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江县农业生产施肥现状调查及对策

2012-05-02□龚

四川农业科技 2012年6期
关键词:土肥施用量全县

□龚 政

农业生产要持续发展,必须实行科学的施肥制度。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施肥既要保证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又要培肥地力和保护环境,使土壤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发展。传统的和习惯的施肥方式,造成了肥料浪费极大,利用率较低,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更重要的是施肥过量,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造成了环境污染,降低了土壤的持续生产能力。施肥制度必须和耕作制度、种植制度等相适应,科学施肥对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施肥现状

通江县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县,有耕地面积约73万亩,其中田约45万亩,旱地约28万亩,海拔800 m以下的耕地近50万亩,常年总播面达140万亩以上。通江县有水稻土、紫色土、黄壤、冲积土,石灰(岩)土等5个主要农业土壤类型,其中水稻土是我县最大的土类,约占农业土类面积的53%,面积约40万亩;其次是紫色土约占38%,面积约29万亩。我县土壤普遍存在缺素矛盾,大部分土壤富钾,磷、氮不足,普遍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等问题。因此施肥制度在我县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其重要,科学施肥成为打破制约我县农业增产、增收瓶颈的重要途径之一。

近年来,土肥新技术在全县得到了普遍推广,农业局发放了大量测土配方施肥卡,推广了水稻、玉米及马铃薯等配方肥,并进行了土肥新技术的广泛宣传和培训,科学施肥水平有较大的提高。根据通江县历年肥料施用量统计表(表1,以2007年为例),全县肥料施用总量为 22948 t(折纯,以下同),其中氮肥 10276 t、磷肥 1801 t、钾肥 1794 t、复合(混)肥9077 t,平均亩用肥量15.9 kg,其中氮肥 7.10 kg、磷肥 1.24 kg、钾肥1.24 kg、复合混肥6.28 kg,折合亩施 用 N10.24 kg,P2O52.81 kg,K2O 2.81 kg。从表1可以看出,我县农业施肥水平逐年增加,偏施氮肥、不施或少施磷钾肥的现象有所改变,由以氮肥为主的单一施肥逐步转变为氮、磷、钾及复合肥等多品种多类型肥料搭配施用。通过对典型农户调查,全县亩平均用肥约400 kg,以化肥施用为主,有机肥施用量较少,微量元素的配搭施用严重不足。

近5年,我县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总面积累计达425.30万亩,其中水稻130.66万亩、小麦102.09万亩、油菜76.60万亩、玉米115.95万亩。根据对200个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农户5年跟踪调查测算,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后,全县5年新增粮食9.305万t,新增油料0.43万t,增收18045万元,节本1855.33万元,增收节支19900.34万元,土肥新技术为我县农业增产增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我县科学施肥整体水平还较差,土肥新技术入户率较低,现有的施肥制度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打破传统土肥观念、建立新的施肥制度已成为我县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土肥观念落后 由于对土肥新技术的宣传培训力度不够,缺乏正确的引导,广大农户对科学施肥的意义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一方面由于传统生产观念的影响,农业生产还存在重栽轻管的现象,没有真正把科学施肥作为农业生的的重要环节来抓,忽视了施肥在农业增产增收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最近几年,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部分农户采用“底追一道清”的施肥方式。另一方面受“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的错误观念影响,农户不注重施肥方式和方法,只是片面大量施用化学肥料,特别是氮肥过量施用,造成作物长势过旺,人为延长了作物生育时间,造成病虫害大量发生,影响了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2.推广手段落后,土肥新技术入户难 一是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进一步降低,接受土肥新技术、新观念的能力较差。据调查,全县常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近10万人,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就是老人和妇女,成为“993861”队伍,农事操作能力低下。二是我县是财政穷县,农业投入不足,农技推广费用较少,土肥新技术推广速度慢,入户率较低。三是农民获取土肥新技术的途径和手段单一,农民主要从技术培训会、生产现场会、技术资料等方面获得土肥知识,无法从农业信息网、电话语音、电视点播等农业信息服务平台获得土肥新技术。一者是农村条件差,不具备信息网络设施,再者是农民文化素质低下,不知道如何运用信息网络为生产生活服务。

