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温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

2012-04-18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滕明政

中国农村科技 2012年7期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滕明政

1980年7月,邓小平在四川农村考察。

农业问题至关重要,农业问题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现代化总体布局的实现。邓小平对农业问题高度重视,他分析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规定性,即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农业现代化,是分两步走的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农业现代化。为推动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他提出了四大战略举措:一是发展科学技术;二是调整农业结构;三是培育新式农民;四是推动农业工业化。

现代化是一个未竞的事业,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基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农业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提出了有关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思想。而今天我们之所以突出的提出农业现代化这一问题就在于,新近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农业现代化研究》中的数据触目惊心:“尽管粮食单产已经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约为世界平均值的47%,约为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2%,仅为美国和日本的约1%。如果按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比例等指标的年代差取平均值计算,截至2008年,我国农业水平,比英国、美国和荷兰大约落后100多年。农业现代化已成为我国现代化的一块短板,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亟待提高。”

邓小平关注农业现代化的原因

自古以来,我国都是以农立国,农业是我国整个社会和国民经济的根基。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任何农业问题都牵动着整个社会的敏感神经。邓小平告诫全党:“要重视发展农业。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吃饱肚子,一切就好了。”

农业问题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条件是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使得各种政策和措施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因此,邓小平特别重视稳定问题,认为稳定压倒一切。而在中国,全国的稳定有赖于农村的稳定。早在1984年6月,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中就曾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80%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80%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而要赢得农村的稳定,让农民不闹事,就得首先让农民有饭吃、不饿肚子。于是,农业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了。邓小平以一个政治家的眼光,从中国长治久安的角度来看待农业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稳定的意义。强调如果农业搞不好,就要出大问题,特别是粮食安全直接关系着国家安全,历史上我们就曾遭受过“掐脖子”之痛。邓小平认为:“农业上如果有一个曲折,三五年转不过来”,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是战略重点,农业是国家和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根本。

农业问题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邓小平深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战略高度确立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他指出:“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业搞不好就要拖工业的后腿。”因为,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农村是工业品的主要销售市场。此外,农业还为工业等其他国民经济的相关部门的发展提供资金积累和粮食供应等。显然,“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80%的人口贫困的基础之上”,“我们要克服困难,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要从恢复农业开始。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

为此,在规划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时,邓小平指出:“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他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首位,强调“我们要从宏观上管理经济,应该把农业放到一个恰当位置。”邓小平的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农业问题关系着我国现代化总体布局的实现

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的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20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四个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总体布局的集中体现,其内容虽然有过调整,但是农业现代化却始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现代化的高度重视。一条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深深烙刻在共产党人的心中,那就是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会有我国整体的现代化。所以邓小平反复告诫全党:“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只有农业丰才能基础强,只有农民富才能国家盛,只有农村稳才能社会安。农业实现了现代化,我们就向着总体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

总之,从战争年代的“谁有了粮食,谁就有了一切。”到和平年代的农业作为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始终为中国共产党所重视。历史证明,农业发展的好,国民经济发展就顺利,社会政局稳定;农业发展受挫,国民经济发展就停滞和衰退,社会政局就动荡不安。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业问题,而重视农业问题、破解农业的难题的全部要义就在于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规定性

邓小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其构想的农业现代化是具有其内在规定性的。其一,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农业现代化;其二,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是分两步走的;其三,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农业现代化

纵观当今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方式,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种以美国为代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通过并依靠生产的社会化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这种方式要求有大量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丰富的资源作为保证,通过高密度的资金、技术、资源投入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整体提升。同时从农业中节省出来的劳动力又能被城市迅速吸纳,从而实现了整个农业的现代化。然而这些条件我们都不具备,因此,我们就不具有走美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可能性。

另一种以苏联为代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并依靠大规模的有计划的集中生产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这种方式要求全部生产资料均由国家统一调配,整个农业生产严格按照国家的计划进行,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它曾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它过分强调了国家集体的利益,而对农民的利益考虑不足,极大遏制了农民的积极性,其结果是因丧失了动力而惨遭失败。因此照搬这种模式而不进行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为此,邓小平强调:“我国农业现代化,不能照抄西方国家或苏联一类国家的办法,要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情况的道路。”

邓小平非常强调农业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不仅是因为我们在特殊条件下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而有了历史惯性和路径依赖。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真正适合我国。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能够最有效的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防止两极分化。而且实践已经证明:资本主义道路过去在中国走不通,现在仍然走不通。“道理很简单,中国十亿人口,现在还处于落后状态,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1%,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困,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更不用说“小康”和现代化。假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在国际垄断资本的弱肉强食之下,“最终发展起来也不过成为一个附庸国,而且就连想要发展起来也不容易。”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是分两步走的

在邓小平看来,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落后的农业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分两步走,有步骤的实现两次飞跃。即“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在邓小平的制度设计中,两个飞跃的地位不是等同的,第一个飞跃是作为策略手段提出来的,第二个是作为战略目标提出来的,是社会主义的真正体现。

