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唐钢型材成材率及合同定尺兑现率的实践

2012-04-18供稿李宏伟宋利刚

金属世界 2012年4期
关键词:定尺成材钢坯

供稿| 李 智,李宏伟,宋利刚

提高唐钢型材成材率及合同定尺兑现率的实践

供稿| 李 智,李宏伟,宋利刚

内容导读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面前,唐钢型材生产线为了提高成材率及合同定尺兑现率,从钢坯来料、钢坯的烧损、轧制过程中的调整控制、精整及矫直过程等四个重点环节进行工艺优化。优化后,合同兑现指标和成材率指标完成情况得到提高,角钢合同定尺率由1月的84.7%到完全稳定在85%以上,累计角钢定尺率达到了85.47%,矿用钢能一直稳定在94%以上。实施中充分解决了易造成型钢产品缺陷的各类问题,产品质量得到提升,大大避免了在生产中产生各种废品,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成材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一条生产线的技术、操作及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作为唐钢的主要产品之一,唐钢型材产品一直以来在华北乃至全国有着很大的市场,在用户中也有着良好的口碑和信誉,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角钢、矿用钢用户对全合同定尺交货的要求日益强烈。由于工艺条件和设备状况的限制,我厂型钢生产只能满足部分合同定尺,还有一部分非用户需要的定尺。这部分非合同定尺,有的需要降价处理,也有少量的作为废钢处理,给型钢销售带来了困难,也降低了效益。型材品种繁多,大批量的订单较少,换品种次数频繁,作业率较低,提高型钢成材率及合同定尺率在抢占市场、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提高产品竞争力、树立品牌形象的目标下显得尤为重要。

影响型材成材率及合同定尺兑现率的因素

钢坯来料

连铸坯的坯料长度极大的影响型材成品长度,为保证成材率及合同兑现,连铸坯的坯长必须精确,且波动范围小,利于调整工调整。

钢坯的烧损

连铸坯在炉内时间越长,产生的氧化铁皮越多,且容易产生各种加热缺陷,应积极联系热装热送,并制定适宜的轧制机时产量,减少连铸坯在炉内的时间,减少烧损。

轧制过程中的调整、控制

在轧制过程必须加强精整工段与轧机工段的联系,使调整工及时的知道成品材的长度,在标准范围内灵活调整正负公差,减少切头、去尾损失,另外精细控制,减少成品的弯、扭现象,减少弯头改尺,提高成材率及合同定尺兑现率。

精整及矫直过程

精整工段要勤测量锯口及冷床上成品尺寸,防止跑尺现象,并加强检查辊道及冷床链条,防止刮钢造成改尺或废品。下钢时分床均匀下钢,均匀码垛冷却,防止倒垛时被压弯造成矫直困难。矫直工加强调整,减少矫直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问题,减少矫直废品,保证成材率及合同定尺兑现率。

具体方案的实施

连铸坯质量

连铸环节执行“三稳定”操作,即中间包液面稳定、结晶器液面稳定、拉速稳定,最大程度减小铸坯偏析。通过对中间包流速和温度的控制,优化了连铸工艺,减少连铸坯夹杂,提高铸坯内在质量;此外结晶器电磁搅拌的使用也提高了连铸坯的均匀性。

通过优化钢水温度和提高钢水质量,来减少连铸拉速波动大,水口冻结、堵塞及停流等事故,保证连铸的顺行和铸坯质量。调整铁水和废钢的装入制度:采用硫含量小于0.045%低硫优质铁水,废钢采用洁净自产废钢(硫含量多为符合合格钢材的成品成份)量不少于4 t,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拉碳后由于硫高造成后吹;严格控制装入量,要求废钢加入量不超过8 t,以保证熔池温度合适,避免拉碳后由于温度低导致钢水后吹。

在吹炼过程中,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保证全程化渣,提高石灰利用效率,保证炉渣碱度,提高炉渣脱硫脱磷能力。根据火焰状况,准确判断吹炼终点控制,力争终点钢水成分、温度双到位。

