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光山县千鹅冲钼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2012-04-14蔡新明

科技视界 2012年12期
关键词:钼矿矿床矿体

蔡新明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调查队 河南 信阳 464000)

河南省光山县千鹅冲钼矿区,位于大别山北麓,属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区域构造线方向呈北西西——近东西向。矿区地层以泥盆系南湾组为主,少量震旦系——奥陶系下统肖家庙岩组;构造为桐——商韧性剪切带;岩浆岩有隐伏花岗岩体、以及花岗斑岩脉等。钼矿体规模大,品位稳定,伴生铜、铅锌、银矿体。

河南省光山县千鹅冲钼矿属斑岩型钼矿床大类。

1 钼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1]

水系沉积物(土壤、岩石)地球化学找矿是最重要的找矿方法之一。目的是发现化探异常指导找矿。化探异常作为预测找矿标志,可找寻深部各类金属矿床,特别是盲矿床效果显著,找矿深度可以达到百米甚至数百米。千鹅冲钼矿的水系沉积物(土壤、岩石)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是一个佐证。因此总结研究千鹅冲钼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对大别山地区该类型矿床的发现和潜在矿产的评价都具有重要意义。

1.1 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出的钼异常,是一个以Mo、W为主,伴生 Cu、Pb、Zn、Ag、Sn 组份的综合异常。 Mo 异常长约2.5千米,宽1.75千米,面积4.0平方千米,异常呈不规则状,强度较高,浓集中心明显,中、内带发育。Mo最高含量32.1×10-6,平均3.88×10-6,衬值3.23。主要伴生元素W异常形态与Mo相似,面积8.72平方千米。W异常浓集中心明显,中、内带发育,与Mo浓集中心吻合,最高含量83.5×10-6,平均15.4×10-6,衬值2.57。Cu异常面积小于W而大于Mo,中带异常发育,与Mo、W中、内带异常套合分布,面积5.02平方千米,最高含量 130×10-6,平均 71.1×10-6,衬值 1.79。 Pb、Zn、Ag异常中Pb、Zn异常形态相似,以外带为主,局部具有中带异常,呈半球状分布于Mo、W、Cu组合异常的北、东、南三面,大部分与Mo、W、Cu异常套合。Pb异常面积11.2平方千米,最高含量 152×10-6,平均 75.92×10-6,衬值 1.52。 Zn 异常面积 12.45平方千米,最高含量 305×10-6,平均 142.96×10-6,衬值1.43。Ag分布于Pb、Zn异常范围内,异常面积3.79平方千米,最高含量 0.32×10-6,平均 0.2×10-6,衬值 1.6。 Sn 呈椭圆点状见于Mo、W异常内带中。依据各异常元素晕宽,其元素水平分带由外至内排列如下:Zn-Pb-W-Cu-Ag-Mo-Sn。

1.2 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千鹅冲钼异常(HT-9)规模最大,与隐伏钼矿床对应。该异常呈不规则椭圆状,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800~1000米,面积约2平方千米。异常主要有Mo、W、Pb组成,叠加有Sn、Cu、Ag、Zn、Au、As、Sb。各元素异常特征见表 1。异常以 Mo、W为主,异常面积达1.854平方千米。Mo、W异常强度全区最高,分别可达 86.3×10-6 和 489.4×10-6,平均 12.43×10-6 和37.25×10-6。内、中带发育,分别达0.86和1.39平方千米,占异常面积的70%以上;Sn呈数个弱异常,分布在Mo、W异常内带中;Cu异常面积大于Mo,异常强度一般,其浓集中心与Mo稍有东偏;Pb、Zn、Ag异常浓集部位分布于Mo、W异常内带外侧,以北东部、东部和南西部最明显,Pb最高异常强度为11208×10-6,指示了铅矿体已出露地表;Au、As、Sb 异常主要分布于Mo、W异常外围,异常内仅零星分布有一些弱的点异常;各元素异常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特征。按异常宽度及其与Mo异常中心的相对位置,水平分带由内向外大致为:Sn-Mo-W-Cu-Pb-Zn-Ag-Au-As-Sb。

表1 千鹅冲钼异常(HT-9)特征值表

成矿元素异常在空间上均大于相应矿种矿体的分布范围,矿(化)体的分布方向与异常的浓集方向一致、并出露于异常的中、内带范围内;成矿元素异常在横向上具有水平分带特征,与其对应的矿体也具有水平分带特征。钼矿体主要呈北西西向赋存于Mo异常内带中,铅锌、银矿体主要呈北北西和北西西两组方向,赋存于Mo异常内、中带及外侧。

