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资助越来越被看重的原因分析和潜在影响

2012-04-18宋旭璞

教师教育研究 2012年2期

宋旭璞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 200062)

科研资助越来越被看重的原因分析和潜在影响

宋旭璞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 200062)

论文在对上海四所高等学校的科研管理人员、高校教师和学者进行调查访谈,及深入到科研系所和实验室观察调研的基础上,对科研资助日益重要这一现象进行了学理性的分析。并揭示科研资助日益重要的原因,分析现象背后所反映的学术系统内部规则转变。同时借助制度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剖析这种转变所带来的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的社会关系重组,深入挖掘科研资助重要性给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带来的潜在影响。[关键词]科研资助;“要么申请要么出局”;潜在影响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快速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实现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型,我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提升高校学术水平、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的政策和措施。其中加强对高校教师和学术人才的科研资助成为国家培育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推动科学创新,乃至带动我国高等教育崛起的重要战略举措。科研资助对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越来越重要,对大学和整体学术发展越来越重要。然而,尽管其本身比较重要,但受到的学术关注度却很小。因此本文将科研资助日益重要这一现象进行学理性的分析。分析科研资助为什么日益重要,日益重要现象背后所反映的学术系统内部规则转变,同时深入挖掘科研资助给大学和学术带来的影响,进而剖析这种转变所带来的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的社会关系重组。

一、科研资助日益重要的现状分析

当前,国家逐渐意识到大学广而扎实的科学研究以及实用性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纷纷通过科研资助制度来满足和支持大学学术发展的需要。近些年来,我国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目标的科技部科研资助项目以每年200亿以上、且持续递增的资助强度来支持科技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作为重要资助机构开展的以资助科学家自由探索为主的基础研究资助项目更是呈现资助金额持续增加的现象。资助金额从1986年的8000万元起步已增长到2010年的96.8亿元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网.国家科技计划2010年度报告[EB/OL].http://www.most.gov.cn/ndbg/.。而另一方面,尤其是在进入大科学时代这个大的背景下,大学和学术的发展必须依赖国家强有力的支持和资源保障,科研资助成为推动高校教师和学术人科研成果产出的关键性因素。科研资助日益重要。高校教师和学者非常重视依托科研资助项目来支撑自己的科学研究。我国科研资助的申请呈现数量大幅增加的现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8年的项目申请数量增加了一万余项,2009年项目申请数量增加了1.8万余项,2010年项目申请数量增加了1.7万项,达到了11.9万余份。平均增长率都超过了20%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资助项目年度报告 (2008-2010年)[EB/OL].http://www.nsfc.gov.cn/nsfc/cen/ndbg/index.html.。学者申请科研资助的热情高涨。

任何学者都希望获得资助来使研究无物质资源方面的担忧,以此来保障研究能够深入进行,国家持续增强科研资助的强度无可厚非。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对于学术研究而言,科研成果的取得需要的是基于好奇心驱使的自由探索努力,科研资助只是一种外在保障。如果不是基于内在学术研究的需要而申请科研资助,不仅加速了高需求度和有限资助力度的内在矛盾激化,浪费国家资源。更加不利于学术发展。目前基层单位和教师申请科研资助项目的状况如何呢?

基于此,笔者对上海四所高等学校的科研管理人员、高校教师和学者进行了调查访谈,深入到科研系所和实验室具体了解实际情况。调查发现,高校教师和学者申请科研资助的热情高涨,很多教师顾不得考虑内在学术发展需要,把获取科研资助当成任务去完成,出现了盲目申请的现象。访谈中关于“您最近正在忙什么”这样的笼统性问题,几乎无一例外得到的答案都是“我在忙着申请课题或者正在为申请到的课题开展研究”。科研系所和实验室呈现一片人们几乎每天都在申请的生动画面。基层科研管理部门逐步受到学校高度重视,部门地位上升的同时,其自身也充分认识到科研资助的重要性,把协助教师提高资助中标率当成主要任务。他们定期组织科研项目申请动员和指导会议,积极联系资助机构为教师传达信息,提前组织专家对项目申请进行预评审和开展指导,甚至对科研资助获得者进行奖励性的再资助。科研资助俨然已经被基层单位和学者的当成一种任务去完成。不得不承认在高涨的申请热情下有可能出现放弃潜心研究而注重申请书包装等急功近利的现象。

