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制度与建设前景

2012-04-29赵丽君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馆员学科文献

赵丽君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打破了按文献类型来配置馆员的做法,是一种以大学学科为对象而建立的学科高级专门服务人员对口服务模式。学科馆员服务是深层次、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其学科服务的内容包括建立学科馆员与对口学科的联络机制,提供咨询服务,为对口学科师生提供信息教育和培训,参与教学与学习支持,整合、开发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立虚拟参考学科咨询平台,提供网上在线咨询服务,提供优质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信息服务

1.学科馆员的概念与必须具备的素质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是指从事某一学科或某几个特定学科的文献资源服务的图书馆员。在信息时代,一个合格的学科馆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能够把握文献资源的基本原则,熟悉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具备某一重点学科以及相关的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了解纸质文献和数字化文献的出版特点,具有敏锐的分析判断能力和网上信息的调查、评价、选取能力;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2.学科馆员信息服务的特征

A.学科馆员信息服务代表了大学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方向

现代高等教育学科覆盖面宽,专业涉及众多,现行制度下的图书馆员一般不可能对专业学科读者提供深层次的咨询服务,因此,大学图书馆需要培养一批学科馆员,深入了解各学科教学科研对专业文献信息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科专业文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分析研究,主动为各学科读者提供高水平服务。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学科馆员制度使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变辅助性服务为综合研究性服务。学科馆员制度是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而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因特网的迅速普及,为学科化的信息服务提供了机会和空间,带来了展现学科、倡导创造力的新契机。

B.学科馆员信息服务是深层次、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学科馆员通过对大量文献信息的分析、研究、筛选、加工和组织,通过与用户的充分沟通,指引用户尽快有效地获得针对性最强、价值最大的信息,这种服务是创造性的、具有极高的知识价值,整个服务过程节省了用户大量的宝贵时间,体现了学科馆员的智力资源和服务能力。

3.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概况

当代的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从客观上需要有专门从事信息管理的图书馆员帮助读者搜集、筛选、整合相关学科的信息。由于学科间的相互融合与渗透,导致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图书馆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面临着学科专业读者对某学科专业文献信息专指性需求的挑战。图书馆在信息告诉发展的时代,将精通某一学科或某些学科领域的特殊图书馆员积极主动的融入到学科交流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这种服务是现代化图书馆提供的一种新型信息服务模式,从而形成了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

4.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面临的问题

A.图书馆现行的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学科馆员制度的要求

目前,高校图书馆普遍实行的是目标管理模式,即考核部门和个人在一定时期内所完成的各项指标情况。这种目标管理模式发挥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各机构部门间缺乏横向联系与配合,无法协调工作,给学科馆员工作带来不便,阻碍了学科馆员制度的深入推行。

B.缺乏机制保障学科馆员制度

学科馆员制度作为现代化图书馆一种新型的信息服务模式,它的建立与发展需要合理、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保障。我国的图书馆事业缺乏法律的保障,大部分高校图书馆没有稳定充足的经费来源,许多高校图书馆虽然设立了学科馆员,但由于缺乏建立学科馆员所具备的激励机制,其服务方式缺乏积极性和创新性,服务意识差,导致许多高校的学科馆员制度形同虚设。

C.学科馆员自身素质参差不齐

在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中,学科馆员的素质是决定学科馆员制度能否顺利实施的最重要因素。我国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各不相同,而学科馆员工作对人员的素质要求非常高,学科馆员必须熟练使用电子文献和网络文件的检索工具,擅长网络化信息服务技能和网络信息搜索技能,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和国内外专业数据库的使用水平,注重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的创新,我国目前学科馆员的素质有待继续提高。

5.学科馆员信息服务的内容

A.建立学科馆员与对口学科的联络机制,提供咨询服务

学科馆员信息服务要与对口学科师生和主管教学科研的院系领导以及学术带头人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定期了解其教学科研的情况、学术活动开展情况和对文献信息需求的情况,定期召开学科师生代表座谈会,听取他们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建议和对学科信息服务的要求,共同商议学科文献信息建设方向和信息服务项目。

B.为学科师生提供信息教育和培训,参与教学与学习支持

学科馆员信息服务要结合学科专业的主要文献和工具书,有针对性地向师生读者传授文献检索与应用的方法和途径,学科馆员信息服务应不定期为对口学科的读者举办短训班,指导他们掌握最新的信息检索技术和手段,帮助他们充分利用新型信息资源。学科馆员对教学与学习的支持作用首先表现为他们是教学方法创新的推动者和参与者。面向问题教学法是指让学生直接面对社会实践中的问题,并且以问题为纲安排课题内容,从而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C.为学科教学科研提供优质信息服务

学科馆员信息服务应充分利用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和本学科的知识优势,为对口学科用户提供针对性强、参考利用价值高的信息服务。可根据对口院系教学进度和科研课题进行定期、定人、定向的跟踪服务,对其教学进度或科研课题持续提供有关文献信息,做好课题全程服务,追踪学术前沿,对一些热点问题、代表论著、新观点等进行收集,并分析研究。

D.整合、开发学科文献信息资源

在当今网络信息环境下,各种载体文献信息庞杂繁多,文献信息资源组织开发变得复杂起来。学科馆员应对某一学科的基本理论、内在结构、学科历史和现状、学术前沿、学科的主要支撑、学科经典文献等方面有较深入的了解,对学校的重点学科建设发展方向、目标、最新成果、未来发展动态做到心中有数,并以开发专题信息资源为目的深入学科专业领域,将繁杂无序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整理后,提供给服务对象,为学科建设发展提供学术层面上的服务,解答科研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学科馆员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网络中本学科及其相关的信息资源进行搜集、筛选和整序,对馆藏中本学科主要文献和最新的文献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对比和归纳。

下转第115页

上接第104页

E.建立虚拟参考学科咨询平台,提供网上在线咨询服务

学科馆员依托成熟的宽带校园网络和丰富的虚拟馆藏资源,为学科建立专业资源学术信息网站,使学科的专家学者能够通过专业网站,快捷方便地利用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掌握学科前沿和最新学术动态。学科馆员的信息服务要充分利用网络条件,建立网上学科咨询平台,直接在网上进行交互式咨询,或以电子邮件的方式与用户共同探讨有关问题。

6.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对策

A.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学科馆员制度实行的关键,学科馆员所从事的工作是一项具有开拓性的资讯服务工作,专业性较强,要调动起学科馆员的工作热情,制定目标激励模式、物质激励模式、精神激励模式和教育激励模式等机制,保证学科馆员的专业化服务质量,促进学科馆员的工作热情。

B.探索适合图书馆自身的管理模式

高校图书馆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学校和自身实际状况,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种适合本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管理模式。

C.加强学科馆员队伍的建设

学科馆员队伍的成长和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建立有计划、有重点的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机制,深入了解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发展方向的基础,确定重点学科的学科馆员人选,形成合理的人才队伍,加强学科馆员的培训,使其形成终身学习理念,定期选派学科馆员进行培训,学习先进的信息服务理念和文献资源开发技能。

[1]李夕琳.论学科馆员制度与高校图书馆发展[J]图书情报知识.2003.03

[2]廖颖.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面临的问题与发展策略[J]科技资讯.2008.34

[3]陈宇旸,李剑.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图书馆学研究.2006.10

[4]李大林.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选拔及培养[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10

猜你喜欢

馆员学科文献
【学科新书导览】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超学科”来啦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