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认识和设计教学互动环节的思考

2012-04-12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3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环节师生

孙 玲

(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辽宁沈阳 110041)

正确认识和设计教学互动环节的思考

孙 玲

(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辽宁沈阳 110041)

分析了大学课堂中互动环节对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改善师生关系、提升教学效果起到的重要作用。指出不能将“互动”简单地理解为“热闹”,或理解为仅仅让学生“动起来”。认为要正确认识和设计教学互动环节,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认真研究和探索行之有效的互动内容和方法。

教学互动;情感教育;师德;设计;模式

一、教学互动的作用

大学课堂不同于学生以往所上的课堂。曾经看过一位学生所写的文章:“大学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是教师挥洒青春的殿堂,是激情与智慧碰撞的耀眼火花……”,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更希望大学课堂能够带给他们新知识、新思想、新智慧和新希望。抛弃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使学生摆脱枷锁,自由地驰骋想象,不断迸发新思维新观念,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才是当今大学课堂应该呈现的气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正确认识和设计独特、鲜明、针对性强的教学互动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文科领域的一名教师,通过近几年在教学互动环节上的不断摸索与创新,深深体会到了教学互动环节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升教学效果上所起的重要乃至关键的作用。“课堂教学互动是指师生互相交流,共同探讨,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1]在课堂教学互动的内涵中,有一点最能够体现教学互动的特点及其作用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能够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互动”即让学生“动起来”,师生形成合力,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提高课堂效率,达成教学的最优化。

以往的互动环节都分散在每堂课当中,提提问题,和学生交流交流观影感受。设计后的课程教学进程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理论教学并结合视频片段。此部分教学互动环节主要体现在提问上。其次,拉片式的影片分析。此部分教学互动环节主要体现在课堂讨论上。特别是在讲解某些专业技能时,为了让学生有直观的了解,会请一些学生上前来,由老师指导进行模仿训练。最后,学生自主评片。将一部作品所能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或技能技巧转化为多个问题,分配给学生。学生自己动手制作PPT,选取可供讲解的视频片段,上到讲台前为其他同学进行分析和讲解。总之,三部分每个都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相应的互动环节。

二、怎样搞好教学互动

那么究竟如何正确认识和设计好教学互动环节呢?概括起来有几下四个方面:

(1)态度上,做到师生平等,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观。教师不应以知识权威自居,轻视学生的智慧,漠视学生的人格尊严,无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加强师德师风的修养,体现“传道、授业、解惑”的真正理念和价值。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应当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不但从地位更要从灵魂上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就能打开紧闭的心扉,消除原有的畏惧教师的心理。这样,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近,师生的互动交流就不再存有障碍。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民主课堂的基础,有了民主,师生间就能互动起来,而且这互动的有效性就有了可靠的保障。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品质,真正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2)内容上,要有预期目标,不能只流于形式。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是用来解决问题的,这个问题就是预期目标,有了预期目标,师生互动就不会只有空架子,它能使互动过程有序化。