二、科研资助日益重要的原因分析

对科研资助日益重要这一现象的原因做表象探索,可以发现基层单位和学者重视科研资助一方面是因为迫切希望能够给科学研究以经费保障和支持。另一方面热情高涨背后的原因是在资助经费有限与资助获得基于竞争性的现实下,带来的“优胜”光环。如果深入挖掘这种光环背后的内隐规律,还需从学术生态内部、学术制度建构和价值取向进行考察,对科研资助日益重要的原因进行学理性分析。

学术潜规则从“要么发表要么出局”转变为“要么申请要么出局”。在学术生态领域,基本的科学制度成为培养和造就学术人才、产出优秀科研成果的制度保障。奖励、资源分配、和社会选择系统会为学者提供一种分层的机会分配,在科学中导致和维持某种阶层结构。对于高校教师和学者而言,他们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学术资源、学术声誉和学术地位进行激烈的争夺。无论是同行评议还是社会认可,认可是学术职业的“一种原动力”,它“源于制度上的强调”③[美]R·K·默顿.科学社会学(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在此基础上,高校教师和学者往往会依据学术和人事管理政策中潜在的价值取向判断哪种认可更具意义。

由于学术研究活动及其成果具有默顿所谓的普遍主义特征,成果一旦被发表,则不仅表明作者的工作价值和才能被人们广泛认可,更为重要的是,它还给大学带来了声誉和声望。而“声誉和声望”又往往是管理者最为看重的。发表一时间成为高校教师投注学术研究热情获得认可的手段,也因为易测量性成为基层管理部门考察高校教师的重要指标。无论人们多么不愿意谈及“要么发表 要么出局”这个反映大学内部资源分配的规则和赏罚制度,即大学内部基本的学术制度和规范问题①阎光才.“要么发表要么出局”——研究型大学内部的潜规则[J].比较教育研究,2009,(2).。显然,过去几十年中国学术生态内部和美国等国家一样,这个潜规则已经开始运作起来。英国皇家学会在其网站上公布了题为《知识,网络和国家:21世纪的全球科学合作》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对2004-2008年间全球各主要国家在国际科学类期刊上的论文发表情况进行了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科技论文发表数量已跃升为第二,仅次于美国②中华网.知识,网络和国家:21世纪的全球科学合作[EB/OL].http://blog.china.com/u/110510/463574/201107/8365093.html.。从中国科技论文发表量持续增加的现象大概可以推测到高校教师和学者在热衷研究的同时或多或少有着发表的压力。

然而通过调查访谈却发现,高校教师和学者最大的压力不是“发表”,而是“申请”。对于基层高校教师而言,急切需要的是通过申请科研资助来获得研究的经费,有了经费保障后再在课题的基础上发表文章。“发表”成为落在“申请”之后的事情。而且由于我国学术系统内部报刊杂志评审和同行评议制度尚没有达到高度完善的程度,完成“发表”的任务较为容易。对于基层科研评价和人才评价部门而言,“发表”的质和量的评价越来越困难,“申请”的质和量却可以很容易地从科研资助机构的级别或者申请项目的种类上判别出来。这样,申请科研资助成为考核人才的重要指标。从系统论角度来看,关键部门的协调和交互决定着整个系统的稳定。申请科研资助一旦成为机会分配和认可的主要环节,势必会带来规则的变化。一定程度上,“要么发表 要么出局”的旧规则已经被“要么申请要么出局”所取代。

申请科研资助从一种知识生产的内在需要,转变成一种外在公共逻辑的必须任务。科研资助是科学外部因素为保证科学家完成某项研究而提供的经济支持。科研资助的本质是为了加快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的出现、推动学术进步,满足知识生产的内在需求。提供给研究项目以物质保障是支持研究的形式和手段。然而在实践中,科研资助这种处于学术共同体外部的资源保障制度俨然已经渗透到学术共同体内部。并凭借其作为竞争性资源分配机制所产生的优势累积作用被人们无限扩大。高校教师和学者将科研资助的光环看成是储存优势积累的一种竞争任务。他们看重科研资助所能获得的象征权力和身份识别功能。此时科研资助的目的和形式、手段发生颠倒,科研资助的功能发生“异化”。这样学术人忽视科学探索与创新这个根本目的,而追求获得资助项目这一形式,把获得基金项目和数量作为自己的任务去完成。

