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隐性财务风险的规避、控制思考

2012-04-12江素芳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隐性贷款财务

江素芳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高校隐性财务风险的规避、控制思考

江素芳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高校隐性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规模贷款和财务管理,突出表现在财务监控机制缺乏或不完善、财务管理缺乏系统的评价指标和风险意识等。规避、控制高校隐性财务风险,可通过促进资金来源多元化、加强监管、维持预算平衡、严格贷款程序、建立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渠道来实现。

高校;隐性财务风险;显性财务风险

1 高校财务隐性风险的危害性

自1999年我国实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高校步入了跨越式发展的道路,高校招生人数、高校占地规模及高校数量都有了跨越式的增长。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虽然也在不断增长,但却赶不上高校扩张的速度,资金存在很大缺口。高校为满足扩张的需要,不得不向银行贷款,从而背上巨额的债务负担。比如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吉林大学2007年3月债务高达30亿元,每年支付的利息多达1.5亿~1.7亿元,学校资金入不敷出,3月19日在该校校内网上贴出名为《吉林大学关于召开征集解决学校财务困难建议座谈会的通知》,自曝欠巨额债务,向师生征集解决学校财务困难的建议。[1]这些公开表现在高校账面上的债务,被称之为显性风险,然而,高校财务除了这些显性风险外,尚有未公开表现在账面上的隐性风险,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一是高校实际已经发生而会计尚未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现时支付义务;二是银行贷给高校但有可能收不回的贷款;三是政府为避免高校破产倒闭而不得不承揽的高校无力偿还的债务及银行贷给高校的收不回的贷款。

高校财务的显性风险已有很大的危害性,而隐性风险的危害则更大。这是由于隐性风险的数额往往比显性风险大得多,但因其具有隐蔽性、潜藏性,反而不易被人发觉、关注,常被人忽视而酿成更大后患。[2]

2 高校隐性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高校扩招是20世纪90年代末应对资金大量沉淀却投资无门在特定时局的有效举措。但为扩招和保证教育质量,必须要在短期内投入大量的资金,在国家财政拨款不足时,高校只能负债筹资以寻求发展。加之我国高校属事业单位,属非盈利性机构,不存在破产机制,使得高校债务最终须由政府承担,高校对借款缺少顾虑,对债务缺少压力。再者,高校虽受政府管理,其实有很大的独立性,政府、社会很难全面了解并掌握各高校的详细信息,因而也就无法对高校的财务状况实施有效约束,这就间接纵容了高校财务风险的形成。我国高校从来没有自报其财务状况的义务,资金往来几乎都在“不透明”中进行,资金的使用也基本不受监督。另外,由于大部分高校的财务运作状况跟校领导的任免几乎没有关联,大多数高校领导在资金的使用上缺乏远见和成本意识。高校的预算约束力度不够,使得贷款的权利和责任高度不对称,高校享有自主贷款决策权,却不承担贷款的责任,贷款规模大大超出高校的经济承受能力,项目缺乏科学的论证,盲目贷款,致使贷款和资金流失风险随之产生。

总的来看,高校隐性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包括滥用资金、规模贷款、腐败、盲目合并、管理等等,但主要集中在高校的各种规模贷款和财务管理。这些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财务监控机制缺乏或不完善

目前,随着高校经济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高校财务控制监督机制的缺陷逐渐暴露。“所有者”缺位已成为我国高校制度的根本缺陷。高等教育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于国家,国家在名义上是高校净资产的终极所有者,但国家并不要求高校偿还其提供的资产,也不要求与高校分享经济上的利益,而是将这些资产无偿交给高校自行使用。国家只负责对高校投资,而不对其财务运营进行有效管理,致使高校在独自行使法人权力时,不承担具体的受托责任,这就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和监督。国家很少干预和监督高校财务管理,高校的资金运营得不到及时的监督和纠正,这也容易导致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缺陷不能得到及时完善,给经济责任的落实带来一定难度。

2.2 财务管理缺乏系统的评价指标

我国高校长期以来没有对财务分析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数据间的内在联系缺乏研究,使得高校财务管理缺少经验分析数据的支撑。高校财务评价指标不全面,大部分只包括财务信息,几乎不涉及非财务信息的相关指标,财务管理实践很不规范,各行其是;有的由于不知道如何评价财务活动而放弃财务管理;有的评价指标缺乏科学性,不能反映实际的财务状况;有的甚至不知道如何评价财务状况的好坏,而不能对财务进行有效控制。

2.3 财务管理体制运行的科学性不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以后,我国高等教育的投资体制、管理体制、规模及数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而高校财务管理体制一直是“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或分级管理”的模式,始终没有消除统一领导与财权分配的矛盾。目前,高校财务的“统一领导”模式导致了两种极端:一是财务纪律不严,追求小集体利益,统一领导难以有效实施;二是过分强调领导的权力,难以做到民主、科学。高校财权分配制度是由校长和中层干部分块负责掌控的,在实施这种制度时,主要强调财权的运用,没有建立相应的经济责任制,即使形式上建立了分级责任制,在实际工作中也很少落实,形同虚设。校长和中层干部在履行审批支出权利的同时,却不必承担支出效果、促进事业健康发展等相关义务;相反,却让对财务无支配权、处分权的财务人员承担开源节流的责任,这非常不利于建立合理的高校财务运行机制。[4]

2.4 财务管理缺乏风险意识

高校的资金投入渠道单一,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学校的教育经费是僧多粥少,捉襟见肘,而且各部门之间盛行吃大锅饭,使本已十分紧缺的资金更显紧张,都在超负荷地承担学校的各项开支。无奈之下,学校不得不向银行大量贷款,但往往又对贷款的风险认识不够,还债责任意识不强,盲目依靠贷款扩征土地、上项目,贷款规模大大超过了学校的承受能力,潜伏了高校发展的隐患。[5]