脱氧合金化等方面,采用中限配料,保证成分合格,提高成分命中率。为控制内生夹杂物的数量,提高钢材性能,采用硅铝钡脱氧剂脱氧,同时延长钢包底吹时间从3 min到5 min,以促进钢中夹杂物排除,提高钢水内在质量。

对钢包的底吹系统进行改进:优化底吹砖特性曲线,改进钢包包底形状,减少钢包包底积钢积渣现象,保证底砖透气良好。去掉底吹管道上的多余截门,减少压力损失,加强对钢包底吹系统的维护,确保管道通畅。加强钢包的管理,减少钢包使用过程中积渣量,确保钢包洁净,以稳定钢水成份。

连铸坯坯长

连铸车间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操作水平,提高剪切精度。车间努力做到100% 切定尺钢坯,不得进行配尺,定尺钢坯与非定尺钢坯分开、下送,其中非定尺钢坯小于标准规定长度的报废;车间加强操作,增强责任心,保证剪切精度,将定尺坯率指标下到班组,落实到人头。严格控制轧制规格和剪切长度, 加强抽查和考核力度, 使坯料的质量大为改善,连铸坯长度30公差比率达到97%以上。

精整车间率先实行了原料装炉前的坯料分选, 组炉前二次分选, 发现短尺钢材,逐步理清原因,落实责任。对连铸来料中非定尺部分实行挑选, 够定尺长度的钢坯切成定尺钢坯, 并加强轧前挑料。新上冷锯,提高改尺坯锯切断面质量,减少轧制时产生劈头现象。

连铸车间、精整车间和型钢车间通过相互沟通,积极反馈,在现有工艺条件下,精心组织生产,使坯材合理匹配。实现了坯材的最大程度的定尺匹配,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提高了型钢产品的合同定尺率和成材率。

减少连铸坯烧损

加强与连铸车间的联系,热装热送,减少连铸坯在炉内的时间,减少氧化铁皮的产生,减少烧损率。另外通过调节空燃比系数提高钢坯的加热均匀性,同时在钢坯的加热过程中,钢坯表面的铁元素与炉气的氧化性气体发生氧化反应,生产铁的氧化物,造成金属的损失,炉内气氛和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的影响是主要的。炉内的氧化能力取决于氧化性气氛的浓度与还原性气氛的浓度之比。通过严格控制加热温度与加热时间,采取低线温度加热后快速出钢,减少钢坯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加强加热炉与轧机的协调管理,制定适宜的轧机机时产量,减少钢坯的保温待轧时间;根据钢种的变化,适当地降低钢坯出炉温度,降低氧化烧损率和燃料消耗。

准确计算合同尺寸所需的连铸坯长及重量

通过对角钢、矿用钢轧制规律的研究,摸索型材合同定尺生产所需连铸坯料计算的影响因素,准确计算型钢合同定尺生产所需连铸坯料尺寸。

我厂型材品种规格繁多,型钢车间现主要生产6大系列产品:角钢、U型钢、矿工钢、轻轨、圆钢和方坯,其中,又包含很多不同规格。品种规格不同,所需要的连铸坯料断面和长度尺寸也有差别,断面尺寸有150 mm×150 mm、165 mm×165 mm、165 mm×225 mm、165 mm×280 mm四种,长度从2600 mm至3200 mm。根据型钢用户合同定尺需求不同,型钢生产所需连铸坯断面和长度尺寸也不相同,可见连铸坯长度对型钢合同定尺率和成材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精确计算所供坯料长度并完成配送,既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合同定尺,又能将切头尾、电耗、气耗以及人工等成本降低到最低。并且根据用户合同定尺型钢重量,精确计算供型钢的连铸坯料数量,可将坯料库存降低到最少,所以根据合同定尺要求,精确地计算出供型钢生产坯料长度和数量具有很大意义。

型钢每个品种规格轧制后的成品特征不一,将缺陷去净的切头、尾长度不一样,必须根据品种的不同来确定切头量;有些品种为打尺(理论重量)交货,有些品种为过磅(实际重量)交货,因而轧制生产中有按正公差、负公差轧制的区别;此外,连铸坯的坯长还有一个公差范围,坯长的变化可能会造成切头、尾量以及成品长度不同。因此,计算坯料长度时必须综合考虑这些方面的因素。按负偏差轧制的品种及规格(主要为角钢和U型钢)的负差率还不一样,这些负差率都是多年生产经验积累的数据,在计算中得区分负差率。

