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理论的重新解读

2012-04-29

江汉论坛 2012年2期
关键词:异化劳动手稿异化

林 锋

摘要:以往我国学界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理论的主流解读方式,是将异化劳动四个规定视为该理论的基本内容,对四规定外的其余内容很少关注或论及。实际上,《手稿》的异化劳动理论是一个严整的理论系统,蕴含了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前提、原因、表现形式、后果、历史形态、功过、未来命运、消亡途径等许多重要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分析。为此,有必要进行重新解读。

关键词:《手稿》;异化;异化劳动;道德

中图分类号:A81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2-0039-0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主要著作之一。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异化劳动理论,以往国内研究者在阐释其思想时,往往将重点仅放在异化劳动四个规定(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活动与劳动者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和人相异化、人和人相异化)上,对该理论的其余内容则很少关注或论及。

然而,笔者近来在重读《手稿》的过程中意识到,这种解读方式无法全面展现该理论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实际上,《手稿》的异化劳动理论是一个严整的理论系统,包含了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前提、原因、表现形式、后果、历史形态、功过、未来命运、消亡途径等许多重要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分析。将该理论基本思想仅概括为四个规定是过于简单、有失全面的。因此,有必要对《手稿》异化劳动理论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开掘和研究。

所谓“异”,就是“有差异”、“不同”。在《手稿》中,“异化”的基本含义就是“异己化”。根据马克思对“异化”的理解,说B与A相异化(A、B可能是物,也可能是人或其他事物),其实也就是说:B成了一种与A互为异己、相互独立、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东西。“异化劳动”,即发生了“异化”的劳动,说得更透彻些便是,劳动活动及其产物(或与劳动直接相关的其他事物,譬如劳动条件)成了与劳动者互为异己、相互独立、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东西。

(一)异化劳动的前提、原因

马克思在《手稿》中尖锐地描述、揭露了工人的异化劳动的具体表现形式。那么,工人的劳动为什么会发生“异化”?马克思究竟有没有对异化劳动的前提、原因进行思考或探讨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手稿》中,马克思在描述、剖析了工人的异化劳动的表现形式与后果后,便提出了两个极具引导性、启发性的尖锐问题:“如果劳动产品对我来说是异己的,是作为异己的力量面对着我,那么它到底属于谁呢”?① “如果我自己的活动不属于我,而是一种异己的活动、一种被迫的活动,那么它到底属于谁呢?”② 他给出的答案是:“属于另一个有别于我的存在物”③。那么,“这个存在物是谁呢”④?马克思依次排除了神与自然界,最后得出结论:“劳动和劳动产品所归属的那个异己的存在物,劳动为之服务和劳动产品供其享受的那个存在物,只能是人自身”⑤,说得更确切些,就是资本家。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劳动产品不是属于工人,而是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那么这只能是由于产品属于工人之外的他人。如果工人的活动对他本身来说是一种痛苦,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给他人带来享受和生活乐趣。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只有人自身才能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⑥ 他当时已

* 本文系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马克思早期六部主要著作历史地位新探讨”(项目编号:09YJC72000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意识到:作为剥削者的资产阶级的存在及其对工人的统治、压迫,是工人的劳动发生“异化”的基本前提、基本原因;如果人类社会中不存在剥削阶级及统治、压迫现象,那么工人的劳动便不至于变成“异化劳动”;只要存在剥削阶级及其对被剥削阶级的统治、压迫,那么异化劳动的存在便是不可避免的。

此外,马克思也意识到,在异化劳动发生之前,人类社会内部其实已经发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即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异化(很显然,这两大阶级间构成的正是互为异己、相互独立、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异化关系),而这种异化是异化劳动得以产生的前提和原因。劳动的异化原先是人与人异化的结果,它反过来又巩固、加强了人与人的异化。

(二)异化劳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1. 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

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⑦。《手稿》所揭露的“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现象,主要是劳动产品对劳动者的异己性、敌对性关系,更具体地说,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不依赖于劳动者的外在力量,同他相敌对。“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⑧

