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穴位埋线配合药物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症100例

2012-04-13秦鸿利赵纪敏李海鹰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9期
关键词:增生症肝郁内分泌

秦鸿利,赵纪敏,李海鹰



微创穴位埋线配合药物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症100例

秦鸿利,赵纪敏,李海鹰

(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龙南医院,大庆 163453)

乳腺增生症;针药并用;穴位埋藏;埋线

乳腺增生症是与内分泌功能紊乱密切相关的增生性疾病,又称乳腺结构不良,其特点是乳腺组成成分增生。临床表现主要为乳腺内出现颗粒状、片块状或囊性结节,以乳房疼痛,乳房肿块为主要症状,并且随着月经周期或情绪波动呈现周期性变化。目前,西医对于乳腺增生症无理想的治疗方案,在治疗上没有突破性进展,仍以内分泌治疗为主要措施,缺乏理想手段和特效药。中医学在治疗本病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笔者以整体观念对本病辨证论治,采用针药并用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症100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0例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症患者均为2007年10月至2010年9月门诊患者,均为非妊娠妇女。其中年龄最小23岁,最大52岁,平均37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9年,平均36.5个月。

1.2 诊断标准

参照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乳腺增生病诊断标准》和《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肝郁痰凝型多见于青壮年妇女,乳房胀痛,每随喜怒而消长,乳房肿块常在月经前加重,月经后缓解;伴有胸闷胁胀,善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滑。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乳腺增生症肝郁痰凝型诊断标准;②年龄在23岁以上,52岁以下,能耐受埋线者。

1.4 排除标准

①经乳腺钼靶、乳腺B超或细胞学检查排除乳腺癌、乳腺纤维瘤和其他疾病;②合并心血管、脑血管、 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及精神疾患者;③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④年龄在23岁以下、52岁以上者。

2 治疗方法

2.1 埋线治疗

取乳根、屋翳、膻中、期门、肩井、天宗、肝俞、脾俞、肾俞、足三里、血海、三阴交、丰隆。采用一次性微创埋线针,规格f0.9 mm,PGLA线体,规格2/0,10 mm。患者选适当体位,皮肤常规消毒后,术者戴手套,用无菌镊镊取1段PGLA线体,规格2/0,10 mm,放置在一次性微创埋线针管前端,左手固定穴位皮肤,右手持针刺入到穴位所需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退针芯,边退针管,将线埋植在穴位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针孔处覆盖消毒纱布或用创可贴贴敷。每次选取5~6穴,每15 d治疗1次,2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2.2 药物治疗

口服消乳散结胶囊(山东神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5636),主要成分为柴胡(醋炙)、白芍(炒)、香附(醋炙)、玄参、昆布、瓜蒌、夏枯草、牡蛎、当归、猫爪草、黄芩、丹参、土贝母、山慈姑、全蝎、牡丹皮等。每次3粒,每日3次,1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另外给予维生素B610 mg、维生素B120 mg、维生素A2万U口服,每日3次;给予维生素E100 mg口服,每日1次,月经后连服2星期。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乳腺增生病疗效评价标准》,计算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善率。改善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所有患者均半年后观察疗效。

治愈 改善率≥90%。

显效 改善率70%~89%。

有效 改善率30%~69%。

无效 改善率<30%。

3.2 治疗结果

100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27例,显效32例,有效3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0%。

4 体会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乳腺增生症的病因与内分泌紊乱、卵巢功能失调、雌激素比例失衡有关,特别是黄体期孕酮、睾酮分泌不足,雌二醇及泌乳素相对增多是本病的重要发病原因。

