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治疗梅核气90例

2012-04-13张勇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1期
关键词:梅核气针刺疗法电针

张勇

(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呼和浩特 010020)

·临床报道·

电针治疗梅核气90例

张勇

(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呼和浩特 010020)

【关键词】针刺疗法;电针;梅核气

梅核气又名“梅核”、“梅核风”,相当于西医的癔症,咽异感症,咽神经官能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采用电针治疗梅核气90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90例梅核气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均符合梅核气诊断标准[1],即以咽中似有梅核或脔肉,或其他异物梗塞感,并随情志波动而发作为主要症状。其中男38例,女52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0岁,平均43岁。所有患者均经耳鼻喉科检查,胸部X线透视,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检查,均无阳性体征。

2 治疗方法

主穴取肝俞、肺俞、脾俞穴,配穴取丰隆、膻中、膈俞穴,治疗时取主穴和1~2个配穴。常规消毒后,采用长25~40 mm毫针刺入穴位,行平补平泻手法,然后接以ZYZ-ZOGII高性能针灸治疗仪,采用连续波,强度以出现肌肉抽动为度,留针30 min。每天治疗1次, 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显效 自觉咽部异物感症状消失,半年内不复发。

有效 自觉咽部异物感症状明显减轻。

无效 自觉咽部异物感症状无明显变化。

3.2 治疗结果

90例患者经治疗后,显效59例,有效2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0.0%。

3.3 病例介绍

患者,女,23岁,学生。2009年10月9日初诊。患者自诉咽部异物感3月余,咽之不下,吐之不出,经耳鼻喉科检查,胸部透视,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均无阳性体征。服用西地碘含片、谷维素、维生素C等药半月余,疗效不显,遂来中医门诊要求针灸治疗。患者咽部异物梗阻感与情绪波动有关,常胸闷,喜太息,恶心欲呕,纳呆,舌红略暗,苔薄白,脉弦滑。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痰气互结。取肝俞、肺俞、脾俞、丰隆、膻中穴,电针治疗30 min。1个疗程后咽部异物感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4 体会

梅核气在《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里谓:“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其病机多为痰气互结,经络失和,气血运行不利所致[2,3]。本病的发生与肝、脾、肺关系密切。肝气郁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脾失健运,湿邪内生,湿聚成痰,痰气互结于咽喉而发病;肺主一身之气,有宣发肃降之功。《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肺脾壅滞,风邪热气,搏于经络,蕴蓄不散,上攻于咽喉。”故笔者治疗梅核气时,取肝俞、脾俞、肺俞,以疏肝解郁,健脾化湿,宣发肃降;膻中、膈俞为八会穴,气会膻中,血会膈俞,针刺两穴具有行气降逆,活血通经之功;丰隆穴为足阳明胃经络穴,为脾与胃两条表里经的联络处所,具有健运脾胃,化痰祛湿之功效,足阳明胃经下人迎,循喉咙,按“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之原则,丰隆穴成为治疗梅核气的要穴。针刺诸穴配合脉冲电流的刺激,能使通往病灶的经络之气血畅通,痰消气行而治愈。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8.

[2] 汪艳,马俊华.臂臑透肩髃治疗梅核气36例[J].上海针灸杂志, 2007,26(12):33.

[3] 蒋传义.针刺治愈重症梅核气1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3): 42.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005-0957.2012.01.046

文章编号:1005-0957(2012)01-0046-01

收稿日期2011-06-07

作者简介:张勇(1968 - ),女,副主任医师

猜你喜欢

梅核气针刺疗法电针
“梅核气”腹针治疗的临床研讨
沈洪教授辨治梅核气经验
针刺疗法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枳术丸汤剂结合针刺疗法对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212例古今梅核气医案研究*
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研究概述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浅析王丽平教授针刺治疗月经病经验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