2. 劳动活动与劳动者相异化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产品与工人的异化,基本前提之一正是劳动活动本身与工人的异化。所谓“工人的劳动活动与他相异化”,主要指的是工人的劳动活动成了一种异己的、与他构成敌对关系的活动。“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⑨ 受强制、受折磨、受摧残便是这种劳动的基本特点。“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⑩

3. 劳动的物质条件与劳动者相异化

劳动的物质条件与劳动者相异化,主要指劳动的物质条件作为某种异己性的东西与劳动者构成敌对关系。在私有制社会中,劳动条件往往并不为劳动者的幸福与利益服务,而是为剥削阶级的发财欲望和经济利益服务。这些劳动条件往往并不属于劳动者而属于剥削阶级,在这种情形下,它们和劳动者一样,都成了剥削阶级追求财富的工具,对于劳动者而言,他们借以进行劳动的这些物质条件成了异己的、(有时)甚至危害他们生存的东西。比如,马克思注意到,“因为工人被贬低为机器,所以机器就能作为竞争者与他相对抗”{11},他在这里揭露的便是作为劳动工具的机器对工人生存状况的消极影响。除此外,马克思还注意到了(作为劳动的重要条件之一的)土地与劳动者(指农奴)的异化。他在《手稿》中指出:“封建的土地占有已经包含土地作为某种异己力量对人们的统治。农奴是土地的附属物。”{12}

4. 生产目的与劳动者相异化

在资本家的企业中,生产的首要目的绝不是增进作为劳动者的工人的福利、工人的幸福感,而是为资本家创造财富和利润。为了实现上述生产目的,资本家往往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扩大劳动强度的方式,以牺牲工人的身体和精神健康为代价,对后者进行野蛮剥削。在他们眼中,与上述目的相比,工人的健康、幸福是无足轻重、微不足道的。马克思指出:“劳动本身,不仅在目前的条件下,而且就其一般目的仅仅在于增加财富而言,在我看来是有害的、招致灾难的。”{13}上述生产目的对于工人而言,是完全异己的、敌对性的、奴役性的东西,它体现的仅仅是资本家的意志并将工人及其劳动贬低为手段、工具。

(三)异化劳动的后果

1. 劳动者不成其为“人”

在《手稿》中,马克思认为,劳动使人真正成其为“人”,根本超越了动物界{14}。 劳动的异化意味着人的本质的异化,意味着人的尊严的丧失,意味着人不成其为人{15}。异化劳动使人原本通过劳动而获得的优越感、成就感和幸福感荡然无存,人无法通过劳动这一首要途径来充分确证自己的主体性、创造力和自由个性了,从而他也不再是本来意义上的“人”了;劳动的异化直接导致劳动者人格尊严的彻底丧失,他不再成其为“人”而与动物无异,维持其肉体生存成了他几乎唯一的生活目的;异化劳动丝毫体现不出人的生命活动优越于动物生命活动之处,反而将前者下降到后者的水平 {16}。

2. 类与个人的异化、人与人的进一步异化

《手稿》认为,“异化劳动,由于(1)使自然界同人相异化,(2)使人本身,使他自己的活动机能,使他的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因此,异化劳动也就使类同人相异化”{17}。根据该著作,类与个人相异化,主要体现在:作为一个生物物种,人类根本超越了动物,明显优越于后者,而劳动者个人却因为劳动的异化而不成其为“人”,表现得与动物无异,维持其肉体生存成了他几乎唯一的生活目的;劳动这种类生活使人根本超越了动物界,却被劳动者个人降低为维持其肉体生存的手段;人类难以通过劳动者个人来确证自己的存在,后者丝毫表现不出人类(相对于动物)的优越性、高贵性,他的个人境况与这种优越性或高贵性相矛盾。另外,异化劳动还导致了人与人的进一步异化。劳动的异化原先是人与人异化的结果,它反过来又巩固、加强了人与人的异化。通过异化劳动,劳动者与剥削者之间更加异化,他们之间的阶级对立被加强、深化了。异化劳动还强化了劳动者之间的生存竞争,使他们因为这种竞争关系而更加疏远、异化。