3.经验性和习惯性施肥是推广土肥新技术的主要障碍

(1)“三重三轻”现象较突出 即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重大量元素肥、轻中微量元素肥。根据通江县历年肥料施用量统计表,氮肥施用量由1997年的6631 t,到2007年上升为10276 t,10年间增加了3645 t,增长幅度为54.97%;而磷肥由1931 t下降到1801 t,施用量反而减少了130 t;钾肥由1704 t上涨为1794 t,施用量增加了90 t,增长幅度仅为5.28%。10年间氮肥施用量增幅较大,磷钾肥施用量增幅较慢甚至下降,忽视了微量肥料的施用。近年我县农作物施用氮磷钾肥的比例为1∶0.27∶0.27,与农作物高产优质吸收三要素比例相去甚远。由于“三重三轻”现象突出,影响了作物对土壤及肥料养分的吸收,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表施和撒施现象较普遍 我县部分地区,特别是北部高山区,生产条件较差,生产水平落后,常年约有8~10万亩施肥方式为表施和撒施,占耕地总面积的12%左右。再者由于季节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我县小麦播种时节,前期如遇多雨久淋,田间滞水严重,土壤湿度大,不便于行播或窝播,部分农户将肥料拌种撒施,全县约有2~4万亩,占小麦总面种的10%左右。由于施肥方法不科学,肥料流失和浪费严重,肥料利用率下降。据近年的试验及调查,氮肥当季利用率为31.6%,磷肥利用率为17.3%,钾肥利用率为32.2%。

(3)施肥缺乏针对性 一是区域之间、作物之间没有做到有针对性施肥,经济条件较好地区施肥量较多,经济条件差的施肥量明显不足;经济作物施肥较多,粮食作物施肥比较少;大小春生产施肥较多,晚秋生产施肥较少;水稻、玉米、油菜等施肥较多,小麦、马铃薯、红苕等施肥较少。二是虽然开展了以测土配方施肥为重点的技术宣传和培训,发放了配方施肥卡,但由于没有及时跟踪指导,农户不能正确使用,部分施肥卡被束之高阁,配方施肥技术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造成在生产中不能对不同的土类、田块、作物及不同生长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施肥。

(4)“底追一道清”现象较普遍 由于农村人员大量外出务工,农村青壮劳动力缺乏,为了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一些农户将肥料拌种撒施到田间地块,或者只施用一次基肥,中间基本上不进行追肥及微肥的补充。同时因为化肥价格不断攀升,农户购买力持续下降,基肥施用量严重不足,特别是在地膜玉米和地膜马铃薯生产中,部分农户农家肥施用量严重不足甚至根本没施,只将化肥用作基肥。粗略统计,全县地膜玉米常年约有3~4万亩,占地膜玉米总面积的12%左右,地膜马铃薯约有1~2万亩,占地膜马铃薯总面积的10%左右,中间又很少施用追肥,由于施肥量不够,作物出现脱肥早衰现象,造成作物产量低、品质差。

表1 通江县历年肥料施用量(单位:t)

(5)农民在肥料选用上存在问题多数农户在选购化肥时,首先考虑的是肥料的真假和价格,很少关心肥料养分配比及施用的针对性,而是什么肥料便宜买什么,哪种施肥常用买哪种,较少考虑购买配方肥和新品种肥料,更不会购买一定量的微肥搭配施用,而且大多数农户底肥、追肥都施用同一种肥料。