3 规避、控制高校隐性财务风险的对策

3.1 高校资金来源要多元化

资金缺少是高校财政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而资金缺少又是因为高校的资金来源单一,仅限于国家财政拨款和向学生收取学费。高校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是规避、控制高校显性、隐性财务风险的根本途径。为此,应努力拓宽高校资金来源渠道,通过引进民资、外资,搞好科研成果转让,加快校办产业建设,发行教育彩票、债券及向校友、企业、社会募捐等多种途径筹集发展资金。

3.2 加强对高校财务状况的监管,维持高校预算平衡

政府财政部门要严格履行对高校预算平衡的监督、控制职能,及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约束高校的预算编制行为,引导高校量入为出、合理借债、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节约成本,努力优化预算,实现资金使用的最优配置;政府管理部门应明确各高校领导的财务职责,并将其纳入对高校领导的考核评价体系。鼓励高校通过内部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迫不得已时再从银行贷款。对高校贷款应加大宏观监控力度,随时监测贷款的数量,对那些已超出偿债能力、财务风险达到预警线的高校,主管部门须迅速发出预警通知,令其调整建设规划、停止贷款。对个别盲目扩大贷款规模、无视财务风险的高校,主管部门可会同财政部门通过暂停财政专项资金申请资格、扣减专项资金拨款等方式对其实施处罚。

3.3 加强对高校贷款流程的监督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财务部门要加强对高校贷款流程的监督,缺乏监督的贷款流程会成为高校隐形财务风险的催化剂。近年来,高校贷款增长明显过快,因此相关部门要从借、用、还三个环节加强对高校贷款流程的监管,控制贷款膨胀,维持其平稳增长,保证贷款的及时偿还。教育管理部门要对高校的贷款申请进行严格审核,对其经济状况和还款能力进行全面调查,掌握新增贷款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银行监管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对高校放贷,放贷前认真对贷款规模、利率、还款期限和偿债能力进行科学评估;对财政部门而言,要加强对高校贷款资金管理和使用的全程监督,确保贷款资金“物尽其用”,争取专款专用。申请银行贷款的高校要提前根据自身负债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还款计划,安排还款收入来源渠道,落实具体还款方式,以此确保银行贷出的款项能够收回。

3.4 建立高校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缺乏高校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使政府、社会欲加强高校财务监管而不能。因此,必须建立高校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科学、规范的财务评价指标,对照统一标准,对高校财务运营状况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价。对国家财政拨款、收取学生学费等高校经费的传统来源,以及对外投资、银行贷款、创办校企、后勤社会化等新增来源,都要分析其各方面的具体信息,努力做出更加准确、全面的报表内容。今后,高校的报表要增设无形资产分析表、预算指标与实际支出分析表、对外投资效益分析表、人力资源分析表、固定资产分析表、科研经费收支情况分析表等诸多表项,并努力利用现代化手段开发若干管理分析软件,使报表分析数字由人工管理转为直接在计算机上生成,从而提高数据分析效率,同时也使财务分析更全面、更及时、更准确。[6]

3.5 加快推进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

人类科学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正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校园“一卡通”的出现将数字化理念融入校园,智能IC卡与计算机网络的结合使学校各个系统互联,形成一个整体,不仅方便了学生,还大大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同时“一卡通”的使用改进了财务管理方式,提升了财务的管理效率。现在各高校校园卡的用户都可拥有自己的个人银行账户,使得学费的收缴由传统的交纳现金转为银行转账、银行代扣的方式,从而省去了不必要的麻烦,大大提高学费收取的效率。另外,职工工资及学生奖学金、贷款、助学金等的发放也可直接划入个人账户,免除了发放现金的繁琐程序。校园卡中的电子钱包给学生交纳小额零星费用提供了极大方便,有效减少了现金的频繁流动。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高校应积极推行校园卡,以借此改善财务处理方式,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降低财务风险。[6]

[1]吉林大学财务处.关于召开征集解决学校财务困难建议座谈会 的 通 知 [EB/OL].(2007-03-19)[2012-02-25].http://blog.itpub.net/post/26232/273695.

[2]匿名.浅析高校隐性债权债务信息披露[EB/OL].(2010-08-05)[2012-02-25].http://www.lawtime.cn/info/zhaiquan/zhaiquanchangshi/201008055092.html.

[3]杨英法,孟令择,佟月霞,等.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合的利弊分析[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 2):9-11.

[4]冯海湘.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财会通讯,2009( 4):65-66.

[5]匿名.高校扩张与隐性财政风险:机理及治理[EB/OL].(2009-11-14)[2012-02-25].http://www.zh09.com/lunwen/education/higher/200911/359542.html.

[6]周清品.高校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与防范[J].当代经济,2011( 21):104-106.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Avoidance and Control of the Hidden Financial Risk in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Jiang Sufang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College of China, Qinhuangdao Hebei066004, China)

The causes of hidden financial risk in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mainly concentrate in scale loans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and are prominently shown in aspects such as the lack and imperfection of financial risk control mechanism,the lack of systemic evaluating indicators and risk awarenes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et al.The avoidance and control of hidden financial risk in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could be fulfilled by promoting the diversification of financial source,strengthening management,maintaining the balanced budget,regulating the loan program approval activity,setting financial evaluating indicators and promoting the informationization of financial management,et al.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hidden financial risks;dominant financial risk

G647

A

1008-813X(2012)02-0086-03

10.3969/j.issn.1008-813X.2012.02.024

2012-02-27

江素芳(1965-),女,河北唐山人,毕业于河北大学法学专业,会计师,主要从事会计工作。

猜你喜欢

隐性贷款财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水利财务
贷款为何背上黑锅?
还贷款
刍议隐性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