三、科研资助日益重要的潜在影响

国家日益加大科研资助的支持力度,高校教师和学者也对科研资助申请表现的热情高涨。伴随着学术潜规则从“要么发表 要么出局”到“要么申请 要么出局”的转变,申请科研资助从一种知识生产的内在需要,转变成一种外在公共逻辑的必须任务。它会对整个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带来潜在的剧烈影响。科研资助日益重要的现象应该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学术界对此议题的研究较少。其中加拿大的学者Claire Polster撰文指出,加拿大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便是对大学和学术日益重要的研究资助。他分析了经费保障日益重要的新原因,指出科研资助制度对加拿大大学的性质和质量以及学术、政策制定产生重要影响③Claire Polster.The Nature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Research Grants to Canadian Universities and Academics[J].Higher EducationVol.53,No.5(May,2007):599-622.。本文借鉴了他的研究思路,希望通过调查研究来了解中国科研资助日益重要现象的原因和潜在影响,探索这种现象所体现的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规律的同时,丰富这一议题的研究。

笔者对上海四所高等学校的科研管理人员、高校教师和学者进行了调查访谈,深入到科研系所和实验室具体了解实际情况。同时对整体高等教育现状和科研资助制度进行了细致的文献分析。为了诊断这种科研资助日益重要现象所引起的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的社会关系,也采用了研究社会关系时被学术界普遍使用的Dorothy Smith制度民族志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将社会关系(包括持续和协调的人类活动,通过将社会设定为特定形式的方法)看成是分析的主要客体①Dorothy Smith.The Everyday World as Problematic:A Feminist Sociology[M].Boston: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1987.。研究发现我国科研资助日益重要最显著影响是产生了新的高等教育的生存规则。基层学术机构和高校教师在关系的重组中面临风险和机遇。科研资助日益重要使得大学科研管理者投身到维持学术声望和机构稳定以及地位竞争中去。科研资助日益重要使得高校教师和学者热衷于通过申请来获得在机构中的认可和学术职业的发展。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内部规则又推动者科研资助在推动进程中作用的转变。大学科研管理者和学者在彼此相互关联和交互中诠释了这些转变的内在意义。

大学科研管理者行为改变对学术发展造成了影响。对中国的大学而言,不论获得科研资助是不是一种收入资源,起码是增进额外充足的研究资金的手段。关键是资助还产生很大的象征性影响。资助记录已经成为评价大学优越性的主要手段。大学的资助记录不仅影响它的声望,而且相反的过程也会产生相互促进效果。因此大学科研管理者对学者物质贡献的关注度提高。人才的引起、培养、激励、评价都间接地关注资助获得的潜力。如果管理者期待大学地位的改变求助于学者带来的资助资源和声望,并且热衷于雇佣具有“申请”优势的教师。这就使得学者感觉到要得到雇佣和认可需要通过科研资助,否则将会淘汰。