三、对策建议

1.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树立土肥新观念 充分利用通江电视《红土地》栏目、《通江农业信息网》等媒体及施肥建议卡、宣传手册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广泛宣传科学施肥知识,转变农民传统施肥观念。同时,大量举办“估产有奖竞猜丰收日”等活动,让农民亲眼见证科学施肥带来的增产效果。通过宣传培训,引导农民要摒弃不注重施肥方式和方法,重栽轻管、粗放施肥的“轻肥”观;也要摒弃片面夸大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盲目过量施用肥料,以牺牲环境和土壤持续生产能力为代价的“唯肥”观。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施肥对农业增产、增收的贡献率较大,和采用良种的作用不相上下,施肥既要保证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又要培肥地力和保护环境,使土壤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根据土类、田块、作物及不同生长阶段等进行“精准”施用。

2.大力提升业务素质,强化土肥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土肥队伍不仅是现实工作的需要,也是现代农业长远发展的需要。一是加强和省内外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的联系和交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养出一支懂技术、会操作、重服务的土肥队伍,全面提升我县土肥工作的技术创新水平。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县乡土肥技术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田间试验、农户调查、施肥指标体系建立等实际操作技能,使他们能把握要领,规范操作。努力培养出一支能面向生产实际、适应新形势的技术队伍,为我县建立科学施肥制度、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3.做好示范试验工作,探索推广新机制 一方面引进优良肥料生产企业,实行“政府主导、部门主管、企业主推、农户主动”的联动模式,以乡镇农业服务站为支撑构建直达村社及农户的供肥网络,全县确定了120个信誉较好、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肥料经销点为直销点,从根本上解决了肥料流通成本较高、技术到位难、测配产供施脱节等问题,让农民用上了质优价廉的肥料;另一方面大量进行土肥新技术的示范、试验工作,建设施肥高产示范片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近年来,我县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为依托,常年进行水稻、玉米、小麦、油菜、马铃薯、茶叶、蔬菜等田间施肥试验,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整村推进示范村15个,建成麦-稻、油-稻、麦-玉种植模式测土配方施肥百亩示范点21个、千亩示范片5个、万亩示范片2个。制定出了7种分区域、作物、土壤、种植模式的肥料配方。通过几年积极探索,我县逐步形成了集试验示范、生产指导、咨询服务、网络直销于一体的土肥推广格局。

4.争取土地整理项目,加大改土改肥力度 积极争取各类土地整理项目及政策支持,加大我县改土改肥力度,特别是要加大中低产田土的改造力度,这是从根本上提高我县耕地质量、降低施肥成本、保持土地持续生产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我县耕地质量较差,全县有中低产田土约50万亩,约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8.5%,近年来,虽然已建成高标准田土约24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3.7%,但质量参差不齐,一等田土仅8万亩,占33%。“十二五”期间,我县将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12.5万亩,涉及10个乡镇、48个村,全面加强田网、渠网、路网等“三网”的配套建设,加大对农田排灌能力、土壤培肥能力、农机作业能力等“三力”的整体提升。

5.依托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大力推广土肥新技术 一是近年来我县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为契机,大力推广“精准”施肥新技术。通过几年的推广,配方肥年施用量达2.2万t,已从水稻、玉米、小麦、油菜、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施用扩展到蔬菜、茶叶、水果、药材等特色产业上施用,年推广面积近100万亩,以测土配方施肥为切入点的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新施肥制度正在逐步形成。二是大力推广土肥新技术。要全力实施沃土工程,重点突出“增、提、改、防”,坚持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的基础上,大力提倡增施有机肥,大力推广秸杆还田及免耕技术;要大力推广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新场、涪阳、广纳等10个乡镇进行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和示范,并在全县范围内大面积推广。

猜你喜欢

土肥施用量全县
春大豆施钼条件下最适氮磷肥施用量研究
理事长新语:为有土肥可说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第二届全国土肥和谐大会
简谈造林苗圃土肥水管理技术
主流媒体第一时间聚焦“土肥和谐”
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长期氮肥不同施用量对大豆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三料磷不同施用量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