(四)异化劳动的历史形态

的确,《手稿》主要是以工人的异化劳动为例来剖析异化劳动的表现形式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该著作对异化劳动的关注和考察仅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劳动。在马克思看来,异化劳动这种奴役性劳动绝不仅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存在于一切阶级社会中。在《手稿》中,他明确提到了异化劳动的其他形态。

《手稿》在考察工人恶劣的劳动条件时揭露道:“人类劳动的最粗陋的方式(工具)又重新出现了:例如,罗马奴隶的踏车又成了许多英国工人的生产方式和存在方式。”{18} 在该著作中,工人所承担的过度劳动被形容为“奴隶劳动”{19},工人被认为“沦为资本的奴隶”{20}。不难看出,《手稿》是想借工人劳动与奴隶劳动、工人与奴隶的相似性来揭露工人的悲惨境况及其劳动的极端异化性质。在马克思眼中,奴隶劳动便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异化劳动。他在《手稿》中还指出,“封建的土地占有已经包含土地作为某种异己力量对人们的统治。农奴是土地的附属物”,显然,作为劳动的重要条件之一的土地与劳动者(农奴)的异化也是异化劳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而且“那些耕种他(指领主——笔者注)的土地的人并不处于短工的地位,而是一部分像农奴一样本身就是他的财产,另一部分则对他保持着尊敬、忠顺和纳贡的关系”{21}。在马克思看来,农奴的劳动毫无疑问是异化劳动。

简而言之,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工人的异化劳动仅仅是人类异化劳动的一种特定形态,而不是惟一形态,凡是以劳动者遭受奴役为根本特征的不自由的、被强制的劳动,都是异化劳动。根据他的考察,人类社会的异化劳动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奴隶制劳动、封建农奴制劳动、资本主义雇佣制劳动。这三种异化劳动虽然具体表现形式各异,但都是以非劳动者(即剥削者)对劳动者的奴役、压迫为共同本质的。

(五)异化劳动的功过

在《手稿》中,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给劳动者造成的不幸、这种劳动对劳动者的无情摧残给予了深刻的揭露。在他看来,这种劳动形式显然是应加以严厉谴责和批判的,其不正义性突出地表现在:它以摧残、压迫劳动者为手段,以劳动者丧失幸福为代价,来实现剥削阶级的经济利益。然而问题是:马克思除了对异化劳动的不正义性给予批判外,是否承认这种劳动的历史功绩?

通过对《手稿》文本内容的仔细辨析,我们可以发现,在《手稿》中,马克思并未因为异化劳动的不正义性而对其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他写道,“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22},他还认为“全部人的活动迄今为止都是劳动,也就是工业,就是同自身相异化的活动”{23}。可以看出,他对人类工业的历史及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是持肯定态度的。而且在他看来,以往人类获得的工业文明成果恰恰是建立在异化劳动的基础之上的,是异化劳动的产物。资本主义异化劳动虽然造成了对劳动者的压迫,但它同样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成果{24},为人类未来赢得解放创造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前提、物质基础,就此而言,异化劳动功不可没。对异化劳动一分为二的科学态度,其实正是他根本超越一般的道德唯心主义者之处。

