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的情绪与绘画心理

2012-05-02王朝晖

考试周刊 2012年18期
关键词:画者绘画情绪

王朝晖

摘要: 艺术是精神活动,绘画的心理过程和欣赏的情绪心理是精神活动中的关键所在,本文分析绘画过程中的动机心理、创作理念、达成情感、审美欣赏、评价体验等因素,阐述人的情绪和这些因素之间的必然和偶然联系,并总结出这个规律:情感情绪这些精神因素是绘画艺术的生命。

关键词: 艺术绘画情感心理审美修养

艺术是人的精神活动,绘画是艺术的主要门类之一,其类别广泛,技法、思想的差异性也很大。这门艺术能够使人们丰富精神生活,修身养性,提高自身审美素养。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发展,人们对于艺术的需求也日趋迫切,而新世纪思想哲学领域不统一,信仰杂多,观念和需求日益多样化。思想领域空虚和不稳定,精神需求的空间就更大,人们需要更多的寄托、发泄、精神世界的满足形式和绘画艺术的联系日趋紧密,都市的人们对艺术倍加重视。下面我们对绘画这门艺术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心理学家把心理现象划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认识过程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品质和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的反映过程;意志过程是认识活动的能动方面和自觉的调节方面;而情绪和情感是伴随着认识活动和意志行动而出现的。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的形式和外部表现的形式,具有极为复杂的神经生理、生化的机制,包括机体在心理的和生理的许多水平上的整合。情绪和情感在人的心理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并在人的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与周围世界交互作用,与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发生多种多样的联系。现实事物对人总是具有一定的意义,人对这些事物就抱有一定的态度。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与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所不同,它总是以带有某些特殊色彩的体验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顺利完成工作任务使人轻松和愉快,失去亲人感到痛苦和悲伤;面对敌人的挑衅激动或愤怒;遭遇危险可能引起震惊或恐惧;美好的事物使人生发爱慕之情,丑恶的现象令人产生憎恶之感。所有这些,都是人的具有某种独特色彩的体验,而这些不同的体验,是因人的不同的态度而变化的。因此,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

人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要以某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客观事物对人的意义,也往往与它是否满足人的需要有关。同人的需要毫无关系的事物,人对它是无所谓情感的;只有那种与人的需要有关的事物,才能引起人的情绪和情感。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情绪和情感具有肯定或否定的性质。凡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都会引起肯定性质的体验,如快乐、满意、爱等;凡不能满足人的渴求的事物,或与人的意向相违背的事物,则会引起否定性质的体验,如愤怒、哀怨、憎恨等。情绪和情感的独特性质正是由这些需要、渴求或意向所决定的。

在搞精神活动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重视人的心理和情绪。我们的目的也就是使我们的心理健康,情绪稳定,性情温和,心情舒畅,从而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发展服务。绘画是一门视觉艺术:画者用眼睛将所视之物在大脑中加工整理后,运用一定的技法和工具材料,以绘画形式表现出来,而使观者用眼睛看到作品后在大脑中有所感受和体会。这就是绘画的全过程。可以看出,在这中间,画者和观者的大脑加工都很重要,也就是我们必须对绘画者的心理及情绪和观者的心理情绪有个研究认识。

一、关于绘画动机心理及情绪状态

人们干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目的,下意识与无意识的行动虽然也有,但那是在日积月累的情绪状态的基础上才发生的,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绘画活动,尤其是创作活动一般是在感情中体验出目的,而在亢奋的情绪状态中付诸实践。人类的孩童时期往往较多涂鸦现象,这种无意识的活动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人的一种与生俱来的造型心理。人是富有想象的动物,脑海里的形象是人的最初心理感应。虽然人类的第一次反应是“音乐”——哭(婴儿出生的那一声),但只要眼睛睁开,其潜在的一些形象感会具象化,造型艺术的形象性是人的心理符号的进一步展示的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图像的研究也日趋完善,随着照相机的发明应用,印刷业的发展,电影的诞生,电视的普及……人们的形象心理及情绪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我们从初习者的一些习作研究认识到,初习者的情绪状态往往并非纯主观的,故而其总想有一个模式作为依据,例如:小孩经常画人,表现时就不是如涂鸦期那样画出来,而是有一个模式,如图一,人头画法(大字不出头,两边挂灯笼,三天不吃饭,饿成大鸡蛋。);图二,鸭子画法(我考了2分,妈妈打了我三棒,我眼一瞪,嘴一疵,一下飞到外婆家。);图三,数字人头(123456789);图四,人物全身(一个丁老头,两边挂灯笼,三天不吃饭,饿成大鸡蛋,三根韭菜三毛三,一块豆腐六毛六,两筐白菜五毛五。)

这时候的情绪状态是不知所从,所以只能在一定的模式下才能进行。心理上的不自信,决定了初习者必须在老师的引导下才能逐步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提高。绘画创作者一般在技能上掌握较好,和初习者的状态是两个概念,其主要考虑的是绘画内容和物象,主题的意义和作用,表达的意愿和意境,等等,运用自己熟悉的形式、构成、表现、技法等因素完成目的,这时候画者的情绪是热情、激烈、积极、紧张的,思想活动和艺术活动达到统一。绘画动机心理和情绪的集中体现是:表现欲望的驱使,积极亢奋的状态。