基层科研管理部门将精力花费在如何获取科研资助机构的信息和青睐上,同时鼓励学者去迎合一些所谓的资助偏好,甚至鼓励学者将研究做出改变。在此过程中,伴随着新关系的产生,学术雇佣和评价规则发生了改变,甚至大学的学术自治和学术自由受到了侵蚀。一方面,大学的科研管理者在对待和政府的关系时,不再是平等的政策参与者角色,而是作为政府资助机构的申请者,通过尽最大努力做好迎合资助机构和政府的潜在要求和愿望的工作。大学自治的侵蚀被加重。另一方面,大学的科研管理以及大学之间为了获得科研资助成功,由同盟者转变成了竞争者②Claire Polster.The Nature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Research Grants to Canadian Universities and Academics[J].Higher EducationVol.53,No.5(May,2007):599-622.。且不谈破坏大学内部的团结,这种以获取科研资助而展开的恶性竞争将很容易使大学脱离关注学术长远发展的基本轨道。这种新的关系使得科研管理者不再关注学术研究的真正贡献,与之伴随的人才评价规则也会对学术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高校教师和学者行为改变对学术生态造成了影响。伴随着科研管理者对待学术资助的态度和行为的改变,新的人才评价规则逐步形成,处在学术生态圈里的高校教师和学者必然需要为新的评价规则埋单。一方面,对于作为学术共同体组成人员的高校教师和学者需要通过认可来获得学术职业发展,当科研资助成为关键性影响因素的时候,这种压力会使得他们将科研资助当成任务来完成。过去很多学者没有必要一定要去申请资助(尤其是社会科学),现在环境下,学者尤其是新进学者认为有压力一定要去申请资助来获得大学的亲睐,即便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无论情愿不情愿,学者更加响应或者顺从资助机构的意愿,甚至改变他们的研究主题和方法。这种改变使得学者对资助的态度变成是责任而非选择。另一方面,将高校教师和学者的研究资助记录等同于学术优秀已经形成相互促进动力机制,这会干扰正常的学术优秀评价原则。能为大学带来资金的学者可以增加社会资源储备力和对机构的影响力。同时一些可能的潜在创新人才因为没有注重科研资助这一外在保障手段而失去发言的声音,甚至挫伤其积极性,影响科研成果的产生。科研资助重要性的间接影响也可能损害学术优越。建立在资助表现的等级制改变了学者之间以及学者和机构的关系①Claire Polster.The Nature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Research Grants to Canadian Universities and Academics[J].Higher EducationVol.53,No.5(May,2007):599-622.。精英学者凭借获得资助的能力和资助记录带来了额外的优势积累,不仅会对整体的高等教育资源造成浪费,甚至当他们使用资助声望得到的特权操纵或影响机构的决策时,会对整个学术生态带来不利的影响。

抛开科研资助对于学者个人职业 成长的帮助和贡献,更应该关注它对高等教育和学术长远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必须明确的是,资助不是一个有效地检验个人或者机构优秀的方式,建立在依据其资助记录的奖励机制和再资助方式是有问题的,可能会伤害中国的高等教育系统。为了得到资助的“光环”而将科研资助申请当成任务来完成,这种扭曲科研资助功能的盲目申请现象不仅会降低研究质量,更会阻碍整体的学术进步。与学术旨趣背离的申请热情会使保持大学优秀的学术诚信和价值受到破坏②[美]大卫·古斯顿.在政治与科学之间——确保科学研究的诚信与产出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因此对科研资助日益重要这一现象的原因和潜在影响分析,不仅是要揭示学术系统内部的规则,剖析这种转变所带来的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的社会关系重组,更重要的是防范和修正。今后,在逐步完善科研资助制度的过程中要不断修正科研资助的功能,满足学术发展内在需要,同时规避风险,逐步减小科研资助对高等教育和学术发展的不利影响。

[1][美]R.K.默顿.科学社会学(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美]大卫·古斯顿.在政治与科学之间——确保科学研究的诚信与产出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阎光才.“要么发表要么出局”——研究型大学内部的潜规则[J].比较教育研究,2009(2).

[4]Claire Polster.The Nature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Research Grants to Canadian Universities and Academics[J].Higher Education-Vol.53,No.5(May,2007):599-622.

[5]Dorothy Smith.The Everyday World as Problematic:A Feminist Sociology[M].Boston: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1987.

[6]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网.国家科技计划2010年度报告[EB/OL].http://www.most.gov.cn/ndbg/.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资助项目年度报告(2008-2010年)[EB/OL].http://www.nsfc.gov.cn/nsfc/cen/ndbg/index.html.

[8]中华网.知识,网络和国家:21世纪的全球科学合作 [EB/OL].http://blog.china.com/u/110510/463574/201107/8365093.html.

The Cause of Growing Importance of Financial Aid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es and Its Potential Impact

SONG Xu-pu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

A financial aid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This paper presents an academic analysis of such a tendency based on interviews to teachers,scholars and research management staff in four universities of Shanghai,and an intensive investigation into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laboratories.It also reveals the cause of growing importance of financial aid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es,and analyses internal rule changes of the academic community behind this phenomenon.In the meantime,by using the method of 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it examines social rela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university research,shows the way they are being reorganized,and exposes the importance of financial aid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es and its potential impact.

financial aid for scientific research;“to apply for or to be out of the game”;potential impact

G644

A

1672-5905(2012)02-0022-05

2012-01-30

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人才强校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09JZD0036-1)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宋旭璞(1983-),女,山西灵石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09级博士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学术政策与管理。

(本文责任编辑:王 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