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圣汤加减配合雷火灸治疗老年顽固性腰背痛52例

2012-04-14马巧玲宁夏自治区中宁县中医院宁夏755100

陕西中医 2012年8期
关键词:山萸腰背痛雷火

王 军 魏 齐 马巧玲 宁夏自治区中宁县中医院(宁夏755100)

老年腰背痛是临床常见的疼痛顽疾,多有脊柱退变、脊柱畸形及骨质疏松引起,其治疗方法多为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多采用药物、手法、理疗、针灸等。但这些治疗方法疗效不稳定,病情容易反复。笔者从2006~2011年采用三圣汤配合雷火灸治疗老年顽固性腰背痛5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52例,其中男22例,女30例;年龄60~84岁;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椎体退行性改变及骨质疏松,其中胸腰段椎体陈旧性压缩性骨折32例,脊柱侧突及后突畸形38例。经X线、CT、MRI并行体格检查证实:排除脊柱肿瘤、结核及新鲜骨折。本组病例,均有腰背痛病史,病程1~10年,所有病例都存在脊柱活动受限,行走、吸气、弯腰及翻身时疼痛明显加重,在腰背部棘突两侧都可找到明显压痛点,大部分病例都有胸肋部及腹部的放射痛。其中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可按腰突症的诊疗规范予以治疗。

治疗方法 三圣汤:杜仲30g,白术15g,山萸肉12g,水煎服,1d1剂 ,分2~3次服用。汤药加减法:恶风怕冷,喜温喜按者加羌活20g,防风15g,桂枝12g;头身困重、舌苔白腻等湿邪较重者加苍术10g,生苡仁、茯苓各15g;夜间疼痛明显及舌质瘀暗等血瘀较重者加三七粉3g(冲服),延胡索、赤芍各10g;口渴、烦躁余热未清者加生地15g,沙参20g,麦冬9g;大便干燥者加炒枳实10g,玄参20g,栝楼15g。治疗3个周为1个疗程。

雷火灸疗:患者俯卧,暴露腰背皮肤,术者在患者棘突两侧寻找敏感的压痛点,患者有时可有整个脊柱膀胱经区域的疼痛,疼痛的皮部可触及肌肉的紧张痉挛,可对照其影像学资料及患者的活动痛帮助寻找压痛点。临床最常见的压痛点在心腧、肾腧、三焦腧处,一般将最敏感的压痛点定为主穴,配穴可根据中医辨证选穴。找准主穴后,点燃雷火灸药顶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1寸左右,施以回旋灸法,灸至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避免灼伤皮肤),随时吹掉药灰,保持红火。主穴每穴灸10min,棘突两侧疼痛皮部可加用啄式灸法和按揉手法,配穴每穴灸5min。隔日1次,每次1支雷火灸药,3个周为1疗程。

疗效标准 痊愈:腰背痛消失,阳性体征消失,恢复生活能力。显效:腰背痛大部分消失,阳性体征基本消失,基本恢复生活能力。好转:腰背痛减轻,仍有部分阳性体征,生活可自理。无效:症状体征基本无改变。

治疗结果 痊愈14例,显效23例,好转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4%。

典型病例 范某,女,74岁,农民。主因“腰背痛4年,加重3月”来我科就诊。患者4年来腰背痛反复发作,曾在本地及区外多家医院求治,多予以西医止痛药物、理疗、痛点封闭等治疗,近年腰背痛症状明显加重,严重影响睡眠及生活,药物及封闭已不能缓解症状,入院时见弯腰强迫体位,脊柱功能活动明显受限,吸气及站立时疼痛加重,睡觉不能平卧,查体:胸椎后突明显,上腰段后突隆起,胸5棘上及棘突两旁压痛明显伴胸肋部放射痛,胸腰段棘突两侧压痛伴胁肋部放射痛,大小便无异常,双下肢功能活动尚可,无神经根症状,病理症未引出。胸腰椎常规X线扫描示:胸5、胸12、腰2椎体陈旧性压缩性骨折,胸腰段后突畸形,观患者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疼痛喜按,舌淡红,脉细涩,按上法处方:杜仲30g,白术15g,防风、山萸肉各12g,三七粉3g(冲服),延胡索、赤芍、羌活、桂枝各10g,雷火灸选心腧、肾腧、三焦腧为主穴,治疗3周,病人腰背痛明显缓解,体征检查基本正常,嘱其避风寒,节饮食行腰背肌功能锻炼2月,随访1年半无复发。

体 会 老年腰背痛是临床常见的疼痛顽疾,属中医腰痛、痹证范畴,是以脏腑虚损(肝肾为主)、气血阴阳不足为本,以气滞、血瘀、痰浊和寒凝等有形之邪为标的本虚标实之证,但我们认为其标实多为虚损而致,尤以气虚、阳虚为其本虚中的主要因素,《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及”若阳气虚于外,则机体失其温煦肌肤,抗御外邪,卫外为固之功,易为六淫之邪所侵而发病,若阳气虚于内,则机体脏腑功能减弱,气血精液生成输布异常,而至百病丛生。所以扶阳固本是老年人顽固性腰背痛的重要治则,药灸并用,补内阳助外阳,达到补虚祛邪之目的。三圣汤出自清朝医家陈士铎的《辩证录》,原方:杜仲1两,白术5钱,山萸肉4钱,此方补肾中之水火,而仍利其腰脐者,肾气有可通之路;杜仲在《本经》中“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在《药性论》中“治肾冷臀腰痛,腰病人虚而身强直”,白术在《本经》中主风寒湿痹,有宽腰理气之功,近代研究可强壮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山萸肉有暖腰膝,破徵结之功,可益元阳,补元气,固元精,壮元神。三药合用,益补温养,旭而不峻,最适老年人本虚标实之证。雷火灸采用纯中药配方,相对普通的温和灸,具有火力更强,渗透力更强,见效速度快的优点,雷火灸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量是红外线和近红外线,通过对人体面、位、穴形成高浓药区,在热力的作用下,渗透到组织局部来调节人体各项机能,它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调节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达到温通经络,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等功效治疗人体疾病。此温补肾阳与温通外阳之法相合对老年人腰背痛确有疗效,临床可不完全拘于中医辨证之法,热证、实证也可适时用之。

[1] 冯明芬,冯树林.三圣汤新用验案四则[J].中国医药导报,2007,12(c):1673-7210.

[2] 李 竹.杜仲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药事 ,2004,18(2):25.

[3] 赵时碧.中国雷火灸疗法[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33.

[4] 宋文阁,王春婷.实用临床疼痛学[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0,10.

猜你喜欢

山萸腰背痛雷火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老年人腰背痛的防治
山萸肉表面泛霜和发霉的鉴别
雷火灸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
A Brief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天佑中华·雷火迎春
沼泽地边的雷火与荠叔
8 种炮制方法对山茱萸脂溶性成分的影响
实习前护生腰背痛认知现状及知识需求调查
某部战士非特异性腰背痛的分级治疗与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