二、关于绘画与情绪情感状态

绘画过程中人脑对客观或主观物象的形象进行再加工(不论所谓具象还是抽象),这时候不论是初习者还是基础技能扎实的画者俱在积极情绪状态中,只是表现手法,也就是脑中的整理再加工的经验性和形式感不同,其实初习者也有很多闪光点,而此时画者的多角度多层面思考,往往不如前者的闪光点多和耀眼。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懂得越多,思维转得越多,回到原始点后原始性越少。我们应对初习者的闪光点给予指导,使其有深刻认识而进步。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否认经验的重要性。经过反复思考后画者有可能使物象升华,这是初习者不能达到的。画者达到目的而迅速表现出来,初习者在不确定中把好的东西轻易地抹去了。具象和抽象的形式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也是不同的,具象的制作加工主要是技法和工艺,而抽象的形式是创新,是作者无拘无束地表现意图,其情绪体验是直露的,“身与景化”,不知景为我耶,我为景耶,方可融化在天地宇宙和奇思妙想的世界中。要达到这一步,首先要达到“无我”的境界,只有“无我”才能“忘形”,“忘形”方可“得意”。然而,“忘形”并不是“无形”。无形即无像,没有形象的绘画是抽象绘画。

中国画从未表现过“无像”的物体。中国画遵循的是一种忽略物体具体细节,强化本质特征的造型法则,以表现情感和张扬个性为基础,特别强调画家的主观感受,表现出来的是经过变形夸张处理过的,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的一种“形为迹化”的“意象”。但是,在造型原则和方法上,工笔画和写意画则不相同,工笔画以工整细腻和严谨写实为其特征,人们一般认为离开了严谨的形象其形式语言就无从依附,所以无论是唐朝的人物还是宋朝的花鸟,其形象都非常具体写实,并以栩栩如生为标准。写意画则不同,画者在创作时不拘于成规,一切为了意境创造服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创作时不惜将一草一木、一虫一鸟等物体当成画面的构成元素进行解构,再根据画面空间和虚实处理的需要重新组合,试图通过这样的处理营造出深邃的空间和悠远的意境。基于这样的创作原则,在描绘对象时不以物所拘,不为物所累,始终将它们看成是意境创造的符号,或将鸟处理成三角形,或将花概括成圆形,只有将这些物象变成意境表现的语言符号后,才能随心所欲地驾驭画面,酣畅淋漓地尽情表现,创造出具有诗境的空间。

三、关于作品定稿完成及情感体验

有人说画永远也画不完,有人说要见好就收。在作品完成时也就是绘画目的达成的时候,情感达成是最关键的,我们所见到的历代大师的素描作品有哪张是面面俱到的?有哪张不是细致深入地研究解剖形体结构画出来的?又有哪一件不是非常优秀的呢?一张好的素描习作应具有以下的品质:较好的构图,流畅的线条,准确并较深入的形体结构,使人产生较强的直观感受而非细节吸引,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德拉克洛瓦在讲到构成素描画家和油画家的任务时说:“第一从正确地勾出线条开始工作,第二是以有层次的色调结束工作。”

有一句话说得好:世界上最幸福的时刻之一就是艺术家完成作品后吹着口哨自己先欣赏的时候。作品的完成会直接影响作者的情绪,我们可以通过完成作品来调节自己的心情,假如你在完成的过程中情绪有变化,很有可能使作品泡汤。有时在画完后还想:开始以为打稿会用很久的时间,可没想到笔到了手里的感觉那么好,好像我一直就没停下来过,一气呵成的感觉真好。上颜料是最让人开心的事。把各种各样的颜色涂抹到画稿上,堆砌出一幅美丽的风景。某些颜色的应用可以特别夸张,释放出不一样的心情。这就是绘画的魅力。可以用画笔画出自己的美丽世界,或许有些不合逻辑,但这就是那个时刻的心情,就想看到那样的天空、那样的花草树木、那样的人、那样的物。

四、关于绘画欣赏评价与情绪体验

欣赏者在观看绘画作品的时候总是将艺术形象与自身的经验形象联系起来,其心理过程是波动影响的,一般爱好者是先佩服后学习技法、学习欣赏。在欣赏者的形象体验方面,以初学者的心理体验为例,其积极意义主要是一个形象积累过程,在一定量的基础上,也就是前面谈到的模式多了的时候,学习进度也就快了,故而我们要多看画展、画册,增加阅历。欣赏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达到”。(罗恩菲德语)马克思历来十分重视青年一代的审美教育,要求他们不但要掌握科学,而且要懂得艺术。他认为艺术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且能鼓舞人们改造世界,去创造美好生活。他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审美教育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历来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说:“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得到,并逐步增强的。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要增加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

我们可以通过作品的内容来分析作品的美,同样,形式的分析也需要明白作品的内容和中心思想。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观感受在审美现象上的多样性。欣赏是在主体参与的前提下进行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的成分,这些成分就造成了欣赏活动的复杂性,也使评价难以统一。

综上所述,绘画过程中的心理和情感在绘画的各个环节都有完整的体现,情感促使画者画画,作品形成画者的绘画情感,二者密不可分,情感是绘画的生命,中间的绘画环节有一点问题,作品就夭折了,所以,拥有良好的心理情感是画好画的前提,绘画这种艺术表达形式又是人们调节情感的手段,是人们丰富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范梦.美术概论.中国青年出版社.

[2]刘叔成等.美学基础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3]孙美兰.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4]文艺心理学大辞典.湖北人民出版社.

[5]魏忠东.记中国画家袁牧.

猜你喜欢

画者绘画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蒙马特与798
撕画
请尊重美术家的劳动成果——敬告随便就开口向书画家索画者
画者的悲哀
情绪认同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