加强各工段之间的联系,严格标准化操作和精细化管理

不同断面形状的热膨胀率不同,对成品的尺寸有较大的影响,根据现场测定不同品种的热膨胀率后,针对不同品种制定不同定尺下的热锯定尺,并利用好正、负差轧制,严格标准化操作,保证成品定尺长度。对25UY、29U等打尺交货的矿用钢品种严格负差轧制,避免因正差轧制造成成品短尺,造成成材率低。对36U、40U、矿11工等过磅交货的矿用钢品种,在轧制时,视坯料情况灵活掌握正、负差轧制,控制好成品长度,在头尾缺陷去净的同时,减少去头损失,保成品尺寸,提高成材率。

加强生产前及生产过程中信息的沟通

在实施过程中,与生产制作部紧密结合,与连铸车间、运输紧密联系,定期进行总结和工作交流。每笔合同确认后与销售部门联系,确认哪一种定尺可以略多于合同量生产,这样在生产的过程中可以合理搭配剪尺情况,如有个别成品剪尺不够可多剪此尺寸的钢,尽最大可能减少损失,提高成材率;与生产制造部计划科联系,确定好连铸坯坯型、坯长及公差、坯料量,并联系沟通热供准备工作;生产过程中,通过调度积极与运输、连铸车间联系热装工作。车间精整工段加强与轧机工段的联系,灵活使用扩音装置、信号灯等工具,使质量工能及时了解实际出材情况,灵活调整正、负公差,保证剪尺按计划生产。计算如下:

Q1=47×0.3%×(4500-2000)=352.5万元

型钢合同定尺比非合同定尺每吨增加效益100元,通过优化工艺后,按角钢提高定尺率为10%,矿用钢提高5%计算,唐钢型钢车间年产角钢8万t,年产矿用钢39万,年创直接经济效益275万元。具体计算如下:

Q2=(8×10%+39×5%)×80=275万元

型钢全定尺轧制,由于坯料精确计算,精心组织,比原来生产节约连铸坯0.1%,按年产角钢、矿用钢47万t,连铸坯价格按3200元计算可创直接经济效益150.4万元。具体计算如下:

Q3=47×0.1%×3200=150.4万元

实施效果

通过工艺优化后,合同兑现指标和成材率指标完成情况较好。角钢合同定尺率由1月的84.7%到完全稳定在85%以上,累计角钢定尺率达到了85.47%。而矿用钢完成更好,能一直稳定在94%以上,累计更是达到了95.15%,超出目标1.15%。由此可见改进效果非常明显;成材率由2010年的95.34%提高到95.64%

直接经济效益合计

按年获直接经济效益进行累加,该项目年获直接经济效益777.9万元,

即Q=Q1+Q2+Q3=352.2+275+ 150.4=777.9万元。

社会效益

在工艺优化过程中充分解决了易造成型钢产品缺陷的各类问题,实现了产品质量的提升,大大避免了在生产中产生各种废品,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在生产中得到了工人一致好评。

效益分析

型钢成材率提高0.3%,按年产角钢、矿用钢47万t,按平均价格4500元,废钢价格2000元计算,每年可创效益352.5万元。

Practice for Improving the Yield and Fulfillment Rate of the Section in Tang Gang

LI Zhi, LI Hong-wei, SONG Li-gang

book=46,ebook=6

李智(1982—),男,河北唐山人,2007年毕业于河北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助理工程师,车间技术员,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钢轧厂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钢轧厂,河北 唐山 036000

猜你喜欢

定尺成材钢坯
川庆安检院:搭建成材云梯
钢管排锯机新型定尺机构及其锁紧装置
钢坯库行车作业的辅助驾驶的技术研发与应用
到底要不要成材?
高压厚壁管道定尺施工技术
浅谈机械式定尺机电气功能及剪切精度控制
定尺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拉速的钢坯重量SV M回归预测
2012年9月钢坯分国别(地区)进口情况
2012年8月钢坯分国别(地区)进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