(六)消灭异化劳动,进而实现劳动者和全人类的解放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坚信,作为人类不平等之产物和极端表现的异化劳动绝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可能永恒存在。他在《手稿》中既提出了异化劳动的起源问题,也揭示了异化劳动必然灭亡的未来命运及消灭异化劳动、实现人类解放的基本途径。在他那里,“消灭异化劳动”,实质上就是要消除劳动的“异化”性质,恢复人类劳动原初具有的自由特性,进而实现劳动者乃至全人类的解放。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按照《手稿》的实践唯物主义逻辑,仅有消灭异化劳动的思想、动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于现实的革命实践活动,更具体地说就是: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夺取政权,依靠政治手段废除剥削制度,将劳动的物质条件掌握在劳动者手中,进而消除劳动的异化性质,这便是消灭异化劳动,进而实现劳动者和全人类解放的基本途径。消灭异化劳动必须借助于政治革命,其道理十分简单。异化劳动的存在是剥削阶级榨取物质财富的前提,作为统治者的剥削阶级必然要利用政治暴力手段来维持其存在,因此消灭异化劳动必然要以无产阶级革命这一政治运动为前提。

异化劳动的消亡意味着劳动者的解放,他不再是从前那个被剥削、被奴役的对象,而成了劳动条件与劳动成果的拥有者、支配者,他的劳动摆脱了不自由、受强制的特征,重新成了充分展现其能动性、创造力的自由自觉活动。随着剥削制度的废除、异化劳动的消亡、劳动者的解放及人人成为劳动者,全人类的解放亦得以实现。

长期以来,国内关于《手稿》“异化”概念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异化”实质上是一个道德概念。在该著作中,判定“异化”是否发生的具体标准便是某一事物或状况是否与马克思本人高度理想化的道德标准、道德要求相违背。如果相违背,该事物或状况便是发生了“异化”的事物或状况。“异化劳动”实质上是一种与马克思本人的道德标准、道德要求背道而驰的不道德、不人性的劳动形式。坚持或在不同程度上赞同上述观点的国内研究者中不乏学界著名学者。譬如,孙伯鍨教授在其代表作《探索者道路的探索——青年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中便明确提出,“马克思运用异化劳动这一概念来表示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生产的非人化和反人道的性质”{25}。他还认为,在《手稿》中,马克思从“抽象的、理想化的劳动出发,批判私有制下的现实的、具体的劳动,得出现实的劳动都是‘异化劳动的结论”{26}。

《手稿》中的“异化”概念果真是一个道德概念吗?“异化”是否含有“不道德”、“不人性”之意?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做出正面探讨的重要问题。

首先,就其基本性质而言,《手稿》中的“异化”实质上是马克思用以揭示特定的客观事实、客观状况的描述性概念,在其内涵中并不包含主体的道德判断、道德评价或其他道德性质的内容,因而将这一概念界定为所谓“道德概念”是不妥的。作为“异化”概念基本内涵的“互为异己、相互独立、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其实是对某些客观事实的描述,与道德问题并无必然的关联性,所谓“不道德”、“不人性”、“不正义”等道德判断、道德评价或其他道德性质的内容是《手稿》“异化”概念的内涵中所根本不具有的。《手稿》中的“异化”是一个描述事物之间关系的概念,所揭示和说明的是关于事物之间关系的某些客观事实或状况,而不是什么直接表达主体(人)的道德判断、道德评价(比如某现象是否“符合道德”)或其他道德性质的内容的概念。

其次,所谓“异化劳动”,就是发生了“异化”的劳动,说得更透彻些便是,劳动活动及其产物(或与劳动直接相关的其他事物,譬如劳动条件)成了与劳动者互为异己、相互独立、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东西,这便是《手稿》“异化劳动”概念的内涵所提供给我们的基本信息。它同样只是马克思用以揭示关于(存在于私有制社会中的)特定劳动形式的某些客观事实、客观状况的描述性概念,同样不是直接表达什么道德判断、道德评价或其他道德性质的内容的概念,从这个概念的内涵中同样找不到任何道德性质的内容。对此,我们还可以从马克思本人的相关说明中找到根据。在《手稿》笔记本I“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部分,他明确声明:“我们的出发点是国民经济事实即工人及其生产的异化。我们表述了这一事实的概念:异化的、外化的劳动。我们分析了这一概念,因而我们只是分析了一个国民经济事实。”{27} 在他看来,工人及其生产的异化是一个国民经济事实,异化劳动是关于这一事实的概念,这个概念仅仅是描述或揭示了特殊的国民经济事实而已。