1.3 岩石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从0勘探线地质、原生地球化学异常图上显示,千鹅冲钼矿床的异常组份较为复杂,矿体伴有较强的Mo原生地球化学异常,异常在三度空间内呈皮壳状围绕矿体分布。Mo异常形态规整、规模大,强度高,浓集中心清晰,浓度梯度变化大,沿走向和倾向在异常边部具膨胀、收缩与分枝等复合现象。异常内带发育、中外带不发育,剖面中八个钻孔内均出现Mo异常内带,其中六个见矿(工业矿体)钻孔中Mo异常内带面积所占比例>90%;两个未见矿钻孔中Mo异常内带面积,所占比例较少;Mo异常内带基本上反映了钼矿体的范围,中带反映了低品位矿体或钼矿化体范围,外带反映了围岩蚀变范围。原生异常(晕)的形成以渗滤作用为主,这与构造破碎带成矿控矿是一致的。由地表向深部,在多数钻孔中Mo异常强度有明显增高的变化趋势。

W、Pb、Zn等七元素异常形态相似,异常规模较大、强度较高,多分布于Mo异常内或与其相邻,相互叠合,具有一定组分分带现象。

1.3.1 元素组合与组分分带

①元素组合

矿床主要成矿元素为 Mo、Ag、Pb、Zn,伴生元素为 W、Cu、Bi、Sn。根据M-Ⅰ、M-Ⅱ矿体中89个样品的元素R型聚类分析结果(图1)可以看出,在相关系数γ=0.09相似水平上,矿体元素分为两类,一类为Mo、Sn,两元素弱相关,Mo为主要成矿元素;另一类为 W、Cu、Bi、Ag、Pb、Zn,其中 Ag、Pb、Zn显著相关,为次要成矿元素;两类元素呈弱的负相关关系。

图1 M-Ⅰ矿体中元素R型聚类分析谱系图

②水平分带

依据异常的分布特点及相关关系,从0勘探线原生异常图中直观显示的水平分带由内向外元素横向分带为:Sn-Bi(中心带)-Mo-W-Cu-Pb(过渡带)-Zn-Ag(边缘带)。

③轴向分带

元素轴向分带序列采用浓度重心法和浓度中心法计算确定。

浓度重心法是分别计算每个元素的浓度重心,然后按重心的大小排出由浅至深的元素分带序列。计算公式为:

式中:Hj——第i个元素的浓度重心;Mij——第i中段,第j元素的平均含量;hi——第i中段标高。

将ZK005孔不同截面元素加权平均含量及浓度重心值。经整理后得出轴向分带序列由上至下为Cu-W-Mo-Ag-Sn-Zn-Pb-Bi。

浓度中心法是以ZK005孔不同截面元素含量为数据,分别计算相应的浓集系数。经整理后得出轴向分带序列由上至下为 Cu-W-Mo-Bi-Ag-Zn-Pb-Sn。

综合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确定本矿床元素轴向分带序列由上至下为 Cu-W-Mo-Ag-Zn-Pb-Bi-Sn。该分带序列显示了矿体的复合元素异常特征,中低温元素Ag、Pb、Zn异常出现在分带序列下部,反映了主要Mo矿体形成之后另一期Ag、Pb、Zn矿化作用,造成的多期矿化相互叠加,形成了所谓“多建造晕”或“叠加晕”。综合考虑前述钻孔多元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异常特征、元素与矿体的相关关系等,认为Ag、Pb、Zn为矿体前缘元素,Cu、W为矿体中上部元素,Mo为矿体元素,Bi、Sn为矿体下部元素。

1.3.2 元素比值特征

依据确定的矿床轴向分带序列,选取Mo与Cu、W,分别计算不同标高元素对比值。由此可知,元素对比值在矿体较高,头、尾较低,前缘及尾部无矿地段最低。矿体前缘W(Mo)/W(Cu)<0.5、W(Mo)/W(W)<1;矿体头部、尾部 1<W(Mo)/W(Cu)<10、1<W(Mo)/W(W)<10;矿体中部 10<W(Mo)/W(Cu)<25、15<W(Mo)/W(W)<150;矿体尾部无矿地段 0.5<W(Mo)/W(Cu)<1、1<W(Mo)/W(W)<1.5。

表2 千鹅冲钼矿地球化学找矿标志一览表

2 钼矿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及找矿模型

根据千鹅冲钼矿水系沉积物异常、土壤异常和岩石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归纳千鹅冲钼矿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如表2,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如图2。

图2 千鹅冲钼矿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3 结语

总结研究河南省光山县千鹅冲钼矿的水系沉积物异常、土壤异常和岩石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建立其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及找矿模型,为今后大别山一带或其他地区寻找该类型钼矿提供借鉴。

[1]徐友灵,李法岭,万守全,等.河南省光山县千鹅冲铜(钼)矿详查报告[M].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调查队,2009.

猜你喜欢

钼矿矿床矿体
专利名称:一种钼矿和钨矿的联合冶炼工艺
近地表矿体地下组合式连续开采技术研究
构造叠加晕法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以河南小秦岭杨砦峪金矿床S60号矿脉为例
黑龙江省林口县三合村探明超大型石墨矿床
论甲乌拉矿区断裂构造及控矿作用
全球十大钼矿
基于波形特征的露天钼矿微震事件的识别分析——以卓资山钼矿为例
3D Mine不规则矿体三维地质建模和储量计算
西昆仑新发现盐湖型卤水硼锂矿床
辽南分水金矿床铅同位素特征及矿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