教学互动环节的内容在授课前一定要认真设计好,决不能让“互动”变为一种简单的“热闹”。教学互动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在规定解决的问题上主动进行思考,动手进行实践,利用自己的智慧乃至大家的智慧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2]。以本人教授课程《影视作品分析》为例,在学生自主评片环节,主要分析的内容有三大部分:画面、声音和蒙太奇。在画面上,给学生提供五六部影视作品(都是在画面上有突出成就的作品),给学生总结出大约20道问题,涉及画面中的景别、构图、光线、色彩、影调和色调等相关元素。要求学生在分析影片时既可以泛泛而谈,也可以就一个问题甚至一个画面造型深入地展开研究和探讨,彻底弄明白其艺术效果的形成原因。在声音和蒙太奇方面,除了也采用以上的内容外,还会让学生自行设计某种声音造型或自行设计画面的拆分与组接,其目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互动环节能够和本专业知识深入地融合起来,真正地让学生学到实用的技能技巧。除此之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师生有可能还会超越预期目标,产生新的问题,对问题的理解就更加深入、全面,更能体现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3)形式上,可采用提问式、启发式等多种形式,倡导情感教育。互动不等同于热闹,仅仅让学生“动起来”不是最终目的。互动是“一种使对象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彼此发生积极的改变的过程。”[3]使对象之间相互作用的前提之一是要有情感的参与。人的各种情绪从欢喜、愤怒、恐惧等较原始的情感,到爱、恨、痛苦、嫉妒等更多地属于人类文明的情感,本来就深深地左右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一个人的发展轨迹。因此,调动学生的情感情绪是做到有效师生互动的一种良方妙计。以本人所讲课程为例,当做到画面色彩分析的互动环节时,学生们的课件都做得很好,所讲的内容也很精彩,原因之一就是影视作品中的色彩分析都会和一定的情感联系上。例如,《英雄》《天使爱美丽》等影片在色彩的使用上都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内涵,学生在分析影片时会利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去关照主人公的生活,从而得出不同色彩的使用技巧及其艺术效果。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如果能让作品所蕴涵的情绪和自己的情绪有所碰撞,将自己的经历、想法和情绪融进教学内容,而在课前又能引导学生用心体验这些情感情绪,往往能成就一堂令人满意的课。作品、教师、学生之间的碰撞点是教者需要深度挖掘的地方,作品当中的爱恨情仇可以触动教者自身的爱恨情仇,以此为契机,触碰学生的心弦,深深打动学生的心,增强师生互动的效果。

(4)从师德建设上看,有效的师生互动能使师生在互相学习中相互尊重,共同发展。教师美好的师德是这种关系建立的基础,因为学生的心扉总是向那些他们认为值得敬重,品德高尚的教师敞开。所以,我们既为人师,就应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居高临下俯视学生,这样,我们才能通过师生互动这座桥梁,进入素质教育的新境界。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4]在课堂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师授课和学生成长都将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那些80、90后的学生,一味的灌输式教育只能引起学生的排斥和反感。试想一下,学生们从心里排斥上课的老师,又怎能接受老师所讲的东西呢?因此,重视课堂上的互动环节,根据授课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互动环节,使教学在融洽的课堂环境和心理环境下顺利地进行,应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在教学互动中还应多鼓励学生,使他们树立信心;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思考角度多做引导,既不要一味迁就,也不要一棒子打死,对学生的评价都有的放矢,体现客观公平;教学互动要形成良性循环,教师不能怕麻烦而不去做互动,也不能为了互动而互动,要将互动内容和理论教学内容及实践内容结合起来,创造适合课程内容和课程风格的互动环节,以产生教学共振,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5]。随着教学互动在大学课堂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正确认识教学互动作用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开拓教学互动的方法?如何更有效的提升教学互动的效果?如何利用教学互动改善师生关系?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积极实践。

[1]王德勋.试论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有效性[J].教学与管理,2005(27).

[2]叶淑凤.论课程教学师生互动的有效性[J].当代教育之窗,2009(10).

[3]董怀清.互动课堂有效性浅谈[J].教师,2008(5).

[4]朱利娜.大学课堂互动的心理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5]谢燕平,杨开富.新形势下大学课堂互动教学设计研究[J].艺术教育,2011(9).

【责任编辑 田懋秀】

Thinking on the Interactive Link of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Programming Teaching

SUN Ling
(College of Culture and Media,Shenya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41,China)

It is analyzed that the interactive link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animating the classroom atmosphere,enriching the teaching content,improv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promoting teaching effect.It is pointed out that“interactive link”can’t be simply regarded as“lively”or to make students perform actively.The interactive link is thought to study and explore some effective details and methods from contents to forms or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classroom interaction;affective education;teachers’virtue;programming;pattern

G 642

A

1008-3863(2012)03-0085-03

2012-03-20

孙 玲(1978-),女,辽宁铁岭人,沈阳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环节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