的确,有些“异化”现象是可以进行道德判断、道德评价的,譬如,对于《手稿》“异化劳动”概念所描述或揭示的某些客观事实:劳动产品成了一种与劳动者互为异己的、排斥劳动者、与他对立的东西,劳动成了一种与劳动者互为异己的、摧残劳动者的活动等,人们就可以进行道德判断、道德评价,批评其“不道德”、“不人性”。但是,即便如此,这与笔者所强调的,《手稿》中的“异化”、“异化劳动”实质上是马克思用以揭示特定客观事实、客观状况的描述性概念的说法并不矛盾。实际上,恰恰是因为《手稿》的“异化”、“异化劳动”概念描述或揭示了某些客观事实、客观状况,人们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对这些事实或状况进行所谓的道德判断、道德评价,得出特定的道德结论来。如果脱离了上述概念所描述或揭示的客观事实、客观状况,与之相关的所谓道德判断、道德评价、道德结论则根本无从产生。也就是说,这些所谓道德判断、道德评价、道德结论其实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某些道德标准或道德范式对二者所描述的事实或状况进行思考或评估的产物。《手稿》的“异化”、“异化劳动”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实际上只给我们提供某些有待人们进行道德审视的客观事实,而根本不能给我们提供任何现成的道德判断、道德评价、道德结论或其他道德性质的内容,可见,将这两个概念界定为所谓“道德概念”是很难自圆其说的。

此外,在《手稿》中,马克思判定“是否发生异化”绝非根据某一事物或状况是否与他本人“理想化的”道德标准、道德要求相违背,而是直接根据关于事物之间关系的客观事实或客观状况。更具体地说,马克思将事物之间的关系界定并称之为“异化”,是因为他注意到在事物之间确实构成了互为异己、相互独立、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按照《手稿》的判定标准,只要事物之间构成了上述关系,不论这种关系是否“符合道德”、是否与他的道德标准、道德要求相冲突,马克思都会将其界定并称之为“异化”。笔者认为,既然《手稿》的“异化”概念客观、如实地描述或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关系,判定“异化与否”直接取决于关于事物之间关系的客观事实或客观状况,那么,这一概念显然是唯物主义性质的科学概念,(像某些国内研究者那样)将其认定为道德唯心主义色彩的不科学概念是毫无道理、有失公允的。

综上所述,将《手稿》的“异化”概念界定为“道德概念”、将该著作判定“异化”与否的具体标准理解为是否与马克思本人“理想化的”道德标准、道德要求相违背的做法是欠妥的。在该著作中,“异化”实质上是马克思用以揭示特定客观事实、客观状况的唯物主义性质的描述性概念,“描述性”便是这一概念的基本性质;“异化”并不必然表明“不道德”、“不人性”;判定“异化”与否的具体标准与马克思的道德标准、道德要求并无直接联系,其直接的根据是关于事物之间关系的客观事实或客观状况。澄清上述事实,有助于我们科学理解《手稿》的异化概念及异化理论,恢复马克思思想的本来面目,准确评价该著作及其异化理论的哲学价值与历史地位。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13}{17}{18}{19}{20}{21}{22}{23}{2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4、164、164、164、164-165、165、156-157、157、159、159、121、150、123、161、225、119、121、151、192、193、164页。

{14}{15}{16} 赵敦华、孙熙国主编《中西哲学的当代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98、299、300页。

{24} 林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历史观出发点新探——“抽象人本学出发点”质疑》,《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1期。

{25}{26} 孙伯鍨:《探索者道路的探索——青年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7、178页。

作者简介:林锋,男,1977年生,福建南平人,哲学博士,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北京,100871。

(责任编辑胡静)

猜你喜欢

异化劳动手稿异化
作家手稿
作家手稿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丢失的手稿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手稿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现实思考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