乳腺增生症属中医学 “乳癖”范畴,最早见于华佗的《中藏经》。高秉钧《疮疡心得集》:“有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此名为乳癖。”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是肝气郁结、痰凝血瘀、冲任失调。其中冲任失调为发病之本,肝气郁结、痰凝血瘀为发病之标[1-2]。病位在肝脾肾,病性是本虚标实。本治疗组采用的中成药消乳散结胶囊,具有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活血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肝郁气滞,痰瘀凝聚所致的乳腺增生,乳房胀痛。实验研究证明,益肾疏肝活血,调摄冲任中药对乳腺增生症患者酮激素失调具有一定调整作用。疏肝活血类中药可降低雌激素绝对值,促进雌激素在肝脏的代谢,抑制泌乳素分泌,降低血黏稠度,抑制胶原纤维合成,从而促使增生肿块及纤维吸收,以调整内分泌平衡,阻断乳腺增生的发展。柴胡、香附、白芍能抑制组织内单胺氧化酶的活力,并抑制胶原纤维的合成,有消肿止痛的作用[3]。经临床试验证实消乳散结胶囊可以减轻乳腺增生性疾病中的乳房肿块、乳房胀痛等症状,并对于伴随的月经紊乱、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及身重倦怠等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

微创穴位埋线取穴以疏肝解郁,调理冲任为原则。微创穴位埋线是基于针灸治疗中的留针法,留针法是针灸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加强针刺的感应和延长刺激的作用,提供了一个方便、安全、长效的治疗模式,同时还减少了患者就医次数,为患者节约了大量宝贵时间;还可起到候气和调气的目的,对提高治疗效果(尤其对于一些慢性病)有重要意义[4]。所选主穴天宗、肩井、肾俞均为针灸治疗乳疾的经验穴位,对乳房肿块具有消肿散结、调和阴阳的功效。肝俞是治疗肝病之要穴,期门是肝经募穴,膻中为气会,针之能疏肝理气、行气散结。脾俞为脾的背俞穴,配丰隆,健脾化痰除湿。血海、三阴交均为妇科肝肾不足,冲任失调之常用穴位。足阳明经循行过乳房,又为多气多血之经,故取乳根穴及胃经合穴足三里可调和气血,通络消癖[5-6]。现代研究证明针刺足三里、肝俞、膻中可调节妇女内分泌系统[7],且针刺肝俞、肾俞对下丘脑-垂体-卵巢生殖生理内分泌功能具有良性调整作用[8-10]。乳腺作为内分泌腺的靶器官,其功能受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综合调控。情绪的变化往往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调节功能,导致乳腺疾病的发生。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应对病人进行相关知识教育,使其了解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有利于本病的预防和恢复;适当的体育锻炼,能提高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能力,从而保持内环境的平衡。饮食方面宜进食富含纤维素、低脂肪、多纤维的平衡饮食。如低脂牛奶、水果、蔬菜、谷类食物、鱼类等。减少糖、甜食的摄入,以及白酒、啤酒的饮用量,少吃动物内脏、红肉、蛋黄、奶油,避免过多食用油炸食品。

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乳腺增生症是中医药治疗具有绝对优势的病种之一,且无明显毒副反应,复发率低。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针药结合、标本兼治,能从多方面、多角度起到调整内分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1] 张骊.择时温灸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运用[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5):34-35.

[2] 郑芙蓉,龚东方.针刺配合电磁疗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6):13-14.

[3] 胡金凤,袁萍.特诊特治乳腺增生病[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236.

[4] 任晓燕.穴位埋线的源流及其机理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4, 19(12):757.

[5] 孙国杰.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56,260,360.

[6] 刘婧.穴位埋线治疗乳腺增生病5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 (2):122.

[7] 杨三平.腧穴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89.

[8] 余谦.针刺调补冲任法对女性内分泌轴功能的影响附25例——临床分析[J].中国针灸,2001,21(3):169.

[9] 曾金贵,喻国华.热敏灸和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对比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2):821-822.

[10] 江洁慈,劳沛良,邹燕齐,等.少泽放血为主配合针刺治疗乳腺小叶增生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4):203-204.

2011-12-08

R246.3

B

10.3969/j.issn.1005-0957.2012.09.678

1005-0957(2012)09-0678-02

秦鸿利(1969 - ),男,主任医师

猜你喜欢

增生症肝郁内分泌
从肝郁论治失眠
唐喜玉治疗肝郁脾虚型泄泻经验总结
人文护理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
18F-FDG PET/CT对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鉴别诊断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系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2例并文献复习
稳住内分泌
自拟乳癖立消汤治疗乳腺增生症100例
滋肾解郁汤治疗肝郁型阳痿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