但是,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这个不发达阶段的突出表现就是生产力的不发达。因此我们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所以作为克服人民公社弊端,调动人民积极性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便提了出来。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农民只拥有土地的经营权、使用权,并不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土地仍是公有的。在我国土地是绝对不允许私有的,土地一旦私有,就会导致新的地主阶级和广大无地、少地的农民的对立,形成新形势下的两级分化。邓小平曾告诫我们:“如果改革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这正是社会主义所不能允许的。因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一种策略,是承认现实而做出的必要妥协。但它仍坚持公有制的底线,积聚力量以备时机成熟时,实行真正的社会主义生产,即做到第二个飞跃,发展规模经营、集体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走共同富裕之路。但是,生产力达到较发达乃至发达阶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我们目前不应该轻易地变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应该“长期坚持不变”。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邓小平的视域中,农业现代化是不断发展的。其一,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过程,要使我国当前的农业达到一个更高级的形态,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达到。其二,农业现代化本身就是不断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因此,我们绝不可能给它下一个一成不变的定义。因为农业现代化本身就在运动中,要想对一个事件做出完整准确的定义,只有该事件已经结束才可能,即盖棺才能定论。否则事件的变动发展就会添加新的因素,使得我们原先的定义变得不准确。因此,邓小平也是从不断变化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农业现代化问题的。

早在1959年10月,中央在批转农业机械部的报告时就提出:“从1958年起以10~15年的时间实现农业现代化,即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当时,邓小平是同意这种观点的,他也是从这四个方面理解农业现代化的。在实践中,中央又把农业现代化的重点放在机械化方面。但事实证明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就是农业现代化这种界定是不准确的,随着实践的发展农业现代化还应包括更多的因素。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中国有一个很大的特点,耕地面积少。很多国家不存在这个问题。我们要在这样一小块土地上获得更多的粮食,单是机械化还不能解决问题,还要从事更多的科学工作。”

因此,我们只能根据事物的内在规律为其发展指明一个大致的方向,而不能准确地描述事物发展的每一个细节。其实,早在1893年,恩格斯在回答法国《费加罗报》记者关于“未来社会的最终目标”这一问题时就曾指出:“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关于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的预定看法吗?您在我们这里连它们的影子也找不到。”对于这一点,邓小平也有深刻地认识,他同样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动态范畴,其内涵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

所以,我们更应该着眼于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大致方向,而不应该过分强求前人为农业现代化框定某些具体的范围,设定某些具体的目标。否则我们就会陷入从概念出发推演现实,用抽象的理论剪裁丰富的现实的误区,坠入唯心主义的陷阱无法自拔,延误了我们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是作为我国总体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提出来的,而我国总体现代化就是要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局面,其核心是发展生产力。因此,邓小平农业现代化的战略举措也是紧紧围绕这一核心展开的。为此,他提出了四大战略举措:一是发展科学技术;二是调整农业结构;三是培育新式农民;四是推动农业工业化。

发展科学技术

邓小平特别重视科学技术对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作用,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他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

总之,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归结起来就是农业现代化要走“科教兴农”之路。他强调要大力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切实组织农业科学重点项目的攻关;要彻底改变我国农业过分依靠增加土地和劳动力等投入来实现农业增收的局面,努力提高科学技术因素在农业发展中的比重;要真正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向节约转变,由增产向增效提升。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亲自过问和支持了一批现代新型涉农科技项目的研发,如“星火计划”、“燎原计划”和“丰收计划”等。这些项目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也为我们进一步依靠科学技术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调整农业结构

邓小平特别重视大农业思想,强调打破原先单一的农业结构,实现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认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就是发展大农业、因地制宜、多种经营。为此,他建议“社队企业还要因地制宜地从各方面打主意,搞多种经营,如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乃至出口外贸产品等,都要在可能的条件下多搞一点”。国营农场“不要只搞粮食,要变成工农联合企业,搞农产品加工、农业技术改造。农场可以搞种子基地、种子公司,国家收购它的种子,拿去供应其他地方。农场还可以搞肥料工厂,搞大的养鸡场、养猪场、养牛场,搞蛋品、奶品、肉食加工”。

邓小平指出:“农业实行多种经营,因地制宜,该种粮食的地方种粮食,该种经济作物的地方种经济作物,不仅粮食大幅度增长,经济作物也大幅度增长。”这对我们这样一个耕地面积有限,山地、高原、丘陵等其他土地类型面积广大的国家而言具有十分突出的意义。它能使我国的国土面积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与此同时,这种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多种产品,由此又带来了农村市场的发展,更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

培育新式农民

这种新式农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思想新颖,敢于创新,有活力、有积极性;其二,劳动本领强,科学素养高。邓小平高度评价了农民的创造性,指出:“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够为现代化提供许多有价值的思路和方法,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与此同时,邓小平非常强调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认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水平。他明确指出:“今天,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工艺的变革,都非常迅速。许多产品,往往不要几年的时间就有新一代的产品来代替。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针对我国农村科技水平落后和人才缺乏的状况,他曾严肃地指出:“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为此,他强调要大力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农民素质的提升,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升来实现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推动农业工业化

邓小平高度重视农业工业化问题,指出:“中国农村的发展道路不仅是农、林、牧、副、渔,还要搞工业。”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产生而更加凸显,邓小平也认识到这一点,指出:“有些变化出乎我们的预料。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剩下的劳动力怎么办,我们原来没有想到很好的出路。”这时,农民们的又一伟大创造——“乡镇企业”,这一农业工业化的崭新形式给了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新的思路。邓小平讲到:“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乡镇企业每年都是百分之二十几的增长率,持续了几年,一直到现在还是这样。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是工业,还包括其他行业,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百分之五十的人的出路问题。”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剩余劳动力问题,而且使农民就地变成了工人,开辟了新的城市化道路。“农民不往城市跑,而是建设大批小型新型乡镇。”此外,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产品越来越多,对此,邓小平提出了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的思想。他指出:“所谓农业走工业化道路,就是本身要搞很多新的行业”,“农产品增加了,就跟着发展各种农产品的现代化加工工业”。

总之,邓小平探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程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启示。第一,一定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真调研,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农民中的突出问题,努力破解发展难题;第二,一定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猜你喜欢

现代化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