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36例

2012-04-29赵志丹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

赵志丹

关键词:外阴白色病变;中医药疗法;内外合治

中图分类号:R711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6-0034-01

外阴白色病变俗称外阴白斑,是一种女性外阴皮肤黏膜营养障碍而致的组织变性及色素减退性的一组慢性疾病。西医多以“外阴营养不良”等命名,没有特殊治疗方法,仅能对症治疗或用激素及手术治疗,临床效果不理想。1998年8月~2011年8月,笔者采用中药内外合治外阴白色病变3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6例均为门诊病例,年龄25~56岁;病程2~8 a;均有外阴奇痒和白斑。其中增生型21例,硬化苔癣型6例,混合型9例。中医辨证分型属肝肾不足型29例,脾虚湿蕴型7例。均未并发外阴炎、阴道炎、性病、糖尿病等,符合《疾病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1]中外阴白色病变的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内服中药 (1)肝肾阴虚,精血不足型:患者表现阴部干涩或灼热,皮肤变白,增厚或萎缩,甚至皲裂,夜痒尤甚,多伴五心烦热,头晕目眩,口干咽燥,腰腿酸软,便秘等症状,舌质红,少苔,脉细。治以滋养肝肾,补益精血,用自拟白斑1号方:当归10g,玄参12g,麦冬12g,首乌12g,黄精10g,枸杞12g,山萸肉12g,菟丝子10g,桑椹子15g,女贞子10g,丹皮12g。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15 d为1个疗程,连用4~6个疗程。(2)脾虚失运,湿浊下蕴型:患者表现外阴皮肤萎缩,发白,脆薄或厚,粗糙,多伴神疲倦怠,食少纳差,下肢乏力,小便频数,大便溏,带下色白质稀量多,舌淡胖或有齿痕,苔白腻,脉滑。治以健脾化湿,用自拟白斑2号方:淮山药15g,党参15g,黄芪15g,白术12g,茯苓12g,薏苡仁20g,陈皮6g。用法、疗程同上。

22 中药外洗 采用自拟白斑灵治疗:组成:鹤虱20g,艾叶20g,丹参30g,当归15g,白蒺藜15g,防风10g,百部30g,苦参30g,蛇床子30g,地肤子30g。每天1剂,水煎,薰洗外阴30 min以上。15 d为1个疗程,连用6个疗程。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考《疾病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1]中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标准。痊愈:瘙痒完全消失,外阴检查见皮肤黏膜色泽如常,再无复发,或作病理切片病变消失;好转:瘙痒消失,偶尔微痒,外阴检查皮肤黏膜色泽如常,2年内无复发;无效:瘙痒减轻50%以上,外阴皮肤黏膜尚存白色病变不退者。

32 治疗结果 治疗4~6个疗程,36例中,治愈19例,好转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67%。

4 讨论

外阴白色病变以外阴奇痒为主,无论有无白斑,属中医“阴痒”范畴,若斑上出现皲裂或溃破、溃疡时,属“阴疮”范畴。中医认为,肾主二阴,藏精;肝脉绕阴器,又主藏血,肝肾精血不足,阴部肌肤失养,不荣则肌肤颜色失常,久之皲裂、萎缩,血虚、阴虚生风,则成奇痒。又因脾主肌肉,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虚失于健运,一则肌肤失于濡养,二则脾虚内生湿,湿浊下注,则白斑瘙痒更甚。故中医辨证治疗内治以滋养肝肾,补益精血,或健脾化湿,则肌肤得养,湿无所生,内服方中党参、黄芪益气健脾,畅运脾机;淮山、白术健脾化湿,濡肌肤;茯苓、薏苡仁渗湿健脾;陈皮理气和中燥湿。外洗方中苦参、地肤子清热燥湿,祛风杀虫止痒;蛇床子、鹤虱、百部祛风燥湿,杀虫止痒;防风、白蒺藜祛风止痒;艾叶活血、杀虫止痒;丹参活血祛瘀,杀虫;当归生肌润肤。内外合治杀虫止痒,祛风燥湿。局部营养改善,组织得养因而显效。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卫生厅奔膊×俅舱锒虾土菩П曜迹跰].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收稿日期:2012-03-29)

猜你喜欢

中医药疗法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失眠临床研究近况
三仁汤在眼科的应用研究进展
自拟祛风解痉平喘方治疗支气管哮喘风痰哮证26例疗效观察
三芪丹颗粒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重剂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不安腿综合征28例疗效观察
柴枳理中汤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3例疗效观察
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现状
方邦江治疗疑难杂症验案举隅
自拟中药方治疗更年期失眠3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