置一些题目或者就文章中的某个话题让学生自己用日语做些陈述或写作,如此才能切实提高使用者的实际运用能力和阅读、写作水平。

5.练习

试举《新编1》第十一课的练习加以说明。

(1)次の文を読んでください。(下有3道小题。此类题型一般有2—3段相对比较完整的话。除供朗读用之外,还可练习翻译及复习本课中出现的语法现象。)

(2)適当な言葉を入れなさい。(下有14个小题。此类题型基本填写本课中出现的语言现象,其中很大比例是助词的用法。)

(3)線を引いたところを言いかえて練習しなさい。(共有3个主题,每个主题下面又有5个小题,共计15题。)

(4)例のように言いかえなさい。(共有4个主题,每个主题下面又有5个小题,共计20题。)

(5)例のように質問に答えなさい。((共有2个主题,每个主题下面又有5个小题,共计10题。3—5题都是仿照例句进行叙述的机械练习。)

(6)次の問いに答えなさい。(共有9道问题。此类题型主要根据前文和会话的内容,并会结合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设计5—8个问题进行回答。)

(7)次の中国語を日本語に訳しなさい。(共4道小题。)

(8)絵を見て言いましょう。(有1个主题和10副图画。此类题型一般提供主题和图画,围绕主题和图画用相对完整的一段话进行描述。)

总体而言,《新编1》练习形式多样、数量合理,对语言点的覆盖全面,难易适中,基本能够满足学习者的练习需要。据统计,《新编日语》全四册中出现的练习形式达到了约20种之多。⑦《新编1》的第二十课还参照“日本语能力考试”的题型设计了模拟考试。“日本语能力考试”是检验学习者日语水平的最权威的考试之一,适时导入能力考试的题型对于学习者来说还是有很大便利性的。但令人遗憾的是,能力考试自2009开始进行改革,采用了部分新的题型,考查内容版块的分布也出现了较大变化,可能由于出版时间问题,这些在《新编1》的模拟考试试题中并未及时体现。再有,机械练习所占比例过大,在第12课中第3、4、5题皆为机械练习,按照小题计算达到了45个之多;与此相反,活用练习的比例过小,达不到活学活用练习的目的,教师还要额外设计题目对学生进行训练,在某种程度上不太方便教师的课堂教学使用。

6.题材

《新编1》“题材以学校、家庭、社会为主,同时兼顾日本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⑧除去第一课为“五十音图”之外,在剩余的十九课中,关于学校的共有七课。

第二课はじめまして

第三课へや

第四课がくえんとし

第六课大学の生活

第十二课試験

第十三课留学

第十五课アルバイト

关于家庭的共有四课。

第九课家族のデジカメ写真

第十课連休

第十一课趣味

第十八课料理

关于社会的共有五课:

第五课シャンハイのワイタン

第七课浦東

第八课北京オリンピック

第十四课あいさつの言葉

第十九课インタビュー

关于日本文化、风俗习惯的共有三课。

第十六课クリスマス

第十七课元旦

第二十课春節

从每课的题材内容来说,教材的编写是贯彻了编者的编写初衷的。从题材的比例来说,关于学校的题材共有七篇,比重超过了1/3。这大概是由于教材的使用对象大多数是高校日语专业大学生的缘故。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积极变化为,本书出版于2009年,在课文当中涉及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神舟号”宇宙飞船等内容,其中“北京奥运会”还作为了第八课的主题,这使我们看到了编者与时俱进、关注社会的努力与诚意。但是,当今的大学生已不同于以前,他们虽然在进入大学之前没有正式接触过日语,但是毋庸置疑他们是因为对日语或日本感兴趣才将日语选为自己的专业,他们对于日本文化的渴望程度有时会超出我们的想象。一个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我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看到学生稍显疲态,就会有意穿插一些关于日本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讲解,每当此时,学生便会为之一振,听得非常认真。因此,在精读教材中可适当增加一些这方面的内容。比如第八课的读解文为「年中行事」,非常简单地介绍了「お正月」「節分」「ひな祭り」「男の子の祭り」「お盆」「体育の日」「七五三」等节日,并未进一步深入讲解或扩充。我认为,在这里完全可以将日本的「年中行事」或「祝祭日」做成表格一并加以介绍,因为这些知识对于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须掌握的。

四、编写理念

以上从《新编1》的编写依据、体例、内容等方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了一些认识。从培养日语应用型人才的思路与目标而言,我认为日语精读教材的编写应遵循如下理念。

1.编写应以《大纲》为依据。在全面覆盖《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可适当补充其他内容。

2.在编排体例上应形式合理、重点醒目、大方而不花哨,应把握年轻学习者的心理需求与喜好;目录应尽可能详细,最好列举出每一课所出现的语言现象;附录内容应实用。总之,应尽量为学习者掌握和运用本教材内容提供便利。

3.在内容安排上,应坚持与时俱进,关注社会现实,并积极吸收最新科研成果。词汇量要充足,并且适量选用一些随着社会发展新出现的单词及使用频率高的单词;语法解说应系统、全面;题材形式多样,贴近当下生活与社会热点,适量增加日本文化、社会,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话题,提高使用者的学习兴趣,培养日语的实际运用能力;练习题型多样,可参考“日语能力考试”与“日语专四、专八”等权威性考试题型进行合理设计,机械练习和活用练习比例分配得当,从培养日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角度出发,可适当增加活用练习的比例。

注释:

①张静茹.贯彻日语基础阶段教学大纲的重要环节——浅谈基础日语教材建设.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4.

②周平,陈小芬编著.新编日语1(修订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2.

③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④周平,陈小芬编著.新编日语1.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⑤周平,陈小芬编著.新编日语1(修订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27.

⑥崔亚珍.中国常用日语教材的分析.科技信息,2009,20.

⑦张静茹.贯彻日语基础阶段教学大纲的重要环节——浅谈基础日语教材建设.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4.

⑧周平,陈小芬编著.新编日语1(修订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2.

参考文献:

[1]周平,陈小芬编著.新编日语1(修订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2]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3]张静茹.贯彻日语基础阶段教学大纲的重要环节——浅谈基础日语教材建设.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4.

[4]林洪.启蒙致用——日语专业本科第一级教材若干编写原则.日语学习与研究,1994,4.

[5]贾朝勃.日语教育文法在日语教材中的实际运用观察.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2.

[6]崔亚珍.中国常用日语教材的分析.科技信息,2009,20.

本论文为南京大学金陵学院2010年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独立学院日语专业的教材建设与教学理念探索》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